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们曾应用组织疗法(组织埋藏)以治疗十匹患慢性肺泡气肿的病马。埋藏的材料是牛的脾脏,有六匹病马除了脾脏之外,还埋藏了肾上腺。埋藏的组织保存於40%的葡萄糖溶液中,温度为2—4°保存时间为6—7天,然后在1.5气压下消毒1.5小时。於病马的皮下组织内埋脾脏10—20克,肾上腺3—5克,埋藏一次,有一匹病势较重的马埋藏两次。五匹病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应用海群生大规模预防马脑脊髓丝虫病的临床试验结果。试验采用治疗病源牛(50毫克/公斤体重,每天1次,连服3天)和给马服药(50毫克/公斤体重,半月1次,连服6个月,每马150毫克,每天1次,混入饲料,连服6个月)等方法,共预防马匹316匹,总保护率为96.2%。结果表明,海群生的预防效果良好,尤以微量长期内服法,安全经济,方便易行。  相似文献   

3.
1.为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用0.2%硝酸士的宁5毫升、75%酒精10毫升,混合注入患部肌肉,每日1次,连用4~5日为一个疗程。 2.10%葡萄糖30~40毫升、维生素B_(12)5~10毫升,混合注入抢风穴(马、牛前肢肩端与尺骨上头连线中点凹陷处),隔日注射一次,连续5~7次为一个疗程。  相似文献   

4.
雏鸡马立克氏病防疫,一般在1日龄进行一次,即可获得终身保护。但在生产实践中,用一次免疫法防治雏鸡马立克氏病的效果往往难以保证,有的病死率高达45%,给养鸡户及孵化场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马流感继发肺炎的中西药治疗杨占魁(乌兰县畜牧兽医工作站,817100)马流感又名马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疫病。笔者1994年4月3日至5月15日共收治马流感病马345匹(次),其中马流感继发肺炎的11匹,占3.18%。1临床症状:轻...  相似文献   

6.
病马21岁,体重625千克,为去势夸特马。因为一周的间歇性厌食,吞咽困难和精神沉郁而入院治疗。常规检查:体温38℃,脉搏72次/分,呼吸32次/分,病马表现衰弱和轻度水肿(血细胞压积44%,血清肌酸酐3.3毫克/100毫升)。口腔粘膜浅粉红色并充血。病马呈锯木架  相似文献   

7.
通过现场调查、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描述,对发病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该次暴发为马流行性淋巴管炎,累计发病1 793例,总袭击率为39.3%;饲喂籽瓜的发病风险是不饲喂籽瓜的9.56倍(95%CI:8.30~ 11.01),使役的马属动物发病风险是不使役的马属动物的18.41倍(95%CI:15.38~22.04),马、骡、驴发病差异不显著,马寨村、三百户村与其他10个行政村发病风险差异显著(P<0.05),袭击率在30.15%~56.71%之间.此次暴发是由伪皮疽组织胞浆菌,通过蚊蝇叮咬马属动物破损皮肤引起.通过净化环境,手术和药物干预,发病情况得以控制.建议消除蚊蝇,净化环境,禁止饲喂籽瓜,停止或减少使役,及时研发预防性疫苗.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马传染性贫血病防制工作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6~1990年青海省采取以“检疫、扑杀”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对马传染性贫血病开展大规模地普查检疫工作,共检疫马(包括驴、骡)250190匹(次),平均受检率为37.20%,仅1977~1980年在西部的格尔木和都兰地区检出阳性马195匹,其他地区未检出,平均阳性率为0.08%,对阳性马全部进行了扑杀、消毒、深埋处理;自1981年后至1995年,全省再未检出病马。1992年经申报农业部考核验收,达到部颁《标准》中规定的“稳定控制区”标准,目前防制工作已由普查检疫转向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9.
选择已经配种的供体母马18匹,非手术冲洗子宫20次,其中排卵后4~5天的母马,冲洗5次,冲洗液平均回收率为94.80%,但未采到卵;排卵后5(1/2)~7(1/2)天的,冲洗15次,冲洗液平均回收率为85.66%,采到受精卵(骡胚)14个,采卵率为93.00%。结果表明,在排卵5(1/2)天之前,用非手术子宫采卵法未采到母马受精卵,而排卵5(1/2)天之后,非手术子宫采集马受精卵是有把握的。此外,另选没有配种而确切排卵的母马12匹,于排卵后5(1/2)~9天,回收马的未受精卵,虽冲洗液的平均回收率为89.30%,但也未采到未受精卵。显然,未受精的马卵没有进入子宫角,仍停留在输卵管中。经非手术采卵和二次重复采卵的母马都能按期发情,正常排卵。将14个骡胚中的7个以非手术法移植给7匹受体母马,结果一匹妊娠,妊娠率为14%。妊娠的受体母马生下一匹母骡驹,借腹怀胎350天。排卵同步差为-1(1/2)天。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东莞市马传染性贫血病流行情况,在2006-2013年在东莞市辖区的5个马场采集1746匹次马血清,采用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方法进行检测,结果为检测1746匹次马血清,马传染性贫血病抗体均为阴性。结果表明,东莞市马的监测、检疫和流行病学调查等措施落实到位,消灭了马传染性贫血病。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马脱水指标及补液量的研究中,报告了脱水试验马脱水量占体重5%、8%及11%的脱水指标,判断脱水性质的界限值及制订补液量公式。在此基础上,于1981年3月至10月间,在我校附属兽医院内科,就住院脱水病马33例,进行了157次补液试验,观察了红细胞压积容量等指标在补液前、后及输液当中排尿时的变化,从临床上检验了补液量公式的可靠性;修订了以往兽医临床应用的补液量公式,为临床上实施补液疗法进一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我县蛋鸡饲养场几年来流行鸡马立克氏病,经我县畜牧兽医中心的调查研究,在江苏家禽研究所的指导下,从1999年春实施1日龄和36日龄二次皮下注射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疫苗防制蛋鸡马立克氏病,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基本情况该鸡场一直采用一免法防制鸡马立克氏病,蛋鸡雏多数售给养鸡户,多在80日龄-105日龄期间发病,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多在65%-80%之间,经病理剖检证实为内脏肿瘤型,无有效治疗方法。在1999年春夏实行加强免疫(二免)后,马立克氏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实践证明防制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3.
阴姜酊系用草药“阴姜”,学名瑚珊姜Zingiber Corallinum Hance经40%的酒精浸渍提制成的一种酊剂。(注)据不完全统计,自七四年起用阴姜酊治疗马痉挛疝115例,治愈110例;治疗肠套叠且治愈一例;治疗牛肠痉挛11例,全部治愈;与其他药物配伍治疗伴有疝痛的瘤胃积食25头,全部治愈,现将治疗情况小结于后。一、阴姜酊治疗马疝痛的观察 1.治疗痉挛疝痉挛疝又名肠痉挛,是马匹常见多发病,据我县兽医门诊统计,马内科病122匹,痉挛疝56匹,占45.9%,经用阴姜酊治疗马痉挛疝115例,治癒110例治癒率95.7%。病例一:杂卜陇公社仙人脚生产队社员谢雨录牵一五岁红骝公马求治。主诉:该马早晨喂两盆冷猪食,9时拉车去镇宁、12点过到达。卸车后马不吃,间歇性滚卧。十二时二十分检查,体温37℃,呼吸每分28次,心跳每分34次。患马烦燥不安,口色淡白,口  相似文献   

14.
从1970年开始试用0.1%肾上腺素5~10毫升和强尔心5~10毫升分别皮下注射治疗马肺充血,共治31匹病马,均痊愈,通常不超过1小时,效果既确实又快速。典型病例1 7月29日初诊,R72次,T38.9℃,P52次。病马剧烈喘息。颈静脉努张,结膜发绀,眼球突出,流浆液性鼻汁。肺脏叩诊音正常,听诊肺泡音粗厉。  相似文献   

15.
<正> 马患肠炎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五例,无一例失败。方剂:茯芩、白术、猪芩、泽夕各50克,川连200克。上药共为细末,红糖为引,一次内服。结合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1000~2000毫升,10%安那加注射液20毫升。一日一次,重症3~5次,轻症2~3次即愈。病例:孙某自养役马,7岁,♀,青色,于86年7月18日发病,排水样便,经  相似文献   

16.
我站于1963年12月上、下旬,应用“914”一次治愈腺疫患马两匹,现将病例介绍于下:(1)1963年12月5日,青石咀公社下吊沟大队患马一匹(♀,四岁)来站就诊,患畜被毛粗乱,消瘦,肠音亢进,轻度腹泻,精种沉郁,食欲减退,体温39.9℃,鼻粘膜发炎,流浆性粘液,早晚间有咳嗽,触诊下颌淋巴结显著肿胀,经进一步检查,确诊为腺疫。〈鼻疽菌素点眼三次均为阴性〉治疗:取“914”3.5克(按每公斤体重0.015克计算)用0.9%氯化钠溶解,制成10%溶液一次静脉注射,注射后的第四天检查,颌下淋巴秸  相似文献   

17.
新疆伊犁马的主要繁育基地在昭苏马场,随着自治区大畜牧业的发展,确定了"以马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战略,重点发展养马业和马产品的综合产业.随着马产业的迅速发展,马腺疫又重新抬头,不仅阻碍了马驹的生长发育,还影响着马匹的美观,甚至导致死亡.2011年在昭苏马场出现马腺疫,发病率80%~100%,死亡率不高.病原分离鉴定及其16S rDNA序列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养鸡生产中,为了防止雏鸡早期感染沙门氏菌和马立克氏病毒,采用24h内注射马立克氏疫苗和恩诺沙星,但二者能否混合注射在畜牧界存在争议。下面就观点相反的两报道事例进行分析,以供同行参考。例1:据报道,某兽医站将同批母雏随机分为3组,1组为马立克氏疫苗与恩诺沙星注射液分别注射(分注组),2组为混往组,3组为对照组,只注射马立克氏疫苗。结果6周龄存活率1、2组分别比对照组高5.1%和6.2%;3个组马立克发病率分别为2.15%、2.16%和2.09%,差异不显著(P>0.05),均属正常范围,21周龄…  相似文献   

19.
在养鸡生产中,为了防止雏鸡早期感染沙门氏菌和马立克氏病毒,采用24h内注射马立克氏疫苗和恩诺沙星,但二者能否混合注射在畜牧界存在争议。下面就观点相反的两报道事例进行分析,以供同行参改。例1:据报道,某兽医站将同批母雏随机分为3组,1组为马立克氏疫苗与恩诺沙星注射液分别注射(分注组),2组为混注组,3组为对照组,只注射马立克氏疫苗。结果6周龄存活率1、2组分别比对照组高51%和62%;3个组马立克发病率分别为215%、216%和209%,差异不显著(P>005),均属正常范围,21周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用驽巴贝西虫接种摘脾驴、马制备补反抗原的方法及0.25%皂素液、康氏液在该抗原制造中的优异作用。应用该抗原做补反试验,对人工感染驽巴西虫病马5/6阳性、1/6疑似;对自然感染病马15/15阳性;对155匹健马及124匹类症马均为阴性;对疫区有症状无虫体的马16.7%阳性;无症状、无虫体的假定健康马 15.5%阳性;非疫区的 31匹健马全为阴性,表明本抗原的特异性强,检出率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