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2008~2009年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8~2009年在中国黑龙江省各主要水稻产区采集稻瘟病标样,共分离得到356个单孢菌株。采用全国统一的7个鉴别寄主共鉴定出7群34个中国小种。其中ZA、ZC和ZB为黑龙江省稻区的主要优势小种群,其出现频率分别为34.83%,19.38%和16.57%。ZB1是优势小种,其出现频率为9.27%,其次是ZC1(5.62%),再次是ZA1(5.06%)、ZA33(5.06%)和ZA49(5.06%)。从总体上看,不同地区稻瘟病菌主要生理小种的类型及其组成不同。  相似文献   

3.
稻瘟病生理小种相对稳定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对2006年在吉林省内各市、县田间采集的稻瘟病标样中分离出的148个有效单孢菌株,用中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鉴定出7群25个中国小种,优势种群为ZE群,优势生理小种为ZE1,其次是ZG1和ZA57。同去年相比中国小种的优势小种无变化,两年间的频率差距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1986—1987年福建省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6.
7.
水稻抗稻瘟病广谱基因型鉴定及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稻瘟病是世界范围内水稻主要病害之一。掌握水稻广谱抗病基因型及病原菌的致病特征特性,对培育抗病品种、指导品种布局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抗稻瘟病单基因系水稻品种与稻瘟病菌互作,鉴定出Pi19、Pi20、Pi12、Pi9、Piz5、Piz-t为吉林省水稻广谱抗病基因型,筛选出2014-17-1,2014-66-1等可用于抗性评价标准菌株,建立了一套以IRBL9-W(Pi9)、IRBL12-M([Pi12(t)]、IRBLta-CT2(Pib)、IRBLz-Fu(Piz)、IRBL5-M[Pi5(t)]、IRBLkm-Ts(Pik-m)、IRBLta2-Pi(Pita-2)这7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品种组成的生理小种鉴定体系,优势小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9.
2007~2011年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及分布,2007~2011年,用中国7个统一鉴别品种对黑龙江省5个稻区30个市县农场采集的299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了鉴定,共鉴定出7群31个生理小种.优势种群为ZA、ZD和ZB群,出现频率分别为34.8%、31.1%和16.1%;优势生理小种为ZD5,出现频率为17.1%,其次是ZA49(13.7%)和ZD1(10.7%)小种.不同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类型及其组成不同.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组成和分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黑龙江省主要稻区的稻瘟病菌与水稻主栽品种互作关系,采用水稻苗期接种病原菌的方法,测定了来自黑龙江省7个水稻主要种植区的55个稻瘟病菌菌株对20个黑龙江省生产上应用的水稻品种的致病力及品种的抗性.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分化现象,存在地域差异,不同地区采集的菌株对供试品种的致病力有差异.齐齐哈尔和...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稻瘟菌生理小种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鉴别了1987~2003年广东省稻瘟菌(Magnaporthe grisea)标样3 865份,分离出有效单孢菌株2 621个,共鉴定出8群65个生理小种.结果表明,全省不同地区、不同年份间稻瘟菌生理小种的类型及其组成存在较大的变动.其中ZC群为优势菌群,出现频率平均达45.71%,ZB和ZG为次优势菌群,平均出现频率分别为20.87%和19.11%.ZC13一直是优势小种,出现频率达23.47%,其次ZG1、ZC15、ZF1和ZB13小种出现的频率也较高,分别为18.11%、12.18%、8.91%和7.37%.  相似文献   

13.
稻瘟病菌对防治药剂的敏感性可因生理小种的变化而改变。利用水稻稻瘟病菌鉴别品种对2012年采自贵州省开阳、桐梓和黄平3地的30个稻瘟病菌有效单孢分离菌株进行接种鉴定,3地共鉴定出3群13个生理小种,其中开阳县的优势小种为ZA1,桐梓县的优势小种为ZA11袁黄平县的优势小种为ZB15。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对稻瘟灵的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桐梓县的稻瘟病菌对稻瘟灵表现为最不敏感,EC50平均值为4.21μg/mL;黄平县的稻瘟病菌对稻瘟灵表现最为敏感,EC50平均值为2.59μg/mL。同一地区的不同生理小种对稻瘟灵的敏感性不同,不同地区相同生理小种对稻瘟灵的敏感性也不同,同一地区相同生理小种对稻瘟灵的敏感性也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稻瘟病菌小种的结构组成与变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7个中国统一鉴别品种对1997-1999年采集自江苏省吴江、赣榆、通州、高邮和宜兴等5个代表地区的324个稻瘟病菌株进行了小种鉴定。3种中共检测到21个小种,其中以ZG1小种出现频率最高,达57.80%-67.89%,为优势小种,其次为ZE3小种,出现频率为16.50%-19.81%,其它小种出现频率较低,各种区小种的组成及年度间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宜兴地区小种组成简单,3年均以ZG1小种为优势小种,吴江地区小种组成复杂,优势小种变化较大;通州地区小种数量显增加,ZG1小种的优势明显下降,赣榆地区的小种数量则明显减少,各地小种的组成及变化与水稻主栽品种的布局及更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室内苗期抗谱鉴定的方法,选取178个稻瘟病菌株对黑龙江省13个主栽品种的抗稻瘟病进行了鉴定。从品种对整个黑龙江省稻瘟病菌株的抗性来看,龙粳14和龙盾104抗性最好,抗谱分别为93.82%和93.26%。从品种对适宜积温带稻瘟病菌株的抗性来看,绥粳7和龙盾104分别是第2和第3积温带抗瘟性最好的品种,抗谱分别为73.08%和95.40%。此外,还利用生物间遗传学关于联合抗病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品种搭配在生产上的应用前景,联合抗病性系数最高的组合是龙稻7和绥粳7,联合毒性系数最低的组合是绥粳4和垦稻10。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瘟病(Magnaporthe grisea)历来是湖北省各稻区危害较严重的病害之一,已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解稻瘟病致病性分化,提高湖北省抗病育种的效率,合理布局抗病品种并延长其寿命,笔者连续几年用中国鉴别品种对从全省各稻区采集来的标本上分离的稻瘟病菌单孢进行了鉴定。1材料与  相似文献   

17.
利用8个代表性菌株从153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多态性高且稳定性好的10对引物组合,对来自黑龙江省各水稻主要产区的214个稻瘟病菌菌株进行RSAP(Restriction site amplified polymorphism)分析,得到134条多态性条带,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得到196个不同单元型(带型)的代表性菌株的指纹图谱。用UPGMA进行聚类分析,以相似系数0.83为界,将214个菌株196个单元型划分为10个遗传宗谱,10个遗传宗谱在黑龙江省的分布存在明显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18.
杂糯间栽田间稻瘟病菌种群结构变化及交互侵染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7个中国稻瘟病鉴别品种、日本清泽系列13个单基因品种及9个栽培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四川省2004~2005年不同地区杂糯间栽田间杂交稻、糯稻上稻瘟病菌种群结构及其交互侵染作用。结果表明:①从2004年杂交稻、糯稻分离菌株中ZB群所占比例依次为66.67%、90.00%,从2005年杂交稻、糯稻分离菌株中ZB群所占比例依次为71.64%、64.29%,优势种群都为ZB群,种群结构差异不明显;②杂交稻、糯稻上所分离的稻瘟病菌都包含了13种无毒基因,无毒基因频率差异不明显(最大频率范围在20%~60%);③从2004年杂交稻、糯稻分离菌株中能进行交互侵染的菌株所占比列依次为:22.22%、40.00%,从2005年杂交稻、糯稻分离菌株中能进行交互侵染的菌株所占比列依次为:16.42%、50%,杂交稻、糯稻上所分离的稻瘟病菌存在交互侵染作用。  相似文献   

19.
源自杂交稻组合五优308 稻瘟病菌致病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采自广东韶关、河源、梅州等稻区严重感染稻瘟病的杂交稻组合五优308穗瘟标样进行了稻瘟病菌分离,获得源自不同地点的穗瘟标样分离物18个,利用7个中国稻瘟病菌小种鉴别品种和11个单基因系对分离物进行了致病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分离菌株鉴定出ZB13、ZB15、ZC13等3个小种,分别占分离菌株的66.67%、27.78%、5.56%;对分离菌株表现出高感的抗性基因有Pi-ta2、Pi-sh、Pi-i,对分离菌株具有抗性较好的基因有Pi-kh、Pi-1、Pi2、Pi-9及Pi-50等;所有分离物均能回接上杂交稻五优308,使接种品种表现感病.选取GDHY-308-1401等3个菌株对广东部分品种(组合)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在测定的45个品种(组合)中,表现感至高感的品种(组合)有13个,占28.89%;中感的有2个,占4.44%;中抗至高抗的有30个,占66.67%.其中与五优308同一类型的杂交稻组合五丰优9802、五优613、五优1179对接种菌株表现出良好抗性,在五优308感病的稻区可考虑种植上述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适宜在建三江地区种植的抗稻瘟病水稻品种(系),2011年对建三江地区栽培的31个品种(系)进行叶瘟、穗颈瘟抗性监测并作出鉴定分析。稻瘟病抗病(R)品种(系)有:龙粳28、龙粳29、龙粳30、绥粳10号、龙生01-107、龙生01-028-2共6个品种(系),占总鉴定品种数量的19.35%;中抗病(MR)品种(系)有:垦稻12、垦鉴稻5号、龙盾107、龙粳27、龙育03-1789、龙交04-908共6个品种,占总鉴定品种数量的19.35%;中感(MS)品种有:垦稻19、垦稻20、垦稻21、垦稻22、垦鉴稻6号、莲稻1号、龙交06-192、龙交06-2110、龙粳20、龙粳21、龙粳25、龙粳26、三江1号、绥粳8号共14个品种,占总鉴定品种数量的45.16%;感病(S)品种有:垦稻17、龙粳31、龙粳32、绥粳3号共4个品种,占总鉴定品种数量的12.90%;高感病(HS)品种有空育131,占总鉴定品种数量的3.23%。并就如何改进稻瘟病抗性鉴定技术提出了见解,讨论了稻瘟病抗性评价在水稻安全生产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