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宜兴市地处江苏省南部,是江苏板栗重点产区之一。目前全市板栗栽植面积3 400 hm~2,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各镇,年产量近0.3万t,湖父镇是宜兴市板栗生产的重点乡镇,板栗栽植面积1 000多hm~2,其中20世纪80年代初建园的成龄板栗园近600 hm~2,由于建园时行株距较大,以后又长期粗放管理,普遍存在着植株稀疏、产量偏低、病虫害严重、树势较弱等问题。为了提高我镇板栗整体生产水平,增加果农收入,我们于2000—2006年进行山地成龄板栗低产园改造示范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北京市密云县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山区退耕还林的步伐,新发展板栗园8000 hm2,全县板栗面积达到20 000 hm2,2004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板栗之乡".由于退耕还林的土地多为无灌溉条件的薄地,为解决新建板栗园投产晚、效益差的问题,我们于2000~2005年进行了旱薄地板栗早期丰产栽培示范试验,初步总结出一套适宜旱薄地应用的板栗早期丰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3.
板栗是陕西秦巴山区的主要经济树种,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特色果品。陕西商洛地区的7个县共有板栗13.6万hm2,人均0.23hm2,产值超过5000万元,但是由于长期粗放管理,品种混杂,667m2产量在90kg以下的低产板栗园就占了57.25%。为此,我们从2000年开始,进行了山地板栗低产园改造试验,总结出一套适合山地板栗生产的技术措施。1板栗园基本情况及改造效果试验板栗园位于宝鸡市西山区坪头镇,属于浅山坡地。海拔890~1050m;年平均气温12.09℃,7月份平均气温25.5℃,极端最高气温38.3℃,≥10℃的积温4112.3℃,1月平均气温-0.8℃,极端最低气温-16.7℃;全年无…  相似文献   

4.
李静  夏君 《中国果树》2007,(2):46-47
河北省兴隆县是京东板栗的主产区,现有4.6万hm2板栗园。由于多数栗园立地条件较差,加之管理粗放,有75.2%板栗园平均每667m2产量在80kg以下。为此,我们自2002年以来进行了一系列低产板栗园改造试验,初步总结出一些有效的丰产栽培措施。1低产园基本情况及增产效果试验在兴隆县蓝旗营乡苇子峪村进行,栗园建在坡度25°以下的山地,土壤为片麻岩风化而成的砾质壤土,土层平均厚度20~30cm,虽修建了“围山转”水土保持工程,但工程质量较差,冲刷严重,板栗部分根系外露,产量低且不稳。土壤pH值为6.7~6.9,年平均气温10.3℃,无霜期183天,≥10℃年活动…  相似文献   

5.
莱阳市板栗树多栽培在山岭薄地或散生于山坡、沟谷、河滩中,立地条件差、种性杂、管理粗放、病虫害严重、产量低而不稳b全市1333hm’(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不足300kg。1991年以来,我们开展了低产板栗园改造试验、示范工作。通过改接换种、整地改土、整形修剪、防治病虫害等综合技术措施,大幅度提高了板栗产量,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试验园基本情况试验分别设在河滩地和山地。河滩地板栗园设在莱阳市照旺庄镇,1980年定值,面积为7hm’,潮土,质地为砂壤土,有灌溉条件。原栽培品种为实生板栗,行株距5mX4m。山地栗园设在莱阳市河…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由于板栗价格居高不下,以及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我县板栗面积已达1.5万hm^2。主要分布在泗张镇、圣水峪乡等南部沙石山区。由于土壤瘠薄,管理粗放,造成树势衰弱,产量低.质量差。为此,我县林业局果树站自2001年开始,对南部沙石山区低产板栗园,进行了一系列的增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与开发。至2004年,试验区空蓬率由试验前的45.6%降到4.1%。结实率由48.5%上升为70.2%,单粒重增加31.3%,盛果期产量由2000年的88.5kg/667m^2提高到2004年272kg/667m^2,是开发前的2倍以上。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章丘市垛庄水库上游射垛麦腰流域为砂石山区棕壤,适宜板栗的生长发育,板栗栽培成为该区域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现有板栗园450多缺水,管理粗放,造成大多栗园树形紊乱,树势衰弱,产量公顷。30余万株,其中分布在旱薄山地的栗树有20余万株。由于土壤瘠薄,干旱低,质量差。为促进该区域板栗生产的快速发展,增加农民收入,1999~2003年.  相似文献   

8.
2007—2010年进行成龄低产板栗园丰产配套技术措施示范试验。从土肥水管理、修剪、花果管理和综合防治病虫害4方面入手,使板栗低产园实现了连年大幅度增产和增收。  相似文献   

9.
2009-2011年在京东板栗主产区的几个有机板栗园,针对有机板栗园如何培肥地力这一关键技术难题,根据不同立地条件,进行了板栗园生草、夏季压青、树下覆盖、栗药间作、栗菌间作等试验,同时进行了施蚯蚓肥和板栗专用有机肥试验。结果表明:平地板栗园行间种植白三叶草,可明显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板栗产量及栗果含糖量。山地板栗园夏季压青可明显提高板栗园土壤肥力,使板栗产量提高24.38%,单粒重量增加21.93%。缓坡地板栗园宜覆盖麦秸,连续两年覆盖麦秸后,  相似文献   

10.
豫南地区是国家级板栗生产示范基地 ,到 2 0 0 0年栽培面积已达到 3 6.3万 hm2 ,但大多栽植在海拔 40 0 m左右的丘陵山地 ,立地条件差 ,无水浇条件。根据历年调查 ,板栗产量与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我们连续 6年进行了树体输水试验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总结如下。1 试验地概况我们在信阳李家寨镇汪德福板栗园、确山石滚河乡曾庆发板栗园、罗山铁卜乡何艳霞板栗园、商城伏山乡曹汉东板栗园进行了 6年输水试验。试验园土壤均为黄棕壤 ,PH值为 6.7~ 6.9,有机质含量 1 .1 %~ 1 .3 % ,土层厚度 42~ 61 cm。2 材料与方法每个试验园选择立地条…  相似文献   

11.
山地核桃低产园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平县是山东省核桃主产区之一,栽植核桃历史悠久。1992-1994年,东平镇在青石山区山地梯田建立近150hm^2核桃园,但由于所栽苗木多为实生苗,品种混杂,适龄不结果的问题较为突出。为此,1996年,我们对部分核桃园进行了高接换种和丰产栽培示范试验,取得了显著效益。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桐柏县地处桐柏山腹地、南阳盆地东缘,是典型的山区县,自然地貌以浅山丘陵为主,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1990年以来,在浅山丘陵区大力发展板栗生产,目前全县山地板栗栽植面积已达到1·37万hm2,成为河南省板栗主要产区之一。由于山地立地条件较差,多数板栗园单位面积产量低,效益差,不能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热资源;且板栗树树体较小,根系伸展范围小,难以发挥经济林的水土保持功能,建园前整修的梯田须年年维护。为提高山地板栗园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我们从1996年开始,在桐柏县2个重点板栗产区进行板栗园间作试验,在梯带内间作中药材…  相似文献   

13.
板栗是苍山县北部山区经济林栽培的主要树种之一,栽培面积1800hm^2,年产量1200t,结果园每公顷产板栗600kg,高产园达3000kg。但高产园面积小,大部分处于低产状态,少数成龄园中不但产量不高。而且果实品质差。经济效益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果农经营管理的积极性。为了尽快改变低产园现状,我们在下村、贾庄两个乡选择有代表性的低产板栗园进行综合改造试验。  相似文献   

14.
太行山区板栗多栽植在旱坡山地,土壤瘠薄,无灌溉条件,产量低而不稳。近年经试验示范,总结出提高山地板栗产量的几项技术。(1)蓄水保墒技术山地板栗园无灌溉条件、主要靠自然降水补充水分,为充分利用自然降水,首先应搞好树下蓄水工程。打蓄水坑是山地板栗园蓄水抗旱的有效技术措施。每株树环树冠滴水线向外挖多个长方形蓄水坑。蓄水坑长约80cm、宽50cm、深40~50cm,上宽下窄,挖好后夯实底部和四壁。雨季来临时可蓄水,也可通过渗透向树体供水。目前由北京林业大学研制的防旱蓄水保墒剂已面市,这种蓄水保墒剂喷洒在树盘地表可以防止土壤水分蒸发…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90年代,浙江省景宁县共发展板栗面积约1133hm^2。当时由于苗木紧张及良种化程度不高,不少板栗园存在品种差,甚至用实生苗建园等问题。针对此现象,笔者从1996年开始进行高接换种及丰产栽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浙南山区缙云县 ,现有板栗栽培面积 2 1 4 6hm2 ,其中结果树 1 61 0hm2 ,年产板栗 683t,平均 666.7m2 产 2 8.3kg ,单株产量只有 0 .5kg左右。造成板栗低产的主要原因是 :①立地条件差。板栗园土壤多为砂性土及砾石土 ,土层厚度多浅于 30cm ,保肥积水能力差。部分栗树种在坡度大于 2 5°的山坡上 ,无水土保持工程 ,水土流失严重。②管理粗放。大部分板栗园只栽不管 ,从来不施肥、喷药的栗园约占4 0 %。 1年施 2次肥 ,喷 2~ 3次农药的栗园面积仅占2 0 %左右。③栗园郁闭。栽植密度过大 ,株行距多为2m× 3m ,树冠交叉重叠较重…  相似文献   

17.
板栗密植早期丰产技术示范试验魏振国,刘维国,陈广森,聂兰宗,鲁刚(山东省莒南县林业局,276600)宫南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低山丘陵区,年平均气温12.7℃,年平均降水量860mm,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立地条件适宜板栗生长,是山东省板栗重点产区。现有栗...  相似文献   

18.
陕南板栗低产林高接换优后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变板栗生产技术落后的现状,在板栗主产区开展板栗低产林综合科管的试验示范,总结出高接换优、改良品种,加强肥水管理,整形修剪,集中管养、促成雌花及病虫害防治等相关技术措施,大大提高试验示范区的板栗产量。  相似文献   

19.
辽阳县兰家镇位于辽阳市城南7.5km处.全镇有板栗园近100hm2,由于长期沿用实生繁育,零星栽植,粗放管理,致使结果晚、产量低,666.7m2产量仅为1.5~2.5kg,严重制约着全镇板栗生产的发展.为了寻找成龄板栗低产园、实生幼树丰产稳产技术,我们于1997-2001年进行了低产园改造与幼树丰产技术试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丘陵坡地成龄板栗园的产量,改善果实品质,增加经济效益,我们于2007—2011年进行了低产值板栗园丰产、优质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取得了明显成效。试验园产值大幅度提高。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