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桑螟危害特点 桑螟,俗称卷叶虫、青虫等,是我区桑园主要害虫之一。桑螟一、二龄幼虫在叶背叶脉分叉处及芽苞内取食,三龄幼虫吐丝缀成卷叶或叠叶,隐藏其中咀食叶肉。桑螟暴发时,可造成桑园片叶所剩无几,不仅影响产叶量,其排泄物还污染叶片,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引发蚕病。  相似文献   

2.
一、桑螟危害特点 桑螟,俗称卷叶虫、青虫等,是我区桑园主要害虫之一.桑螟一、二龄幼虫在叶背叶脉分叉处及芽苞内取食,三龄幼虫吐丝缀成卷叶或叠叶,隐藏其中咀食叶肉.桑螟暴发时,可造成桑园片叶所剩无几,不仅影响产叶量,其排泄物还污染叶片,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引发蚕病.  相似文献   

3.
一、桑螟危害特点桑螟,俗称卷叶虫、青虫等,是我区桑园主要害虫之一。桑螟一、二龄幼虫在叶背叶脉分叉处及芽苞内取食,三龄幼虫吐丝缀成卷叶或叠叶,隐藏其中咀食叶肉。桑螟暴发时,可造成桑园片叶所剩无几,不仅影响产叶量,其排泄物还污染叶片,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引发蚕病。二、桑螟发生规律桑螟发生正常年份,以南宁市为例,3月9日左右在田间可以见到第一代幼虫,以后每隔一个月发生一代,从5月份开始世代重叠,虫口密度急剧增加。7月份大部分桑园夏伐后,受食物和农事活动的影响,田间虫源大量被清除掉,少数桑螟转移到失管桑园或野桑上伏夏,9月中、下…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秋季浙北蚕区第4、5代桑螟暴发成灾,许多桑园绝收,导致晚秋蚕无叶可养,是当地近几十年来桑树害虫灾害最严重的损失年份之一,其程度远远超过1998年第5代桑螟的暴发为害。本文分析了2014年秋季桑螟暴发过程、为害后果和原因,总结了桑螟防控存在的问题和教训。1桑螟发生规律与秋季暴发过程1.1海宁市桑螟发生规律浙北蚕区在上世纪80年代桑螟属于次要害虫,  相似文献   

5.
计宏伟 《蚕桑通报》2009,40(3):60-61
桑螟(Maroayollia pylodis Wolker)是桑树常见害虫,俗称卷叶虫、油虫、青虫,属鳞翅目,螟蛾科。在嘉兴蚕区桑园常年发生、局部为害较重,曾经暴发成灾。特别是蚕种场,桑螟已成了蚕种生产的大敌之一.一旦桑螟成灾,往往要发生微粒子病.严重影响蚕种生产的质量和蚕种场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我们原蚕区桑螟的持续高发已严重威胁到蚕种生产的安全。因此,防治桑螟成为桑园管理的重点之一,笔者就本单位自1999年以来,桑螟发生情况作一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6.
桑螟是海盐县的桑园主要害虫之一,一般全年共发生5代。我县曾经在1999年中、晚秋出现过第4、5代桑螟大爆发,最高地块达30万条/667m^2,严重地影响了当年的中、晚秋生产。此后几年该虫在我县虽一直多发,但仍维持在较低为害水平,对养蚕生产威胁不大,属一般发生年份。而根据2006年的虫情预测,桑螟发生量又有所回升。  相似文献   

7.
桑螟发生规律及规范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正>桑螟、俗名青虫、油虫、卷叶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桑螟是我市秋季桑园的主要害虫之一.幼虫取食桑叶叶肉组织,仅留一层白色表皮,为害严重时,整株桑树叶肉食尽,导致桑叶减产.1990年9月第5代桑螟在我市大暴发,局部田块亩虫量达10万头以上,造成秋叶大减产,千余张秋蚕因无叶而倒蚕,损失惨重.为此我市从1990年至今,一直重点调  相似文献   

8.
桑螟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桑螟是危害秋季桑叶的主要害虫之一。今年秋季,我省桑螟危害突然暴发,造成大面积的桑园受害,据了解部分重点蚕区象东台等地受害比较严重,造成桑叶减产,迫使蚕种饲养数量减少,给广大蚕农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由于我区桑螟防治比较好,因此没有发生大面积的桑螟为害,仅有少部分田块受到了为害,下面就我区对桑螟的综合防治技术作一个探讨。  相似文献   

9.
桑螟的生活习性及其天敌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螟(Diaphania pyloalis Walker),俗名油虫、青虫、卷叶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国内蚕区都有发生,湖州地区一般9~10月份第5代为害最烈.桑螟作为一种常见桑园害虫,在发生上往往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其来势之凶猛,危害之严重令人卒不及防,尤其第5代桑螟一般正处于中秋蚕期,给桑园防治带来极大困难,往往任其危害,常暴发成灾.有鉴于此,为了探索桑螟的年生活史、习性及其天敌,了解其消长规律,用于指导桑螟的防治.笔者自1998年起进行了3年的观察调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秋期桑螟的发生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利民 《中国蚕业》2006,27(4):13-14
桑螟(Piaphania pyloalis Walker)是吴江市发生最频繁的暴发性桑园害虫之一,特别是秋季第4、5代桑螟发生基数高、危害严重。自1990年以来,桑螟在吴江市有5次大规模的暴发成灾,造成桑叶减产。2005年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晚秋蚕期第5代桑螟在本市大面积发生,局部特大暴发。经过各部门齐心协力调查研究,准确测报、预警,狠抓关键措施,加大防治力度,成功地遏制了第5代桑螟暴发的势头。1发生特点全年和8、9月常规调查说明,桑螟的发生特点来势猛,虫口密度大,极易暴发成灾。据2005年常规调查,每667m2桑螟的平均虫量为2044头是2004年的1.85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市桑园农药污染,病虫危害较为严重,,一些危害性很大的新型病虫(如断梢病等)相继传入我市。而桑树病虫害的防治一直是蚕桑生产的薄弱环节,农户单家独户防病治虫与蚕期矛盾突出。因此蚕区普遍存在桑园有病难治,有病不治,任其发展的现象,几种主要桑树害虫(如桑蓟马、桑螟等)猖撅一时,严重威胁着我市蚕桑生产的发展。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和有关单位的密切配合下,  相似文献   

12.
20 0 2年厄尔尼诺现象若发生较迟 ,螨类仍将在局部桑园为害成灾 ,鳞翅目害虫除桑尺蠖、桑螟外 ,不会暴发成灾 ,但在秋蚕期 ,多种鳞翅目害虫在各地桑园内都会出现一个较为明显的为害高峰 ,赤锈病的为害程度和范围会进一步下降 ;厄尔尼诺现象若在春季较早发生 ,螨类则主要在春旱桑园内维持较高水平 ,夏秋季一般不会成灾 ,鳞翅目害虫会在经过一个虫量积累过程后 ,在秋季成灾 ,特别是桑螟、桑尺蠖、桑瘿蚊会暴发成灾 ,赤锈病会在夏秋季大面积流行 ,同时厄尔尼诺的影响还会持续到下一年 ,造成来年桑病虫较重为害。综上所述 ,2 0 0 2年厄尔尼诺发…  相似文献   

13.
<正> 江浙各主要蚕区秋蚕饲养至10月底已陆续结束,由于今年浙江杭嘉湖主要蚕区和江苏苏南蚕区夏季持续高温干旱,暂时抑制了桑病虫害的发生,总体危害程度较轻,但随着高温天气的解除,秋蚕饲养后期,受抑制的桑尺蠖(浙江)、桑螟(江苏)等鳞翅目害虫在局部桑园严重暴发成灾。受今年春茧价格较低,失管桑园面积较大的影响,目前桑园残留虫量普遍较高,若不进行有效的越冬防治,明春桑园极有可能遭受桑病虫害的严重为害,重视抓紧桑尺蠖、桑螟等害虫即将越冬前的短暂时间,配合桑树清园全面开展越冬防治,是确保明年春蚕安全生产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桑螟是桑园的主要害虫,桐乡市2014年秋季4、5代桑螟暴发,导致桑园几近绝收,给蚕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是桐乡市近几十年继1997年以来的第二次大暴发。而且桑螟的微粒子病与家蚕有互感性,桑螟暴发不仅对农户饲养的家蚕带来威胁,更重要的是对蚕种生产单位带来巨大的风险,对来年的蚕种供应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就2014年和2015年桑螟发生状况及消长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综合防治桑螟的措施。1 2014年桑螟发生和原因分析1.1桑螟暴发过程根据桐乡市六个观测点的桑园害虫田间发育进  相似文献   

15.
桑螟是我市桑园主要害虫之一,年发生5代,经过前几代虫口基数逐渐积累,秋季第5代桑螟达到一年中的虫量高峰,对秋叶的危害最为严重。由于桑螟成虫的迁飞能力较弱,因此桑螟的发生危害往往区域间差异较大,而农药防治效果也对桑螟的发生程度有非常大的影响。当桑螟发生严重,且防治措施不当时,桑叶损失极大,甚至会造成秋蚕无叶可喂。此外,桑螟与家蚕的病害存在交叉传染现象,对于种茧育饲养区,桑螟发生程度与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存在正相关。由此可见,控制桑螟的发生不仅可减少桑叶损失,更有利于净化饲养环境,提高蚕种无毒率。  相似文献   

16.
朱引根 《中国蚕业》2001,22(3):30-30
近几年,吴江市秋蚕期桑园屡遭桑螟和红蜘蛛重害.以敌敌畏、辛硫磷为主来防治桑螟等鳞翅目害虫,发现防效差、持效期短,而辛硫磷易造成药害,并加速秋叶老化;在连续5年使用三氯杀螨醇来防治桑红蜘蛛后的1998年,暴露出残毒期与持效期不稳定,防效愈来愈差,用药倍数在不断提高.为此,我们从1999~2000年着手筛选适合秋季桑园治虫新药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海盐县是我省蚕茧主产区之一,全县有桑园3500hm2。近几年我县桑园害虫多发,桑叶损失大,给养蚕生产带来不少威胁。1虫害发生总体态势近几年桑园害虫发生面广、量大,种类多,为害重。主要害虫有桑尺蠖、桑螟、桑毛虫、野蚕、桑白毛虫、桑蓟马、天牛等。其中桑尺蠖等害虫在几年中一直保持在很高水平;桑螟、螨类在一些年份暴发成灾。桑虱等害虫出现了突发性为害。桑粉虱、蜗牛等为害少,桑樱蚊没有为害。从发生量来看,近几年害虫属偏重发生。并且各种害虫发生世代重叠较严重,发生为害时间较20世纪90年代前要早一些。2常见害虫发生概况2.1主要虫害…  相似文献   

18.
刘乌南 《蚕桑通报》1994,25(1):55-56
(一)桑螟的发生与为害地处浙西南低丘红壤上的龙游蚕种场,系我省七十年代中期新创办的生产一代杂交种的专业蚕种场.全场有专用桑园400余亩,年产普通种在10万盒左右.近年来,桑园遭受桑螟的为害时有发生,1992年的中秋期桑螟大暴发,亩虫量达1000多条,严重的桑园首虫量达2500/3000条.全场平均虫叶率达38.5%,其中有200余亩虫叶率达55%,严重地影响中秋期的养蚕制种生产.为确保养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县部分乡镇大量暴发桑螟危害,桑螟株危害率达100%,梢危害率达90%以上,造成叶质极差。据调查好叶率仅在20~30%,严重影响了家蚕的体质,又因低温诱导作用,桑螟病害对蚕体交叉感染,造成部分农户家蚕暴发了细菌性肠道病和细菌性中毒症。为此,我们在晚秋进行了桑螟虫害叶养蚕试验。  相似文献   

20.
桑螟土名叫油虫、青虫、或卷叶虫,是嵊州市桑园的主要害虫.近几年来受该虫危害范围甚广,部分地块桑园曾导致片叶无收、买叶或倒蚕的困扰,影响张种产茧量.笔者通过定点系统调查、田间观察记载等方法,基本摸清了桑螟在嵊州市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技术.现将调查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