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安溪茶业的发展现状 安溪是我国乌龙茶主产区,1998年全县茶园面积达1.53万hm2,茶叶产量1.3万t,约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1/4,福建省乌龙茶的1/3.1998年茶叶总产值4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1/4,创税利3000多万元,占县财政收入的18%左右.农民人均收入中仅茶叶收入就占20%以上.1995年3月,国家农业部、中国农学会授予安溪县"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2.
安溪县现有茶园总面积 1 5万hm2 ,2 0 0 0年茶叶总产量 1 4 4万t,分别占全国乌龙茶、福建乌龙茶总产量的 1 4和 1 3,产值 3 3亿元 ,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 1 5 ;创税利 4 0 0 0万元 ,占全县财政收入的 18%左右 ,年外销量约 60 0 0t,创汇 2 0 0 0多万美元。据不完全统计 ,茶业行业带动农户达 8万户以上 ,从事与茶相关行业的人员达 60万人以上。茶叶是安溪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1 安溪县茶叶生产现状1 1 茶树品种结构现状全县茶园 10 0 %为无性系乌龙茶品种 ,其中铁观音茶园约占 4 0 % ,产量约占 35 % ,黄旦、本山、毛蟹茶园约占 4 0 % …  相似文献   

3.
杨文俪 《福建茶叶》2000,(Z1):53-54
加入世贸组织 ,对我国茶业必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安溪作为全国著名的乌龙茶主产区 ,又是我省最大的乌龙茶出口基地县 ,面临机遇与挑战。现就安溪出口茶叶在入世后面临国际竞争将会有哪些产销动态变化和相关的若干策略进行探讨 ,使安溪茶叶经济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得到新发展。本人就此谈一点浅见。1 入世后 ,安溪出口茶叶产销动态变化1 1 出口外销优势更佳安溪县生产乌龙茶历史悠久 ,茶叶品质独特 ,茶文化名扬中外。近年来 ,安溪茶叶出口外销有其特殊位置 ,既受机制约束 ,又有自营出口经营权 ,年出口量 60 0 0吨左右 ,约占全县茶叶总产量的一…  相似文献   

4.
翁徐 《茶报》2004,(2):20-21
2004年2月17日,人民日报华东新闻头版标题:安溪茶叶鼓了农民钱袋。主要内容是:安溪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生产基地,全县以茶为生,靠茶致富的人突破70万,据统计,200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050元,增幅达9.4%,主要得益于茶业。在茶业主产区祥华乡的4千多农户  相似文献   

5.
安溪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 ,全县茶业产量 1 5万t,生产产值 2 6亿元 ,加工产值 2亿元 ,年创税利 30 0 0多万元 ,出口创汇 160 0万美元 ,主要销往日本、欧美、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及全国各大中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生产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绿色食品茶叶 ,成为市场上的热点。开发具有安溪特色的绿色食品茶叶成为历史的必然。1 发挥资源优势 ,迎接新的挑战安溪产茶历史悠久 ,自然环境得天独厚 ,海拔60 0m以上的高山茶园占 70 % ,青山绿水 ,水质、空气清新 ,洁净度高 ,不受污染 ;茶树资源丰富 ,优良品种繁多 …  相似文献   

6.
安溪县地处福建省厦 (门 )漳 (州 )泉 (州 )金三角地带 ,是全国著名的乌龙茶主产区 ,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 1995年 3月农业部授予安溪县“中国乌龙茶 (名茶 )之乡” ,茶叶是我县的主要产业之一 ,全县涉茶人口 60万人 ,安溪茶业的现代化、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县经济发展的兴衰与否。1 “九五”期间安溪茶业的发展回顾“九五”期间安溪茶业的发展是稳定茶园面积 ,狠抓茶园基础建设 ,做好绿色食品基地和铁观音基地建设 ,更新制茶设备和改良制茶工艺 ,不断开发名优特产品 ,培育茶叶市场 ,初步实现“优质、高产、高效、低成本”…  相似文献   

7.
《福建茶叶》1998,(1):2-3
1997年全省茶叶产量、产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市场购销活跃,资金回笼较好。但不同地区、不同茶类、不同季节之间仍存在较大差异。总的形势是,主产区比非主产区好;绿茶比乌龙茶好;春茶价格比去年低,秋菜价格比去年高。根据部门统计,茶叶总产量达105639吨,产值12.58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3.8%和23%,其中名优茶产量18065吨,产值5.4亿元,分别占总产量和总产值的17.1%和42.6%。九个地市中,除厦门、莆田产量略减,漳州市平产外,其他六个地市的产量、产值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生产县安溪茶叶产量1.25万吨,产值2亿元,分别比…  相似文献   

8.
浙江武义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自古就出产高山云雾茶。2009年武义县茶园面积12.3万亩,总产量1.097万吨,产值4.32亿元。茶农人均茶叶收入达5900多元。茶业已成为武义县的一项高效农业产业。全县约有6万多人从事茶叶的种植、加工和经营,茶叶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相似文献   

9.
茶叶在安溪国民经济和农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全县现有茶园2万hm^2,茶叶产量3万t,约占全国乌龙茶产量的二分之一,茶叶总产值10亿元。  相似文献   

10.
茶叶在安溪国民经济和农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全县现有茶园 2万 hm2,茶叶产量 3万 t,约占全国乌龙茶产量的二分之一,茶叶总产值达 10亿元.  相似文献   

11.
安溪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全县茶叶面积 30万亩,茶叶年产量3万多吨,产值3亿元;年外销茶叶1万多吨,出口创汇4000多万美元,主要销往东南亚、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的安全、卫生等认识的逐渐提高,尤其是中  相似文献   

12.
茶业的发展,关键在体制。实行何种经营体制,直接关系到市场的拓展和生产的发展。走集团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之路是福建乌龙茶乃至中国乌龙茶的根本出路。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笔者的粗浅看法。一、福建乌龙茶的优势与问题福建乌龙茶是福建特色茶叶中之特色,闽南的安溪铁观音和闽北的武夷岩茶久负盛名,驰名中外。福建乌龙茶,无论是产量、质量、价格、市场还是创汇都具有较大的优势。其主要特点表现在四个集中:一是产地集中。1996年福建省马龙茶产量4.8万吨,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5.5万吨的87.27%,其中闽南茶区约2.5万吨,占全省乌…  相似文献   

13.
何融 《福建茶叶》1997,(2):42-44
泉州市是乌龙茶的主产区,安溪、永春两县分别为全国和全省的茶叶基地县,所产“闽南乌龙茶”(安溪铁观音)和“闽南水仙”已成为全国乌龙茶的两大品系,闻名遐迩,安溪县则是我国最大的乌龙茶产区,1995年3月,国家农业部授予安溪县“中国乌龙茶之乡”的称号。我市所产乌龙茶是具有竞争力的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之一。本文就我市茶业所面临的产销形势,提出今后的发展战略,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一、泉州市茶业产销现状分析自1985年开始,泉州市茶业获得较大速度的发展。据统计,至1995年,全市茶园面积已达24.5万亩,总产量1.5万吨,…  相似文献   

14.
安溪是我国著名的乌龙茶主产区,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故乡。安溪种茶,历史悠久,相传已逾千年,由于天时、地利、人和、种良四者兼备,相得益彰,形成安溪乌龙茶具有独特、优异的品质而驰名中外,享誉四方。作为茶叶主产县,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如何建立一个适合于本县实际情况、比较完善的茶业管理体制(上层建筑),以适应变化了的茶叶市场(经济基础)之需要呢?本文试图从茶业在安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出发,回顾建国40年来安溪茶业组织管理机构变更历程,针对目前安溪茶业管理机构的设置现状,提出本人不臻成熟的看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调研目的意义安溪是我国著名的乌龙茶主产区,作为茶叶主产县,为了适应茶叶卫生质量不断提高的需求,在分散、个体农户间建立茶业合作组织显得尤为重要,调研的目的是探讨如何建立符合安溪实际情况,又比较完善可作示范作用的基层茶叶组织体制。适应不断变化的茶叶市场要求,进一步促进安溪  相似文献   

16.
一、我县茶业生产现状。永春茶叶生产有着悠久历史,北宋时就有种植茶树。清末产品就漂洋过海远销南洋、各地。”解放后,历经两次的发展高峰i7k春一跃成为我省茶叶主产区、全国乌龙茶出口基地县,全县茶叶面积59244亩,总产量3674吨。但自1987年出现滞销后,永春茶叶步履艰难。1.内销无位,外销无价。虽然我县茶叶在民国期间就得过奖,八十年代初至今。获得全国性大奖十几次,但在国内市场上除佛手小有名气外,人们只知道武夷岩茶水仙好,铁观音是安溪好。目前,永春茶叶主要依赖国际市场,以外销为主。外销渠道主要是日…  相似文献   

17.
为确保到2000年实现我区茶叶产值10亿元,年创税2亿元的目标,必须抓住新一轮创业的契机,以“建基地、抓龙头、创名牌、拓市场”为工作指导思想,以加速茶叶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后盾,大力推进茶业两个根本性转变,促进我区茶业产业化进程。一、进一步认清闽东茶业经济闽东茶业一九八五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以来,持续、稳步发展。1985年到1997年茶园面积由48万亩增至72万亩,年递增3.44%,茶叶产量由1.1万吨增至3.7万吨,年递增10.64%;毛茶产值由1.1亿元增至4.4亿元…  相似文献   

18.
安溪茶园土壤镁含量和施肥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洵 《福建茶叶》1998,(2):23-26
福建安溪是我国乌龙茶主要产区,产量约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80%,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荣誉,一向有“乌龙茶之乡”的美称。为了进一步提高安溪乌龙茶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近年来我们在安溪茶叶委员会的大力协助下,对安溪乌龙茶区菜园土壤有效镁含量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就镁肥对当地茶园增产提质效果进行试验,现根据调查的初步结果和试验的有关资料作一介绍,并根据调查和试验结果,对安溪茶园施肥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一、安溪乌龙茶区茶园土壤有效镁含三为了解安溪乌龙茶区茶园土壤有效镁(指IM01中性CH厂00NH4提取的镜,下同…  相似文献   

19.
浅谈安溪乌龙茶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县是乌龙茶主产区之一,产茶历史悠久,名茶铁观音闻名遐迩,改革开放以来,安溪县制定和实施茶叶“优质、精品、名牌”发展策略,落实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建设基地搞改造,抓质量、创名牌,茶叶生产呈现前所未有的辉煌,2001年,全县茶园面积达22.5万亩,比1990年茶园面积14.2万亩,增长一倍多,茶叶总产量达1.5万t,比1990年总产7000t,增长二倍多,茶叶总产值达四亿多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1/4,年创税利3000多万元,占财政收入的18%,农民人均收入仅茶叶收入占20%,所以说“茶叶生产是我县支柱产业之一”,1995年3月国家农业部中国农业学会授予安溪县“中国乌龙茶之乡”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20.
徐文武 《中国茶叶》2010,32(9):35-35
浙江武义县是全国产茶重点县和绿茶特色区域县。现有茶园面积12.3万亩,2009年茶叶总产量1.1万吨,总产值4.32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4339吨,产值3.12亿元。大宗茶产量6600吨,品种包括珠茶、眉茶、红茶、砖茶、绿片等。面积、产量、产值均居浙江省前列。全县约有6万人从事茶叶的种植、加工和经营,茶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