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清除环境污染物的策略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的植物修复策略及应用。指出植物具有许多内在的遗传和生化生理特性,利用植物抽提、隔离、解除污染物毒性来清除土壤和水体环境污染物已取得明显进展,相对于机械去污法,植物修复已被广泛地认为是一种生态可靠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2.
郑进  康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758-1759
植物修复是以植物忍耐和超量积累某种或某些污染物的理论为基础,利用植物及其共存微生物体系清除环境中污染物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介绍了超积累植物的特性及其作用机理,在分析湖北铜绿山古铜矿土壤重金属含量、植被类型及优势植物对重金属的积累特性基础上,综合评价超积累植物修复铜绿山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多环芳香烃(PAHs),三硝基甲苯(TNT)和有机农药等有机物残留在土壤,水体和大气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应用植物清除这些有机污染物是治理环境污染的一项有效途径。在此,介绍了清除各类有机污染物的植物种类,作用机制,效益评估及其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植物修复面临的挑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肖苏  张新全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961-11964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污染环境的治理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利用草类植物进行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是一种新兴的治理方法,具有很大的经济和生态潜力。综述了草类植物修复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国内外的研究应用现状,分析了草类植物在污染物修复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今后的科研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植物修复技术的含义,即利用植物去修复和消除有机毒物和无机毒物引起的土壤环境污染。介绍了对有机污染物修复的方法:①根收获,②叶表挥发,③植物降解;对无机污染物修复的方法:①收获生物量或将污染物进行生物挥发从而将污染物移出土体,②将污染物转变成为无生物活性的形态。收获生物量对于回收某些贵重金属是很有价值的。基因工程技术以及农业技术的综合运用可以更好地促进植物修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植物修复是利用植物修复环境污染物的方法,它以安全、经济、高效等特点而受世人瞩目。文中就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积累、固化、挥发的修复机制和植物消除有机污染物的直接吸收、根系分泌物以及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机制作了系统阐述,并介绍了转基因植物修复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机制与植物修复技术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关于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是环境污染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植物修复是利用植物清除土壤中重金属的一项环境治理技术.从植物活化土壤重金属、植物根际吸收重金属、将其转移并累积到地上部位甚至超积累到植物体内等四个方面简要综述了重金属在植物体内运输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汽车尾气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现象,提出了利用植物对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物进行净化.在研究植物净化汽车排放污染物的项目中,利用CFX仿真模拟软件中欧拉多相流模型对密闭室植物净化系统进行仿真分析,能较好地模拟室内气体流动,温度分布.  相似文献   

9.
内生细菌在植物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污染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植物修复就是利用植物吸收、富集以除去环境中的污染物尤其是重金属污染物或者将其转变成毒性较低的物质的过程,植物修复以其廉价、安全与环境友好的特点,为重金属环境污染的修复提供了新的途径。内生细菌是植物组织内的正常菌群,它们的存在不会使植物出现可见的伤害或者功能的改变,在植物修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加速有机污染物降解、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抗性以及增加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促进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转运过程。对内生细菌在植物修复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植物对环境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植物修复技术(Phytoremediation)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主要用于清除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态技术。重金属超积累植物(Hyperaccumulator)及植物修复技术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机制主要是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积累和降解转化,具有成本低、不破坏土壤和河流生态环境、不引起二次污染等优点,就近十年来国内外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机理、对象及超积累植物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