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索贵州黑山羊体重与体尺指标间的关系,提高选种效率,笔者随机选择主产区的成年山羊开展体尺体重、产肉性能测定试验,并用SPSS19.0软件分析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贵州黑山羊体重与胸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与胸宽、胸深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管围呈负相关关系,与体斜长、体高、十字部高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宰前重与胴体重、肉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与头重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小肠长、油重、骨重、屠宰率、净肉率无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17,(3):30-33
本研究在新疆北疆北塔山地区,比较了3种不同杂交改良模式对本地绵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阿勒泰羊与本地羊杂交模式,能够提高羔羊的日增重、胸深、胸宽、屠宰率和净肉率5个指标;多浪羊与本地羊杂交模式,能够显著提高羔羊的出生重、6月龄体重、日增重、体高、体长、胸深、胸宽、胸围、屠宰率、净肉率、净肉重、眼肌面积、嫩度和失水率14个指标;巴什拜羊与本地羊杂交模式,能够提高羔羊的6月龄体重、体长、胸深、胸宽、胸围、净肉重、骨肉比、眼肌面积和嫩度9个指标。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测定体尺指标和屠宰性能指标,确定体尺指标与屠宰性能的相关性,从不同种藏羊的测定结果来看,欧拉型藏羊体重极显著高于高原型藏羊(P0.01),胸深显著高于高原型藏羊(P0.05),宰前体重、胴体重、净肉率都极显著高于高原型藏羊(P0.01),产肉性能要好于高原型藏羊;从欧拉型藏羊体尺指标与屠宰性能的相关性分析来看,宰前重与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骨重呈极显著相关(P0.01),宰前重、胴体重与体尺标志体重、体长、体高、胸围、胸深、管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本试验的测定结果为欧拉型藏羊本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寒牧区放牧条件下萨福克羊与藏羊杂交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海北高寒地区放牧条件下进行了萨福克羊与藏羊的杂交试验。结果表明:萨藏F1的断奶体重高于藏羊(P<0.05),8月龄体重显著高于藏羊(P<0.01);体高、体长、胸围、胸宽、胸深、尻宽和管围显著高于藏羊(P<0.01)。8月龄屠宰测定表明,萨杂F1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和净肉重分别为27.55kg,12.13kg和9.47kg均显著高于藏羊(P<0.01),屠宰率为44.03%,胴体净肉率为78.07%,眼肌面积为10.75cm2,GR值为13.33mm,骨肉比为1.0∶3.55,均优于藏羊。杂种羊产肉性能和肉用品质显著提高,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威宁绵羊这一优良地方品种资源,项目组成员采用现场测定方法对威宁绵羊体尺体重及肉用性能进行测定,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威宁绵羊育成羊体重、胸深、胸宽的变异系数较大,特别是体重的变异系数高达33.04%;体重与体长和胸深相关性显著(P0.05),体重的回归方程为Y=-23+0.46X2+0.82X4;体重与胴体重、净肉重相关性极显著(P0.01)。说明威宁绵羊育成羊的选择潜力较大,可以通过选择体长和胸深较大的羊来选择体重,减少测定指标,通过选择体重大的羊可提高胴体重。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丰富云上黑山羊的育种数据,对20只云上黑山羊成年母羊的屠宰性能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云上黑山羊成年母羊体重54.54 kg,屠宰率50.60%,胴体净肉率82.38%,具备良好的产肉性能;不同年龄云上黑山羊成年母羊屠宰性能间存在一定差异,但屠宰率不受年龄影响;相关性分析显示,云上黑山羊屠宰性状间有9个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3个呈显著正相关(P0.05),7个呈负相关(P0.05);依据宰前活重(X)分别建立了预测胴体重(Y)的回归方程为Y=0.562X-2.999(R~2=0.923,P 0.01),预测净肉重(Y)的回归方程为Y=0.196X+0.053(R~2=0.822,P0.01)。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沂蒙黑山羊和鲁波山羊在育肥期生长性能的差异,选取3月龄断奶的沂蒙黑山羊13只、鲁波山羊16只开展育肥试验,预试期21 d,正试期90 d,分别于育肥第0、30、60和90天测定体重、体高、体长、胸围、胸宽、胸深、管围等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表明,在育肥期间,鲁波山羊体重总增量、平均日增重,体高、体长、胸围和胸深增长量均极显著高于沂蒙黑山羊(P0.01),胸宽和管围增长量两个品种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沂蒙黑山羊体重的阶段增长量呈上升趋势,体高、体长及胸围累计增长量均超过7 cm,而鲁波山羊体重的阶段增长量呈下降趋势,体高、体长及胸围累计增长量均超过11 cm;3个试验阶段中不同体尺指标在沂蒙黑山羊与鲁波山羊之间总体表现出与体重增长量一致的生长趋势。整体来看,鲁波山羊在育肥期的生长速度快于沂蒙黑山羊。  相似文献   

8.
在海北高寒地区放牧条件下进行了萨福克羊与藏羊的杂交试验.结果表明萨藏F1的断奶体重高于藏羊(P<0.05),8月龄体重显著高于藏羊(P<0.01);体高、体长、胸围、胸宽、胸深、尻宽和管围显著高于藏羊(P<0.01).8月龄屠宰测定表明,萨杂F1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和净肉重分别为27.55 kg, 12.13 kg和9.47 kg均显著高于藏羊(P<0.01),屠宰率为44.03%,胴体净肉率为78.07%,眼肌面积为10.75 cm2, GR值为13.33 mm,骨肉比为1.0∶3.55,均优于藏羊.杂种羊产肉性能和肉用品质显著提高,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9.
对成年斑嘴鸭胫长(X1)、胫围(X2)、胸宽(X3)、胸深(X4)、胸围(X5)、体斜长(X6)、龙骨长(X7)、体重(Y)8个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并建立体重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斑嘴鸭胸宽、胸深、胸围、体斜长、龙骨长与体重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在各指标之间,也存在者复杂的相关性。胸深、胸围对体重的影响主要以直接作用为主,而胫围、体斜长和龙骨对体重的影响以间接作用为主。各指标对体重的决定系数大小排序为:R25>R24>R27>R23>R26>R21>R22。建立斑嘴鸭成年体重最优回归方程为:Y=-814.633+42.132X5+91.450X4-85.571X2(R2=0.717)。  相似文献   

10.
旨在探讨金川牦牛重要结构及产肉性状间的线性相关,以便筛选间接选择性状。利用30头金川牦牛共14个性状,分别以体重、体高、胸围、胴体重、净肉重5个性状为因变量,其他性状为自变量,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针对体重,胸围、坐骨端宽、体高等的直接作用较大,胸围、胸围与体斜长、坐骨端宽等的决定程度较大,胸深、胸围、体高等的决策系数较大;(2)针对体高,胸深、胸围、体重等的直接作用较大,胸深、胸深与胸围、胸深与体重等的决定程度较大,体重、胸围、尻高等的决策系数较大;(3)针对胸围,尻高、体斜长等的直接作用较大,尻高、尻高与体斜长、坐骨端宽等的决定程度较大,尻高、体斜长、胸深等的决策系数较大;(4)针对胴体重,体重、坐骨端宽、尻高等的直接作用较大,体重与胸深、体重与体斜长、体重与体高等的决定程度较大,体重、尻高、胸围等的决策系数较大;(5)针对净肉重,体重、体高、胸深等的直接作用较大,体重与胸深、体重与体斜长、体重与体高等的决定程度较大,体重、胸深、体高等的决策系数较大。结论:各因变量的间接选择性状为:体重—胸围、坐骨端宽等,体高—体重、胸围等,胸围—体斜长、尻高等,胴体重—体重、尻高等,净肉重—体重、胸深等。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分析了陶×藏一代羊出生到 4月龄的生长发育 ,130日龄的屠宰指标。结果表明 :在青藏高原严酷的生态环境条件下 ,陶×藏一代羔羊生长发育快于藏羊 ,4月龄活重比藏羊大 3.13kg (P <0 .0 1) ,体长、胸围、胸宽、胸深、十字部宽均极显著大于藏羊 (P <0 .0 1) ;产肉性能和胴体品质明显优于藏羊 ,陶×藏一代羊比藏羊胴体重高 2 .36kg,屠宰率高 3.17个百分点 (P <0 .0 5 ) ,净肉重和净肉率分别高 1.88kg和 1.89个百分点 (P <0 .0 5 ) ,眼肌面积和GR值分别高 2 .6 0cm2 和 0 .6 0cm(P <0 .0 1)。  相似文献   

12.
对重庆的酉州乌羊、渝东白山羊、重庆板角山羊3个地方品种的体高、体长、胸宽、胸深、胸围、初生重、断奶重、周岁体重等生长发育性能和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等肉用性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酉州乌羊的前期生长发育和肉质优于渝东白山羊和重庆板角山羊;重庆板角山羊的后期生长发育较快;酉州乌羊的屠宰率和净肉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为了比较24月龄丹巴黄羊与藏山羊的屠宰性能,屠宰了24月龄丹巴黄羊羯羊、藏山羊公羊及母羊各3只,测定其屠宰性能、胴体形态及胴体分割等指标。结果表明:丹巴黄羊羯羊的宰前活重、体长、胸围、体高和管围显著高于藏山羊公、母羊(P0.05);羯羊的胴体重、净肉重和骨重等指标显著高于藏山羊公、母羊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率、肉骨比、净肉率及胴体产肉率等指标与藏山羊公、母羊差异不显著(P0.05);羯羊的胴体长、胴体深、胴体胸深、胴体后腿围、胴体后腿长和胴体后腿宽等指标显著高于藏山羊公、母羊(P0.05);羯羊的后腿肉重、腰肉重、肋肉重、肩胛肉重及胸下肉重等指标显著高于藏山羊公、母羊(P0.05)。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藏羊的产肉性能,试验采用引进的陶赛特羊、波德代羊分别与藏羊杂交,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陶×藏、波×藏1代羊出生到4月龄生长发育指标、130日龄屠宰性能指标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西北高原严酷的生态环境条件下,陶×藏、波×藏1代羔羊生长发育快于藏羊,4月龄活重极显著高于藏羊(P0.01),体长、胸围、胸宽、胸深、十字部宽也极显著高于藏羊(P0.01);产肉性能和胴体品质明显优于藏羊,陶×藏、波×藏1代羊比藏羊胴体重高2.36 kg、2.06 kg,屠宰率高3.17个百分点、3.01个百分点(P0.05),净肉重和净肉率分别高1.94 kg、1.56 kg和1.89个百分点、1.78个百分点(P0.05),眼肌面积和GR值分别高2.60 cm2(P0.01)、1.09 cm2(P0.05)和0.60 cm(P0.01)、0.45 cm(P0.05)。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析非遗传因素对鲁中肉羊不同生长阶段体尺体重性状的影响,采用莱芜市赢泰有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15—2019年的15 040条鲁中肉羊的生产性能数据,用最小二乘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了出生年份、出生季节、性别对初生、3月龄、6月龄、周岁、成年阶段鲁中肉羊体重、体高、体长、胸围、胸宽、胸深、管围的影响。结果表明,出生年份对鲁中肉羊初生、3月龄、6月龄、成年阶段的体重、体高、体长、胸围、胸宽、胸深、管围均有极显著影响,出生年份对周岁阶段的体重、体高、胸围、胸宽、胸深、管围有极显著影响。出生季节对初生阶段的体重、体长、胸宽、胸深有极显著影响;出生季节对3月龄阶段的体重、体高、体长、胸围、胸宽、胸深和管围均有极显著影响;出生季节对6月龄阶段的体重、体高、胸围、胸宽、胸深、管围有极显著影响;出生季节对周岁体重、体高、体长、胸围、胸宽也有极显著影响;出生季节对成年阶段的体长有极显著影响。性别对鲁中肉羊初生、3月龄、6月龄、周岁、成年阶段的体重、体高、体长、胸围、胸宽、胸深、管围均有极显著影响。本文通过对影响鲁中肉羊不同生长阶段的非遗传因素进行科学合理分析,为鲁中肉羊遗传参数估计和遗传进展工...  相似文献   

16.
云南红骨绵羊是在青藏高原区域畜禽遗传资源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地方绵羊品种。为分析云南红骨绵羊的屠宰性能,选择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的17只红骨绵羊(7只周岁羊、10只成年羊),测定其屠宰性能及体尺指标,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成年红骨绵羊公羊和母羊的宰前体重、胴体重、屠宰率分别为40.25 kg、19.40 kg、47.67%和34.19 kg、14.20 kg、41.94%,周岁红骨绵羊公羊和母羊的宰前体重、胴体重、屠宰率分别为29.20 kg、13.63 kg、47.00%和28.13 kg、12.23 kg、43.79%。成年红骨绵羊的宰前活重、肝脏重、肺脏重和胃重显著高于周岁红骨绵羊(P0.05),大肠重和大肠长度极显著高于周岁红骨绵羊(P0.01)。红骨绵羊公羊的屠宰率和蹄重极显著高于母羊(P0.01),净肉率、骨重和额长显著高于母羊(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周岁和成年红骨绵羊的活重、胴体重、净肉重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周岁羊的胸深与活重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成年羊的体长与活重、净肉重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体长与胴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胸深与活重、胴体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胸深与净肉重、体高、体长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周岁和成年红骨绵羊的心脏重与活重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头重与蹄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云南红骨绵羊是属于生长发育较快和产肉性能较好的地方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杂交对杜蒙羊F2代生长性能及肉用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杜蒙羊F1代为母本与父本杜泊羊杂交,测定杜蒙羊F1代与F2代体尺指标、屠宰性能、色差及熟肉率等指标。结果表明:杜蒙羊F2代体长、胸围、胸深、胸宽等体尺指标均高于F1代;杜蒙羊F2代活体重、胴体重、产肉率均优于F1代;通过杂交可提高杜蒙羊F2代股二头肌、臂三头肌、背最长肌的熟肉率,改善肉的色泽,使肉呈现出鲜亮玫瑰红色,但对杜蒙羊F2代嫩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216只野生盘羊与巴什拜羊杂交二代羔羊(75日龄)进行群体体型结构分化分析,用R语言K-mean进行聚类分析,按脂尾体积大小分成中尾(Ⅰ组)、肥尾(Ⅱ组)、小尾(Ⅲ组)和大尾(Ⅳ组)共4组,以分析脂尾显著差异的四组间体尺变异规律。结果表明:Ⅳ组试验羊的胸宽和胸围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1);Ⅱ组试验羊的胸围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1);Ⅰ组羔羊胸围显著高于Ⅲ组(P0.05);在体重、体长、胸深、管围方面,4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构建体重和体尺指标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7.055+0.294X1(体高)+0.231X2(体长)+0.098X3(胸围)+0.39X4(胸深)。研究结果显示,野生盘羊杂交二代75日龄羔羊群体之间产生了体型分化,主要表现在胸围和胸宽。  相似文献   

19.
经对美姑高繁山羊类群成年母羊的体重与体尺进行了相关通径分析表明,体长、胸围、胸深和胸宽是影响体重的主要陛状;多元决定系数ED=0.7248,剩余项仅0.2752,影响体重的主要性状已包括在内。在生产实践中,以胸围为主并兼顾体长、胸深和胸宽进行选择,有利于提高体重指标。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白萨福克羊为父本,藏系绵羊为母本,通过白藏杂交提高产肉性能。在自然放牧条件下,经测定,12月龄白-藏羊活重比藏系绵羊高6.82%,差异显著(P0.05),胸围极显著大于藏羊(P0.01);胴体重提高12.36%,净肉重13.28%,净肉率提高6.02%,屠宰率提高7.50%,差异显著(P0.05);眼肌面积提高1.65%,差异不显著(P0.05);GR值差异极显著(P0.01);后腿肉重提高18.02%,胸下肉降低21.13%,颈肉重提高95.24%,差异均极显著(P0.01);腰肉提高4.08%,肋肉提高6.90%,肩胛肉重提高6.30%,差异显著(P0.05)。大腿肌肉厚提高58.54%,腰脂厚降低23.08%,差异均极显著(P0.01);背脂厚度、胴体长、胴体深、胴体胸深、胴体后腿长、胴体后腿宽、腰部肌肉厚均差异不显著(P0.05)。白-藏羊与藏系绵羊相比,剪切力、失水率、熟肉率差异均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