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从水稻根部分离到的1株解淀粉芽孢杆菌WH1为材料,通过红外吸收光谱对其发酵液中的抗菌活性物质进行了鉴定,并通过平板抑制试验和离体叶片防治试验,研究其发酵液对油茶炭疽病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WH1发酵液中的抗菌活性物质为脂肽,该成分能够使油茶炭疽病菌丝畸形,高稀释倍数的发酵液对离体油茶叶片上的炭疽病仍然有显著的防效.以...  相似文献   

2.
扶芳藤内生真菌HX003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扶芳藤内生真菌的抑菌作用。[方法]对从扶芳藤植株中分离的内生真菌HX003进行液体培养,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获得发酵液和菌丝体的丙酮粗提物对小麦赤霉病病菌、苹果炭疽病病菌、油菜菌核病病菌、苹果轮纹病病菌、橘子胶孢炭疽病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将发酵液浓缩至1/10时,其对几种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均在30%以下,对苹果轮纹病病菌的抑制率最低,而对小麦赤霉病病菌的抑制率相对较高,达27.9%。获得菌丝体的丙酮提取液对5种供试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相对抑制率液体培养3 d后均达60%以上。[结论]扶芳藤内生真菌HX003的发酵液及菌丝体粗提物中具体抑菌物质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土壤链霉菌CaiF1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及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辉  张茜  曾建民  李少华  谭志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037-21039
[目的]从土壤链霉菌CaiF1发酵液中分离纯化抗菌物质,并研究该物质的活性。[方法]采用乙酸乙酯萃取、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硅胶层析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分离技术纯化抗菌物质,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白粉病菌为指示菌进行活性研究。[结果]土壤链霉菌CaiF1发酵液中抗菌物质得到分离纯化;该物质在pH 2.0~10.0、100℃和紫外照射24 h条件下抑菌活性几乎不变,对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达69.7%。[结论]分离纯化的土壤链霉菌CaiF1抗菌物质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为其结构鉴定和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土壤链霉菌CaiF1发酵液中分离纯化抗菌物质,并研究该物质的活性。[方法]采用乙酸乙酯萃取,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硅胶层析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分离技术纯化抗菌物质,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白粉病菌为指示菌进行活性研究。[结果]土壤链霉菌CaiF1发酵液中抗菌物质得到分离纯化;该物质在pH2.0-pH10.0、100℃和紫外照射24h条件下抑菌活性几乎不变,对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达69.7%。[结论]分离纯化的土壤链霉菌CaiF1抗菌物质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为其结构鉴定和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旨在研究土壤真菌NO6发酵液中对杂草野燕麦具有抑制作用的次生代谢产物。从坎布拉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菌株,利用培养皿分析法测定其次级代谢产物除草活性,利用菌落形态和ITS序列对除草活性最高的菌株进行鉴定,进而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TLC和半制备HPLC方法对其代谢产物中的除草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共分离获得9株微生物菌株,其中菌株NO6对野燕麦的除草活性最高,将其鉴定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发酵液经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层析和半制备HPLC分离纯化得到保留时间为66.868min的除草活性物质3。  相似文献   

6.
绒白乳菇发酵液抑菌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及其结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抑制杨树叶枯病菌生长的活性成分,进行了绒白乳菇发酵液抑菌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液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粗分离得到5个组分,其中组分4显现出较高的抑菌活性;组分4经TLC得到样品A和样品B,其中样品B能够完全抑制叶枯病菌生长;薄层检测和GC分析判定样品B为单一化合物,纯度为98.805%;综合UV、IR、EI-MS和NMR的检测结果,推断样品B的分子式是C8H9NO,分子量135,化学名为1-(2-吡啶)-2-丙酮,在绒白乳菇发酵液中首次发现该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离利用防治辣椒炭疽病的高效生防菌株,从健康辣椒根部分离对辣椒炭疽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通过多相分类鉴定、盆栽试验、次生代谢产物检测、发酵液活性物质分离及稳定性检测,对生防菌进行分类鉴定和防治作用的初步探索。分离出2株抑菌效果好的链霉菌LX-4和LX-18,分别鉴定为Streptomyces angustmyceticusS.luteogriseus。LX-4和LX-18对辣椒种子的萌发无影响,但对辣椒幼苗均有促生作用,对辣椒幼苗株高的增幅分别为21.61%和6.89%,对根长的增幅分别为6.76%和27.48%。LX-4和LX-18均可产生β-1,3-葡聚糖酶、蛋白酶、噬铁素和脂肪酶。两者的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相粗提物均有抑菌活性,LX-18的乙酸乙酯相物质抑菌活性高;LX-4的正丁醇相物质抑菌活性高。LX-4和 LX-18发酵液的的抑菌活性分别在pH 2~12和pH 6~12下稳定,均能在温度低于40 ℃时和光照96 h内稳定,但长时间在紫外照射下活性降低。结果表明,LX-4、LX-18对辣椒炭疽病有很好的生防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黑核桃内生真菌HJ1发酵产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黑核桃茎分离得到一株真菌,编号为HJ1.对其进行生物学观察,初步鉴定为无孢科小核属.将此菌株进行液体发酵,研究其发酵液萃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①发酵液的萃取物对10种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各萃取相粗提物浓度为40 mg·mL-1时,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制效果最好.②不同浓度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同一种病原真菌表现出不同的抑制效果.③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不同病原菌的抑制效果也存在显著差异.④乙酸乙酯萃取物对4种细菌的抑菌试验表明,其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苏杭  孙利芹  赵小惠  王明雨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387-18390
[目的]探索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从卢氏藻中分离抑菌活性化合物。[方法]采用正己烷-乙酸甲酯-乙腈-水(体积比为4∶4∶3∶4)的液-液-液3相溶剂体系为高速逆流色谱的最优分离体系,以上相和中相为固定相,依次以下相和中相对样品进行洗脱,并收集分离液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纯度。[结果]洗脱共得到RS1、RS2、RS3 3个组分物质,经HPLC纯度检测,RS1为极性较强的单一化合物;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RS1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真菌都有很好的抑菌效果,RS2对细菌有抑菌效果,对真菌无抑菌作用,RS3没有抑菌活性。[结论]液-液-液3相高速逆流色谱法能够一步从卢氏藻混合物中分离获得具有良好抑菌活性的单体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油茶林土壤放线菌的分离及其拮抗油茶炭疽病菌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油茶林不同类型土样中分离到85株放线菌,采用PDA培养基和甲壳素脱乙酰酶培养基进行筛选。结果表明,以油茶炭疽病菌为指示菌,用对峙培养法选出抑菌带宽度达15 mm以上的菌株18株,菌株CF17拮抗效果最明显;CF17对油茶根腐病菌、油茶叶枯病菌等供试病原真菌也有较好抑菌效果,对各供试病原真菌的抑菌带宽度达14 mm以上;CF18、CF33和CF48菌株能产生甲壳素脱乙酰酶。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芒果不同品种茎叶粗提物对芒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芒果蒂腐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香蕉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musae(Berk & Curt)Arx]、香蕉枯萎病菌(Fusa...  相似文献   

12.
链霉菌S417菌株发酵液的抗真菌活性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6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拮抗链霉菌S417发酵液的抑菌谱;以采后香蕉炭疽病菌为指示菌,管碟法测定发酵液经不同理化园子处理后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链霉菌S417发酵液对16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对香蕉炭疽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等5种真菌的抑制率在82.53%~69.63%之间,显著高于其他供试菌株.120℃处理20 min,发酵液仍有较强抑菌活性;紫外线照射25 min,对发酵液抑菌活性无显著影响;阳光照射4h,抑菌活性丧失;发酵液对酸碱稳定,在pH值6.0时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3.
海漆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物对3种植物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树植物海漆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芒果炭疽病、香蕉枯萎病进行了室内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4种提取方法的提取物对供试的病原菌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其中溶剂浸渍法最好,索氏提取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4.
为获得对文心兰(Oncidium hybridum)炭疽病具有生物防治潜力的菌株,前期从健康文心兰"博大1号"叶片中分离得到1株内生菌株WB75,通过平板对峙法和发酵液抑菌性判定该菌具有防治炭疽病的生防潜力.平板对峙结果表明,菌株WB75对胶孢炭疽菌的抑制率为58.79%.菌株WB75的发酵原液和高温处理后的发酵液对胶...  相似文献   

15.
连翘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DA培养基从连翘茎、叶中分离到19株内生真菌,对其分别进行液体培养,将发酵产物中的发酵液用高压蒸汽湿热灭菌,菌丝体晾干研磨后用丙酮提取。用发酵处理液和丙酮粗提物采用生长速率法对一些植物病原菌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抑菌率在50%以上的活性菌株,发酵液组中有1株(5.26%),菌丝体组中有13株(81.25%),表明其抑菌活性成分主要为胞内代谢产物(存在于菌丝体粗提物中)。筛选出2株抗菌谱较广的内生真菌(J4和J8),其中J8对9种病原真菌抑菌活性较强,J4对6种病原真菌抑菌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川芎炭疽病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并选用4种常用的杀菌剂进行抑菌试验,选择最佳抑菌药剂。[方法]按柯赫氏法则分离病原菌并进行形态鉴定;用平板菌丝生长抑制法进行杀菌剂抑菌试验。[结果]病害标本分离出的炭疽病菌与胶孢炭疽菌描述的形态特征相符;除灭菌成外,其余3种杀菌剂均可抑制该炭疽菌生长,处理7d后1000倍甲霜灵锰锌、代森锌、甲基托布津对该病菌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6.8%、22.1%、59.8%。[结论]川芎炭疽病是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侵染所致,川芎是胶孢炭疽菌的新记录寄主;该病菌的最佳抑制杀菌剂为甲基托布津。  相似文献   

17.
解淀粉芽孢杆菌HAB-7 对18株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AB-7是一株分离自豇豆根际土壤、 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研究HAB-7对18株植物病原真菌及其发酵液粗提蛋白对植物病原的抑制作用,并测定其对番茄种子的促生作用.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其对18株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以橡胶树炭疽菌为指示菌,对其发酵上清液经60%、80%硫酸铵盐析获得的抗菌粗蛋白进行测试﹔ 并将HAB-7菌液稀释成6个浓度梯度,分别用来对番茄种子进行促生测试.结果显示﹕HAB-7对18株植物病原真菌的平均抑菌率为61.03%﹔ 其发酵上清液对橡胶树炭疽病菌的抑制率为56.80%,80%硫酸铵粗提蛋白对橡胶树炭疽病菌的抑制率为38.88%﹔10-4 CFU/mL的HAB-7菌液浓度促进了番茄种子胚根的伸长,长度比CK提高67.76%.HAB-7菌株对植物病原菌有较广谱的抑菌活性,其分泌的活性物质除了活性蛋白外,可能还有其他的活性物质,低浓度的HAB-7菌液能促进植物根系生长.本研究结果为后续研究其致病机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放线菌株D35的分离鉴定及其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湖南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土样中分离放线菌株,经平板对峙培养初筛和发酵过滤液抑菌试验,得到一个较好的菌株D35,其发酵液经5倍稀释对稻瘟病菌、柑橘炭疽病菌和烟草黑胫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7.6%、80.3%和54.2%.经培养性状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并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D35为三泽链霉菌(Streptomyces misawanensis).  相似文献   

19.
62种植物样品对菌丝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46,自引:4,他引:46  
以灰葡萄孢、禾谷镰刀菌、辣椒疫霉、盘长孢状刺盘孢、凸脐蠕孢为供试真菌 ,植物提取物样品供试质量浓度为 0 .1g/ m L,用琼胶平板法对 6 2种植物样品的丙酮提取物进行了离体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有 39种提取物样品至少对 5种供试真菌中的 1种真菌的抑制率大于 6 0 % ,其中多线柳 (茎、叶 )、野核桃 (茎、叶 )等 2 3种提取物样品至少对 1种供试真菌的抑制率大于 80 % ,野核桃 (茎 )、枸树 (根 )、齿果酸模 (茎 )、甘草 (全株 )、苦豆子(根 )、狼毒 (根 )、石榴 (果皮 ) 7种植物提取物样品对其中 4种供试真菌均表现很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3种红树植物提取物对8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香蕉炭疽病、芒果炭疽病、香蕉枯萎病等8种病原菌为供试菌种,对海漆、海莲、以及木榄3种红树植物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室内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3种植物对供试的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海漆提取物对香蕉炭疽病、香蕉枯萎病、以及芒果炭疽病的抑菌率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