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文主要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甜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通过不同种植密度对甜玉米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和相关分析得出,甜玉米的种植密度不能过大,超过82 500株/hm~2后甜玉米的商品品质就会下降,在甜玉米栽培过程中,应选择鲜出籽率高的玉米品种,其次对果穗形状和穗长都要合适以增加甜玉米的商品性品质。  相似文献   

2.
以2014年四川省鲜食甜玉米区试9个甜玉米新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水溶性总糖与10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甜玉米水溶性总糖与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度的大小依次为穗行数穗粗百粒重穗长出苗-采收期穗位高株高行粒数出籽率秃尖,穗行数是影响甜玉米水溶性总糖含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穗粗、百粒重,秃尖对甜玉米水溶性总糖含量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抗旱性强且具有优良性状的甜玉米材料,本试验对44份热带甜玉米种质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并进行抗旱性鉴定评价。结果表明,44份甜玉米种质的株高、叶长、叶宽、茎粗、穗位高及百粒重等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其中穗位高的变异性最大,变异系数达到30.17%,而叶长的变异性最小,仅为11.93%;且各农艺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较大,均在1.89~2.06之间,这些种质材料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这44份甜玉米材料之间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性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POD活性在143.49~2382.80 U·g-1·min-1之间,2 000 U·g-1·min-1以上的材料只有3个;而CAT活性在134.60~653.93 U·g-1·min-1之间,600 U·g-1·min-1以上的材料只有2个。通过对甜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抗氧化酶活性类群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发现ZM110、ZM112、ZM114、ZM121这4个材料不仅抗旱性强,而且主要农艺性状表现良好,可选作甜玉米种质创新利用和抗旱遗传育种研究候选材料。  相似文献   

4.
甜玉米新品种吉甜6号是吉林农业大学以自选系吉898为母本,吉90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超甜玉米单交种。2000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超甜玉米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2个超甜玉米杂交种9个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甜玉米杂交种鲜穗产量与各性状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吐丝期〉穗行数〉穗长〉穗粗〉双穗率〉行粒数〉株高〉百粒重〉着粒深度。为优质高产超甜玉米杂交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选育含糖量高的甜玉米品种,本试验对甜玉米含糖量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含糖量与穗长、株高、穗位呈正相关,与单穗重、秃尖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轴重、轴粗、百粒重、茎粗呈负相关。在实际选择中可以参考这些性状来选择含糖量高的甜玉米。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各主要农艺性状和含糖量之间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对此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对含糖量的通径系数顺序为穗长>株高>轴重>穗位>单穗重>穗粗>茎粗>行粒数>穗行数>百粒重>轴粗>秃尖长>皮渣率。本研究为今后选育含糖量高的甜玉米品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甜玉米鲜穗产量与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17年国家西南区鲜食甜玉米区试11个组合的10个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甜玉米的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穗粗穗长行粒数穗行数穗位高秃尖长株高出籽率鲜百粒重出苗-采收。穗粗是影响甜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出苗-采收对产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试验通过少免耕栽培与常规栽培对比试验,分析少免耕栽培方式对甜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与常规栽培相比,少免耕栽培的甜玉米出苗齐,苗期长势优;对甜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果穗性状影响不大;甜玉米鲜苞产量略少,但纯收入仍增收2%以上.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影响超甜玉米鲜穗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间的主次关系。对20个超甜玉米自交系的11个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相关分析表明,鲜穗产量与穗长、行粒数、穗粗、百粒质量、穗行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出籽率呈显著正相关,与秃尖长呈极显著负相关。进一步进行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鲜穗产量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穗长、穗行数、百粒质量、穗粗、行粒数、出籽率和秃尖长。因此,增加穗长、穗行数,提高百粒质量和出籽率,并兼顾其他性状是提高超甜玉米自交系鲜穗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鲜食甜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程度,用灰色关联度的分析方法,对 18 个甜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8 个甜玉米品种出苗—采收天数为 79~88d,株高为 185~285cm,穗位高为55~130cm,穗长为 16.0~20.8cm,穗粗为 4.7~5.1cm,秃尖长为 0.2~5.5cm,穗行数为 13.6~17.6 行,行粒数为 21.4~40.4 粒,百粒重为 23.3~43.3g,出籽率为51.8%~60.8%,产量为 9036.0~14919.0kg/hm2;18 个甜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穗长 > 行粒数 > 穗粗 > 株高 > 出苗—采收天数 > 穗位高 > 百粒重 > 出籽率 > 穗行数 > 秃尖长;穗长是影响甜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行粒数、穗粗,秃尖长对产量影响相对较小。表明在重庆地区要选育出高产甜玉米杂交品种,应在育种中着重考虑穗长、行粒数和穗粗 3 个性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种植密度对甜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甜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进行了不同种植密度对甜玉米品种"粤甜16号"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粤甜16号"的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种植密度在3200株/667m~2时玉米植株群体和个体能够得到协调发育,综合性状较合理,产量、产值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玉米农艺性状是影响植株个体发育状况及群体生产效能的重要因素。本试验以甜玉米T8(♀)和T33(♂)为亲本,组配杂交组合,F2代乳熟期调查各单株主要农艺性状,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进行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甜玉米茎粗的最佳遗传模型符合A-3模型,即2对完全显性基因控制;穗位高的最适遗传模型为B-6,即2对等显性基因遗传;穗位叶夹角最适遗传模型为B-1,即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遗传,两对基因都以加性效应为主;雄穗分枝数最适遗传模型为B-4,即2对等加性基因控制,以主基因遗传为主。本试验结果可为甜玉米育种实践及农艺性状遗传改良和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超甜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及鲜穗产量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为了研究影响超甜玉米鲜穗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间的主次关系,应用多元统计方法,以30个超甜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对株高、穗位高、叶片数、茎粗、秃尖长、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出籽率、鲜穗产量等12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前7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大于85%,说明前7个主成分就可以基本表达原12个性状所代表的遗传特征。前7个主成分主要包括产量因子、穗行数因子、穗粗因子、粒重因子、株高因子、茎粗因子和秃尖长因子,这些因子大致代表了供试自交系的综合指标,为超甜玉米自交系的性状综合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甜玉米新种质生化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我国自己转育成的甜玉米新种南材料,研究甜玉米的生化成分,优势率和遗传控制,研究结果表明,(1)甜玉米新质各种生化成分与原始基因型接近,营养价值高,食味品质好;(2)甜玉米品质性状优势率以负(向)优势为主,明显不同生长势性状的优势率;(3)普甜,甜脆,超甜玉米籽粒外观性状和糖分含量均受其各自的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5.
甜玉米新品种吉甜9号是吉林农业大学以自选系吉529为母本.吉326为父本杂交组配成的超甜玉米单交种.该杂交组合于2005-2006年参加吉林省特用玉米区域试验,其产量、品质、抗病虫性及适应性均表现优异.2007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吉甜9号.  相似文献   

16.
吉甜3号是吉林农业大学农学系1988年以自选系B871(Su1)为母本,自选系509(Su1Se)为父本杂交选育的高产、优质甜玉米单交种。1994年经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种子为甜质型,黄色,百粒重148g。幼苗绿色,长势较强,株...  相似文献   

17.
粤甜3号玉米栽培密度与农艺性状的动态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超甜玉米粤甜3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栽培密度对其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密度在48000株/hm2时,鲜苞商品性状和产量能够得到比较好的协调,取得好的效益。密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鲜苞商品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选用9个普甜玉米(Zea mays L.sacchorata Sturt)自交系作测验种,用新选育的10个普甜玉米自交系作待测系,采用NCⅡ交配设计,对待测系配合力测定中的测验种进行筛选。结果表明:甜玉米自交系可筛选出用于测定甜玉米待测系的产量及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的测验种;对测验种的株高选择不严格,而穗重、穗长、穗粗、行粒数、千粒重、生育期及秃尖长对测验种的选择较严格。  相似文献   

19.
朱永平  和凤美 《种子》2001,(4):17-18,25
选用9个普甜玉米(Zea mays L.saccharata Sturt)自交系作测验种,用新选育的10个普甜玉米自交系作待测系,采用NCⅡ交配设计,对待测系配合力测定中的测验种进行筛选。结果表明:甜玉米自交系可筛选出用于测定甜玉米待测系的产量及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的测验种。穗重、穗长、穗粗、行粒数、千粒重、株高及生育期对测验种的选择不太严格;而秃尖长对测验种的选择较严格。  相似文献   

20.
双隐性甜糯玉米的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郝小琴  吴子恺 《作物学报》2003,29(3):321-330
利用糯玉米(wxwx)分别与普甜玉米(su1su1)和超甜玉米(sh2sh2)杂交,在F1代的果穗上分离出纯合双隐性甜糯玉米(su1su1wxwx或sh2sh2wxwx),再同时种植双隐性甜糯玉米及亲本普甜玉米、超甜玉米和糯玉米,观测了一系列农艺性状,并分析了甜糯双隐性基因的互作效应.主要结果如下:(1)双隐性甜糯玉米的三叶期出现最迟,株高较高.(2)大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