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珙桐引种育苗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珙桐育苗栽培技术的探索,总结出珙桐北移引种育苗技术要点,为在秦岭林区大面积引种栽培这一名贵珍稀树种奠定了基础,对于保护和扩大繁殖珙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珙桐的引种繁殖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珙桐是观赏价值极高的树种 ,是很好的园林绿化树种。详细介绍了珙桐的播种、嫁接、扦插繁殖技术以及引种的关键技术 ,对珙桐的引种、繁育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珍稀濒危树种的迁地保育以及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功地迁地保育了珙桐、夏蜡梅等60种珍稀树种,其中40种已开花结果,占总数的66%。有的树种已形成了自然种群和更新苗。在迁地保育中,一方面应注意观测树种本身的潜在适应能力,适应能力越强越容易成功;同时应注意"引种保育区"的小生境条件和原产地生境条件的相似程度,相似程度越高越容易成功。文内还讨论了迁地保育的技术措施和珍稀树种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珙桐的生物生态特性和人工引种促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珙桐是我国特有单型植物,世界著名的观赏树种,其自然分布区为26°45'~32°45'N,98°6'~111°20'E,垂直分布为600~3200 m.组成珙桐林的种子植物以北温带和东亚分布属占优势,物种组成丰富,呈现多种珍稀、古老、特有成分共存一处的罕见特征.国内外引种珙桐的历史很长,最早可追溯到1871年英国丘园的Henry,截止目前,全球累计引种单位达30家以上.引种栽培区也大大拓展了天然分布界限和原有的生态环境,引种北限达55°N以北(丹麦哥本哈根),引种地海拔最低至50 m以下(郑州、北京和哥本哈根),引种土壤也从原产地的酸性土壤(pH 4.5~6.5)引到了碱性土壤(pH 6.5~8.4).珙桐的开花特征也从原产地的20年以上开花结实,到通过人工嫁接缩短到5~6年可大量现花,应用原产地嫁接培育加梯度引种方法珙桐引入地开化结实获得了初步成功,可见,珙桐既是一个有待进一步驯化的物种,又是一个适应性、生态幅度有相当潜力的树种,在园林绿化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珙桐生长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是世界驰名的观赏树种,花絮奇特美丽,形如飞鸽,亦称鸽子树(Pove-Tree)。1982年5月,曾在我省镇坪县八坪山林场蛇家湾发现珙桐27株。现又在该场海拔1200~1800米的地域内,发现分布有1500余株,并有2亩大的一片纯林,胸径一般为14~20厘米,高约14米。其中不仅有变种一光叶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var.vilmorinianaHemsl.),还有原种珙桐,它对研究古植物学和地理学等有关学科,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为给珙桐的引种、驯化、繁殖工作创造条件,以促进这一珍稀、临危树种的发展,我们于1982~1983年,先后三次去镇坪县重点珙桐产地,分别在不同坡向、坡度、海拔的不同类型的珙桐林分中,设置了固定样地,对珙桐各年龄阶段的测树因子的生长规  相似文献   

6.
珙桐是珍稀的第三纪孑遗树种,也是优良的用材兼园林绿化树种。开展珙桐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科学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但珙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相对缓慢。该文从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败育基因和抗胁迫基因等方面对珙桐树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就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以期为加快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珙桐乃至其他树种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珙桐(Davidiainvolucrata) ,别名鸽子花、鸽子树、水梨子,珙桐科珙桐属落叶乔木,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和世界著名的珍稀观赏树,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其树形高大端正,以花开娇艳,风姿绰约,婀娜多姿而闻名于世。为适应林种、树种结构的调整和城市乡村美化之需,浙江省淳安县新安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我县是举世闻名的珍贵树种鸽子树(又称珙桐)的发源地之一,鸽子树,花形似鸽子飞翔,美丽壮观;苞片可入药,是我国一级保护珍稀树种。过去,就曾被法国人私自挖去引种过。今年二月以来,不知从什么地方跑来一伙人,在这里大量收购鸽子树的花苞。这里一些农民为了挣钱,也不顾一切争先采摘出售;甚至为了采几个花苞而不惜把树放倒。这  相似文献   

9.
珙桐种子散布、萌发及其种群龄级分配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苏瑞军  苏智先 《林业科学》2005,41(3):192-195
珙桐 (Davidiainvolucrata)为我国单属种的特有植物。珙桐起源古老 ,系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种 ,在植物系统发育和地史变迁研究上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此外 ,珙桐开花时其头状花序基部有 2枚白色的大苞片 ,随风飘动 ,如白鸽展翅 ,有“中国鸽子树”之称 ,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是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 (贺金生等 ,1 995 ;傅立国等 ,1 992 )。过去对珙桐的研究涉及到许多方面 ,如它的分类地位 (Li,1 95 4)、引种繁殖 (唐晓军 ,2 0 0 2 ;沈作奎等 ,1 998;张家勋等 ,1 995 )、解剖特征 (孙彬等 ,1 993 )、生殖…  相似文献   

10.
珙桐是世界珍稀和古老的孑遗植物,属中国特有,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通过对其生物学特性的观察,总结出珙桐在播种,扦插、嫁接育苗及引种驯化方面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珙桐与气候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稀有孑遗植物,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珙桐在古代分布较广,第四纪冰川后,国外已绝迹,仅存于我国一些省区的山林中,被誉为“活化石”。本世纪初,欧洲一些国家从我国引种,如今已经成为国际上重要的园林树种,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树。为有利于珙桐的引种栽培工作,本文以我省珙桐产地的气象资料为依据,分析其对光、热、水的适应范围,以供引种栽培时参考。光、热、水是影响树木生长发育及其分布的主要气候因素。我省珙桐分布于北纬25°01′~28°36′,  相似文献   

12.
珍稀濒危树种珙桐的生存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珙桐(Davidiainvolucrate)为中国一级保护植物,系第三纪古热带植物的孑遗树种,属于珍稀濒危的单属单种植物。近年来,由于区域开发项目的增多,致使这种古老而珍稀树种的天然分布生境和天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为此,本文通过大面积的野外调查和查阅资料,研究了珙桐的生物和生态特性,系统分析了珙桐在不同地质阶段的地理分布状况,探讨了促使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同年份标准样地调查表明,在没有人类干扰的区域,珙桐种群数量随年份增加;但是在有人类干扰的区域,珙桐种群数量随年份减少;随着人口密度和人类活动的增加,珙桐种群数量呈对数曲线y=-100.7ln(x)+178.09的速度下降,这表明珙桐种群已由优势种群衰退到濒临灭绝的程度。基于对珙桐的现有研究,提出了珙桐的保护措施。图3参31。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有树木种类172科、1271属、11083种。中国是世界上树种最多的国家,我国地域辽阔,珍稀树种繁多。珙桐珙桐,又称"中国鸽子树",是地球上发生第四纪冰川以后,仅幸存于我国西南局部地区的高大乔木树种,也是植物界中最为著名的"活化石"之一。已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树种。  相似文献   

14.
珙桐(Davidiainvolucrata Ball)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现仅分布于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局部地区。但1985年笔者一行三人在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  相似文献   

15.
我国特有珍稀树种珙桐的保护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了我国特有珍稀濒危树种珙桐保护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珙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策略.建议在继续做好就地和异地保护工作的同时,应加强珙桐遗传多样性、生殖生态学及发育生物学研究,惟有如此,才能对珙桐的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策略及具体的工作框架和执行方案.  相似文献   

16.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又名水梨子、鸽子树,为中国特有,国家一级珍稀保护树种。由于它稀有而珍贵,植物学家称它为“林海中的珍珠”、“植物活化石”和“绿色熊猫”。珙桐在植物分类学上,为珙桐科,珙桐属,仅1种和1变种,即珙桐和光叶珙桐(var.volmoriniana)。 珙桐为高大落叶乔木,材质纹理细致、  相似文献   

17.
<正>康定木兰(M.dawsoniana)是我国川西山区特有一种原始古老孑遗树种,属国家保护珍稀树种,它分布区域小,数量少,处于濒临灭绝边缘,其开发利用价值大。因此,人工引种驯化康定木兰,对挽救、保护以及开发利用该珍稀树种具有深远意义。2001年,沪定县新兴骨干苗圃,首次人工引种驯化出我国第一批康定木兰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科学价值。1 树种特性1.1 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8.
陈道林 《防护林科技》2007,(6):35-36,52
通过对台湾杉和秃杉两种珍稀树种的引种栽培,就台湾杉和秃杉两种珍稀树种从种子(球果)到幼苗的整个发展过程,以及种子和苗木的生产技术做了细致的探索性研究,并就培育出的幼苗进行观察、记载和绘制成图;经定植3 a后评价引种成败。研究结果可为杉科台湾杉属的系统发育和亲缘关系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为用材林造林、园林绿化树种提供参考和对这两种珍稀树种继续引种栽培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9.
珙桐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树种,具有广阔的园林应用前景.为保护和开发这一宝贵的资源,在南京进行了珙桐的容器基质栽培试验.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栽培基质配方、营养液浓度、栽培容器3因素对珙桐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A1基质(泥炭土:沙:珍珠岩=3:1:1) 50%营养液 红色塑料盆是栽培珙桐的最佳组合,珙桐一个生长季的生长高度可达35.5 cm,地径可达1.05 cm.  相似文献   

20.
珙桐又名鸽子树、水梨子树等。1种1变种(光叶珙桐)。为我国特有之国宝。是第四纪冰川后古老孑遗植物,亦是世界公认名贵观赏树种。植物学家称“植物活化石”、“绿色熊猫”、“林海中珍珠”等。国家列为珍稀濒危一级保护树种。《中国绿色时报》曾推荐为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之一。一、种子与苗圃地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