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14份来源于美国和我国的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照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配制182个杂交组合,连续3 a分析玉米籽粒蛋白质、淀粉、脂肪、赖氨酸含量4个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及性状与配合力的关系,为玉米籽粒优质性状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提供材料及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4份玉米自交系及其组配的182个杂交组合的籽粒蛋白质、淀粉、脂肪含量在3 a间总体上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籽粒蛋白质、淀粉、脂肪、赖氨酸含量一般配合力(GCA)方差均明显大于特殊配合力(SCA)。籽粒蛋白质、淀粉、赖氨酸含量的遗传均以加性效应为主;淀粉含量遗传力最高,为71.82%,其次为赖氨酸含量(69.74%),脂肪含量最低(42.83%)。4个品质性状GCA在不同自交系间差异均极显著,其中,籽粒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和脂肪含量GCA效应值较大,赖氨酸含量GCA效应值较小。LH202、郑A88、PHR55和郑H71为亲本组配的杂交组合的品质性状SCA效应值较大,品质较优。玉米籽粒淀粉含量与蛋白质、脂肪、赖氨酸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而蛋白质、脂肪、赖氨酸含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杂交组合4个品质性状分别与父母本GCA效应值之和、SCA效应值呈极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CML系列玉米自交系的灰斑病抗性配合力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为进一步选育抗灰斑病玉米新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以6份CML系列玉米自交系(CML373、CML390、CML442、CML488、CML489和CML204)为材料,按Griffing双列杂交试验设计方法Ⅳ组配15个杂交组合,对玉米自交系及其配置的杂交组合的灰斑病抗性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6份玉米自交系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差异极显著(P<0.01,下同),自交系CML373和CML390的GCA效应为负向效应,以CML390的负向效应最大;CMLA42、CML488、CML489和CML204的GCA效应为正向效应,CML204的正向效应最大.15个杂交组合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差异极显著,组合CML373×CML204的SCA负向效应最大,组合CML442×CML204的SCA正向效应最大.玉米灰斑病抗性遗传加性方差为3.63,显性方差为0.21,广义遗传力为93.74%,狭义遗传力为88.52%.[结论]CML390组配的各组合抗性表现及SCA效应均较优.玉米灰斑病的抗性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同时存在一定的非加性效应,性状表现受环境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3.
玉米茎秆抗推力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培育抗倒伏性好的玉米品种,对茎秆抗推力的遗传效应进行研究。【方法】以9个抗倒伏性不同的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9×9 GriffingⅠ完全双列杂交模式组配了72个杂交组合。利用数显植物茎杆强度检测仪测定玉米茎杆抗推力的大小,以单茎抗推力作为抗倒性的评价指标,研究玉米茎杆抗倒性的遗传效应。【结果】玉米茎杆抗推力的遗传变异占表型变异的79.23%,是可以遗传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占用同样重要的作用。显性效应显著,可能是环境影响的结果。自交系丹988和7823的抗倒伏能力和一般配合力高,是很好的育种亲本,但研究发现抗倒伏性的双亲一般配合力(GCA)效应与亲本间特殊配合力(SCA)效应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要注重亲本的GCA效应,同是也要结合亲本间的SCA效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7个亲本自交系按照Gyiffing方法Ⅳ配制杂交组合21个,估算其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总配合力(TCA)和遗传力(hB~2,hN~2)及优势率(q~2)。结果表明: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为特殊配合力方差的2.475~9.188倍,说明各性状的遗传均以加性效应为主,只是程度上有差异;亲本自交系中某性状GCA的大小对F_1该性状SCA的优劣起决定作用,在配制组合时应选择双亲的一般配合力都高或选择亲本之一一般配合力较高,另一亲本的特殊配合力方差较大的自交系进行组配;利用自交系GCA的效应进行性状互补是有效的;TCA是产量育种不可忽视的参数。  相似文献   

5.
西瓜杂优利用中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7份西瓜亲本材料及其12个杂交组合的单瓜重和中心糖含量进行了亲本一般配合力(GCA)和杂交组合特殊配合力(SCA)的分析.结果表明,平均单瓜重亲本GCA方差占总遗传方差的25.62%,杂支组合SCA方差占总遗传方差的74.36%;中心糖含量的亲本GCA方差占总遗传方差的87.42%,组合SCA方差占总遣传方差的12.58%.选出了平均单瓜重和中心糖含量GCA相对效应值较高的亲本4份,SCA相对效应值较高的杂交组合1份.  相似文献   

6.
新选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8个从攀西地区玉米地方品种选育的玉米自交系与3个杂交组合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成24个杂交组合,对单穗粒重、穗长和穗行数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和遗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穗行数表现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影响,穗长和单穗粒重受加性、非加性基因效应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15个自选系为母本,5个选自不同杂优类群的测验系为父本,按照NC Ⅱ设计配成75个杂交组合,在河南3个地点采用裂区试验,利用MARX-Ⅰ型近红外品质分析仪测定子粒淀粉含量,分析了基因型、地点及其互作对组合子粒淀粉含量的影响,进行了配合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地点与基因型各自之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而地点×基因型的互作效应差异不显著;双亲各自淀粉含量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组合的淀粉含量以GCA效应为主;母本自选系中,M 5的淀粉含量GCA效应最高,M 10和M 1次之,父本以昌7-2的GCA效应最高,可作为高淀粉育种的重要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8.
按NCⅡ设计,用5个玉米Tuxpeno选系与我国玉米五大骨干系组配25个杂交组合,对9个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方差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玉米Tuxpeno选系的小区产量的配合力方差.结果表明:5个玉米Tuxpeno选系之间产量的一般配合力(GCA)未达到显著差异,但与测验自交系之间的特殊配合力(SCA)达到极显著差异.玉米Tuxpeno选系的一般配合力(GCA)最高的自交系是449(0.17),而测验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GCA)最高的是黄早四(0.12).特殊配合力(SCA)最高的组合是Mo17×94-90(0.25),产量最高的组合是449×78599(3.84 kg/4.5m2).  相似文献   

9.
7个新选糯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Ⅳ对不同来源的7个糯玉米自交系的茎粗、株高、穗位高、穗长、秃尖度、穗粒重、穗行数等10个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和遗传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性状的GCA和SCA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所研究的10个性状同时存在加性基因效应和非加性基因效应,且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在糯玉米的育种中,GCA高的自交系不一定能组配出SCA高的杂交组合,但高SCA的杂交组合中一定有GCA高的亲本。供试材料中,GCA高的自交系为WX5、N8、WX1,SCA高的杂交组合为WX5×N8、WX3×N26、WX2×WX1、WX1×N26和WX4×N8。  相似文献   

10.
几个糯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不同来源的5个糯玉米自交系,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4),研究其株高、茎粗、穗位高、穗长、秃尖度、穗粒重、穗行数等10个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和遗传参数。结果表明,除穗长、穗行数的SCA外,其余各性状的GCA和SCA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穗长、穗行数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其余8个性状同时存在加性基因效应和非加性基因效应,且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在糯玉米的育种中,GCA高的自交系不一定能组配出SCA高的杂交组合,但高SCA的杂交组合中一定有GCA高的亲本。试验材料中,GCA高的自交系为N9603,N9605,N9606,SCA高的杂交组合为N9605×N9604,N9608×N9606,N9608×N9603。  相似文献   

11.
The male sterile line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hybrid breeding program of rapeseed.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combining ability of many characters of male sterile lines in Brassica napus...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小麦品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9个冬小麦品种(4个母本、5个父本)及其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的20个杂交组合为试材,研究冬小麦品种及F1籽粒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总淀粉舍量和膨胀势的配合力。[结果]4个淀粉品质性状的双亲一般配合力(GCA)和组合特殊配合力(SCA)方差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之比在1.9以上,这说明这些品质性状的遗传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控制,且以加性效应为主。中优9507、济麦20、偃师4110淀粉品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较高,为面条小麦优良亲本;弱筋×强筋杂交组合类型淀粉品质性状的特殊配合力较高,是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组合。[结论]筛选出了具有较好淀粉品质的冬小麦亲本及杂交组合F1。  相似文献   

13.
基于AMMI模型的杂交高粱籽粒淀粉含量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AMMI模型分析杂交高粱籽粒淀粉含量变化中配合力的影响。[方法]用4个不育系和3个恢复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设计,在分析其一般配合力的基础上,用AMMI模型对杂交高粱的特殊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杂交高粱F1代籽粒淀粉含量的变化,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影响占81.06%,亲本特殊配合力的影响占17.97%;该研究供试品种中,不育系45A、29A与恢复系恢1、44R是配制高淀粉杂交种的优良亲本材料。[结论]选育高淀粉含量的杂交高粱品种应以提高亲本的淀粉含量为主。  相似文献   

14.
水稻倒伏指数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抗倒伏能力不同的遗传类型的粳稻品种,按Grifing方法Ⅰ配制成5×5完全双列杂交F1、F2,以倒伏指数作为衡量抗倒伏能力的指标。结果表明,倒伏指数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倒伏指数的一般配合力在早期世代间较稳定,特殊配合力变化较大、倒伏指数的一般配合力可以在早期世代测定,水稻倒伏指数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gi)与亲本倒伏指数呈正相关,从亲子间倒伏指数关系的分析中也得出,双亲倒伏指数的平均值对后代倒伏指数的影响大于亲本之一的影响。因此,在抗倒伏育种中最好采用倒伏指数低×低的组配方式。  相似文献   

15.
胡麻两系杂交亲本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胡麻两系杂种优势的亲本配合力遗传基础,为胡麻两系杂交种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7份温敏型雄性不育系和11份国内外主栽油用及纤用亚麻优良品种为亲本材料,按照遗传交配设计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置77(7×11)份杂交组合,利用DPS软件分析两系胡麻杂交亲本14个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亲本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及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胡麻两系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其主要表现为加性基因效应遗传的性状有:株高、工艺长度、分茎数、分枝数、每果粒数、千粒重和含油率、油酸、亚油酸、硬脂酸、棕榈酸;同时受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效应共同影响的性状有:单株果数、单株产量和亚麻酸组分。主要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狭义遗传力大小顺序分别为:工艺长度>千粒重>株高>每果粒数>分枝数>单株产量>分茎数>单株果数;含油率>亚麻酸>硬脂酸>棕榈酸>亚油酸>油酸。亲本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在同一亲本(组合)的不同性状间和同一性状的不同亲本(组合)间存在较大差异,且亲本的GCA效应与SCA效应没有直接的关系。在供试的18份亲本材料中,不育系113S、16-1-1-2、24-1-1-1、T-11和1S,恢复系陇亚10号、天亚9号、轮选3号、Macbeth和AC Watson在某些农艺和品质性状上具有较突出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是较优的亲本材料。所组配的77份杂交组合14个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存在广泛的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优势大小因性状而异,其竞争优势与亲本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呈极显著正相关,且与亲本GCA的相关性多高于SCA,与恢复系的GCA相关性多高于不育系,强优势组合的特点是双亲或亲本之一具有较高的GCA效应,或具有较高的SCA效应。此外,亲本GCA效应,特别是恢复系的GCA效应对杂种优势的贡献要明显高于不育系。【结论】胡麻两系杂种优势表现与亲本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紧密相关,其亲本一般配合力(GCA),特别是亲本一般配合力(GCA)高的恢复系的选配,是组配强优势胡麻两系杂交育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高油玉米自交系籽粒油分含量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15份高油玉米自交系为被测系,黑龙江省6个常用骨干自交系为测验种,采用NCII遗传设计,系统地比较分析了15个高油玉米自交系的籽粒油分含量配合力。结果表明:高油玉米自交系籽粒油分含量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方差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高油玉米自交系GY246、GY923、GY994、BY843、GY798油分含量的GCA较高。Mo17×GY923、444×BY807、81162×GY220、444×GY220和434×BY807组合油分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7.
基于AMMI模型的杂交高粱籽粒淀粉含量的配合力分析(英文)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Objective] Analysis of combining ability of starch content variation in hybrid sorghum with the assistant of AMMI model. [Method]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GCA using incomplete diallel cross(NCII), the SCA of hybrid sorghum was analyzed by AMMI model. [Result] For the starch content change of F1 hybrid sorghum, the effects of GCA and SCA accounted for 81.06% and 17.97%, respectively. In the present study, CMS lines 45A, 29A and restorer lines Hui 1, 44R were proved to be the excellent parent materials for preparing high starch hybrid sorghum cultivars. [Conclusion] The improvement of starch content in parents should be mainly concerned in breeding high starch content hybrid sorghum.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252CF裂变快中子辐照诱变得到的6个玉米突变体的配合力效应,评价其在玉米育种实践中的利用价值,以昌7-2、Mo17、B73、LY0986和LY1621为测验种父本(P1),6个突变体fu18312、fu1603、fu17138、fu18321、fu18398和fu18362为被测系母本(P2),在前期表型鉴定的基础上,对11份参试材料的11个农艺性状,按NCII设计(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分为两组,组配30个杂交组合进行配合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6个突变体的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 GCA)效应值在同一性状或不同性状上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矮秆、低穗位突变体fu18312株高和穗位高的GCA效应为负效应,降秆作用显著,可用于抗倒性的改良;叶夹角突变体fu1603和黄绿叶突变体fu17138多数性状的GCA效应均为正效应,可用于高秆、大穗、多粒型丰产品种的选育,但应注意与矮秆品种搭配,以防倒伏。尽管fu17138叶缘黄化,但结实正常,与对照相比单株产量降低,因此,可作为标记性状在种子生产上加以利用,以保护知识产权。所配组合中,(LY0986×fu17138)为强优势杂交组合,单株产量的特殊配合力(Special combining ability, SCA)表现为较高的正效应,为品种选育奠定了种质基础,为快中子诱变突变体的进一步改良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10个玉米群体配合力效应和杂优组合模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225个主要玉米自交系为测验种,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对10个热带、亚热带、温带玉米种质群体的配合力效应、杂种优势及利用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墨黄1号、Suwan-1、新墨1号、豫综5号、辽旅综等5个群体有较高的产量一般配合力,是适合本地利用的优良种质,具有较大的利用潜力。在10个群体与测验种的50个杂交组合中,CML161x辽旅综(热×温型)、CML165x新墨1号(热×热型)、5公xSuwan-1(温X热型)、双M9x辽旅综(热X温型)、CML165x墨黄1号(热X热型)等5个组合的SCA值较大、产量高、对照优势大,在育种中可用于构建杂种优势模式,获得优良品种或组合。  相似文献   

20.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亲本9个农艺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5不完全双列杂交的方法 ,分析杂交水稻亲本9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力、配合力及F1的优势表现,得到如下结论:杂交组合各性状竞争优势大小在母本方面以加性效应为主,在父本方面除穗长、结实率以加性效应为主外,其余性状以非加性效应为主,所以需用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亲本,才能配组出强优势的杂交组合;杂交稻配组强优势同时受到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控制。一般配合力与母本自身的表现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各性状的狭义遗传力由大到小的趋势是:播始历期穗长千粒重每穗实粒数每穗总实粒数单株粒重结实率单株有效穗株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