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转基因油菜雄性不育系15A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弄清转基因油菜雄性不育系与非转基因油菜雄性不育系的生理生化特性是否存在差异,对转基因油菜雄性不育系15A以及二个非转基因油菜雄性不育系681A和392A,以及它们的保持系湘油15号,681B,392B不同发育时期花药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油菜雄性不育系15A与其它二个雄性不育系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其本一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采用基因组步移和巢式PCR方法研究了转基因油菜雄性不育恢复系RF1外源基因插入位点序列特征,并根据此特征建立了RF1转化事件特异性检测方法。从RF1基因组DNA中分离到外源基因插入位点的左边界旁侧序列798bp,包括335bp的插入载体序列和463bp的旁侧基因组序列。根据已发表的RF1右边界旁侧序列的信息,发现外源T-DNA在向油菜基因组整合的过程中,在整合位点处有75bp的基因组序列丢失。根据分离的RF1左边界旁侧序列,建立了RF1事件特异性定性检测方法,扩增片断大小为284bp。利用建立起来的RF1事件特异性定性检测方法可以准确的将转基因油菜RF1与其它的转基因油菜品种区分开,检测灵敏度达到5个拷贝(0.013%)。该事件特异性检测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良好的灵敏性,为转基因油菜品种RF1的身份识别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根据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编码的PPR(pentatricopeptide repeat)蛋白的特点,结合拟南芥PPR基因簇相似序列,扩增油菜野芥细胞质雄性不育(Nsa CMS) 基因组DNA,筛选出一对简并引物,在Nsa不育系育性恢复后的可育材料和野芥亲本中可以同时扩增出符合预期的片段。片段长度为309bp,与萝卜CMS恢复基因核苷酸序列的一致性为69%,与拟南芥1号染色体臂上PPR基因簇核苷酸序列的一致性大于70%,与含波里马(Pol)CMS恢复基因的白菜型油菜相关序列一致性达85%。该片段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含有两个相邻排列的PPR基序,可作为Nsa CMS育性恢复基因的候选片段。  相似文献   

4.
甘蓝型油菜NCa雄性不育系不育类型及育性遗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7个不同的NCa雄性不育系套袋自交,平均结角率为0.68%,平均亲和指数为0.008;在开放授粉条件下平均结角率86.29%,平均亲和指数11.69。用50个来源不同的甘蓝型油菜同时测定Pol雄性不育系、NCa雄性不育系、nap雄性不育系,结果表明NCa雄性不育系与Pol雄性不育系和nap雄性不育系之间的恢保关系差异明显。根据NCa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初步认为NCa雄性不育的恢复基因为1对恢复基因。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抗草丁膦油菜籽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应用PCR技术,测试抗草丁膦杂交油菜籽中转入的外源抗草丁膦除草剂基因(BAR)、雄性不育基因(BARNASE)和恢复基因(BARSTAR),通过对PCR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建立了检测转基因抗草丁膦油菜籽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小麦杂种优势能够创制稳定的雄性不育系。相比于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细胞核雄性不育具有育性稳定、易恢复、不受环境影响等特点。小麦隐性核不育基因 ms1的克隆以及杂交制种技术(hybrid se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SPT)的开发,为雄性不育的保持和杂种优势利用奠定了基础。本研究将小麦花粉育性恢复基因 Ms1、花粉致死基因 ZmAA1、红色荧光蛋白基因 DsRed2及其特异性启动子和终止子连接到表达载体pGEII上,转化野生型拟南芥,得到6株转基因拟南芥。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拟南芥种子,发现野生型拟南芥种子表面平滑,不能发出红色荧光;而转基因种子表面呈现颗粒状,能够发出红色荧光。这说明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能够在拟南芥中成功表达。这为创制人工小麦隐性核不育系奠定了理论和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7.
利用转基因技术将不育基因barnase导入到甘蓝油菜湘油15号中,通过多代回交选育,获得遗传稳定的转基因雄性不育系15A。该不育系不育彻底且不受温度变化影响,除不育性状外,其他性状与湘油15号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简称萝卜质不育系)的主要问题是油菜中缺乏恢复基因,低温下油菜核控制的萝卜叶绿体退色。Pelletter等(1983)通过原生质体融合从该细胞质中除去萝卜叶绿体,得到了正常绿色的雄性不育系。本研究试图使萝卜和油菜间产生杂交重组,解决上述两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水稻不同胞质育性恢复基因分子定位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基于日本水稻基因组(RiceGenomeResearshProgram)的水稻RFLP分子遗传标记连锁图,对水稻野败型雄性不育的主要恢复基因和包台型恢复基因的分子位点作了分析比较,首次发现这两个基因位于同一DNA区域,都与这一区间的分子标记紧密连锁,因而认为无论是与包台型还是与野败型主要恢复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都可以用于鉴定这两个类型的恢复基因。由于这两个雄性不育型不仅恢复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区域内,而且这两个体系的雄性不育系有着相似的恢保关系,因而这两个体系的主要恢复基因在遗传进化上可能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授粉控制系统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关键一环。其中,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CMS)是目前较理想的授粉控制系统之一,创制新型的授粉系统在油菜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重要意义。芥菜型油菜莫利(M. arvensis)CMS是印度Prakash等人于1998年创造的一个新型油菜细胞质系统,该系统不育系育性彻底稳定,无不良胞质副效应,目前在印度已应用于芥菜型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本文综述了该不育系统的创制、雄性不育基因研究、恢复基因分子标记开发,以及该系统在芥菜型油菜育种上的应用,旨在为油菜杂交种选育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油菜的转基因育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介绍了油菜基因转移的方法,已转移到甘蓝型油菜中的基因,我国已进入中间试验的转基因油菜品系,国外已育成的油菜转基因品种,加拿大种植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品种的实践等.并针对油菜转基因育种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0-2020年的全球油菜籽贸易数据,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了近20年来全球油菜籽贸易网络演变特征及对中国油菜籽对外贸易的政策启示.结果表明:全球油菜籽贸易伙伴国家之间直接交易路径在不断缩短,核心国家、边缘国家和半边缘国家之间的油菜籽贸易具有一定程度的替代性,但总体来讲仍保持相对稳定;德国、法国、荷兰、中国、...  相似文献   

13.
从生产、加工、消费三方面来看,云南省油菜生产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呈平稳增长态势。云南油菜产业发展主要存在油菜种植规模小、自然灾害频发、油脂加工业落后等制约因素。要进一步促进云南省油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对油菜产业的投入,加强油菜领域科技攻关,整改油脂加工企业,延长油菜产业链。  相似文献   

14.
油菜种植耕整地技术装备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耕整地作为油菜种植的首要基本环节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世界主要油菜产区及我国冬、春油菜产区种植概况及特征,分析了国内外油菜种植区耕作体系,系统总结了油菜种植主要耕整地技术及配套装备研究进展,包括种床整理技术、深施肥技术、秸秆还田技术、降附减阻防堵技术和耕整地智能化技术及其配套装备,指出了油菜种植耕整地技术难点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微波预处理对油菜籽及菜籽油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评价其产生反式脂肪酸的风险,以8个省14产地的57份油菜籽样品为材料进行微波预处理,并对微波前后的油菜籽进行压榨,得到冷榨菜籽油。采用优化后的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油菜籽和菜籽油中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考察油菜品种、油菜产地以及微波预处理对油菜籽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国标方法相比,优化后样本分析时间缩短一半以上,显著提高分析通量。研究发现,产地对油菜籽和冷榨菜籽油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影响较小,品种对菜籽和冷榨菜籽油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影响较大。不同品种的油菜籽和对应冷榨菜籽油中的脂肪酸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高芥酸菜籽的花生一烯酸、芥酸的平均含量分别是低芥酸菜籽的6.89倍和64.50倍,油酸的平均含量仅为低芥酸菜籽的71.48%。同一品种不同产地的油菜籽与对应的冷榨菜籽油中的脂肪酸含量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微波预处理不会显著影响油菜籽和菜籽油中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水平,同时也不会产生反式脂肪酸等风险因子,微波处理后,产生反式脂肪酸的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6.
《Field Crops Research》2006,96(1):176-180
The utilisation of resynthesized Brassica napus (RS) genotypes in commercial breeding programmes is restric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traspecific hybrids, so-called semi-synthetic rapeseed, and backcross progenies.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 (GCA) of different rapeseed material, nine high-erucic acid RS lines and three old spring rapeseed cultivars were used as pollinators of male sterile double-low spring rapeseed lines (MSL-system). Yield performance of the single-cross hybrids was tested in a multi-location field trial that revealed a high yield potential of semi-synthetic rapeseed hybrids based on RS lines. The use of such resynthesized rapeseed forms in developing rapeseed hybrids and their possible use in future oilseed breeding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多室油菜在提高油菜产量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是一种重要的油菜种质资源。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多室油菜已经展开了深入研究。本文主要从多室油菜的种类、解剖学观察、遗传规律和基因定位及克隆等方面阐述研究进展,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对油菜多室性状研究的展望,为油菜多室性状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配施不同形态菜籽饼肥对烤烟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娟  周清明  刘逊 《作物研究》2011,25(4):336-340
以烤烟K326和云烟87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菜籽饼肥、菜籽饼肥浸提液和菜籽饼肥滤渣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对烤烟中性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不同形态菜籽饼肥能显著提高烤烟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不同处理烤烟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从高到底依次为:施菜籽饼肥滤渣〉施菜籽饼肥〉菜籽饼浸提液〉纯施无机肥;配施不同形态菜籽饼肥的处理,以施菜籽饼肥滤渣处理增加烤烟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方面效果明显,其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降解物、类西柏烷化合物、美拉德反应物、芳香族氨基酸降解物以及非新植二烯中性香气物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从传统育种向以基因(或基因组)信息为依据的分子育种转型,研究油菜功能基因组是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异源四倍体油菜功能基因组研究进展,重点概述了油菜雄性不育、产量、品质和养分代谢等重要性状的功能基因研究结果,并针对我国油菜功能基因组研究和生产育种现状,提出推进功能基因组研究成果应用于育种体系,培育我国自主的高效型油菜重大品种的有关建议,以增强我国生物技术育种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油菜机械化收获的油菜籽叶绿素含量不一致,直接影响其加工成本和菜籽油品质,亟需建立成熟期油菜籽中叶绿素快速无损检测技术。本文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450份代表性油菜籽样品中叶绿素含量,并采集近红外光谱数据。通过一阶导数、标准正态变量变换预处理,采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算法进行波长选择,建立了油菜籽中叶绿素含量偏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交互检验结果显示,油菜籽中叶绿素含量预测模型的验证集决定系数为0.9446,交叉检验均方根误差(RMSECV)为1.36mg/kg。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预测油菜籽中叶绿素含量,为油菜籽品质快速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