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铃薯对硒的吸收及生物富集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不同马铃薯品种(系)和马铃薯采集地土壤中的硒含量,研究了不同马铃薯品种(系)对硒元素的吸收及富集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马铃薯的硒累积量具有很大差异,品系‘0602-65’的硒积累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不同品种(系)马铃薯对硒的吸收富集能力差异较大,品系‘0602-65’对硒的富集能力最强,其次为品系‘09012-74’;对不同器官马铃薯的研究结果显示,马铃薯不同器官对硒的吸收富集能力也不同,其富集规律为茎>叶>根>块茎,马铃薯的茎干部位对硒的吸收能力较强,硒元素主要富集在马铃薯的茎干部位。  相似文献   

2.
对目前我国保存的608份马铃薯品种(系)采用比重法测定淀粉含量的结果进行分析,初步明确了我国及国外马铃薯品种(系)淀粉含量水平和不同来源品种(系)淀粉含量的差异,并筛选出淀粉含量超过18%的资源45份。  相似文献   

3.
不同来源马铃薯品种淀粉含量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目前我国保存的国内外642份马铃薯品种(系)淀粉含量的测定及其与育成单位生态条件的相关分析,初步弄清了我国马铃薯品种资源淀粉的含量水平和不同来源品种(系)淀粉含量的差异,并筛选出淀粉含量超过20%以上高淀粉资源9份。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A病毒(Potato virus A,PVA)是马铃薯生产上较常见的病毒之一,植株感病症状与品种、病毒株系和环境条件有关.为研究PVA不同分离物对马铃薯的致病力,将3种遗传背景不同的PVA分离物纯毒源,分别接种到指示植物'黄花烟'和马铃薯品种'克新13号'上,应用qRT-PCR检测技术进行病毒侵染鉴定,并观察其致...  相似文献   

5.
用混合株系接种法测定了143份大豆品种(系)对SC~1~SC—8混合株系群的抗性反应。结果表明:在SMV新株系群分化条件下,原来表现较好抗病性的大豆品种很多都已不表现抗性.而新近育出的大豆品系却表现较好的抗性。对初步筛选出的32份抗性材料进行流行弱株系群SC—1和强株系群SC—8的专化抗性接种试验,进一步筛选出21份高抗材料,其中包括科丰1号、山东7222等。  相似文献   

6.
以原丰早、广陆矮4号、桂朝2号等23个品种的5532份再生植株的后代及其对照品种的实生苗为材料进行试验。愈伤组织进行60Co-γ辐射处理,诱导再生的植株在正常季节种植于大田,考查抽穗期等项目。结果表明,各品种的熟性通过组织培养都有较高的变异频率,早熟株系所占比例因品种而异。水稻愈伤组织通过离体辐射后,再生植株后代的生育期有明显的变异,早熟株系的百分率比未辐射处理的有明显提高,而且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通过大田选择,从5千伦处理的株系中获得两个比Basmati 370早熟15天的优良株系。  相似文献   

7.
通过接种我国黄淮海及长江流域大豆产区流行株系SC3和SC7,对50份大豆品种(系)进行了成株抗性及种粒抗性(包括种粒斑驳抗性及种传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仅有2份大豆品种(SD1112和驻豆11)对SC3和SC7株系表现抗病。对SC3和SC7具有种粒斑驳抗性的材料分别为4和3份,接种两个株系后的大豆品种(系)的平均斑驳率分别为44.98%和49.42%,其中A3、SD1112和SD1108对SC3和SC7株系均具有种粒斑驳抗性。所选大豆品种(系)对SC3和SC7株系的平均种传率分别为1.47%和1.22%,对上述两个株系具有种传抗性的大豆品种(系)分别为19和29份。本研究首次鉴定了大豆品种对SC3和SC7株系的种粒抗性,为SMV种粒抗性育种工作拓展了种质抗源。  相似文献   

8.
结合不同环境条件筛选马铃薯高淀粉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两年对不同地区种植的78份马铃薯品种(系)淀粉含量的测定和分析,发现环境条件对马铃薯淀粉含量影响较大。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下,马铃薯品种(系)的淀粉含量普遍提高,增幅为0~6.2个百分点。据此提出利用不同环境条件筛选马铃薯高淀粉材料的新思路,在增加入选准确率的同时,对所选材料的淀粉含量及其变化范围、受环境影响等情况能够较好的掌握,为田间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青枯病是马铃薯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在我省危害相当严重。建立青枯病专用病圃可有效的评价筛选抗病资源材料,供育种和生产利用。通过两年病圃的初步评价,从我所选育、收集的部分资源材料和常规品种(系)中筛选出为中抗的材料9份。两年平均结果病指相对值大于70%,属于高抗(R)的株系为0,病指相对值于40%~70%之间为中抗(MR)的占参试株系的19.29%,病指相对值于20%~40%属中感(MS)的占参试株系的35.09%,病指相对值小于20%属感(S)的占参试株系的45.61%。从病圃发病株率和病指可以看出,成都地区马铃薯生长季节青枯病发病情况春季主要集中在5月份,秋季主要集中在10份,春季病情严重,秋季发病轻。  相似文献   

10.
金粳糯6288是以扬粳糯1号辐射诱变株系为母本、淮稻5号辐射诱变株系为父本进行杂交,经多代系谱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中粳糯稻新品种。该品种在安徽省水稻新品种审定试验和示范种植中表现出高产、稳产、优质、早熟等优点,2020年通过安徽省审定,适宜在安徽省一季中粳稻区推广种植,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大豆花叶病毒株系间的交叉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1个来源不同的大豆花叶病毒株系在不同大豆品种上研究了接种间隔以及混合接种等处理方法对交叉保护效果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类型保护处理组合之间保护效果的差异,并观察了交叉保护作用对大豆部分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挑战接种时间交叉保护作用存在明显差异,与保护接种间隔7d挑战接种保护效果显著好于间隔3、5、9、11d;接种处理方法不同,交叉保护效果也不同,先后接种两个株系可表现保护作用,两株系汁液等体积混合接种或同时各接一片真叶则不表现保护作用;以同一品种上不同症状类型的SMV株系作为保护株系其保护效果存在程度差异,以花叶株系作为保护株系,表现较高的保护作用,以坏死株系作为保护株系,不表现保护作用。交叉保护作用能够显著减轻挑战株系对叶面积和根干重的影响。交叉保护作用在减轻SMV对株高、叶绿素含量和根瘤鲜重的影响上,不同株系、不同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中国马铃薯》2017,(6):321-325
福建省马铃薯品种存在数量较少、多样性程度较低的问题,阻碍福建省马铃薯产业化发展。为了推进福建省马铃薯育种工作,筛选出适宜福建省冬种的马铃薯新品种(系),从国内3个马铃薯育种单位引进9个马铃薯品种(系),以‘紫花851’为对照,在福州地区开展新品种比较试验,并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鄂薯11号’和‘东农311’均无缺苗现象,其中‘鄂薯11号’的商品薯率较对照品种高4.43个百分点,产量较对照品种高17.87%;‘东农311’虽然商品薯率较对照品种低4.27个百分点,但产量表现较突出,较对照品种高33.71%。因此,‘鄂薯11号’和‘东农311’适宜在福州地区种植,可进一步筛选成为适宜福建省冬种的马铃薯新品种(系)。  相似文献   

13.
空间诱变柱花草品系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空间辐射技术选育柱花草新品种(系).空间辐射柱花草种子使其后代发生突变,经连续4a接种鉴定,选育出85个株系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85个株系中30个株系的牧草产量、旱季干物质产量、抗病性、长势和植株存活率表现优良,其中2001-71,2001-2,2001-80,2001-84,2001-81,2001-24以及2001-73的综合测度值极显著高于其群体,有可能成为取代其亲本热研2号柱花草而在生产上推广利用的新品系.  相似文献   

14.
王峰  王敏  张从宇 《麦类作物学报》2013,33(6):1134-1138
为了探讨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对小麦的诱变效应,以优质小麦品种重庆面包麦的干种子为试材,用250 Gy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对317个M3代株系的株高、产量性状、品质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在M3代群体中,株高、穗数、穗长、小穗数、千粒重、穗粒数、穗粒重、株系产量、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等10个性状均发生了变异。以超过群体均值±2.58×标准差(P≤0.01)进行筛选,筛选出各类性状正向变异株系38个,负向变异株系12个,其中48、58、71、307、311等5个株系综合性状优良,其株系产量、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均高于亲本。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发现一个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变异株系292,与重庆面包麦有3个亚基的差异。说明60Co-γ射线辐射诱变小麦可以创造丰富的遗传变异,拓宽品种的遗传基础,能够引起HMW-GS基因位点的变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引进的马铃薯新品种(系)进行适应性评价,筛选出适合大理早春作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为该区马铃薯品种更新换代提供科学依据。以‘合作88’为对照,对比了5个新品种(系)的植株形态特征,抗性表现,鲜薯产量及块茎品质。结果表明:‘同薯20-2’出苗早,出苗率高,茎叶浓绿,植株茂盛,感病相对较轻且产量、商品薯率、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均高于其他参试品种。经进一步试验后可在该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晋西南山区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适应晋西南山区马铃薯产业发展中不同区域、不同种植模式对种薯的不同要求,2010年对引进的12个马铃薯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从各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丰产性、抗病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筛选出了中熟品种中薯9号,早熟品种费乌瑞它、中薯5号3个优良品种在该区域推广。  相似文献   

17.
江苏徐淮地区马铃薯品种种植结构单一,品种退化严重,导致病害加剧、产量及品质下降,严重制约了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引进并筛选适宜当地栽种的高产、优质、抗病马铃薯新品种迫在眉睫.对新选育的4个马铃薯品种(系)进行了连续2年的比较试验,以'中薯3号'为对照,对参试品种(系)生育期、植株性状、丰产性和抗病性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  相似文献   

18.
140个冬小麦品种(系)对UV-B辐射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不同小麦基因型对UV-B辐射响应的差异,以中国黄淮地区140个冬小麦育成品种(系)为材料,在苗期施加4.3kJ·m~(-2)·d~(-1)的UV-B辐射,培养15d后,测定相关的生物量(株高、鲜重、干重)、色素相对含量(花青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光化学植被指数(PRI)等指标,计算UV-B辐射下的响应指数,并根据冬小麦幼苗干重响应指数对140个品种(系)进行了UV-B耐性分类。结果表明,140个冬小麦幼苗的7个被检测指标对UV-B辐射的响应不尽相同。对7个被测指标响应指数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反映植物生物量指标的响应指数与色素指标的响应指数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有39个品种(系)的幼苗对UV-B辐射敏感,其中,9305031-2的干重降低幅度最大(34.8%);抗UV-B辐射的品种(系)有36个,其中,京10531干重增加幅度最大(71.0%);其他65个品种(系)对UV-B辐射不敏感。  相似文献   

19.
经过 6年多时间的多地点、多品种及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 ,筛选出适于辽宁省栽培的不同用途的马铃薯品种和生产基地 ,编制了不同加工用途马铃薯品质、性状标准。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Y病毒(PVY)是严重危害我国马铃薯生产的主要病毒之一。本研究通过RT-PCR的方法,对依据症状采集的124份马铃薯叶片样品进行了病毒检测,并对其中PVY阳性样品进行了株系类型分析。结果显示,在93份PVY阳性样品中,PVYN/NTN/N??O类型株系占60.2%,而PVYO普通株系占20.4%,还有18个样品(19.4%)显示受到两种类型PVY的混合侵染。进一步分析表明,在PVYN/NTN/N??O类型株系中,PVYNTN、PVYN??O和PVYN三种株系分别占83.8%、12.2%和4.0%;而PVYO普通株系中,PVYO-FL和PVYO-RB两种变异型各占70.3%和29.7%。本研究结果显示,PVYNTN和PVYO-FL是检测样品中主要的PVY株系,该结果为指导马铃薯PVY的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