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明确冷藏‘砀山酥梨’适宜的保鲜膜包装。【方法】研究不同保鲜膜包装的‘砀山酥梨’果实在(0±0.5)℃低温条件下冷藏150 d和210 d,常温20℃条件下放置24 h和货架9 d时果实呼吸强度、乙醇质量分数、虎皮病和果心褐变以及贮藏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果实贮藏210 d+20℃货架9 d时,CK(裸果)果实呼吸强度和乙醇质量分数高,可溶性固形物(SSC)和硬度低,果皮颜色暗、黄,虎皮严重,风味异常,由于失水导致果皮皱缩,果柄干枯、褐变严重,商品价值降低;与CK相比,PVC薄膜袋虽能抑制果皮转黄,保持果实的硬度和果柄的新鲜程度,降低货架期果实的呼吸强度,但由于冷藏期间PVC袋内CO2体积分数高(2.30%~2.70%),O2体积分数低(17.0%~17.9%),导致果实中乙醇积累,造成货架期虎皮病和果心褐变严重,引起风味劣变;PE薄膜袋扎口包装的果实风味基本正常,贮藏效果稍好于PVC包装;PE薄膜袋掩口和高渗出CO2保鲜袋能保持贮藏和货架期果实较高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SSC)以及较低的乙醇质量分数,而且果实风味和外观颜色正常,无虎皮,果心褐变轻微。【结论】‘砀山酥梨’不宜裸果贮藏。相对于PVC和PE薄膜袋扎口包装来说,PE薄膜袋掩口和高渗出CO2保鲜袋对‘砀山酥梨’长期贮藏、保持货架期果实品质和抑制褐变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猕猴桃新品种皖金的采后贮藏特点,明晰其适宜的贮藏温度及包装膜袋厚度。【方法】试验分为两部分:首先将部分果实分别放入(0±0.5)℃、(1±0.5)℃、(2±0.5)℃,相对湿度(90±5)%冷库以及常温(CK1)下贮藏,定期取样测定相关指标,确定皖金适宜贮藏温度;在上述适宜贮温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贮藏条件,采用不同厚度(0.01、0.03、0.05 mm)的聚乙烯(polyethylene,PE)膜袋密封包装果实,未包装果实为对照(CK2),筛选膜袋厚度。【结果】(1±0.5)℃贮藏温度下,果实贮藏保鲜效果较好,与(2±0.5)℃处理相比延长了有效贮藏期,与(0±0.5)℃处理相比显著降低了冷害的发生;在(1±0.5)℃下,不同厚度的膜袋包装处理与对照相比均可减缓果实硬度下降,延长有效贮藏期,延缓果实冷害的发生。其中0.03 mm PE膜袋处理果实贮藏效果更优。【结论】在(1±0.5)℃贮藏条件下,0.03 mm PE膜袋处理对延长皖金猕猴桃果实的贮藏保鲜期、减缓冷害发生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果蔬物流的现实需求,设计了一款用于果蔬产地预冷和冷藏运输的保温包装容器。以苹果为测试对象,分析了环境温度、蓄冷介质用量等影响因素对包装预冷和保温效果的影响,优化了包装的材料选型和结构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蓄冷介质用量对包装预冷效果影响较显著,环境温度对包装保温效果影响较显著。通过实际性能测试表明,本保温包装容器在通常运输条件下,可实现在10℃以下的有效保温时间为30h,隔热性能良好,结构设计灵活便携,对保温包装在果蔬物流领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蓄冷式保温集装箱在蔬菜流通中的保鲜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生鲜农产品公铁联运需求,推动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测试了自主研发的蓄冷式保温集装箱在蔬菜上的实际应用效果。使用温度记录仪采集了蓄冷式保温集装箱的前中后部的温度数据;以色差(L~*、a~*、b~*)、硬度、pH值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两种蔬菜(油菜、韭黄)采用蓄冷式保温集装箱不同包装处理运输前后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箱内温度随箱外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波动,但波动较小,箱内温度后部≥中部≥前部;不同处理组油菜的色差(L~*、a~*、b~*)、硬度和pH值均无显著变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泡沫箱组、泡沫箱+冰组的略有下降,筐装组明显上升;泡沫箱组、泡沫箱+冰组的韭黄较运输前偏红、偏蓝,色泽略有变化,筐装组无明显变化,不同处理组韭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pH值均无明显变化。整体上,泡沫箱组、泡沫箱+冰组的蔬菜品质优于筐装组,这为蓄冷式保温集装箱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贮藏温度对梨新品种‘玉露香’果实保绿效果和品质维持的影响,为生产上针对不同贮藏期限的‘玉露香’保鲜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山西太谷‘玉露香’为材料,通过对果实冰点测定,设定3个不同贮藏温度(分别为-1、0和2℃),于冷藏120和210 d后刚取出时以及相对应的货架10 d时测定生理指标,并调查不同贮藏期果实果心褐变指数和腐烂率,同时对不同温度下贮藏果实进行感官评价。【结果】L值和h值可分别较好地反映‘玉露香’果实油腻化程度和转黄程度,不同温度对‘玉露香’梨保绿效果差异主要体现在贮藏后期(210 d)。贮藏至120 d时,不同贮藏温度下果实腐烂率和果心褐变指数均较低。贮藏至210 d时,-1℃可有效抑制果实油腻化和褪绿转黄的发生进程,并且降低果心褐变指数和腐烂率的发生,而0℃更有利于果实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维持,-1℃和0℃对果皮L值和h值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在整个贮藏期,不同贮藏温度贮藏果实的Fv和Fv/Fm在冷库取出时差异不显著,但在(120+10)d时,2℃显著低于-1℃和0℃,在(210+10)d时,-1℃显著高于0℃和2℃。低温(-1℃)能更好地抑制果实贮藏期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减缓果皮和果心相对电导率的升高,保持较好的食用品质。【结论】‘玉露香’短期贮藏(不超过90 d)以2℃为宜,贮藏至春节前后,可选择0℃,贮藏至3月份以后以-1~-0.5℃为宜,但贮藏期仍不可超过210 d。  相似文献   

6.
不同低温贮藏对砀山酥梨货架期组织褐变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西太谷和临猗地区的砀山酥梨果实为材料,研究了–1、0、1.5和5 ℃低温对贮藏后20 ℃货架期砀山酥梨虎皮病、果心褐变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砀山酥梨虎皮病主要出现在低温贮藏后期(200 d以后)出库的货架期果实上,而且贮藏温度越低,货架期间虎皮病越严重。在–1和5 ℃贮藏条件下砀山酥梨的果心褐变指数明显高于0和1.5 ℃。0和1.5 ℃能较好保持果实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保持果实较好的口感和风味;5 ℃果实硬度最低,腐烂率最高;–1 ℃虽然可以降低果实的腐烂率,但贮藏后期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果实风味异常。山西太谷和临猗两个地区生产的砀山酥梨在不同低温条件下品质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酥梨中长期贮藏温度以0 ~ 1.5 ℃为宜,中短期贮藏(120 d之内)可采用1.5 ~ 5 ℃。  相似文献   

7.
毛花猕猴桃‘华特’果实采后糖代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毛花猕猴桃果实采后在常温和低温贮藏下果肉与果心的糖代谢特性。【方法】以毛花猕猴桃新品种‘华特’为材料,将采后果实分别在常温(20℃)和低温(1℃)贮藏28 d和56 d,检测果肉和果心的淀粉、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淀粉酶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华特’果肉和果心均以积累己糖为主,两者总糖含量相近,但不同糖的分配存在差异,特别是果心的蔗糖含量极显著高于果肉的含量。果肉和果心的淀粉和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淀粉伴随着淀粉酶活性的升高迅速降解,果糖和葡萄糖快速积累,而蔗糖含量逐渐下降。果肉和果心糖含量的差异变化是蔗糖代谢各种酶协同作用的结果。果肉和果心的蔗糖分解酶活性,即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活性高于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使蔗糖含量逐渐下降。【结论】‘华特’果实采后果肉与果心的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变化表现差异,果肉具有较高AI和NI活性,及较低SPS活性是导致其蔗糖含量显著低于果心的重要原因。低温贮藏有效降低了果实淀粉酶、AI、NI、SPS和SS活性的变化幅度,从而缓解了果肉和果心蔗糖和淀粉的降解,也延缓了果糖和葡萄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8.
由于新疆独特的气候条件,在此环境下生长的哈密瓜有良好的品质,十分受消费者欢迎,但由于新疆到内地的路程较远,哈密瓜的运输成为难点问题。本文旨在为哈密瓜的冷链运输提供理论参考,从预冷终温、风速和预冷方式三方面研究了不同预冷方式对哈密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差压预冷降温速率快,能够有效延缓果实的硬度下降和腐烂,效果优于冷风预冷。在风速为3 m/s时,差压预冷的降温速率较快。哈密瓜的冷害临界温度为6℃,将果实预冷并贮藏于6~8℃时,能有效减少哈密瓜的冷害。  相似文献   

9.
不同温度下气调贮藏对鸭梨果实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气调贮藏对鸭梨果实的果心褐变及贮藏品质的综合影响.试验表明:气调贮藏在不同温度处理下对果心褐变有不同的影响:12℃缓慢降温(12℃~0℃)气调贮藏可减轻果实的后期褐变,但在0℃处理中气调则可加重果实的褐变;同时在一定的处理温度下气调贮藏可保持良好的贮藏品质,表现为维持较高的硬度和可滴定酸并阻止叶绿素的降解,延长果实贮藏寿命及货架期.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巫山脆李采后包装贮运关键控制参数,2018—2019年设置了4种不同冷藏温度(-1~-3℃、0~2℃、4~6℃、8~10℃)、3种不同成熟度(75%、85%、95%)、2种包装控温方法[传统方法:纸箱+泡沫箱+PET塑料盒+冰袋,改进方法:纸盒+珍珠棉(单果)+冰瓶]和4种辅助保鲜措施[空白对照、干燥剂氯化钙(GaCl_2)10 g、乙烯抑制剂1-甲基环丙烯(1-MCP)3 g、GaCl_2 10 g+1-MCP 3 g]试验。结果表明,巫山脆李采后最适贮藏温度为0~2℃;贮藏果应采收85%成熟度的果实;采用改进包装控温方法能够在中期(7 d)冷藏中使果实较好地保持硬度;在包装盒中添加乙烯抑制剂1-MCP,可降低果实呼吸强度,有效降低果实长期(20 d)冷藏的腐烂率。  相似文献   

11.
采前避雨栽培影响桃果实采后贮藏品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桃果实的贮藏研究主要包括品质维持技术研发及调控机制分析,有关采前生产措施对于采后贮藏品质的报道相对较少。【方法】研究选取水蜜桃品种‘湖景蜜露’(Prunus persica L.Batsch‘Hujingmilu’)为材料,以露地栽培为对照,开展避雨栽培桃果实在采后低温贮藏及货架期间的品质分析。【结果】避雨栽培果实置于0℃贮藏21 d转货架3 d发生果肉组织褐变等冷害症状,对照果实出现冷害的时间为28 d转货架。不同栽培模式来源果实的蔗糖、果糖和葡萄糖等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苹果酸和柠檬酸等有机酸含量的显著差异主要发生在低温贮藏21 d转货架3 d,整个贮藏过程中的糖酸比含量在不同处理中并无显著差异。电子鼻的统计质量控制(SQC)分析结果显示,避雨栽培果实在采后低温贮藏期间与对照样品存在感官品质差异。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SPME-GC-MS)分析发现低温后转货架发生冷害的避雨栽培果实内酯类、酯类、呋喃类和降异戊二烯等挥发性物质显著含量低于对照果实,冷害越严重浓度越低。对于具体挥发性物质而言,乙酸己酯、顺-3-乙酸己烯酯、反-2-乙酸己烯酯、γ-癸内酯等在避雨栽培果实低温贮藏转货架后显著低于对照。【结论】相对于露地栽培措施,避雨栽培桃果实在采后低温贮藏过程中更易发生冷害,主要症状包括果肉褐变、组织不能正常软化,蔗糖含量减少,果香型的内酯类和酯类物质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2.
差压预冷对哈密瓜采后乙烯释放和呼吸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军  徐畅  耿新丽  廖新福 《北方园艺》2016,(21):125-127
以"西州密25号"哈密瓜为试材,采用差压预冷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预冷风速与温度对贮藏期哈密瓜果实乙烯释放量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确定差压预冷合适的风速和温度,为哈密瓜的差压贮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0~2℃预冷温度条件下,预冷风速以2.0m·s~(-1)抑制乙烯的释放量和减少果实的呼吸速率效果较为明显。而在3.0m·s~(-1)预冷风速条件下,预冷温度以2~4、4~6℃时抑制乙烯的释放量和减少果实的呼吸速率效果较明显,故确定哈密瓜差压预冷风速和温度分别为2.0m·s~(-1)和2~6℃。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厚度的保鲜袋自发气调包装和乙烯吸收剂对‘玉露香’梨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为生产应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分别将商业成熟的‘玉露香’梨采用0.02 mm PE袋、0.02 mm PE袋+乙烯吸收剂、0.03 mm PE袋、0.03 mm PE袋+乙烯吸收剂、0.04 mm PE袋和0.04 mm PE袋+乙烯吸收剂扎口处理形成自发气调环境,于温度(0±0.5)℃、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贮藏,并以0.02 mm PE袋不扎口为对照处理。定期监测不同包装袋内O2、CO2和乙烯浓度,在‘玉露香’梨冷藏150 d和210 d时测定各处理果实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抗坏血酸、货架期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等理化指标,并调查果心褐变情况。【结果】采用扎口处理的不同厚度保鲜袋内气体成分在第35天时达到平衡,气调能力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0.04 mm PE袋0.03 mm PE袋0.02 mm PE袋,CO2浓度最高可达到3.2%,最低为0.9%。与其他厚度保鲜袋相比,采用0.03 mm PE袋包装进行自发气调处理能够抑制果皮叶绿素含量、Fm、Fv和Fv/Fm的下降,果实硬度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果心褐变指数显著高于对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结论】0.03 mm PE袋的自发气调可使环境维持在O2为18.7%~19.5%、CO2为1.2%~1.5%时有效保持‘玉露香’梨果实果面绿色,但降低了果实可滴定酸、维生素C等内在品质,同时增加了果心褐变程度。乙烯吸收剂对保绿效果不明显,因此,需要自发气调结合1-MCP处理,从而既达到保绿效果,又能有效维持果实内在品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中的石榴果实呼吸比率较低,无呼吸高峰出现。根据果皮色泽、汁液色泽及成分的变化测定,它们产生的乙烯量很少,而且对各种外加乙烯处理无反应。二氧化碳和乙烯生产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长。在0和10℃间果实的呼吸商为3.4;10和20℃间为3.0;而20和30℃间则为2.3。在5℃或低于5℃下贮藏导致了果实冷害,并且冷害症状的严重程度随贮藏时间的增加温度下降(3.5℃以下)而增加。冷害症状(在果实移至20℃贮藏3天后变得愈加明显)包括果皮褐色化、表皮凹陷和对衰败组织敏感性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不同O2体积分数的自发气调(modified atmosphere,MA)处理对桃果实贮藏冷害及风味品质的影响,分析PDC和ADH基因在MA处理诱导乙醇和乙醛积累中的作用,确定桃果实MA处理的适宜O2体积分数。【方法】以湖景蜜露和中华寿桃果实为材料,分别在0℃冷藏40、60 d后转至20℃货架放置3、4 d;设置3种MA处理,即MA1、MA2和MA3,其冷藏中后期O2体积分数控制在1.0%、3.0%和5.0%,以直接冷库贮藏为对照。测定冷害相关生理指标、乙醛和乙醇含量及PpPDCs和PpADHs基因表达量。【结果】3种MA处理均可有效抑制桃果实冷害,在货架期结束,湖景蜜露和中华寿桃对照组的褐变指数分别高达0.53和0.69,而MA处理的果实褐变指数均低于0.1。MA1和MA2处理的果实在贮藏期间乙醇和乙醛不同程度积累,而MA3处理对乙醇和乙醛积累无明显影响。转货架后各处理乙醇积累有所减少而乙醛变化不大。在桃基因组中共鉴定出5个PpPDCs和33个PpADHs基因家族成员,其中,PpPDC1、PpPDC2、Pp...  相似文献   

16.
不同预冷方式对货架期甜樱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甜樱桃品种‘美早’为试材,采用冰水预冷和强制通风预冷2种预冷方式,并以不预冷为对照,比较了2种预冷方式处理后果实降温速度,并测定分析了预冷处理对果实失重率、色泽、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花青素含量、果柄褐变指数、腐烂率和有效货架期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冷处理能够显著降低果实失重率、腐烂率和果柄褐变指数,延缓果实颜色(亮度、色度和饱和度)和果实硬度的下降,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延长了果实有效货架期2~3 d,而对果实花青素含量影响不大;2种预冷处理以冰水预冷效果最佳,冰水预冷较强制通风预冷使果实降温速度快,预冷时间缩短62%,建议生产上甜樱桃采后及时冰水预冷。  相似文献   

17.
不同温度和CO_2体积分数对丰水梨采后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丰水梨采后适宜的贮藏温度和CO2体积分数,从果实硬度、膜透性、乙醇质量分数、总酚质量分数、PG活性、PPO活性及果心褐变等方面研究了不同温度和CO2体积分数对丰水梨果实的防褐保鲜效果。结果表明,-1.5℃明显降低果实腐烂率,维持较高的果实硬度,但果实发生不同程度冷害;5℃适合短期贮藏(<60d)。与CK相比,3%O2+1%CO2可较好保持果实硬度和风味,明显抑制PPO活性、乙醇产生和果心褐变,延缓酚类物质降解,较好保持细胞膜完整性;2%CO2防褐保鲜效果次之;3%~5%CO2防褐保鲜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8.
杨梅是原产我国的特色水果。自然条件下,杨梅果实采后贮藏时间短,是最不耐贮藏的水果之一。采用基于预冷、温湿度控制的采后冷链物流技术,可以有效延缓杨梅果实成熟衰老进程,降低表面微生物活力,维持良好品质和商品性,延长贮藏物流时间,促进杨梅产业规模扩大和市场开拓,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正>早金酥梨是辽宁省果树所以早酥梨为母本、金水酥为父本杂交选育的早熟、优质、丰产、抗病梨新品种,2009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备案命名。1主要特性1.1果实主要性状果实纺锤形,平均单果质量为240 g,大果质量为600 g;平均纵径8.64 cm,横径约7.63 cm果面绿黄色、光滑果柄长,萼片脱落、少部分残存果皮薄果心小果肉白色肉质酥脆石细胞少,汁液多,风味酸甜;硬度4.82 kg·CM-2,含可溶性固形物10.8%,可滴定酸0.252%,Vc 3.372 mg/100 go品质极上,货架期20 d以上。  相似文献   

20.
冷害导致砂糖橘果实品质劣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将砂糖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 Shiyueju)果实置于1℃、3℃、6℃和9℃下贮藏,比较其贮藏效果及冷害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砂糖橘最适贮藏温度为6℃,在1~3℃温度贮藏易发生冷害。冷害导致果实外观品质下降,果肉乙醛和乙醇含量累积,果肉异味,品质下降。1℃贮藏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较6℃高,丙二醛(MDA)含量增加,丙酮酸脱羧酶(PDC)和乙醇脱氢酶(ADH)活性大幅度提高。说明在冷害温度下,砂糖橘果肉异味是由于乙醛和乙醇累积,而果实呼吸强度的提高与PDC和ADH活性的增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