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正>3月5日-6日,由中国农资传媒和中国国际贸促会化工行业分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新型肥料发展论坛在上海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磷肥工业协会、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安徽省化肥工业协会、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上海)等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的领导和专家及新型肥料企业代表、经销商等将近200多名代表共聚一堂,就新型肥料行业的创新方向、推广策略、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探析新型肥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新时代的农业建设正在稳步推进,肥料行业的发展面临变革,挖掘肥料行业发展新空间和新领域势在必行,新型肥料的发展将步入快车道。那么,新时代下我国新型肥料产业发展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呢?5月27-28日,由全国新型肥料协作组主办,雷邦斯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新型肥料市场峰会"在京落下帷幕,《中国农资》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了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3.
正近几年,作为肥料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沿,新型高效环保肥料的研制及应用日益受到重视,新型肥料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产品多样,百花齐放,也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新型肥料肩负着"质量替代数量""化肥零增长行动"的战略使命,新型肥料的快速发展推动着行业的进步。然而,新型肥料发展离不开肥料助剂。  相似文献   

4.
正11月4日,由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主办,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四届新型肥料发展论坛暨中国国际特种肥料高峰论坛在江苏南京举行。此次会议以"协同创新,绿色发展"为主题,指出了新型肥料面临的发展契机,剖析了目前新型肥料发展的痛点,找准了未来行业发展的亮点,准确定位新型肥料市场,为肥料行业提供导向性指引。  相似文献   

5.
汪洋 《中国农资》2014,(1):24-24
我国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化肥的研发、生产、推广及应用必须走质量替代数量之路,而新型肥料的研究、发展与应用推广任重道远。2013年12月28—29日,由新型肥料应用与推广联盟主办、北京新禾丰农化资料有限公司协办的新型肥料应用与推广联盟新闻发布会暨首届联盟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一批长期关注并支持新型肥料产业发展的相关部门领导、技术专家、经营企业以及行业主流媒体齐聚北京,共同分享并探讨了新型肥料的研发与生产、营销和推广的成功做法及先进经验,为新型肥料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更多新的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6.
<正>在我国化肥行业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传统化肥应用增长幅度逐渐减少,而具有各种功能的新型肥料逐渐被人们接受并使用,发展前景广阔。通过近些年的发展,中国新型肥料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主要依靠进口到供需自给有余,发展非常迅速,产业规模逐渐壮大。我国新型肥料产业发展现状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新型肥料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经过近10年的发展,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基本建成。在新型肥料产业中,缓释肥、水溶肥和部分生物肥料增长最为迅速。同时,新型肥料企业快速增加。截至2013年底,中国各类新型肥料企业共计约6500家,其中中小企业占  相似文献   

7.
贾然然 《中国农资》2014,(44):13-14
<正>11月7日,由中国磷肥工业协会、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主办的中国磷肥工业协会新型肥料分会一届二次会议暨第二届新型肥料高峰论坛在浙江宁波召开。新型肥料高峰论坛上,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副主任商照聪、国际锌协会中国项目主管樊明宪、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段留生、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罗文胜等与会专家对新型肥料标准化发展方向、植物生长调节剂最新研究进展、肥料增值技术以及功能性肥料未来发展等课题进行热烈探讨。与会专家认为,为保证新型肥料市场的有序发展,业内人士应该遵循以下几点:一是发挥好企业之间的纽带关系;二是企业要加强与政府合作、信息交流,为人才培养搭建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三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世界竞争力,共促新型肥料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近两年,新型肥料迅猛发展。新型肥料在市场低迷的行业大背景下,给市场"寒冬"带来了"春意",也让行业对这一来势汹猛的产品更加关切。近日,在由中国磷肥工业协会、中国磷肥工业协会新型肥料分会共同主办的复混肥料及新型肥料发展论坛上,与会代表对其未来发展的问题展开积极讨论与思考,让新型肥料发展再次成为焦点话题。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国内新型肥料生产企业达到6600多家,其中中小企业占95%以上,新型肥料品种达到5000多个,新型肥料的产量为3500万~3700万吨,应用面积达9亿亩左右,实现生产总值近900亿元,利润达到近120亿元。眼前,新型肥料迎来了"肥料减施"的新机遇,但却仍陷足于炒概念、轻质量的泥沼之中,新型肥料产业如何迈向新未来?6月27日,由东北亚开发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农村科技杂志社、中国肥料产业链科技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主办的"中国新型肥料行业发展报告(2014)"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国宏大厦正式召开。发  相似文献   

10.
对于2012年的中国农业来说,"科技创新"不可避免地将要成为关键词,不久前刚刚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紧扣"科技创新"为主题,全面部署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同时农业部也将在全国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随着近年来提高科技在农业生产中贡献率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以农业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大潮已势不可挡。发展现代农业就离不开化肥工业,随着农村种植环境的不断变化,劳动力结构的调整,人们对农产品要求的提高,农业科技的发展引领着化肥工业不断创新前行。业内公认未来我国肥料产品的发展方向应该是高产、高效、生态环保,同时有利于人体健康、有利于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这一切也正是一系列新型肥料产品所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新型肥料作为肥料行业科技含量体现的重要载体,有业内人士提出,未来10年中,新型肥料将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迎来快速发展机遇,其市场容量将呈几何级速度增长。是机遇也是挑战,针对当前新型肥料产业的市场空间、发展方向和尚有不足需要完善的地方,中国农资传媒特组织记者采访了业内在发展新型肥料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一批企业,希望从他们的观点中获得启迪。此外,中国农资传媒还联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化工行业分会将于3月4日-6日在上海召开"第三届中国国际新型肥料发展论坛",将邀请相关政府部门领导、知名专家和业界精英汇聚一堂,围绕新型肥料科技创新的主题共同探讨行业发展方向,寻找更好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1.
科技创新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岩  马晶  杜勇  魏政  刘荣志 《农学学报》2020,10(12):11-13
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11月20—21日,2020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在南京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特别设置院士专场报告会,邀请知名院士专家,围绕水稻种业发展、油料高质量发展、水产养殖技术模式革新、细菌耐药性防控以及当前科技发展环境、需求与趋势等战略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交流新理念、提出新思路、研讨新策略,多层次、多角度论道科技创新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为新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2.
东北地区拥有广阔的黑土地,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基地。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做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助推东北黑土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东北乡村振兴,2019年6月28日,中国农学会在哈尔滨成功举办新时代农业绿色科技发展论坛,汇聚院士专家智慧,研讨农业绿色科技发展的前沿热点和东北未来农业绿色发展的路径方向,并提出专家建议。本次论坛呼吁要把黑土地保护放到与粮食生产同样重要的位置,并为农业绿色科技发展和东北全面振兴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王宏伟  马晶  杜勇  魏政  刘荣志 《农学学报》2020,10(12):14-17
食安民康,食品安全贯穿整个产业链,其源头农产品是基础,首先必须把农产品质量抓好。为更好引导农业发展服务我国居民健康营养需求,11月20—21日2020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期间,中国农学会举办了健康·营养·现代农业分论坛,围绕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特征与食品科技创新、发展绿色都市农业与服务城市健康生活、牛奶与健康关联的优质乳工程、燕麦降血糖作用及机制研究、我国营养健康型食物资源开发趋势与典型案例、营养环境塑造动物健康高效生产6个主题,交流我国居民营养健康问题,探讨居民膳食结构,展望现代农业发展对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在拓展延伸服务新领域中,柳州市图书馆开展阅读新形式——文化讲座。为读者提供丰富多彩的阅读平台,充分发挥其社会教育职能作用。介绍了"文惠讲坛"内容、形式和宣传组织途径的实践经验和创新,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探索。  相似文献   

15.
农业是海峡两岸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和枢纽。为顺应海峡两岸合作交流趋势,2020年11月5日,中国农学会在福建福州主办海峡两岸农业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青年科学家论坛,组织两岸杰出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围绕农业绿色科技的新成效、乡村产业振兴的新探索以及两岸农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开展专题报告,增进交流互鉴,共谋创新发展,助力两岸农业科技交流和产业合作再跃新阶段。  相似文献   

16.
在交流中改变在传承中进步为农资产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媒体智慧农资物流将改变农资流通模式农资服务体系建设需要三个"新"供销社系统成现代物流的主力军论坛助推农资物流发展与改革供销社成为北京现代农资体系建设主体"十二五"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十大变局农资供应链与园区立体运营发展从电子商务到农资电子商务探索适合自身的现代物流体系从中邮物流看农村物流建设  相似文献   

17.
张弛  张高科 《中国农资》2011,(2):31-41,8
<正>辉隆股份(002556):中国农资流通上市第一股金正大(002470):国内控释肥行业的领导者司尔特(002538):紧靠原料和市场,构建一体化优势新都化工(002539):打造产业链优势的复合肥龙头辉丰股份(002496):技术领先综合性优势尽享农药行业广阔发展空间蓝丰生化(002513):光气资源成就规模优势经历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国内农化公司经过整合、淘汰、更新,从2010年4月份开始,行业逐步走出了阴霾。2010年7月中旬,由中国农资传媒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农资总裁圆桌论坛在北京顺利召开,论坛的主题为"中国农资产业商业模式与上市之路"。来自证券机构的多名分析师及基金经理到会,与业内代表积极沟  相似文献   

18.
As research with human embryos and embryonic stem cells proceeds, the authors of this Policy Forum argue that all donors of biological materials should give informed consent, including oocyte and sperm donors. Informed consen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because of the diverse opinions and strong emotions that surround such research. Some gamete donors who are willing to help women and couples bear children may object to the use of their genetic materials for certain types of research.  相似文献   

19.
我国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后,中国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工程项目相继竣工。国家将对示范中心提供建成后头3年的运行经费,之后将以企业运行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充分认识和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引入精耕细作种植模式、解决非洲粮食危机、关注小农利益、授人以渔及加强交流等是未来实现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运用网络计量学的方法,利用CNKJ的<中国引文数据库>,以<图书馆学刊>为统计对象,从载文量、作者发文、引文信息、基金资助发文、被引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了解<图书馆论坛>在图书情报领域中的地位和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