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狭义食用菌指子实体硕大的、其肉质或胶质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俗称蘑菇。食用菌在分类上属于菌物介真菌门,绝大多数属于担子菌亚门(如平菇、香菇),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如羊肚菌)。中国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据卯晓岚(1988)统计,中国已知的食用菌约657种,它们分属于41个科、132个属,器重担子菌620种(占94.4%),子囊菌39种(占5.6%)。2000年统计中国的食用菌达938种,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专用杀菌增产剂目前,在食用菌的生产中,侵染食用菌的杂菌很多,它可以造成食用菌的大幅度减产以至绝产,食用菌的杂菌中较为典型的粘菌、美发网菌都能对食用菌造成毁灭性的危害。如粘菌是一种围食性杂菌,早期粘菌以变形体形式存在,吸食食用菌的菌丝体,后期粘菌...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不仅营养丰富、味道独特,而且许多种类为食药兼用,对改善人类的膳食结构,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有着重要作用。辽宁东部山区蕴藏着丰富食用菌资源,据调查,该区共有真菌360多种,其中可食145种,药用94种。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发展很快,已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为搞清野生食用菌的种类,以便更好利用,文章将辽东山区17种珍贵野生食用菌的名称、识别特征、生态环境、分布区域、食用情况及营养成分做以介绍,供生产、食用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省素以“植物王国”著称。夏天,当雨季来到之后,三百多种五采缤纷的食用菌在我省郁郁葱葱的广阔林区中生长发育。在这些丰富多彩的食用菌中,有一种超群拔类的著名珍贵食用菌——松口蘑。松口蘑在全世界声誉显赫,名闻中外,在日本、欧洲身价更高,历来被视为食用菌中的上乘,称之为“蘑菇之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大兴安岭蕴藏着丰富的野生食用菌植物,文章简明介绍了大兴安岭地区几种典型野生食用菌植物.  相似文献   

6.
投资少见效快的食用菌生产食用菌是指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目前我国约有300多种,其中人工栽培的有10多种,如香菇、平菇、蘑菇、黑木耳、银耳、猴头等。这些被人们誉为“山珍”的食用菌不仅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蔬菜,而且有着很高的药用价值。发展食用菌生产,投...  相似文献   

7.
几种常见食用菌胞外酶活性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胞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与食用菌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能在一定程度上检测菌种老化、退化和不利变异带来的危害。对近年来常见的几种食用菌胞外酶活性测定方法进行了总结与分析,简略的讨论了各种胞外酶活性测定方法的利弊,为快速检测食用菌胞外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桉树木屑袋栽食用菌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桉树是世界著名速生树种,我国引种桉树已有百年历史,福建省永安市自1992年引种桉树以来,至今已在山地丘陵营造2776.3公顷的桉树人工林,是全省山地种植桉树面积最大的县(市)。桉树木材是优良的造纸和人造板工业用材,因其木材富含芳香油,长期以来被视为食用菌栽培禁用树种。本试验采用桉树木屑袋栽食用菌,试验结果表明,桉树木材适宜栽培食用菌特别是珍稀食用菌,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食用菌原料林优良造林树种。这为缓解菌林矛盾,实现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开辟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齐斌文 《绿色科技》2021,(6):202-204,2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食用菌多糖抗运动疲劳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不同而食用菌多糖的提取率也不相同,超声波法+复合酶法及微波法提取食用菌多糖提取率较高,2种方法科学合理的结合提取食用菌多糖以及不同产地、品种和不同部位提取率是未来学者们需要研究的领域;目前,只是对极少部分食用菌多糖抗运动疲劳进行了研究,研究对象(动物)、模型、指标、评价单一而没有确定最佳剂量的时间而没确定的量。为此,提出了未来应加强和重视食用菌多糖抗疲劳运动多食用菌、多对象(尤其是人)、多模型、多指标、多评价、最佳剂量的研究以及量-效、构-效关系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食用菌的价值及平菇在林下种植的可行性,通过实践探讨了两种林下平菇生产和开发技术及要点,对林下食用菌种植提出了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1.
正黑龙江省是我国的林业大省,其森林特产资源异常丰富,食用菌便是其中之一。据统计,黑龙江省约有食用菌23科114种,其中得到广泛人工种植的主要有黑木耳、香菇、金针菇等十多种,且大多具有食、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对食用菌的需求与日俱增,并成为林区及广大农区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但随之而来的食用菌产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在食用菌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12.
漫话林区野生食用菌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列出黑龙江省林区野生食用菌63属156种,在对黑龙江省林区野生食用菌生态习性及其用途有一定研究和了解的基础上,提出3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南方食用菌原料林培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香菇等食用菌在我国具有近千年的栽培历史,是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食用菌原料林的培育对于以阔叶权赤原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重点对食用菌原料林树种的优选、人促更新定向培育、主要原料林树种的丰产栽培以及其采种基地建设等进行述评。根据食用菌原料林培育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的技术对策和今后的研究重点,包括主要原料树树的种的良种选育和扩繁技术、育苗技术、松杉林冠下造林技术和多种食用菌原料林树种混植技术、二代食用菌原料林的萌芽更新技术等。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链孢霉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食用菌生产中,链孢霉是食用菌中恶性传染菌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其感染率高,感染迅速。分析了链孢霉的生活习性以及发生原因,提出了链孢霉预防和防治的措施,减少其造成的损失,对食用菌产业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森工集团克一河森工公司提出,2006年要力争实现培植食用菌1000万袋、加工500吨的生产加工能力。去年,克一河以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已经培植到620万袋,生产的“诺敏山”牌食用菌系列产品成功挺进全国40多个大中城市的500多家大中型超市。“诺敏山”牌绿色食用菌产品商标成为国内知名商标。天保工程实施后,克一河森工公司木材生产任务锐减,富余职工增多,因此组织各基层单位大力发展以食用菌为龙头的多种经营产业。食用菌培植基地培植的食用菌种有黑木耳、滑子菇、平菇、猴头菇、白灵菇等6个品种。他们通过反复试验,不断摸索,反季节培植白…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古田县城关晗头食用菌园区珍稀食用菌研究所姚锡耀所长首创纯洁有机保健食品雪杉耳,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成为现代食用菌生产与消费又一新的突破。图一系姚锡耀和他培育的雪杉耳。 雪杉耳是一种营养丰富,可蔬可药可食可补的食用菌。其独特之处是以OPP营养罐为载体,培养基连同看得见雪白鲜活洁净的子实体,整罐进入超市货架  相似文献   

17.
林下栽培食用菌能够充分利用林地空间资源,获得优质食用菌农产品产出,是实现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林下食用菌产业的积极意义为切入点,归纳论述了不同林分类型下食用菌的栽培情况和林下食用菌的主要栽培模式,列举了5种典型的林下栽培食用菌案例(黑木耳、大球盖菇、竹荪、灵芝、羊肚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林下食用菌栽培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的对策:(1)建立林下复合经营共同体;(2)加强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3)加强林下经济产业人才培养,促进林菌专业合作组织建设;(4)出台扶持政策,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5)完善林下经济相关标准、导则的制定。综上结果,以期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菌根性食用菌为山林珍品,经济价值高。调查发现,祁连山北麓民乐县境内有野生白色块菌、乳牛肝菌、乳菇等多种菌根菌自然生长。两种乳牛肝菌无意识半人工栽培成功实例表明,当地适宜菌根性食用菌栽培。设想选用本地树种和真菌资源,在祁连山北麓营造食用菌林,开展菌根性食用菌的半人工栽培,林菌并举,以推进祁连山生态保护和当地乡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技术与市场》2013,(3):159-160
不破不立来源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不破不立,是一个哲学概念,也是一种事物发展规律,是人们思想意识和认识不断提升的必然规律。2013年,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寒冬可能愈发地寒冷,许多食用菌企业甚至看到了"灭顶之灾"的来临。笔者认为,中国食用菌行业的艰苦时代可能不会太短,洗牌或需要3~5年。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绝不能戛然而止,那么食用菌产业该怎么破该怎么立?这是个沉甸甸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同其它农作物一样,纯、优菌种尤为重要,因为菌种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量的高低和栽培的成败。菌种质量好,加上合理的栽培管理,就容易获得高产稳产;菌种质量差,难以获得高产,甚至绝收。因此,优质的食用菌菌种是广大菇农栽培食用菌获得高效益的先决条件。食用菌菌种分为一级种(又称母种、原原种)、二级种(原种),三级种(又称生产种、栽培种),栽培者应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条件再决定引进哪一级的菌种。不管引进哪一级的菌种,都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1品种对栽培者是非常重要的,品种的好坏,是栽培者成败的关键。因为品种同当地的气候、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