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分析棚室黄瓜在喷施不同浓度的Harpins蛋白后,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的规律,探讨了Harpins蛋白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黄瓜在喷施Harpins蛋白后不同时期PAL活性变化是不一样的,0.005g/L浓度的Harpins蛋白接种后,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的规律与空白对照无显著差异,0.015、0.045g/L浓度的Harpins蛋白接种后,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的规律与空白对照差异显著。黄瓜接种Harpins蛋白后PAL活性的变化,可作为一种生化指标来作为Harpins蛋白防治黄瓜霜霉病的一个证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棚室黄瓜在喷施不同浓度的Harpins蛋白后,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的规律,探讨了Harpins蛋白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黄瓜在喷施Harpins蛋白后不同时期PAL活性变化是不一样的,0.005g/L浓度的Harpins蛋白接种后,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的规律与空白对照无显著差异,0.015、0.045g/L浓度的Harpins蛋白接种后,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的规律与空白对照差异显著.黄瓜接种Harpins蛋白后PAL活性的变化,可作为一种生化指标来作为Harpins蛋白防治黄瓜霜霉病的一个证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种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其政策建议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全辉  李争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5):148-151
中国种业发展经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个发展阶段,进入市场经济后,国外垄断种子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给中国种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从中国种业的发展背景、种业市场的概况、科研概况、种业企业概况等几个方面阐述中国种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种业发展中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研发基础薄弱、科技成果转化困难等问题;提出了要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促成企业的合理转型和资源重新配置、引导公共部门管理体制改革和经费分配制度改革、加强育种人才培养等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新  司龙亭 《华北农学报》2007,22(B08):9-11
分析了黄瓜不同抗性品种受枯萎病菌侵染后,叶片组织内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在接种枯萎病菌后,随着接种天数的增加,4种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抗病品种的酶活性增加幅度高于感病品种。说明这4种酶在黄瓜对枯萎病的抗性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遮光对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及其相关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在辣椒的定植期、花期、绿熟期、红熟期进行遮光处理,对辣椒素含量及其代谢中相关酶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熟期遮光处理辣椒素含量最高,其次是花期遮光、定植期遮光、红熟期遮光,对照的含量最低。绿熟期遮光处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最高,花期和定植期遮光次之,再次是对照和红熟期遮光。过氧化物氧化酶(POD)活性,红熟期和定植期遮光最高,其次是对照和花期遮光,绿熟期遮光最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对照和红熟期遮光较高,定植期和花期遮光次之,绿熟期遮光最低。由此表明,遮光增加了辣椒素含量,绿熟期遮光效果较好。辣椒素含量高时,PAL活性高,但POD和PPO活性低,表明辣椒素含量与三种酶的活性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作为激发子诱导玉米获得抗病性。以一对同核异质玉米B37自交系为试材,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检测适宜诱导抗性的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作为激发子诱导玉米抗病性的适宜诱导浓度,测定与抗病性相关酶的变化。经用1∶50和1∶60的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预处理植株,再接种高浓度(1∶10)毒素培养滤液处理的病斑面积分别为(0.30±0.14)和(0.36±0.17)mm2,而对照为(2.70±0.24)mm2,是处理的7.5~9倍,差异极显著。经0~72 h的动态检测,以1∶60预处理效果为最佳,与对照相比,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平均提高了23.4%,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平均提高了65.9%,有害物质丙二醛(MDA)的含量平均降低了28.2%。叶片内部所产生的生化反应与叶片表面的抗性病理反应相吻合,证实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滤液本身能够成功地作为激发子来诱导寄主-玉米获得抗性。  相似文献   

7.
黄瓜不同品种苗期感染枯萎病菌后几种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黄瓜不同抗性品种受枯萎病菌侵染后,叶片组织内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在接种枯萎病菌后,随着接种天数的增加,4种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抗病品种的酶活性增加幅度高于感病品种.说明这4种酶在黄瓜对枯萎病的抗性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衢州柑橘潜叶蛾始见期的天气气候背景分析及其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柑橘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始见期与天气气候背景的关系,并利用气象要素实况对其进行提前预测,以减轻潜叶蛾对柑橘的危害。应用1998-2009年NCEP/NCAR、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历史资料,对衢州柑橘潜叶蛾始见期进行大气环流、地面天气系统、低空急流等天气气候背景分析。结果表明:潜叶蛾早期(5-6月)和晚期(7-9月)迁移入侵,在4月份平均大气环流和平均温度场方面有明显的不同;潜叶蛾早期发生年初见日前,衢州连续受地面低压的影响;晚期发生年初见日与在浙江和闽北登陆台风有直接关系;在中国华南地区有西南或东部沿海有偏东急流出现,且维持2天以上。早期始见与前期积温、降水量、水汽压、相对湿度均呈正相关;利用气象要素实况建立潜叶蛾早期发生月预测模型和初见日5天滚动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9.
化肥中的一些元素具有提高作物抗病性表达的作用。在前人应用硫酸锌防治玉米茎腐病的基础上,研究硫酸锌对玉米自交系抗病性相关酶代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交系U8112根系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得到诱导,活性水平显著增强。在硫酸锌灌根处理中,U8112的PAL和PPO活性分别提高了18.7%和7.0%,两种酶的活性能够维持一个较长的时间。在自交系Mo17中,硫酸锌处理后,PAL和PPO两种酶的活性未见提高。  相似文献   

10.
3种化学物质诱导马铃薯块茎抗早疫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苯酚、对氨基苯甲酸和苯甲酸等3种芳香族类化合物作为激发子,对马铃薯块茎抗早疫病的效果进行了探讨,同时分析了诱导处理后马铃薯块茎中与抗病性相关的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供试的3种化合物均在较低浓度下具有较强的诱导抗病作用,苯酚、苯甲酸和对氨基苯甲酸分别在1,0.01和5 mmol/L时诱导的保护率最高,分别达到43.21%,40.72%和28.75%,均与对照差异极显著。经上述浓度的3种化合物诱导处理后的马铃薯块茎中,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均有大幅度上升,明显高于对照,表明这些芳香族类化合物可能通过增加马铃薯体内POD和PAL的活性来发挥其诱导抗病作用。  相似文献   

11.
磷素利用效率不同小麦的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利用稳定碳同位素比技术与光合速率的测定, 比较了高、 中、 低磷素利用效率共8个小麦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WUE)与光合作用特性。 土壤干旱条件下, 叶片宽度和单叶干重显著减少, δ 13 C值提高约2‰, 光合速率降低16%~75%, 长期的水分利用效率增大2.3~3.0 μmol/mmol, 因磷效不同而异。 高磷效的小麦的δ 13 C和对  相似文献   

12.
彭长连  林植芳 《作物学报》2000,26(5):543-548
利用稳定碳同位素比技术与光合速率的测定, 比较了高、 中、 低磷素利用效率共8个小麦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WUE)与光合作用特性。 土壤干旱条件下, 叶片宽度和单叶干重显著减少, δ 13 C值提高约2‰, 光合速率降低16%~75%, 长期的水分利用效率增大2.3~3.0 μmol/mmol, 因磷效不同而异。 高磷效的小麦的δ 13 C和对  相似文献   

13.
The yield of sweet corn (Zea mays L.) and seasonal evapotranspiration as affected by different amounts of irrigation water was studied in a field plot experiment during 1991 and 1992 in the Jordan Valley. Four different amounts of irrigation water were imposed with trickle irrigation on a clay soil. The different sweet corn components differed in their response to seasonal evapotranspiration. Sweet corn yields of total fresh and total oven dry matter at W3 (W3 = Eo) and W4 (W4 =1.5 EJ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yields at lesser water amounts (W1 = 0.25 Eo and W2 = 0.5 EJ, while good husked fresh ear yield at W4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yield at W1, W2, and W3. Seasonal evapotranspiration increased in a decreasing rate as total water applied increased. Increasing total water applied more than 400 mm resulted in a negligible increase in sweet corn seasonal evapotranspiration. Crop productivity and water use index (defined as the change in crop yield per unit change in seasonal evapotranspiration) were the highest, when optimal water levels were used.  相似文献   

14.
探讨品种间差异改良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是缓解水资源危机实现作物可持续生产的重要策略。本文对叶片尺度的瞬时WUE和单株尺度WUE的品种间差异,瞬时WUE到田间尺度WUE的尺度转换,以及瞬时WUE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瞬时WUE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性,在亏水条件下品种间差异更显著。在禾谷类作物上,气孔导度与瞬时WUE密切相关。单株尺度WUE在亏水条件下品种间差异显著,足水条件下差异相对较小。气孔导度是影响单株尺度WUE的重要性状,品种之间气孔对水分亏缺的敏感性差异较大。瞬时WUE向田间尺度WUE的尺度转换不仅受到冠层阻力和边界层阻力的制约,还受土壤蒸发与作物蒸腾比率以及同化物分配模式的影响。瞬时WUE与产量的关系决定于环境的水分条件,在作物生长发育主要依靠土壤中储存水分的干旱条件下,瞬时WUE高对获得高产有利。相反,在水分条件较适宜的地区,高瞬时WUE性状不利于高产。  相似文献   

15.
不同玉米品种耗水特性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盆栽控水试验结果表明:分4个生育时期研究,在中度水分胁迫下,12个品种以生物学产量计算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正常适宜供水条件.12个品种在耗水量、干物质积累和水分利用效率上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郑单958、掖单13、陕单911这3个品种属于高水分利用效率、高产、耗水型品种;中单2号属于高水分利用效率、中产、中等耗水型品种;农大60、陕单902属于高水分利用效率、中产、节水型品种;户单1号、掖单19、沈单10号这3个品种属于中等水分利用效率,生物产量表现一般、节水型品种;户单4号、陕单9号和丹玉13这3个品种属于低水分利用效率、生物学产量较低、节水型品种.  相似文献   

16.
免耕轮作对内蒙古地区农田贮水特性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5—2011年,在内蒙古清水河县进行了免耕留高茬覆盖(NHS)、免耕留低茬覆盖(NLS)、免耕留高茬(NH)、免耕留低茬(NL)和常规耕作(T)5种耕作方式与3种轮作模式(燕麦-大豆-玉米、大豆-玉米-燕麦和玉米-燕麦-大豆)对土壤贮水特性和作物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免耕轮作处理中以免耕留茬覆盖结合燕麦-大豆-玉米轮作模式对土壤贮水量的提高程度最大,增幅为常规耕作的35.66%~41.63%。不同免耕轮作模式均能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且作物产量高低与降雨量的变化趋势一致。第一个轮作周期后NHS、NLS、NH和NL分别较T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增加43.77%、31.45%、26.74%和13.91%,作物产量增加29.68%、27.69%、18.05%和15.66%。第二个轮作周期内由于干旱比较严重,免耕方式结合燕麦-大豆-玉米模式效果较轮作第一个周期有所下降,但NHS、NLS、NH和NL仍分别较T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增加29.83%、20.51%、6.18%和3.15%,作物产量增加17.52%、13.60%、4.33%和1.95%。因此,在土壤水分基本来源于自然降水的内蒙古旱作区,免耕轮作能够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增加作物产量,尤其以免耕秸秆覆盖结合燕麦-大豆-玉米模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黄淮海地区一年两熟制下土壤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相结合的适宜模式,2010—2012年进行了两年度的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干物质生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通过比较常规耕作+秸秆还田、常规耕作+无秸秆还田、深耕+秸秆还田、深耕+无秸秆还田、深松+秸秆还田、深松+无秸秆还田6个处理,发现深松(耕)与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农田耗水量,降低休闲期农田耗水量,提高作物叶片相对含水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茎秆伤流量,促进植株干物质积累,进而提高作物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干物质生产和水分利用效率存在显著交互作用。与常规耕作+无秸秆还田相比,深耕+秸秆还田和深松+秸秆还田处理的作物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提高19.3%和22.9%,周年作物产量分别提高18.0%和19.3%,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5.9%和15.1%,且两处理无显著差异。因此认为,与本试验相似环境条件下,宜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配合深松或深耕。  相似文献   

18.
高产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及其组分特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贾秀领  蹇家利 《作物学报》1999,25(3):309-314
依据8年田间和盆栽试验,分析了冬小麦基因型、密度和供水对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供水量变化范围较大时,总耗水(ET)和WUE呈显著线性负相关,ET对WUE的负效应明显大于产量(GY)对WUE的正效应。GY和ET有正相关趋势。当供水量变化范围较小时,GY和WUE呈显著线性正相关。蒸散效率(ETE)和收获指数(HI )都和WUE有正  相似文献   

19.
不同水肥条件下旱地小麦水肥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了不同水肥条件对旱地小麦产量和水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肥条件对小麦株高、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有明显影响;补充灌水和不灌水施肥处理分别比相应对照增产39.2%~142.6%和34.2%~152.3%,同时补充灌水比不灌水各处理增产21.0%~40.2%。不同肥料配比以N1P1处理的肥料利用效率最高,并以适当补灌效果最佳,补充灌水和不灌水每千克N分别增产小麦18.0kg和13.0kg。不同肥料配比处理灌水利用效率分别比对照提高0.17~0.72kg/m^3,并以N1P1最高,为1.16kg/m^3。  相似文献   

20.
关于玉米光合作用与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王美云  李少昆 《作物学报》1997,23(3):345-352
研究分析了玉米17个自交系和11个杂交种单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玉米自交系或杂交种间单叶PH、TR和WUE存在着显著差异。WUE与PH呈极正相关关系,且较WUE与TR的关系更密切。玉米单叶的WUE、PH、TR值会随着叶位、生育时期、光辐射强度、种植密度不同而不同,也会由于源库比改变、植株个体 间差异而变化。WUE和PH之产是回归直线的斜率随生率的推延而增大,但几乎不受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