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红豆杉繁殖与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阐述了国内外红豆杉种子繁殖、扦插繁殖的研究进展,综述了施肥、光环境对红豆杉生长和紫杉醇含量影响的研究,评述了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邓恩桉引种栽培及繁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恩桉作为一个速生、耐寒和短周期工业原料优树种,越来越受到林业工作者的青睐。介绍了邓恩桉的特点和作用,总结了它在国内外引种地的生长速度、抗逆能力、生长适应性、性状差异、繁育现状等方面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对邓恩桉引种栽培和繁育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猫屎瓜[Decaisnea insignis (Griffith) J. D. Hooker et Thomson]是木通科猫屎瓜属的一种野生植物资源。猫屎瓜药效独特,其果实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种子可榨油,果皮含有橡胶,用途广泛,具有很高的经济开发价值。本文对猫屎瓜的分类分布与形态特征、繁殖与栽培管理及应用价值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更好地了解该植物,促进该植物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4.
曹潘荣 《广东茶业》1997,(1):31-32,43
在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类文明进步; 推动着饮料结构在不断的变化.对饮茶也有更高层次的要求,从单纯的饮茶解渴进入到细品慢啜、悠然欣赏阶段,使饮茶成为一种显示高雅、保健、康乐和修心养性的艺术活动,这  相似文献   

5.
以双色茉莉的带芽茎段为试材,通过组织培养进行快繁研究.结果表明:双色茉莉外植体用0.1%HgCl2溶液以9min的消毒时间最为适宜,成功率达到74.1%.继代增殖以MS+BA2mg·L-1+NAA0.1mg·L-1和MS+KT2mg·L-1+NAA0.2mg·L-1培养基繁殖系数最高,分别达到8.7和9.0;生根培养基以IBA0.5mg·L-1为最佳,生根率可达100%.试管苗以蛭石、珍珠岩按2:1配比作为基质,移栽成活效果最好,成活率可达85.0%以上.  相似文献   

6.
徐友道 《福建热作科技》2002,27(3):36-37,35
本文从草皮的浇水灌溉、施肥、防除杂草、病虫害防治及草皮维护等方面介绍了草皮的养护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荣莉花是花茶的主要原料之一,全国茉莉花栽培面积相当大,尤以福建和广西栽培面积最大。长期以来,茉莉花产量较低,营养生长过旺,在生产中常采取疏叶打项的措/施来提高花的产量,从而增加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如何抑制茉莉过旺的营养生长、提早现蕾、提高花产量是茶叶科技界面临的课题。为此,我们通过不断摸索,筛选出若干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研制成茉莉增花剂,可以协调茉莉营养生长与开花的关系,促进花蕾提早萌发,增加花数花重,提高产量,并且可以代替过去茉莉花生产中的疏叶打项的农事操作,减少了劳动力与劳动强度,降低了成本提…  相似文献   

8.
整形修剪技术在油茶丰产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年的丰产栽培经验,结合油茶的生长和结果习性,分别从修剪时间、定干整形、修剪方法、修剪顺序等方面介绍油茶整形修剪技术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9.
茉莉为木犀科素馨属(茉莉属)植物,有约100个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有大花茉莉(Jasminum grangiflorum L.)和小花茉莉(Jasminum sambac(L.)Ait)两个种。小花茉莉主要生长在我国的广西、福建、云南、四川等地,主要栽培品种依花形结构一般分为单瓣茉莉、双瓣茉莉和多瓣茉莉3种。双瓣茉莉是我国大面积栽培的主要品种,20世纪60年代以前,单瓣茉莉是生产上的主栽品种,因其花单产较低,逐渐被双瓣茉莉所替代,致使目前单瓣茉莉已趋绝种。现将单瓣茉莉和双瓣茉莉形态性状的调查结果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不同处理对柬埔寨双瓣茉莉扦插繁殖的影响,以3~4 a生柬埔寨双瓣茉莉植株的当年生枝条为扦插材料,分别探讨了全封闭紧贴覆膜扦插、IBA和NAA的应用、插穗留芽数及留叶片数等对扦插生根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全封闭紧贴覆膜方式扦插,能维持湿润的扦插环境,有效减少插穗蒸腾失水,较好保持插穗叶片的叶形及叶色,插穗生根...  相似文献   

11.
双瓣茉莉5个花期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质联用仪(GC-MS)对福州双瓣茉莉花小花蕾期、大花蕾期、花开12 h开花期、花开24 h开花期和花败期5个时期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分析各组分含量。结果表明,开花期是挥发性物质集中释放期,花败期含量急剧下降,小花蕾和大花蕾时期仅少量释放,这符合茉莉花为气质花的特性。萜类和酯类挥发性物质是双瓣茉莉花香主要成分,萜类挥发性物质在盛开时大量释放,酯类挥发性物质通常在花开12 h开花期释放量最高。5个不同时期共鉴定出43种挥发性成分,挥发性物质种类和绝大部分挥发性物质含量均是在开花期最高,其中含量较高的乙酸芳樟酯、α-金合欢烯、乙酸苯甲酯、苯甲醇、γ-依兰油烯、乙酸甲酯、反式-法呢醇和β-罗勒烯等是双瓣茉莉挥发性物质的主要成分。结果将为茉莉花精油的提取及茉莉花制茶的采摘时期提供依据,为开展双瓣茉莉花挥发性物质代谢途径的分子调控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北豆2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产大豆新品种北豆26号是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华疆科研所于2001年以北丰17为母本、垦鉴豆26为父本有性杂交经过多年选育而成的。该品种适于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种植,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中抗灰斑病、脂肪含量高。2009年1月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准予推广。  相似文献   

13.
花生绿色食品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根据绿色食品和特点和生产要求,遵循A级和AA级绿色食品栽培的肥料和农药施用准则,研究花生绿色食品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择生产条件、选用优质抗病品种、施肥、防治病虫病虫草害以及调控生长技术等。5县市9个单位和企业推广应用配套技术,发展花生绿色食品种植面积20000hm^2,平均产量5250kg/hm^2,其中高产田306.5hm^2,平均产量7883.18kg/hm^2,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  相似文献   

14.
棉花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不育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棉花雄性不育系的不育类型、细胞解剖学特征、生理生化及分子机理等几个方面介绍棉花雌性不育系不育机理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棉花雄性不育系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1999~ 2 0 0 0年以提高优质早稻成穗率、结实率、整精米率、减少农药污染为研究内容 ,选用中优早 81、香两优 6 8为材料 ,运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 ,开展了育秧方式、基本苗、施氮量、收割时期、农药防治方法等栽培试验。结合近几年优质早稻开发种植实践经验 ,对优质早稻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 ,形成了优质早稻“三高一少”调优保优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即优质早稻每公顷产量 6 0 0 0~ 75 0 0 kg的关键技术指标。在双峰县普遍推广应用 ,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了鉴定茉莉花资源对白绢病的抗性,从主产区广西横县的病株分离白绢病菌株,以横县双瓣茉莉花为材料,对露天条件下茉莉花白绢病接种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盆栽的不同茉莉花品种(系)进行接种,采用相对抗病程度评价法鉴定供试材料的抗病性.结果表明:(1)在5种接种方法中,带菌燕麦粒埋土法的病情指数、发病率最高,分别为47.93%、8...  相似文献   

17.
彭琳  季良 《大豆科技》2007,(2):12-13,16
早熟高油大豆新品种新大豆7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1995年从加拿大引进,经过连续多年异地选择培育的优良大豆新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38.2%(干基),脂肪含量23.7%(干基),且蛋白质含量受环境影响较大,脂肪含量受环境影响较小.2004-2005年参加新疆大豆品种(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252.45 kg/hm2,较对照阿豆1号增产3.96%,居参试品种第二位.2005年参加新疆大豆品种(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202.05 kg/hm2,比对照阿豆1号增产10.99%,居参试品种第一位.该品种适宜新疆北部冷凉大豆产区春播和南部阿克苏地区复播.  相似文献   

18.
大豆新品种菏豆16号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平 《大豆科技》2009,(6):62-62,64
菏豆16号为中熟夏大豆品种,2007年4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植株繁茂、主茎节数多、单节结荚多、抗倒伏、高产稳产等特点。该品种适宜于6月5日至6月20日播种,密度1.3~1.8万株/667m^2,底肥、追肥合理施用,及时灌溉和防治病虫害即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9.
海伦市大豆主栽品种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海伦市大豆主栽品种及栽培技术,在海伦市经过多点试验、示范,表现出显著的增产效果、栽培技术主要为精细整地、平衡施肥、田间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改变冬油菜栽培方式,提高和发展油菜生产   总被引:60,自引:11,他引:60  
针对我国冬油菜现行栽培方式存在劳动生产率不高等问题,提出油菜“机播机收,适度管理”的栽培方 式,并介绍部分实践结果,以说明这一栽培方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