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河南省中牟县是全国闻名的西瓜产地。近几年为提早西瓜上市时间,大面积发展保护地生产,其中利用“大棚+双拱棚+地膜覆盖”的大棚四膜覆盖栽培形式,使播种、定植期大大提前,成熟期提早到4月底至5月初,比露地栽培提早50~60天,比大棚加地膜栽培提早10天左右,平均每667m2产量5000~6000kg,收益近万元,实现了早熟、高产、高效的栽培目的。主要栽培技术如下。1 选用优良品种早熟品种可选用郑杂5号、特大新5号、郑杂9号、开杂2号、京欣1号等,中晚熟品种可选用新红宝、金钟冠龙和无籽西瓜。2 嫁接育苗…  相似文献   

2.
采用早熟甘蓝进行提早育苗,并用地膜覆盖再加拱棚双增温的办法使甘蓝在6月下旬收获,可提高甘蓝的市场价格,增加种植的经济效益。在当年同一块地收获甘蓝后重新栽培一茬晚西瓜,晚西瓜可以在中秋节前后上市,效益可观。既增加了经济效益,又提高了复种指数。特别是寒冷的北部地区,比较适合东北三省栽培。1品种选择早甘蓝品种:日本铁头、中甘11、北农早生、北京早熟  相似文献   

3.
王迪轩  何咏梅 《蔬菜》2002,(12):16-18
露地及地膜覆盖栽培是一种常规栽培,与大棚栽培配套可使辣椒实现周年供应,经济效益也很好。 一、品种选择 近郊以早熟栽培为主,品种有湘研1号、11号、2号、4号、7号、19号、早丰等。远郊及特产区以中晚熟栽培为主,中熟品种有湘研3号、5号等,晚熟品种有湘研6号、8号、10号等。地膜覆盖最好选用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4.
中原二季作区春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合中原二季作区春地膜覆盖栽培的优质、高产、抗病的马铃薯新品种,以郑薯5号为对照,采用春播地膜覆盖方式,在商丘地区对引进的6个马铃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6个品种中除青薯9号不能正常成熟外,其余品种均能正常生长。冀张薯12号、中薯10号、中薯8号比对照增产13.60%~19.76%,其中冀张薯12号667 m2产量最高,为1 864.22 kg。中薯5号、中薯7号虽较对照略有减产,但植株较低、早熟,既能提早上市,又适合套作,可考虑作为双膜防寒早熟栽培品种推广。青薯9号虽然生育期长、产量低,但红皮黄肉、抗病性强,可作为特色品种进行小面积试种。  相似文献   

5.
地膜脱毒马铃薯育苗移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市马铃薯是以露地栽培为主的蔬菜,在生产中通常采用直播的方式栽培。早熟品种一般上市时间为7月上中旬,(亩)产量1500~2000千克。为了达到早熟丰产的栽培目的,近两年来,我们采用了脱毒种薯育苗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使马铃薯的产量有了显著提高,(亩)产量可达2000~2500克,最高的可达3000千克,并且可提早半个月上市,是以往栽培效益的2倍。因此这是一项非常值得推广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摘要:为实现露地西瓜抢早上市,进而提高种植效益,达到优质高效生产目的,结合多年生产实践,选择消费者喜爱的小果型西瓜品种,通过采用双膜覆盖技术进行露地西瓜促早熟栽培,利用地膜覆盖+小拱棚,可提高环境温度5 ℃左右,满足了早春露地西瓜前期生长需要的温度,提早了定植时间,从而实现提早上市15~20 d,每667 m2 效益增加5 000元,现从产地、品种、育苗、施肥、整地、定植、田间管理、采收等环节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是粮菜兼用作物,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随着现代加工业的发展,马铃薯的利用途径更加广阔。马铃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提高地温、防御春寒低温,有利于提早播种,促使早出苗、出齐苗,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据试验,春季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不仅可增产20%~70%,大薯率增加25%左右,还可以提早成熟15-20d,提早上市,  相似文献   

8.
<正>马铃薯是以露地栽培为主的蔬菜,在生产中通常采用直播的方式栽培。早熟品种一般上市时间为7月上中旬,每亩产量1500~2000千克。为了达到早熟丰产的栽培目的,近两年来,我们采用了脱毒种薯育苗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使马铃薯的产量有了显著提高,每亩产量可达2000~2500千克,最高的可达3000千克,并且可提早半个月上市,是以往栽培效益的2倍。因此这是一项非常值得推广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1品种选择日光温室甜瓜宜选择早熟或中早熟圆形或近圆形厚皮品种,果皮以白色或浅黄色为主。高陵县目前适宜种植的优良品种有:千玉一号、傲雪一号、西甜208、西蜜三号、伊丽莎白等。2育苗技术2.1育苗设施育苗可在日光温室中进行,每亩可需30 m2苗床面积。用营养钵或穴盘装填营养基质育苗,铺设电热线加热。2.2种子处理1)温汤浸种。具体作法:在浸种容器中装入  相似文献   

10.
田春 《吉林蔬菜》2010,(5):47-48
<正>1品种的选择日光温室青椒春茬栽培要求选用抗病、早熟、丰产、肉厚的品种或一代杂种。目前生产上栽培的品种主要有茄门辣椒、早丰、吉林3号、辣1号等。2育苗技术2.1播种期:日光温室春茬栽培为了争取提早上市,定植时要求幼苗已现花蕾,一般苗龄90~100天,采用  相似文献   

11.
大棚黄瓜春提早栽培的目的是提早供应,解决早春淡季黄瓜供应问题。在北方地区一般在1月中上旬至2月上中旬播种、育苗,4月上中旬至7月下旬供应市场。1品种选择选用津优1号、津春2号、津优32号等早熟抗病品种,砧木选用黑籽南瓜。2育苗2.1种子处理选饱满、鲜艳、无虫且生活力强的种子晒种2天;采用温汤浸种,即用种子量5~6倍55℃的温水浸种20分钟。  相似文献   

12.
春毛豆早熟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毛豆生长期短,栽培技术简便,既可纯作栽培,又可与其它作物间套种,一般每667m~2可产鲜豆荚500kg,667m~2效益1002元左右。现将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1 品种选择选择早熟性、丰产性好,抗寒性强,适应性广,品质糯性易煮酥的早生白鸟、大粒王、辽鲜一号等品种。 2 播种期春毛豆早熟栽培播期一般在2月上、中旬,采用大、中棚加地膜覆盖栽培。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  相似文献   

13.
采用极早熟和极晚熟苹果品种,栽在花盆里,使其在不同时间进入休眠。早熟品种休眠后,提早搬进温室,早升温,促使早开花结果,提早成熟。晚熟品种在早春芽萌动前搬到低温库里继续休眠,将花期推迟到6—7月份,使其晚开花结果,果实更晚熟。盆栽苹果早熟再提早,晚熟再延晚,观花赏果时间可长达3~4个月。  相似文献   

14.
所谓特早熟栽培是在早熟栽培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措施,首先在育苗阶段改冷床育苗为温床育苗,改双覆盖为三覆盖,提早甜瓜育苗期;大田阶段改双覆盖为三覆盖,从而提早了移栽期,使甜瓜能够在4月底至5月上旬上市供应,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海地区厚皮甜瓜的种植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10多年来从国内外引进种植了20多个品种,并筛选出了10多个适宜于本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同时摸索出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特早熟栽培技术。1品种介绍西博洛托(日本):白皮白肉,球形,平均单瓜重1.1kg,含糖量15%…  相似文献   

15.
采用极早熟和极晚熟苹果品种栽在花盆里,使其在不同时间进入休眠。早熟品种休眠后,提早搬进温室,早升温,促使早开花结果,提早成熟。晚熟品种在早春芽萌动前搬到低温库里继续休眠,将花期推迟到6~7月份,使其晚开花结果,果实更晚熟。盆栽苹果早熟再提早,晚熟再延晚,观花赏果时间可长达3~4个月。  相似文献   

16.
2000年春季利用大棚育苗、地膜加小拱棚覆盖等综合技术,进行糯玉米早熟栽培技术的试验,取得了明显成效。667 m2收获去苞叶鲜果穗784.4kg,比露地栽培增产64.3kg,并提早一个多月上市,增收1 305.2元。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播前准备   ①选地 选择有机质丰富,肥力水平较高,排灌便利,有隔离条件的地块。   ②品种选择 目前较理想的品种有苏玉糯1号、浙糯玉1号、鲁糯6号等,但作为早熟栽培,选择早熟品种如东穗早糯较好。  相似文献   

17.
扬州地区扁豆品种应用现状及潜力品种推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读:目前扬州地区扁豆栽培有塑料大棚早熟栽培、地膜覆盖早熟栽培、春季露地栽培、夏秋季栽培4种类型,所用品种中地方品种有一定的面积,随着新品种增多,扁豆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扁豆品种的多样性不够,高温季节落花、落荚严重影响着扁豆栽培,最新潜力品种有肉扁一号、红玉、翠玉等。  相似文献   

18.
李伟君 《蔬菜》2000,(1):29-30
满洲里市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东部,无霜期短,属高寒冷凉地区,为了使当地人民吃上自产的早熟西瓜,我们采用小拱棚西瓜早熟栽培技术并取得成功,可使西瓜提早成熟20天,其关键技术是:一、优选品种与育苗1.选用品种为了使西瓜早熟、抗病、高产,近年来我地区筛选了...  相似文献   

19.
众天金帅是1个极早熟、高品质、适宜性强的甜瓜新品种.2003年笔者在湖北荆州、宜昌、枝江、潜江和沙市等地进行了春大棚、双膜、露地和反秋栽培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把该品种与湖北省种植面积最大的中甜1号甜瓜进行了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现将其试验表现及提早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长豇豆早春保护地栽培模式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鄂豇豆 2号、特早 3 0、之豇 2 8 2豇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 ,采用“大棚套小拱棚营养钵育苗 +移栽露地地膜覆盖 +套小拱棚栽培”、“大棚套小拱棚营养钵育苗 +移栽大棚栽培”和“露地直播 +地膜覆盖栽培”3种武汉地区长豇豆早春保护地栽培的常用栽培模式 ,组合成 9种不同的处理进行双因子试验。结果表明 :长豇豆早春保护地栽培的优良品种是鄂豇豆 2号 ,优良栽培模式是栽培模式 1(大棚套小拱棚营养钵育苗 +移栽露地地膜覆盖 +套小拱棚栽培 ) ,优良组合栽培模式是处理组合 1C(大棚套小拱棚营养钵育苗 +移栽露地地膜覆盖 +套小拱棚栽培和鄂豇豆 2号豇豆品种组合栽培模式 )和 2C(大棚套小拱棚营养钵育苗 +移栽大棚栽培和鄂豇豆 2号豇豆品种组合栽培模式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