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二维评价方法,划分了我国各地区粮食供应的余缺类型,分析了各类型地区粮食的流量,其在地区间粮食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外推了未来我国地区间粮食贸易格局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实现我国区域粮食供求平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3.
分析了1990年以来世界茶叶贸易发展的状况和市场格局,归纳了其发展特征,并对其未来走势进行了简要分析。分析表明,世界茶叶贸易在农产品贸易中的地位有待提高。世界茶叶主要出口地区为亚洲和非洲,主要进口地区为亚洲和欧洲.但进出口地区相对地位变化均较大。世界茶叶贸易的主要出口国家和进口国家自1990年以来变化较大。预测分析表明,世界茶叶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背景下,探究世界粮食贸易的发展格局与趋势,有助于中国对国际粮食贸易市场做出合理地预判,进而更有效地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方法】基于1990—2020年玉米、水稻、小麦三大主粮的世界贸易数据,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世界粮食贸易网络模型,利用复杂网络相关测度指标对世界粮食贸易的格局与趋势分析。【结果】31 a间,世界粮食贸易网络经历了迅速扩张到缓慢增长的过程,贸易网络日益复杂化;1990—2020年世界粮食贸易网络连通性增强,各个国家(地区)之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呈现“抱团化”趋势;玉米、水稻、小麦三大主粮贸易的核心出口国(地区)变化不大,而核心进口国(地区)波动性较强;中国在出口贸易中拥有众多合作伙伴,是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在进口贸易中,贸易集中度高(尤其是玉米),对贸易伙伴的依赖性较强。【结论】利用国际粮食贸易补充与保障中国粮食市场时,应充分考虑世界粮食贸易网络的复杂性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我国粮食自给率与粮食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安全是国家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从宏观把握的角度,对我国粮食需求、粮食发展与国际粮食贸易等问题进行了研穷分析与预测,进而提出了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思路,值得关注。本文的一些观点和研究结论,对于农垦粮食发展的安排,亦深具重要参考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2000年世界粮食生产及贸易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全球粮食产量下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谷物委员会(IGC)及美国农业部(USDA)的估计数据,从全世界范围来看,2000年粮食(小麦、水稻及其他粮食作物)产量低于1999年,其中水稻及饲料粮产量的下降幅度较大,小麦产量接近于1999年(表1)。中国及澳大利亚小麦产量的下降幅度较大,而欧盟、印度、巴基斯坦及俄罗斯小麦产量则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欧盟由于播种面积的大幅度增长及较高的单产水平,2000年小麦产量创历史记录。印度、巴基斯坦及俄罗斯小麦产量增长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气候适宜及降雨(灌水)充足。由于加拿… 相似文献
8.
当前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生产和贸易。从近年来的生产来看,产量基本保持稳定,因此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将是国际贸易,而对国际贸易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基于此,本文从澳大利亚开放粮食市场出发,分析由此可能带来的贸易格局的演变,从粮食禁运的视角分析其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通过建立博弈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得出新的小麦贸易格局将对中国的粮食安全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世界粮食贸易网络结构特征与中国地位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稳外贸”“保粮食安全”是国家“六稳”“六保”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1996—2018年世界各国粮食双边贸易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世界粮食贸易网络演变特征以及中国贸易地位变迁。研究发现:世界粮食贸易网络具有网络扩张趋势明显、互惠性不断增强、网络中心势波动性较大等整体网特征,以及贸易空间分布不均衡、网络集中度较高、异质性较强等个体网特征;中国在贸易网络中的地位经历了“显著提升—持续波动—明显下滑—稳中向上”的阶段性变化过程,同时表现出出口参与度优于进口参与度,贸易出强度与入强度差距拉大,有效规模与限制度指数逐步向好等特征;中国在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变迁受到地理、经济、制度及文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为更好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必须提升节点中心度、增强网络参与度、提高网络互通性、防范国际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世界粮食贸易形势及我国的战略选择(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它是一种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特殊的商品。任何一个国家都十分重视粮食问题。从整体上来看,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粮食生产和贸易都有很大的发展,但是地区间粮食生产的发展极不平衡,当今世界仍有8亿多人缺粮...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针对中国谷物贸易2000年以来呈现出的新特征,研究谷物贸易演变趋势,对谷物贸易进行展望,为我国调节谷物供需平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联合国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中2000~2017年中国谷物贸易相关的数据,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研究中国谷物贸易格局的演变,分析谷物相关政策对贸易的影响。【结果】 中国谷物出口已由较强竞争力转为较弱竞争力,且竞争力在不断弱化;中国已经由谷物净出口国变为谷物净进口国;中国谷物进出口市场和进出口产品结构均发生明显变化;谷物支持政策经过一系列调整后有效的促进了谷物市场的正常运行,谷物进口受到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的限制,而谷物的出口由国家根据谷物生产情况进行调节。【结论】 我国谷物消费结构出现新特征,谷物的需求出现由“量”到“质”的提升,在资源与环境的约束下,我国谷物产量增加空间有限,进口进一步增加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在对中、日、韩农产品贸易的现状进行统计描述的基础上,利用联合国贸易数据库资料,测算出1992-2008年中国与日本、韩国农产品贸易的分类及整体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结合当前3国农产品贸易的具体发展情况,得出结论:虽然目前这3个国家的农产品整体上产业内贸易程度并不高,但是产业内贸易现象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这对于中国进一步扩大对日、韩的农产品出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09年,受"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中国奶粉进出口贸易表现出进口增长强劲、出口明显下降的态势。同期,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范围内对奶粉的消费需求不足,奶粉的生产供给相对过剩,世界奶粉的市场价格持续走低。然而,随着消费需求的增长,在2010年的下半年内,奶源紧缺所造成的奶粉供给偏紧的情况将会凸显,奶粉的市场价格将会走高,中国奶粉进口将出现"量增价扬"的局面,同时也为中国乳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奶类及乳品产量及出口量减少,导致供给紧张,由此带动全球乳品市场价格在2009年下半年出现上涨的态势。目前,造成主要乳品生产国(地区)供给缩减的自然因素和政策因素依然存在,因而,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世界市场上乳品的供给依然偏紧,价格仍会走高,同时也为我国乳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