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草原大面积退化、科技投入不足,严重制约着内蒙古草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明晰草地资源产权,规范草地流转,实行草畜平衡制度,加大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草原保护力度,实行草原重大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推广先进的畜牧业科技成果,发展经济生态草原畜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草原牧区群众脱贫致富、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新疆阿勒泰地区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措施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勒泰地区是全国重大牧区之一,也是新疆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草原生态在阿勒泰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起重要的作用,针对草原生态面临的问题,提出保护和建设措施:加强草地生态置换保护体系建设、草地科学管理、草地资源与生态监测、草地鼠虫害防治、草原生态的宣传等,同时加大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发展、牧民增收,实现阿勒泰地区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而为全国草原生态的进一步保护和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新疆草原蝗害严重、蝗灾连年暴发,草原退化、沙化加剧,严重影响着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生态安全和农牧民的生存发展构成威胁。示范区项目建设以控制蝗害、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环境为目标,把生态保护与草原建设密切结合起来,建立起草地畜牧业生产动态平衡系统,优化草地生态环境,促进草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使匮乏的草地资源在充分合理利用的同时,  相似文献   

4.
以库车县草地资源为研究对象,查清天然草原分布特征及草地资源利用现状,为开展草原资源与生态动态监测,加强草原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确定草原保护建设重点,综合评价草原生态状况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青海草原畜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有可利用草地3.161×10^7hm2,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在长期传统游牧畜牧业经营方式下,对草地缺乏有效的保护和科学的管理,片面追求牲畜存栏数,超载过牧,导致草地退化问题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草原畜牧业经济效益低下。为推动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生态保护、法制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科技进步、落实惠农政策为重点,不断加大国家的支持力度,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转变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6.
以阜康市草地资源现状为研究对象,查清草原分布特征及草地资源利用现状,为确定草原保护建设重点,合理划定草原平衡区、禁牧区,确定基本草原功能区、草原监测点和综合评价草原生态状况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草地资源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是牲畜获得饲草及活动的主要场所。草原监测是开展草原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正确评价草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经济特性和生产能力对掌握阿勒泰地区畜牧业生产发展,科学合理的利用草地资源,促进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全面获取草原资源动态信息,掌握草原保护建设工程效益,促进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有效实施,给上级部门制定草畜动态平衡、禁牧、休牧、退牧还草项目等政策提供科学依  相似文献   

8.
草地资源是农牧民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的主要来源,为了详细掌握草地资源利用现状,确定草原保护建设重点,合理划定基本草原功能区,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声音     
<正>要以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为引领,抓好抓实关键环节,全面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现代草牧业产业体系,促进草原牧区人草畜协调发展,努力实现草原美、牧民富、牧区强的目标任务。——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  相似文献   

10.
饲草是畜牧业的基础,饲草生产数量和质量的多少优劣,直接影响着畜牧业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特别是目前草畜矛盾已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和导致草原生存恶化的重要原因.因此,保护和建设草原生态环境,由传统的粗放型畜牧业向现代集约型畜牧业转变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 1优质高产人工草地建植及管理 人工草地生产力相当于天然草地生产力的10~20倍,草原牧区进行人工草地建设是提高草地生产力,减轻天然草地载畜压力,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人工草地也是农区实行草粮轮作,培肥土壤,发展草食家畜,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地位十分重要。草原畜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草原畜牧业发展,在不同时期作出重要决策和部署,并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山西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山西实际,大力实施生态兴省战略,加快建设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山西转型跨越发展。一、草地资源丰富1.草原情况。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山地丘陵面积大,草地资源丰富,是我国北方农区草地面  相似文献   

12.
安国庆 《草业科学》1997,14(3):71-72,F003
肃南草地围栏建设的成就与经验安国庆(甘肃省肃南县草原工作站,肃南734400)近年来,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全面开展了以草地围栏为中心的抗灾保畜基地建设、天然草地保护工作,使畜牧业基础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促进了畜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草地在自治县经济和...  相似文献   

13.
草原建设与保护是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通过对陇县草地建设与草原保护情况的调查与分析,阐述了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潜力,总结了发展成就与经验,并着重就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提出了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草原退化就是指草地植物数量减少、质量变坏以及生境条件劣化的草地。随着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畜牧业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也随之出现不同程度地下降。本文试图对翁牛特旗草原利用现状进行剖析,找出导致草原退化的原因所在,并探讨对草地资源的管理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和建设问题,提出整治对策,以防止草原进一步退化,使草原畜牧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实施人工饲草地建设可以增加牲畜的冬草贮备,为牧区建立草畜平衡制度,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建立起人与资源、环境之间协调统一的良性生态系统,实现草原增绿、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共赢具有重要作用。在实施天然草原禁牧、休牧工程的同时,配套开展人工饲草地建设,可以强化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实现牧区生态保护与畜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草原生态保护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逐渐重视,并将其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笔者主要对草原存在的生态问题,以及草原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草原生态保护以及发展的对策,通过对草地的合理治理,并对人工草地进行建设,从而使因畜牧发展而引起草地退化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针对呼伦贝尔草原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发展对策,实行依法治草,积极开展以人工草地建设和治理退化草地为重点,大力加强牧草种子工程建设等技术措施,解决畜草矛盾,维护草原生态平衡,实现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阿拉善左旗草原保护与建设现状及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阿拉善左旗以畜牧业经济为主体。草地是本旗畜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本文对阿拉善左旗草原保护、合理利用与建设现状及今后发展对策提出一些见解。希望对本旗荒漠草原生态建设和草业可持续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甘德县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属国定贫困县,是一个纯牧业县。甘德县以"扎实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及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走出一条具有高原特色甘德特点的现代高效生态畜牧业发展之路"为目标,以转变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创新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机制为重点,以实现草原保护、牧业增效和牧民增收为目标,积极开展生态畜牧业建设,努力实现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草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对于维护草地生态平衡和促进畜牧业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