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本实验旨在研究相同基础鲜料中添加酶解青蒿粉水平(0%、1.0%、1.5%、2.5%、3.5%、5.0%),对育成期雌性水貂夏季腹泻率、营养物质消化率及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水貂夏季腹泻率为50%,2组腹泻率为20%,其余各组腹泻率为0;组间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 0.05)、组间蛋白消化率差异显著(P 0.05)、组间脂肪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 0.05)、添加1%青蒿粉组钙消化率优于对照组,为各组最高,而后逐渐下降,添加组间差异显著(P 0.05)、磷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 0.05);育成期雌性水貂体重随着酶解青蒿粉添加量提高而增长趋势明显,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组间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 0.05)。可见日粮中适量添加酶解青蒿粉,不仅可极大地改善、甚至能杜绝育成期水貂夏季腹泻,对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利用、生长性能提高亦有令人满意的效果。结合本研究与生产实际,水貂鲜料中酶解青蒿粉添加量在1.0%~1.5%为宜。  相似文献   

2.
水貂颗粒饲料消化代谢及其对毛皮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取58只母水貂,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饲以颗粒饲料和常规鲜饲料,在水貂育成期及冬毛生长期进行饲养试验及消化代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饲喂颗粒饲料组水貂和饲喂常规鲜饲料组水貂干物质和有机物质的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蛋白质的消化率和代谢率饲喂常规鲜饲料组均高于饲喂颗粒饲料组(P<0.05)。打皮时饲喂颗粒饲料组和对照组平均体重及体长没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皮下脂肪平均分别为100.65g和111.67g,对照组皮下脂肪比试验组平均多11g左右(P>0.05),两组平均鲜皮长和干皮长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以体质量为(21.55±1.62)g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为研究对象,投喂壳聚糖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0.5%、1.0%、1.5%、2.0%、3.0%的饲料,研究壳聚糖对克氏原螯虾生长、血清相关免疫因子、肌肉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共进行60 d。结果表明:1.0%壳聚糖添加组试验虾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1.5%壳聚糖添加组试验虾的死亡率和蜕壳死亡率均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和2.0%壳聚糖添加组试验虾血清中的酚氧化酶(PO)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添加组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除1.0%、2.0%壳聚糖添加组外,其他添加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均低于对照组;各添加组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除2.0%壳聚糖添加组外,其他添加组试验虾肌肉粗蛋白质含量较对照组均低;除2.0%壳聚糖添加组外,其他添加组粗脂肪含量较对照组均高,其中1.0%、1.5%和3.0%添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仅1.0%添加组肌肉灰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仅2.0%添加组肌肉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添加组试验虾肝胰腺中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以及肠道中的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5%添加组试验虾肝胰腺和肠道中的淀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成虾饲料中壳聚糖的添加量为0.5%~1.5%,壳聚糖对克氏原螯虾起到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并能增强其消化生理机能。  相似文献   

4.
选取78只体重相近的8周龄飞凤土鸡公鸡,随机分成13组(对照组和12个试验组),每组6只鸡(单笼饲养),每只鸡为1个重复,对照组饲喂不添加任何酸化剂和抗生素的全价饲粮,试验组添加不同种类不同水平的有机酸,3种有机酸(柠檬酸、延胡索酸、乳酸)的添加水平均为0.15%、0.25%、0.5%、1.0%,进行消化代谢试验,采集饲料测定饲粮pH值。结果表明: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适量的有机酸(柠檬酸、延胡索酸、乳酸)可提高飞凤土鸡营养物质表观利用率;与对照组比较,3种有机酸在0.5%、1.0%添加水平时均能显著提高飞凤土鸡对饲粮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钙、磷表观利用率(P<0.05),0.25%添加水平也能显著影响饲粮粗蛋白、钙、磷的利用率(P<0.05);有机酸添加水平较低(0.15%)时,对营养物质利用率没有促进作用(P>0.05)。添加有机酸能明显降低饲粮pH值;饲粮pH值随着有机酸添加水平的增加而逐渐降低(P<0.05)。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对淡水白鲳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配制添加不同浓度壳聚糖(0、0.2%、0.4%、0.6%、0.8%、1.0%)的6组实验饲料,网箱养殖淡水白鲳(Colossoma brachypomum)(82.26±5.13)g 60 d,探讨壳聚糖对淡水白鲳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和其在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结果表明:0.6%组末体重、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0、0.2%、0.4%和1.0%组(P<0.05);0.6%、0.8%和1.0%组脏体比显著低于0、0.2%和0.4%组(P<0.05);0.6%、0.8%和1.0%组肝体比显著低于0组(P<0.05);0.6%组溶菌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0和0.2%组(P<0.05);0.6%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0.6%组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0和0.2%组(P<0.05);用嗜水气单胞菌对淡水白鲳进行攻毒后的14 d内,0.6%、0.8%和1.0%组的死亡率显著低于0组(P<0.05)。综合各项实验指标,淡水白鲳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壳聚糖能提高其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以及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能力,适宜添加量0.6%~0.8%。  相似文献   

6.
选择体重平均、(28±2)日龄断奶约克夏仔猪3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研究饲料中添加酸化剂对早期断奶仔猪胃酸分泌、免疫功能和抗氧化机能的影响。对照组日粮为玉米-膨化大豆-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组日粮分别以0.02%黄霉素、1.5%柠檬酸、0.3%磷酸、1%复合酸等量替代基础日粮中的玉米。结果表明,添加酸化剂对早期断奶仔猪的胃酸分泌能力及免疫功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柠檬酸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断奶两周内添加酸化剂效果优于断奶两周后。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酸化剂对断奶仔猪胃肠道pH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取21日龄断奶、初始体重为6.85±0.24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72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和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柠檬酸1.0%、幼添宝0.7%的2种日粮。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1.0%柠檬酸能显著降低胃内pH(P0.05);1.0%柠檬酸组和0.7%幼添宝组有降低空肠和回肠段pH、提高胃蛋白酶活性的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早期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酸化剂可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降低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段pH,但对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鲜饲料与混合饲料对妊娠中期咖啡水貂营养物质利用及氮代谢的影响。本试验选择20只健康雌性妊娠母貂,随机分成2组,鲜料组10只,混合组10只。鲜料组(FG)饲喂全价鲜饲料,混合组(MG)饲喂混合50%鲜饲料和50%混水的颗粒饲料,其中水与颗粒饲料的比例是1.7∶1。预饲17d,正式试验期4d。试验结果表明:1)FG组对蛋白利用量显著高于MG组(P0.05);对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MG组极显著高于FG组(P0.01),对脂肪利用量MG组显著高于FG组(P0.05);对饲料采食量、干物质摄入量和利用量、能量摄入量和利用量、蛋白质摄入量、碳水化合物利用量2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2)饲喂鲜饲料与混合饲料对营养物质消化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3)饲喂鲜饲料与混合饲料对氮代谢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综合各项指标分析,混合饲料营养物质利用与鲜饲料相近,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能量利用上还略高于鲜饲料,因此,饲喂混合饲粮(50%混水颗粒饲料和50%鲜饲料)在水貂养殖业是可行的,且具有市场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探讨了柠檬酸、乳酸和柠乳混合酸补喂哺乳仔猪的效果.试验选择16窝160头仔猪,分三个试验组,即补喂1%柠檬酸、1%乳酸和1%等量混合酸(柠、乳酸).对照组,即喂基础补料.35天试验期内试验各组仔猪日增重分别为338.5克、325.5克、340.1克,对照组仅为292.5克.经方差分析,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补喂有机酸对预防腹泻病效果明显(由37.5%下降到7.5%),且无死亡,其中混合酸组、柠檬酸组优于乳酸组.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选用健康、体重相近的雄性短毛黑水貂60头,随机分成A、B、C、D4组,每组15头。各组分别在相同基础鲜料中添加0%、0.2%、0.4%、0.8%的琥珀酸,在冬毛生长期进行75d的饲养试验。结合屠宰取皮测定生长发育数据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各处理间胃内容物pH差异显著(P〈0.05),0.4%琥珀酸组最低;各处理间体长差异不显著(P〉0.05);取皮体重、体增重、肝脏重、脾脏重、肾脏重、胰腺重等生长发育性状,0.4%组都显著优于其他组(P〈0.05);在血清尿素氮浓度、血清总蛋白浓度、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中,0.4%组都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各组间血清葡萄糖、胰岛素、总胆固醇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以0.4%组最高;各组间白蛋白、甘油三脂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在水貂冬毛生期日粮中添加0.4%的琥珀酸,对其生长性能和某些血液生化指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选择健康的90日龄雌性黑貂60只,平均体质量(0.862 1±0.086 6)kg,随机分为6组,每组10个重复,研究不同的蛋白质水平对冬毛期雌性黑貂(Mstula vision)蛋白质的消化代谢规律及毛皮质量的影响。各组水貂饲粮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6%(Ⅰ组)、28%(Ⅱ组)、30%(Ⅲ组)、32%(Ⅳ组)、34%(Ⅴ组)和36%(Ⅵ组)。结果表明:Ⅱ组水貂的采食量和粪干物质排泄量显著高于与Ⅲ组 (P<0.05),Ⅲ组的干物质消化率极显著高于Ⅱ(P<0.01);净蛋白利用率指标上,Ⅲ组极显著高于Ⅱ组水貂 (P<0.01),Ⅰ组、Ⅳ组和Ⅴ组显著高于Ⅱ组(P<0.05);Ⅲ组的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极显著高于Ⅱ组水貂(P<0.01),Ⅲ组显著高于Ⅵ组水貂 (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Ⅲ组和Ⅳ组水貂皮长显著高于Ⅰ组(P<0.05)。结果提示,饲粮中的蛋白质含量达到30%(Ⅲ组)时,水貂的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和净蛋白利用率最好,基本满足冬毛期雌性黑貂对蛋白质的需求;饲料中的蛋白质低于28%(Ⅱ组)时,水貂的皮张面积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2.
氨基酸平衡对异育银鲫鱼生长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氨基酸平衡对异育银鲫鱼生长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氨基酸不平衡Ⅱ、Ⅴ组,增重率和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氨基酸平衡Ⅲ、Ⅳ组增重率分别提高20%、11.4%,且差异显著(P<0.05),说明饲料中氨基酸平衡对异育银鲫鱼增重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同时氨基酸平衡组的异育银鲫对饲料干物质、蛋白质及磷的利用率有提高的趋势;并可通过氨基酸平衡适当降低粗蛋白及鱼粉含量,进而节约蛋白资源,减少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13.
对大连水貂场5个品种水貂食毛症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不同品种、性别、年龄及埋植外源褪黑激素等因素与水貂食毛症发病率的相关性,以探讨水貂食毛症的病因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金州黑、咖啡、银蓝、红眼白、美国短毛黑5个品种种间差异对食毛症的发病率影响显著(P<0.05),其中咖啡水貂发病率最高为12.61%;性别对食毛症发病...  相似文献   

14.
研究在低蛋白饲粮中添加不同氨基酸水平对改善蛋鸡生产性能及盲肠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用225羽20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对照组饲粮为粗蛋白质13%(Ⅰ组)的无氨基酸添加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组饲粮为在基础饲粮中按氨基酸需要量的100%(Ⅱ组)、110%(Ⅲ组)、120%(Ⅳ组)和130%(Ⅴ组)添加必需氨基酸(蛋氨酸、赖氨酸和苏氨酸),试验期为40周。结果表明:试验期内氨基酸添加Ⅲ组产蛋率最高,平均达到83.6%,分别比试验Ⅱ、Ⅳ、Ⅴ组及其对照组平均高出7.2%(P<0.05)、3.4%、4.2%(P<0.05)和12.4%(P<0.05);不同周龄段中Ⅲ组蛋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8、36和56周龄血浆中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Ⅴ组血浆尿酸和尿素氮含量最高,Ⅲ组含量最低,差异显著(P<0.05)。盲肠内容物细菌样本中,各试验组相似性均高于Ⅰ组,Ⅲ、Ⅳ组细菌种类最丰富,指纹图谱的平均条带数差异显著(P<0.05)。序列测序结果,Ⅲ、Ⅳ组盲肠内容物细菌样本中检测到Lactobacillus johnsonii、Clostridiumsp.、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和不可培养的细菌。试验结果显示,低蛋白饲粮中氨基酸添加Ⅲ、Ⅳ组水平对改善蛋鸡生产性能效果显著,而Ⅲ、Ⅳ组盲肠段优势细菌为乳杆菌、梭菌属细菌和普雷沃氏菌,对其改善生产性能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亚慢性镉(Cd)暴露对五指山猪(Wuzhishan Pig, WZSP)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寻找亚慢性镉暴露致肝脏损伤的敏感性生化指标,为镉肝脏毒性的监测及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3月龄健康WZSP 20头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添加镉0.0 mg•kg-1(Ⅰ组)、0.5 mg•kg-1(Ⅱ组)、2.0 mg•kg-1(Ⅲ组)、8.0 mg•kg-1(Ⅳ组)及32.0 mg•kg-1(Ⅴ组)的全价饲料,持续喂养100 d。试验期,每20 d测1次饲料镉含量,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和γ-谷氨酰胺基转移酶(γ-GGT)活性;试验结束后测定血液和肝脏中镉的含量。【结果】随着镉暴露剂量的增加,与Ⅰ组相比,各剂量组肝脏镉含量(L-Cd)显著升高(P<0.05),Ⅳ组、Ⅴ组血液镉含量(B-Cd)显著升高(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和Ⅲ组在镉暴露80 d后ALT活性显著升高(P<0.05),Ⅳ组在镉暴露60 d后显著升高(P<0.05),Ⅴ组在镉暴露20 d后显著升高(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和Ⅲ组在镉暴露20 d后AST活性显著升高(P<0.05),40 d后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和Ⅴ组在镉暴露100 d后显著升高(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Ⅳ组和Ⅴ组在镉暴露100 d后GGT活性显著升高(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镉暴露量、B-Cd和L-Cd三者间极显著相关(P<0.01),ALT活性与镉暴露量和L-Cd显著相关(P<0.05)。【结论】高于0.5 mg•kg-1的亚慢性镉暴露可造成肝脏损伤,导致ALT、AST、GGT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16.
外源褪黑激素对水貂睾丸形态及组织学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外源褪黑激素(Melatonin,MT)对水貂睾丸形态及组织学结构的影响,选择30只50日龄健康雄性短毛黑水貂,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5只,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2010年7月15日,A组每只水貂颈后部皮下埋植MT 10 mg·只-1,B组未进行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饲养期为108 d.10月30日,A组水貂取皮后摘取睾丸,同时剖取3只对照组水貂睾丸,所取睾丸称重后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MT组水貂取皮期单侧睾丸平均重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MT组水貂取皮期睾丸生精小管内细胞层数和种类较多,而对照组生精小管内细胞疏松,仅见少量精原细胞,且MT组生精小管直径、附睾管与管腔直径及附睾上皮厚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为褪黑激素对水貂性腺组织学影响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以基础饲料为对照,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绿康源(试验Ⅰ组)、1%绿康源+0.1%合生素(试验Ⅱ组)、0.1%合生素(试验Ⅲ组)、2%小肽(试验Ⅳ组),连续投喂300尾初始体重31 g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gibelio)60 d后,测定试验鱼生长,肠消化酶活性及血清、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1)试验Ⅲ、Ⅳ组增重率(WG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系数(FC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Ⅱ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Ⅲ、Ⅳ组的肠蛋白酶、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脂肪酶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Ⅱ组中仅后者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除试验Ⅱ组血清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5),不同添加剂对血清SOD、CAT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Ⅰ、Ⅱ、Ⅲ组肝胰脏SOD、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Ⅳ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说明,试验Ⅲ组显示明显的促生长和抗氧化效果,试验Ⅰ、Ⅱ组对提高试验鱼的抗氧化作用明显,试验Ⅳ组则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18.
张显华  张翠艳 《特产研究》2007,29(2):4-5,21
对颗粒饲料饲养冬毛期水貂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用81只试验水貂按公母、体重分为3组,饲喂3种颗粒状配合饲料。试验显示:日粮B、日粮C与日粮A比较增重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日粮B、日粮C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体长变化3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结果证实,以优质鱼粉作主要蛋白质饲料配制适宜营养水平的干性饲料饲养水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葡萄糖氧化酶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葡萄糖氧化酶对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择26周龄海兰褐蛋鸡18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鸡。试验Ⅰ(对照)、Ⅱ、Ⅲ、Ⅳ、Ⅴ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1%、0.2%、0.3%、0.4%的葡萄糖氧化酶。预饲期1周,试验期为6周,统计各组产蛋率、料蛋比、平均蛋重、日均采食量、软破畸形蛋率。结果表明:蛋鸡日粮中添加葡萄糖氧化酶,可提高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Ⅱ、Ⅲ、Ⅳ、Ⅴ组与Ⅰ(对照组)相比,产蛋率分别提高11.01%(P>0.05),12.34%(P>0.05),16.06%(P<0.01)和13.79%(P<0.05);破(软)蛋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32.77%(P>0.05),33.45%(P>0.05),49.66%(P<0.05)和33.11%(P>0.05)。0.3%和0.4%葡萄糖氧化酶添加组,显著提高了饲料转化率(P<0.05)。葡萄糖氧化酶添加组,显著降低了死淘率,以0.3%和0.4%添加组效果最明显(P<0.01)。0.2%葡萄糖氧化酶添加组,获得最高经济效益(P<0.05)。各试验组间平均蛋重、只日耗料量和只日产蛋量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