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叶类蔬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超声波清洗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通过优化超声波清洗条件降低叶类蔬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量,研究高效、安全的农药去除方法,以期为叶类蔬菜的采后超声波清洗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比较超声波处理与清水漂洗处理在农药去除率中的差异性,并且从超声波功率、清洗时间和清洗温度等方面探究超声波处理对果蔬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清除效果,然后通过正交试验得出超声波清洗条件的最佳组合,最后结合超声波清洗对叶类蔬菜中营养成分的影响,从而得出叶类蔬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超声波清洗最佳条件。实验结果显示:当超声波功率为100 W,清洗时间为5 min,清洗温度为19℃时,得到菠菜的最佳清洗效果,农药去除率可以达到92.7%;当超声波功率70 W,清洗时间5 min,清洗温度19℃时,得到小白菜的最佳清洗效果,农药去除率达到92.1%。而且菠菜、小白菜经超声波清洗的去除效果要显著优于清水浸泡去除效果。根据不同清洗条件下抗坏血酸保留率的比较分析,得出:在使用超声波清洗叶类蔬菜时,超声波功率不应超过100 W,清洗时间控制在5 min内,清洗温度不超过25℃,这样既能够有效地去除叶类蔬菜中的农药残留,同时对营养成分也具有较高的保留率。  相似文献   

2.
红壤旱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定位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这两种保护性耕作方式对红壤旱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表覆盖处理比常规处理土壤含水量高;进行地表覆盖可以降低土壤容重,尤其以地膜覆盖的变幅为最大,秸秆处理次之;并且地表覆盖可以降低土壤的pH,从而提高土壤中固态磷、钾的有效度;同时地表覆盖可以改善土壤肥力状况,从而促进作物生长,而以秸秆覆盖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周运超  金天喜 《种子》1999,(5):15-17
本文通过对平坝华山松种子园土壤肥力,针叶养分状况与华山松无性系开花结实相关性的研究,寻找出种子产量低的原因,结果表明低产的原因之一是营养生长差,表现在该园土壤缺P少K,缺B,针叶养分状况反映出B的缺乏,同时N,P,K也偏低,故而施肥是解决的措施之一,施P提高雄花量,是对照的13.5倍,施B提高雌花量和座果量,为对照的1.2倍,2倍。  相似文献   

4.
保护性耕作是国家农业部针对西部干旱、半干 旱地区、农田扬尘严重、土壤风蚀恶化、地力急剧下 降、水土流失、草场严重退化的现状,实施的一项以 人为本、改善生态、保持水土和土壤肥力,促进农业 增产、节本、增效、农牧民增收的生态性农业经济工 程。2000年农业部正式以生态性保护耕作技术在西 部地区进行推广。已在北方8个省(区市)38个示范 县(场)示范。新疆的英吉莎县、阿克陶县、奇台县、阿 勒泰市、哈巴河县及兵团农十师部分团场已进行了 试验、示范,总计面积3 467hm2,其中阿勒泰地区示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西南地区旱作农田土层浅薄、水土流失严重、季节性干旱多发等问题,以常规平作(T)、垄作(R)、平作+秸秆覆盖(TS)、垄作+秸秆覆盖(RS)、平作+秸秆覆盖+腐熟剂(TSD)、垄作+秸秆覆盖+腐熟剂(RSD) 6种措施作为处理,连续2年进行大田对比试验,研究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西南“旱三熟”种植区农田土壤生态要素、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保护性耕作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状况,且对酸性土壤有一定的改良作用,其中有秸秆覆盖的4个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碱解氮含量;可改善土壤水分状况,增强作物的抗旱节水能力,各处理0~80 cm土层2年平均贮水量排序为:RSD (258.82 mm) > TSD (252.40 mm) > RS (250.19 mm) > TS (246.66 mm) > R (239.19 mm) > T (235.87 mm);可降低7月份表层土壤温度,缓解夏季高温对玉米后期生长发育造成的伤害,其中有秸秆覆盖的4个处理对5 cm和10 cm土层温度有显著降低效应;可抑制杂草生长,具有良好的控草效应,其中TS、RS、TSD、RSD处理的杂草高度、密度和生物量均比T和R有极显著下降;可促进蚯蚓的繁殖和生长,使农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总体来看,秸秆覆盖措施可以改善土壤肥力,并具有增加土壤贮水、调节土壤温度、控制农田杂草和促进蚯蚓生长的作用,垄作和腐熟剂在增加土壤贮水方面有明显效果。保护性耕作模式显著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了经济收益。2年系统平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排序为:RSD>RS>TSD>TS>R>T(CK),总产值和纯收入排序为RS>RSD>TSD>R>TS>T(CK)。在各处理中以RSD、RS两种模式的综合效果最好,在西南“旱三熟”种植区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设施土壤中微量元素短缺问题,减少化肥施用,提高设施番茄产量,在水高庄村日光大棚(SFQ)和小沙沃村日光大棚(XFQ)内,以不同量有机肥替代化肥为处理,研究了设施大棚土壤中有效态Fe、Mn、Cu含量的变化情况及与番茄品质和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化肥均不同程度提高了土壤有效态Fe、Mn、Cu含量。大棚SFQ中,SGY土壤中有效态Mn、Cu含量较对照处理分别提高了140.95%,348.95%;大棚XFQ中,XGY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态Fe含量,较对照处理高出12.28%,XGY处理的有效态Mn、Cu含量比对照处理分别高出84.60%,215.71%。2个大棚中有效态Fe、Mn、Cu与番茄果实Vc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NO-3-N含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大棚SFQ中土壤有效态Fe与大棚XFQ中土壤有效态Fe、Mn和Cu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高量有机肥替代化肥可极显著提高番茄果实Vc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显著提高番茄产量。因此,可通过添加有机肥来缓解设施土壤中微量元素短缺的状况,为土壤可持续利用及设施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设施土壤盐分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了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设施土壤盐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赤峰市4个蔬菜主产区设施土壤含盐量均高于相邻大田(CK),除元宝山区外,松山区、红山区及宁城县0~5cm与其低层5~20cm土壤含盐量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盐分有明显的表聚现象。宁城县连续栽培20年日光温室土壤含盐量达到最大值,表层0~5cm4.12g/kg,低层5~20cm1.8g/kg,4个地区设施土壤平均含盐量顺序依次是宁城县元宝山区松山区红山区,宁城县表层和低层平均含盐量最高分别为3.14g/kg和1.45g/kg,比对照大田(CK)增加292.5%和215.2%。连续栽培5年左右设施土壤耕层0~20cm平均含盐量达到最高,这与赤峰市设施农业发展和种植结构调整等有关。引起设施土壤盐渍化的盐分离子存在地区差异,宁城县设施土壤SO42-含量最高达到1008mg/kg,NO3-含量最高为936mg/kg,Ca2+含量最高达448mg/kg,该地区设施土壤含盐量与阴离子SO42-、NO3-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5**和0.974**,与阳离子Ca2+、Mg2+、N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75*、0.873*和0.865*;元宝山区设施土壤含盐量与Ca2+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SO42-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1**和0.950*。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土壤硫素状况的系统诊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 ,通过室内分析、吸附实验、温室盆栽和田间试验对天津市农田土壤的硫素状况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76 %的土样有效硫含量超过临界值 ,缺硫和潜在缺硫土壤占 2 4 % ;不同土壤对硫的吸附差异较大 ,应针对不同吸附特性推荐施肥 ;温室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证实 ,土壤缺硫在部分区县是造成农作物减产的重要因素 ,硫肥投入已成为这些地区增产的必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了解耕层土壤养分空间变异规律及其与地形因子的相关关系,以期为土壤养分有效利用和农业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延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统计学与GIS相关方法,研究土壤空间分布及变异规律,并基于DEM数据提取相关地形因子,分析流域尺度下地形因子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区耕层全氮和有机质处于较低水平,速效钾和有效磷处于中等水平,pH呈弱碱性,空间变异大小依次为速效钾>有效磷>全氮>有机质>pH。构建的土壤养分指标半方差函数决定系数均大于0.6;土壤pH空间分布最为破碎;土壤速效钾和pH块金系数小于25%,主要为结构性因素影响;土壤全氮、有效磷、有机质具有中等水平的块金效应,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因素共同作用;其中有效磷块金系数最大,人类活动对其空间变异影响更大。全氮与有机质分布规律由西北向东南先递增后递减,速效钾呈现由西北向东南波浪形递减的分布格局,有效磷整体分布趋势表现为由中游向上下游降低,土壤pH沿某一方向变化的趋势不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情况与地形因子的相关关系相一致。在地势较低且平坦的区域内,更有利于农业生产,土壤养分较为充足;在高海拔、地形起伏较大区域养分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0.
沙性土壤设施桃树减肥增效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沙性土壤设施桃树化肥过量施用普遍,需探寻化肥减施增效技术.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商品有机肥(OF)、生物有机肥(BOF)、平衡施肥(BF)和技术集成模式(MF)在化肥减施30%基础上对桃树产量、品质和土壤性状的影响.与常规施肥相比,OF、BOF、BF和MF处理分别可增产4.5%、3.4%、1.5%和9.1%,MF处理为...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60—2017年石羊河流域5个气象站逐日平均气温资料,计算各地年负积温,并运用线性趋势系数法、方差分析周期法、累计距平和信噪比法以及相关系数法,分析了石羊河流域负积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负积温与气温和冻土的关系。结果表明:受海拔高度、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和天气系统的影响,石羊河流域负积温具有明显地域特征,负积温平均和极值为绿洲平原区高于荒漠区,荒漠区高于山区。负积温正常年份最多,概率在60%以上,依次向两端迅速递减。年、年代负积温总体呈升高趋势,古浪升高趋势最明显。年负积温的时间序列存在7~9年的准周期变化,古浪负积温在1986年发生了气候突变,其他各地没有发生气候突变。各地负积温初日、终日、负积温期有一定的差异,最早负积温初日(1972-9-2)和最迟负积温终日(1969-6-9)均出现在天祝,负积温期最长258天(1972年)在天祝,最短100天(2001年)在民勤。石羊河流域年负积温与年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负积温的升高与年气温上升具有较好的同步性。石羊河流域冻土的变化对负积温的响应敏感,负积温每升高100℃,冻土日数减少约6.2天,平均冻土深度减小约4.5 cm,最大冻土深度减...  相似文献   

12.
利用石羊河流域1980、1995、2000、2006、2012年5期遥感影像,应用分形理论和GIS方法研究石羊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形特征,定量分析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复杂性、稳定性以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总体上流域耕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林地和水域呈现增加趋势,未利用地和草地呈现减少趋势,不同时段土地利用类型都具有空间分形结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复杂性和稳定性呈现波动变化趋势。1980、1995、2000年石羊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分维数排序均为:水域>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土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2006、2012年分维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水域、耕地、草地、林地、未利用土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1980、1995、2000、2006、2012年石羊河流域总平均分维值分别为1.5296、1.5025、1.5445、1.5631、1.5676,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平均分形维排序为水域(1.8317)>耕地(1.5678)>林地(1.5351)>草地(1.5315)>未利用土地(1.4413)>城乡工矿居民用地(1.3411)。总平均稳定性指数分别为0.1083、0.0997、0.1228、0.1167和0.1186,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平均稳定性排序为水域(0.3317)>城乡工矿居民用地(0.1589)>耕地(0.0635)>未利用土地(0.0587)>林地(0.0351)>草地(0.0315)。通过对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复杂性、稳定性以及动态变化研究,为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对主要气象灾害的影响。利用石羊河流域5个气象站点1987年~2016年历年主要气象灾害的日数,运用时间序列趋势分析和突变检测的多种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研究[1]。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以来,气象灾害均呈明显减少趋势,前10年、中间10年和后10年差异明显,干旱日数前20年增加,后10年减少;冰雹日数和大风日数明显减少;浮尘、扬沙和沙尘暴日数显著减少,特别是对大风和沙尘;大气降尘2010年以后逐年下降;酸雨2011年后再未出现。随着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地下水埋深度回升,土壤湿度增大,植被覆盖面积增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气象灾害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4.
蒋菊芳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21):121-126
为保护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为主要因素,分析了石羊河流域治理前后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87—2016年石羊河流域气温显著升高,降水略增加,日照时数增加,蒸发量增大。植被覆盖面积增大,2007—2016年与2000—2006年相比,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在0.3~0.5之间的面积增大0.9%。2007年流域治理以来,机井数量和耕地面积较前二十年减少。2000—2016年石羊河年平均流量呈显著增加趋势,尤其蔡旗水文站向下游下泄水量明显增加。2005—2016年石羊河流域中、下游沙丘移动和沙漠边缘进退速度明显减缓,流域地下水位埋深稳步回升。青土湖重现水域以来,水域面积平均每年增加3.59平方公里,地下水位埋深平均每年回升0.12米,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不同年代退耕地受水分与植被的影响,地表风沙流输沙量呈规律性变化。以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治沙站不同年代退耕地为研究对象,用0~100cm的风沙流观测仪测定了不同年代退耕地上的风沙流输沙量,分析了不同退耕年代风沙流年输沙率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输沙量总体上表现为随退耕时间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退耕时间越长,年输沙量越大,同时输沙率受样地周边地貌环境的影响较大;(2)不同年代退耕地输沙量随季节呈规律性变化,而且与风速关系密切,输沙量大小与当地风季发生规律相一致;(3)退耕地风沙流输沙量与退耕年代总体上呈二元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8;(4)通过聚类分析将10个样地风沙流输沙量分为3类,17年为一类,13年为一类,其余退耕年代的为一类。不同退耕地因退耕时间的不同,受周边地貌,植被的影响,其风沙流输沙量有很大差异,研究结果为退耕地利用与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土壤质量退化已成为制约现代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采取适宜措施开展设施土壤改良活动对于促进设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西安市塑料大棚土壤改良研究为例,分别探讨了土香香(T1)、腐殖酸(T2)、富活素(T3)、蚯蚓粪(T4)4种改良剂处理对大棚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盐分离子组成、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 表...  相似文献   

17.
由于气候及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中国干旱灌区土壤盐渍化问题日趋严重,盐渍化退耕地面积不断扩大,通过研究不同年代盐渍化退耕地土壤盐分、养分的变化规律,为盐渍化退耕地土壤的恢复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基础。石羊河流域下游的民勤绿洲区属于土壤盐渍化严重区,选择不同年代退耕地,利用时空替代的研究方法,研究绿洲区盐碱化退耕地土壤盐分(土壤盐分离子Ca2+、Mg2+、K+、Na+、CO32-、HCO3-、Cl-、SO42-)和养分(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在不同退耕时期的变异特征。结果表明:退耕年限的长短对土壤养分、盐分影响程度不同,退耕0~5年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5~10年土壤有机质含量最低,退耕10年以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基本趋于稳定;土壤可溶性盐分含量随着退耕年限的延长而逐渐升高。盐分8大离子组成中,阴离子以主要为SO42-、Cl-为主,阳离子以K+、Na+为主,分别占总含盐量的66.2%和19.2 %。退耕地土壤盐渍化程度随着退耕年限的延长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18.
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以来民勤绿洲生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民勤气象站、水务局及林业局的相关资料并结合实地调查,对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以来,民勤绿洲生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①沙尘天气明显减少,大气降尘减少显著;②沙丘移动速度平缓,沙漠进退速度减小,绿洲边缘大部分沙丘、沙漠得到有效治理;③地表来水量逐年增多,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速度明显减小,重点治理区地下水位有一定的回升;④人工造林和工程压沙面积逐年增长,植被覆盖度、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综治以来民勤绿洲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局部得到改善和恢复,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2000—2014年石羊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植被覆盖度是衡量地表植被长势和评价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研究石羊河流域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对研究内陆干旱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EOS/MODIS卫星数据,借鉴景观生态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方法,从植被覆盖度面积变化和类型转换趋势方面分析2000—2014年石羊河流域植被的空间分布变化与格局演变。结果表明,2000—2014年石羊河流域内以低覆盖植被为主,其中极低覆盖植被年际波动最大,中高覆盖植被年际波动最小。在2001年、2004年、2009年和2013年前后,石羊河流域出现了4次植被生态退化过程。4种土地生态类型的植被覆盖度在年际变化中均呈增加趋势,其中耕地植被生态恢复明显,未利用土地生态恢复比较缓慢。15年石羊河流域内生态向恢复的方向发展。前期与后期的各植被覆盖等级的面积转移途径与幅度基本相似,后期的生态变化程度比前期更加剧烈。植被覆盖变化多集中在人类活动较多的区域。植被生态变化以稳定和轻微恢复为主。各土地生态类型中,耕地植被覆盖度空间变化最大。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利用不均是导致植被覆盖变化的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中游平原区生态恢复较好,下游民勤绿洲在2010年后的生态退化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西藏尼洋河中上游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特征,以尼洋河中上游流域耕地、草地和林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取样法分层采集土壤样品216份(0~10、10~20、20~30 cm),并测定土壤全氮、碱解氮、全钾、速效钾、全磷、速效磷和有机质.结果 表明,西藏尼洋河中上游流域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林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