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阻沙措施防护效能的风洞模拟实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阻沙措施防护效能的风洞模拟实验结果分析刘玉平,于云江,于志勇(兰州铁路局科研所)阻沙措施作为综合防沙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兰州铁路局管辖内沙害地区,广泛应用的阻沙措施有防沙栅栏、挡沙墙、防护林等。为了摸清这些措施的防风作用机理及防护效能... 相似文献
2.
3.
众所周知,林带对农田的有效保护距离相当于林带高度的15~20倍,但是林网一边的林带对相当于1倍林带高度距离内的近林墙农作物有不同程度的树冠弁光和根系争夺水肥的情形,使农作物生长不良,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这种现象称之为林网的弁挟效应。通过对近林墙农作物不同距离减产幅度、比重的分析,运用立木造材价格估算方法,计算林网弇挟效应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林网树立木材积的经济效益之间的差额,研究提出了对林网弁挟效应生态补偿的机制与模式:即“树随地走”者由集体补助土地,“树地分属”者由林网承包户补偿被弁挟农田承包户或双方对林网树比例分成,并就补助、补偿幅度、数量及其计算方法程序做了示范性阐述。 相似文献
4.
5.
6.
对6年生光皮桦不同造林密度林分生长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光皮桦不同造林密度对林木胸径、冠幅及材积生长差异极显著,树高生长差异不显著。不同造林密度对林分生长的影响,6年生时光皮桦林分蓄积量与造林密度大小成正相关,密度越大,林木分化越早,影响了光皮桦后期的生长。因此,选择合理的造林密度对林分正常生长发育及综合利用是十分重要的。此试验对光皮桦4个不同造林密度处理,以1100株/hm2最好。 相似文献
7.
8.
近年来,巴彦淖尔盟林业局在乌兰布和沙漠治理中坚持“科技兴林、科学治沙”的方针,加大了资金和科技投入力度,靠科学念活了“治沙经”。 乌兰布和沙漠是全国八大沙漠之一,总面积 1600万亩,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属沙漠化强烈发展区域。地处沙漠前沿的巴彦淖尔盟,在 50年代组织沿沙群众营造起的防风固沙林带经过 40多年的自然生理演替,老化退化严重,共出现缺口 86处,缺口总长度 54.4公里,占防风林带总长的 29%。 为了遏制沙害,改善生态环境,他们首先建立了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了全盟林业科技工作的领导力度。盟旗两级林… 相似文献
9.
火力楠不同混交模式生长效应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0 a生火力楠不同混交模式生长效应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火力楠不同模式混交造林效果优于纯林,混交林产量比增6.2%~46.4%.火力楠作为主要树种与马尾松、杉木混交宜采用行间混交,混交比例按2∶1;火力楠作为伴生树种与杉木、马尾松混交宜采用插花式混交,混交比例按1∶3,种间关系较为协调.火力楠混交林与纯林比较,林分结构比较复杂,能充分利用光照条件,枯落物多且成分复杂,有利于改善林内小气候及土壤状况,林分结构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0.
11.
2012年以来,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下大力气做足绿文章,打破了城乡绿化各自为政的局面。截至目前,已捆绑使用各类扶持资金5.5亿元,引进6家专业绿化企业,建设12项重点精品通道绿化工程,实施10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栽植各类乔灌木、//绿篱、地被植物1258万株;完成人工造林7万亩、通道绿化长度 相似文献
13.
米槠造林措施与生长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4年生米槠试验林研究分析表明:挖大穴、回表土比简易挖穴平均胸径增长10.8%,蓄积量增长17.8%;施基肥比不施肥平均胸径增长9.4%,蓄积量增长14.5%;适当稀植比一般密度平均胸径增长12.1%。因此,采取必要的集约经营措施,能有效地促进米槠人工林速生丰产。 相似文献
14.
15.
16.
采用烘干法,环刀法,渗透筒法和机械筛分法对泰山4种坡面经济林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及持水、透水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经济林的土壤孔隙度为43.3% ̄56.6%之间;饱和持水量断86.60 ̄112.40mm之间,毛管最大持水量为66.60 ̄90.20mm之间;有效涵蓄水量为36.28 ̄58.12mm之间;渗透系数为3.99 ̄8.84。均明显高于对照(草坡),其中以板栗林和苹果园土壤持蓄水和渗透能 相似文献
17.
国外松菌根的接种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广东常见的两种菌根真菌纯菌剂以及彩色豆马勃的孢子粉,对加勒比松及湿地松幼苗实施人工接种。结果表明,菌根接种对幼树生长的促生效果明显,1.5年生湿地松树高增幅达10.94%;2年生加勒比松树高增幅达20.37%;3年生加勒比松树高增幅达13.54%-22.35%;5年生加勒松树高增幅达31.13%;胸径也有较大的增幅。接种5年的加勒比松幼林蓄积量达16.82m^3/hm^2,比对照的增加87.1%,效果十分显著。菌根接种是我省松树造林及提高生产力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造林密度与林分生长效应试验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采用1.4 m×1.4 m、1.1 m×1.2 m、1 m×1 m、0.5 m×1.0 m等4种株行距进行马尾松短周期工业原料林造林试验,通过7 a的定位观测表明,1.1 m×1.2 m的造林株行距是定向培育马尾松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的较适合密度。 相似文献
19.
根据边缘效应理论,人工开拓不同宽度的效应带,可以扩大边缘界面层,更好地发挥边缘效应的作用。本研究主要侧重于4m、8m、12m三种不同带宽土壤营养元素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各种营养元素在不同带宽、不同土层深度有不同的变化规律,这样,在实践中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宽度的效应带进行造林 相似文献
20.
1992~1995年在福建邵武花岗岩残积物发育的低丘红壤上营造的马尾松林中,连续进行4年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造林时施N对马尾松造林成活率有显著影响,使其明显下降约8%;施用以P为主的肥料对生长的促进效果显著,胸径、蓄积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7.2%~19.5%、32.2%~52.2%,但其松梢害虫的虫株率则较显著提高;施K则无明显效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