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4 毫秒
1.
本书名为《害虫生物抑制》(Biological Insect Pest Suppression, by H. C.Coppel and J.W.Mertins),作者对生物防除采用了广义的概念,并且以“抑制”来代替“防治”一词。作者所给“害虫生物抑制”的定义是:“人类利用或促进活的动、植物或是它们的产物以达到降低害虫种群的目的。”相应地对于害虫综合防治一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山东省蓬莱市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高苹果的产量和质量,笔者对蓬莱市苹果园害虫和天敌进行调研.根据各个时间阶段害虫防治对象和天敌保护对象,通过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大力实施以生物农药、特异性农药、性诱剂诱杀、释放赤眼蜂等为主的调控措施,充分保护利用自然天敌,优化群落结构,达到了控制苹果害虫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生物制剂及其衍生物防治害虫,就是利用有益真菌、细菌、病毒、敌以及通过控制害虫基因来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本文初步分析了生物制及其衍生物在目前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学者对植物挥发性物质在功能和合成代谢方面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许多植物在被害虫侵袭后能够产生一些挥发性化学物质,而这些化学物质可以趋避害虫或吸引害虫天敌以达到间接防治害虫的目的。其中,(E)-4,8-二甲基-1,3,7-壬三烯((E)-3,8-dimethyl-1,4,7-nonatriene,DMNT)和(E,E)-4,8,12-三甲基-1,3,7,11-十三碳四烯((E,E)-4,8,12-trimethyltrideca-1,3,7,11-tetraene,TMTT)在高等植物中广泛存在。这2种物质能够在植物受植食性昆虫侵害后诱导产生,并起到吸引相应的害虫天敌前来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作用。同时,它们还具有吸引授粉昆虫、诱导邻近植物防御反应和趋避害虫等功能。本文主要从这2种物质的发现、生态学功能、生物合成、研究展望与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综述近年来植物中DMNT和TMTT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麦蚜防治策略的一个突变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麦田麦蚜的调查与分析,用突变论对种群数量变动中存在着的突变机理加以证实。据此证明:防治害虫的强度由20%增至60%反使害虫密度加大,即使在经济阈值以下防治,此强度也会使害虫密度提高;只有使防治强度达到一定水平(如74.38%)才能控制害虫在经济阈值以下,从而达到保护小麦提高产量之目的。用突变论研究生态系统,这在国内外都刚刚开始,本文只是在这方面做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我国草坪害虫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我国草坪害虫种类调查情况.根据日前国内草坪害虫基础研究和防治研究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从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预测预报、防治技术等方面综述了研究概况,提出了当前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进一步加强草坪害虫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棉花全程配套施药防治害虫就是通过合理的组配农药品种,控制使用次数,减少高毒农药品种的使用,达到棉花全生育期防治棉花害虫的综合效果,实现增效、增产、延缓害虫抗性,保护人、畜安全和环境的目的,下面就棉花全程用药防治的技术介绍如下。1棉花全生育期害虫防治的...  相似文献   

8.
气流控制技术工作原理是利用流动的空气消灭农作物上的害虫。利用气流控制技术原理制造产生流动的空气清除、杀死和收集农作物上害虫的机械装置称捕虫机或称吸虫机。应用捕虫机防治马铃薯、甘薯、茄子、香葱、草莓、茶树等农作物上的害虫方法,具有不污染环境、无残留、对人体健康无伤害、对土壤微生物影响较小等优点。本文从气流控制农业害虫的基本原理、发展和利用、局限性以及展望四个方面出发,阐述了国内外昆虫学者利用气流控制农业害虫研究的进展,目的是为我国研发和利用其技术防治农业害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笔者下乡调查时,部分农民反映害虫“打不死”,认为所用的药剂是假药等,其实害虫“打不死”的主要原因可能有如下几个方面。 1.目前,化学防治仍是广大农民防治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的主要手段。农民在防治害虫时过分依赖化学防治,对化学农药杀灭害虫的期望值较高,常简单地看残存害虫绝对数评价某种药剂的防效。 2.虫害基数大。由于今年天气异常,干旱时间过长,造成大多数害虫大发生,甚至特大发生,害虫发生量是常年发生量的1~2倍,因此即使达到最佳防治效果,也有一定数量的害虫残存,导致重复为害。 3.作物没有连片种植,种植结构复杂。由于今年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作物布局复杂,往往一块农田的害虫得以防治而另一块农田的害虫没有防治,没有防治的田块的害虫又转移到防治过的田块,导致防治过的田块的害虫重复为害。 4.没有掌握用药的最佳防治时期。植保部门提出的防治适期针对全县,带有普遍性,各农户应根据自家农田的虫害发生量和落卵量的实际情况而定,掌握在害虫的卵孵期防治最佳。  相似文献   

10.
1975年中国确定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物保护方针,在各稻区对水稻害虫综合防治的研究示范工怍蓬勃发展,1983年广东等七省市综合防治面积达11,740,000亩,1984年达59,000,000亩。综合防治的策略是“从生态学、经济学和环境保护学的观点出发,协调使用三项技术措施,即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保护利用自然天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综合防治区主要害虫为害率下降,粮食增产,农药用量减少三分之一左右,千斤稻谷防治成本减少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稻田中天敌数量显著增加,对害虫种群增长起关键性控制作用。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允许标准。综合防治有利于建立少公害或无公害的稻田生态系统,对环境起积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梨瘿蚊是我国梨园重要害虫,近年来给我国梨树产业造成了严重损失。本文分别从梨瘿蚊的生物学特性、发生情况、测报技术和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梨瘿蚊的防治应推行无害化治理且在测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农业与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并配以生态工程技术进行综合治理,以达到减药控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利用灯光诱捕害虫是物理防治常用的一种技术.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自问世以来,广泛地应用于小麦、水稻、蔬菜、林果等方面,其核心技术是利用频振波来干扰害虫的生理活动,运用光、波、色、味4种诱杀方式,近距离用光,远距离用频振波,加以色、味引诱,使害虫停止取食、兴奋、拒绝交配,达到杀灭害虫、降低落卵量、压低虫口基数、控制害虫危害的目的.由于其投资少,见效快,无污染,对人畜安全,维护生态平衡,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黄盈 《植物保护》1980,6(4):27-30
我省主要蔗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耕作制度复杂,害虫发生种类繁多,为害重。又由于蔗株高大茂密,生长期长,欲靠大量施用农药或某种单一手段进行防治,非但成本高,也难以达到长期控制害虫的目的。因此,合理的防治法应在农业技术防治的基础上,把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有机地结合使用,做到既充分发挥自然界生物因子控制害虫的作用,又在必要时用化学农药作辅助和应急手段,才能达到较为经济持久地控制害虫确保蔗糖丰收的目的。本试验根据这一要求,对蔗螟(二点螟Chilotraea infuscatellus Snellen、黄螟Argyroploce  相似文献   

14.
稻赤斑黑沫蝉近年来逐渐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为达到综合防治的目的,提出了“灭除田埂杂草,搞好品种布局,以呋喃丹防治出土若虫,按防治指标适时用药,选用一遍净等防治成虫”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经济阈值是害虫综合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经济阈值(economic threshold)或防治指标(action threshold)是指必须进行害虫防治时的害虫种群密度,通过防治以阻止害虫种群增长到经济受害水平(economic injury level)。经济受害水平或为害阈值(damagethreshold)是指效益与费用之比值达到或大于1时的害虫密度。本文报道印度稻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造成产量损失及经济受害水平的研究结果。本试验分别在三年中进行。1976—77年试验接虫密度为0(对照),25,50,75,100,  相似文献   

16.
1 灾后卫生害虫防治技术原则 应急原则:在卫生害虫密度过高或卫生害虫性疾病流行期, 应以化学药剂防治为主,辅以个人防护和环境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顺应生态旅游要求,促进河南省新密市生态园核桃无公害产业的发展,经过调查和走访,针对新密市实际情况,对高密市核桃树上常见且为害较为严重的虫害的生物防治技术作简要介绍,为新密市种植核桃的果农们进行生产上的有效指导.本文对利用害虫天敌防治害虫、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防治害虫、利用性外激素诱杀害虫等防治策略进行介绍,以期给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廖继红 《江西植保》2001,24(2):56-57
棉蚜、棉铃虫、棉红铃虫是棉田上最重要的害虫 ,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化学农药进行防治。由于大量连续单一使用农药 ,致使害虫对多种农药产生了抗药性 ,一些高效农药的防治效果大大降低 ,在有些高抗地区 ,部分农药甚至完全失去了防治作用。因此 ,棉花害虫抗药性的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大综合防治的力度 ,注重科学用药 ,通过实施轮换、交替、混合、用药及加增效剂等措施 ,达到降低棉田抗性害虫数量 ,延缓害虫抗药性发生的目的。1 运用栽培措施压低虫源基数随着棉花栽培制度的变革和栽培技术的提高 ,运用农事操作达到压低虫口基数 …  相似文献   

19.
由于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导致害虫抗药性急剧增强,应用性信息素已成为综合治理害虫的重要手段.文章综述了昆虫性信息素在虫情预测、诱杀防治、迷向防治等方面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20.
本文汇总整理了我国主要小型害虫防治用药登记概况,从登记的产品数量、有效成分、作物等方面,总结了我国主要小型害虫防治用药的登记现状,分析了当前登记产品的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