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浙江省淳安县1998年以来共发展翠冠梨272hm2,其中1999年栽植的苗木于2002年结果,2003、2004年每667 m2产量分别为200、300 kg,产值分别为800、1200元,2002、2003年注册的千岛湖石林牌翠冠梨被浙江省农业厅评为优质早熟梨,翠冠梨已经成为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其栽培技术如下。 (1)建园 淳安县梨园多建在山坡地,定植前1年在山坡地上挖2.5-3.5 m的平整带,在带内挖1 m见  相似文献   

2.
翠冠梨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文荣 《落叶果树》2000,28(1):43-43
梨新品种翠冠,经6 年引种观察,在温州地区表现成熟早、品质优、果型大、抗性强等特性。为提高翠冠梨栽培水平,开展了以早实、优质、丰产为目的的栽培技术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 在浙江省等南方各省,栽培梨树早熟品种具有梨果成熟早、销路好、比较效益高等优势,已经受到南方有关省份的重视。目前,浙江省梨早熟品种的栽培面积正在逐年增加。翠冠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与杭州市果树研究所于1979年用幸水与(杭青×新世纪)杂交育成的梨树新品种,1997年命名,1999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翠冠栽培面积占浙江省梨树总面积的41.67%,已经成为浙江省梨树主栽品种。为推动梨新优品种翠冠的发展,提高其品质和产量,现将该品种及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梨树棚架栽培源于日本,最初目的是防止台风危害,自发现此法栽培有诸多好处后在日本得到了全面普及,近来年被我国引进采用[1].棚架栽培虽然需要建架投资和修剪绑缚较费工,但因其具有抗风、易丰产、果实品质好、管理方便等优点,在目前对梨品质要求较高的形势下,棚架栽培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梨是我市第二大水果 ,种植面积达2 6 6 6hm2 ,其中中熟品种黄花梨占 90 %以上。因其采期集中 ,致销售价格逐年下降 ,故生产上急需引进早熟 ,大果型品种 ,以便拉开采摘高峰 ,延长梨果供应期。本课题组从 1 996年开始引进翠冠、西子绿、幸水等早熟品种 ,通过 5年观察比较 ,筛选出早熟、大果、优质的翠冠梨品种 ,并采取一系列配套技术措施 ,使翠冠梨定植后 2年开花结果 ,3年投产 ,4~ 5年丰产 ,获得显著经济效益。1 品种特性1 1 果实性状翠冠梨由浙江省农科院用幸水× 6号(杭青×新世纪 ) ,杂交选育而成。 1 999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  相似文献   

6.
翠冠梨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早熟梨新品种 ,1 999年 4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鄞县是浙江省翠冠梨引种最早、规模发展最快的地区 ,1 994年引种 ,1 996年开始大面积推广 ,2 0 0 0年发展面积已近 30 0 hm2 。该品种在我县表现果大、汁多、味清甜、果心小、品质好 ,一般 7月下旬成熟上市。我们经过 5年的试验研究 ,摸索出一套翠冠梨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目前已推广应用于生产当中 ,使全县翠冠梨平均667m2 产量达 2 0 0 0 kg、生产效益达 60 0 0元。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1 选好园地 ,配足授粉树  平原稻田是种植翠冠梨的首选园地 ,往往比…  相似文献   

7.
8.
在密植新世纪梨上高接换种翠冠梨,实行棚架栽培,高接第二年每667 m2产量达1 000 kg,第三年达2 050 kg.所采用的技术包括接穗采集,高接时间与方法,高接后枝芽管理、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疏花疏果、果实套袋等.  相似文献   

9.
翠冠梨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与杭州市果树研究所合作,用幸水×(杭青×新世纪)杂交选育而成,1998年通过新品种审定。与丰香、清香、黄花梨等品种相比,翠冠梨果肉质细腻松脆、味甜、汁液多,对梨黑星病、梨锈病、梨黑斑病抗性强,抗裂果,适应性强,丰产稳产。江苏省宜兴市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与上海、宁波、杭州、苏州等经济发达地区相邻,对优质水果的需求量大,而当地水果生产规模小。宜兴市土地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发展翠冠梨,且翠冠梨在宜兴7月下旬成熟,而7、8月是苏南地区水果淡季,发展翠冠梨能起到填补市场果品供应的空档。1999年…  相似文献   

10.
临海市白水洋双绿蜜梨种植场,总面积20hm2,立地条件为溪滩地,2000年春季种植翠冠梨,2001年开始结果,2002年全面投产.总产量150t,总产值62万元,2003年总产量达460t,总产值148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主要栽培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翠冠梨,因其成熟早、品质突出已被全国十几个省市引种.常山县位于浙江西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1998年从省农科院引进翠冠梨苗木进行种植,经过几年的栽培试验表明,翠冠梨在常山县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推广价值.现将其特性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地自2000年从浙江省农科院引种翠冠梨栽培,表现成熟期早、品质优,但因沿海地区7—9月易遭台风影响.梨树枝叶破损严重,落叶提早,开二次花,产量低而不稳。几年来的示范试验和生产实践表明.针对沿海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采取以下措施,可以实现翠冠梨栽培优质丰产。  相似文献   

13.
翠冠梨主要特性与关键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翠冠梨系浙江省农科院与杭州果树所协作 ,由幸水× 6号 (杭青×新世纪 )杂交育成。建宁县 1 998年自杭州果树所引进苗木与接穗进行区试种植 ,经几年观察 ,该品种具有长势强、产量高、成熟早、品质好等特点 ,目前已作为调整优化梨品种结构的主推品种之一。1 主要特性1 1 树势强 ,生长快 树姿较直立 ,叶片宽厚 ,叶色浓绿 ,萌芽率为 93% ,成枝力中等为 8%。上位芽、剪口芽易抽发强壮枝 ,年平均抽长可达 98cm以上 ,茎粗可达1 2cm以上 ,3年生树平均冠幅可达 1 33cm× 1 83cm ,干周 1 1cm以上。利用 6~ 7年生以上黄花梨等进行多位…  相似文献   

14.
翠冠梨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选育而成的早熟梨新品种.用杭青与新世纪杂交后,再与幸水杂交而成。翠冠梨成熟早,品质好.易丰产.是综合性状较好的早熟品种之一。目前。在浙江、江苏、上海、江西、四川、福建、广西、山东等南方省份均有大量栽培.用以取代新世纪、20世纪、幸水、丰水等日本梨品种。苏州市于1998年从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对我县果品产业化中的果树品种进行战略性调整 ,县果业办从1 9 99年 1 2月从浙江省杭州市果树研究所引入翠冠梨接穗 ,自繁苗木 ,进行水田试栽 ,建园面积0 .66hm2 。通过 4年精心栽培管理 ,2 0 0 3年株产平均可达 2 5kg,现将水田栽植翠冠梨的几项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1 建立梨园水田种植翠冠梨 ,应选择地势较高 ,排水良好的地块建园 ,注意开好灌排水沟。首先 ,采用拖拉机深耕 ,耙散土地 ,最大耕深可达 35cm ,有效地打破犁底层。按预定行距 4m开沟整地做畦 ,沟宽60cm ,深 30cm ,畦面宽要求 3m以上 ,松土层可达40cm…  相似文献   

16.
翠冠梨在武平适应性强,抗逆性中等,进入结果早,丰产稳产,品质优,是当地性状优良的早熟梨品种,可在武西北中高海拔地区种植;栽培上应注意拉枝、疏果与套袋、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7.
翠冠梨的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引入翠冠梨在山东省泰安试栽,经5年观察表明,该品种是一个性状优良的早熟梨品种。平均单果重236g,果皮黄绿色,果肉白色,质细酥脆,汁多味甜,石细胞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13.5%,品质上,7月下旬果实成熟。栽植第2年开始结果,第3年最高株产17.5kg,第4年666.7m2产量1200~1500kg。其适应性强,抗逆性强,丰产稳产。栽培上应注意拉枝、疏果、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并通过套袋等方法减少锈斑,改进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18.
根据产业扶贫投资少、管理易、受益早的要求,总结翠冠梨在湖北省沙洋县的性状表现和早果丰产栽培技术,包括翠冠梨的特征特性,建园,树形管理、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要点,实现4年生翠冠梨每666.7 m2产量达1400 kg,纯收入3000余元。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云和县重河湾经济林基地海拔250~300m,坡度15~20°,土壤为红壤,含沙量较高,pH值5.6,土壤有机质含量1.96%。1997年基地栽植了西子绿梨,株行距2m×4m,树形为自然开心形。2000年在1.5hm2的4年生西子绿梨树上高接翠冠梨,当年成花,第2年平均株产3kg,第3年12kg,第4年25kg,666.7  相似文献   

20.
翠冠梨的品种特性与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广文  程杨 《果农之友》2008,(1):14-14,18
翠冠梨品种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以幸水与新世纪和杭青的杂交后代进一步杂交育成的南方早熟梨品种之一。该品种抗性强,极耐瘠薄,为早熟优质品种.在南方地区广为引种,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重庆市高海拔地区也有引种.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合理栽培该品种,对其品种特性和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并结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摸索出一套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