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红枣干制过程中非酶褐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测定红枣干制过程中,在不同干制温度和时间条件下糖、氨基态氮、抗坏血酸、5-HMF的变化规律及与褐变的关系。结果表明。随干制温度升高,时间延长,枣肉的褐变度和5-HMF含量逐渐增加,总糖、还原糖、抗坏血酸和氨基酸态氮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2.
随着马铃薯加工技术的不断改进,马铃薯食用、保健以及加工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解决马铃薯在加工过程中一直受到褐变的困扰,避免其影响马铃薯加工产品的品质,从而降低马铃薯经济价值,对加工产品产生褐变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青梅果汁加工过程非酶褐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果表明:在青梅果打浆时加入质量分数为0.2%的异抗坏血酸钠,可防止果汁氧化褐变而保持天然淡黄色泽;减压浓缩较常压浓缩明显抑制了非酶褐变的发生;随着果汁含量和加工温度的提高,非酶褐变加快,色泽加深;低温有利于青梅浓缩汁的贮藏,冷冻贮藏是最佳的贮藏条件.  相似文献   

4.
董翠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5):118-120
板栗在加工过程中易发生褐变,板栗褐变可分为酶促褐变和非酶促褐变。该文系统地总结了2种褐变的产生原因和应对方法,对板栗产品的加工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甘薯酶促褐变安全调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三因子二次回归组合的统计方法,对控制甘薯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因素作了研究,建立了能准确反映各因子与指标间关系的回归方程,并能预示因子用量的多少对PPO活性的影响程度与趋势。提出控制甘薯褐变的最佳配方为0.20%的柠檬酸和0.05%的抗血血酸  相似文献   

6.
以毛酸浆果实为原料,超声提取其中的总黄酮.经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分析,研究乙醇浓度、超声时间、固液比、超声温度对毛酸浆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从而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乙醇浓度60%、超声时间30min、固液比1:30、超声温度40℃,此时总黄酮提取率最高,为5.77%.  相似文献   

7.
根据毛酸浆活体保鲜的生理特性和环境要求,对毛酸浆的冰温点进行基础性试验研究,分析了毛酸浆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因素与毛酸浆冰温点的关系,并建立回归方程。从而能够在生产中更准确的测定和更容易获得毛酸浆的冰点数据,对于毛酸浆的活体保鲜贮藏具有重要意义。试验方法与结果可供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温度、pH值对梨汁非酶褐变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褐变度和5-羟甲基糠醛(5-HMF)为主要褐变评价指标,就不同贮藏温度和pH对梨汁非酶褐变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贮藏梨汁褐变影响显著,温度越高梨汁褐变度越高、5-HMF生成量也越多,褐变度和5-HMF生成量之间呈正相关性,温度升高褐变加快,反应活化能为Ea=27.424kJ/mol;pH对贮藏梨汁褐变影响较大,随着pH降低,梨汁褐变度越大、5-HMF生成量也越多;在pH值较低(pH3.0、pH3.5)时,褐变度和5-HMF含量呈正相关,而pH值较高时(pH5.0、pH5.5),褐变度和5-HMF含量的相关性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4种有机酸、pH、SO2以及金属离子Cu、Fe对荔枝酒贮藏期间非酶氧化褐变的影响.【方法】在模拟荔枝酒体系加速褐变条件下,研究酚类物质儿茶素的变化.【结果和结论】在模拟荔枝酒体系中,酒石酸和金属离子能够加剧非酶褐变的反应过程,其中Fe3+与模拟酒的褐变呈极显著的正相关,Y=0.179 X-0.009 X2,R2=0.990.SO2添加量在40 mg/L以上时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非酶褐变的发生,而当pH在3.2~4.0时,调整pH对抑制或延缓褐变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橄榄浓缩汁加工过程中的褐变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检测橄榄浓缩汁加工过程中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多酚、VC、5-羟甲基糠醛(5-HMF)含量和褐变度等指标,研究整个加工过程中各阶段的褐变类型,分析褐变机制.结果表明:橄榄浓缩汁在加工过程中,热烫基本抑制了橄榄汁的酶促褐变,全过程以非酶促褐变为主;VC氧化褐变持续存在,加工过程中损失了90%以上;热烫、酶解和浓缩阶段发生了美拉德反应,最终5-HMF的含量升高至0.9174 mg·L-1.  相似文献   

11.
采用酸法提取毛酸浆果实中的果胶,同时考查了纤维素酶辅助酸法提取果胶的效果,比较了酸法及酶辅助提取果胶的得率及酯化度.结果表明;酸法提取果胶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4、温度90℃、pH 2.0、时间80 min,在此条件下果胶得率为1.74%,果胶的酯化度为65.1%.纤维素酶浓度选择0.3%、酶解时间90 min,酶解...  相似文献   

12.
菇娘采后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菇娘的采后保鲜技术,延长菇娘的保质期。[方法]将菇娘在不同的条件下做干燥处理,再转入低温冷藏保存,设置对比,定期检测其重量、可溶性固形物(SSC)含量、褐变数量、腐烂数量、硬度等指标,观察保鲜效果。[结果]菇娘果实采摘后在35℃下烘10 h,保留宿存萼片,在低温8~10℃条件下避光保存,能使成熟期推迟到30 d左右,保质期延长到40 d以上。[结论]研究可为菇娘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探索适合菇娘育苗的基质配方,为菇娘培育壮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1体积的椰糠和河沙作为对照,研究不同育苗基质对菇娘生长、干物质积累、壮苗指数及育苗时间的影响。[结果]源农泥炭及1∶1体积的源农泥炭和椰糠混合的基质物理性能优良,容重小,总孔隙度及通气空隙度较大,透气保水性能较佳。1∶1体积的源农泥炭和椰糠混合处理的菇娘株高、真叶数、根长、真叶宽、真叶长等生长指标,叶干鲜重、根干鲜重等物质积累指标及壮苗指数均最高,显著大于对照处理,成苗时间最短。[结论]因此,1∶1体积的源农泥炭和椰糠混合是菇娘育苗的理想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14.
丰利  高倩倩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113-16114,16142
[目的]研究酸浆和甜菇娘的营养成分。[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测定水分、灰分和粗脂肪,并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含量;无机元素的分析按GB/T12393-90测试方法进行;用GB 12388-90法检测脂溶性维生素,GB 12392-90法检测水溶性维生素。[结果]酸浆和甜菇娘果实与宿萼中含有丰富的无机元素,以钾、磷、钠、镁和钙的含量较高,而有害元素铅和砷等未检出;氨基酸含量丰富,种类达18种以上,其中天门冬氨酸的含量最高;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结论]宿萼中的无机元素、氨基酸等营养素含量高于果实,这为宿萼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大果黄菇娘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磷酸二氢钾喷施浓度对其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磷酸二氢钾可以促进菇娘生长、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及品质等指标的提高。4个处理中,以0.1%磷酸二氢钾处理的菇娘茎粗、单株收果数最大;0.3%磷酸二氢钾处理的果实横径、抗坏血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大于其他处理;0.5%磷酸二氢钾处理的折合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果实纵径均最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毛酸浆果醇提物(AEFPP)对大鼠的利尿作用和抗肾盂肾炎作用。方法对生理盐水负荷的正常大鼠灌胃给予AEFPP(0.60 g/kg、0.30 g/kg、0.15g/kg)以观察AEFPP对大鼠的利尿作用;另向大鼠膀胱内注入大肠埃希菌O111B4,建立急性肾盂肾炎模型,再灌胃给予AEFPP(0.60 g/kg、0.30g/kg)每日1次,连续给药8d。第8d给药1h后,抽取膀胱尿液,处死,取肾脏,称重。膀胱尿液及部分左肾组织匀浆作细菌学检查,部分左肾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AEFPP(0.60g/kg、0.30g/kg、0.15g/kg)组排尿量增加,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AEFPP组(0.30g/kg)大鼠尿液和肾匀浆的CFU值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AEFPP能显著增强肾脏的排尿功能,具有明显的利尿和较好的抗肾盂肾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酸浆属植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组织培养技术可以保存其优良性状并提高繁殖效率,从而成为酸浆属植物快速繁殖的一条重要途径。本研究从酸浆属植物组织培养中外植体选择、培养环境、植物生长调节剂、组织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总结了酸浆属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相关成果,并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三氯化铝比色法对毛酸浆果中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建立一种测定毛酸浆果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以芦丁为标准品,通过全波段扫描确定标准品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70 nm。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15.814x+0.001 2,相关系数R2=0.999 2,在0~0.02 mg·m L~(-1)范围内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此测定方法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1.12%,稳定性、精密度以及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12%、1.32%、1.78%,方法检出限为0.4 mg·L~(-1)。该方法可以用于毛酸浆果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沙棘组织培养中易褐变死亡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沙棘组织培养中外植体取材类型、无机盐浓度、光照和培养温度、不同的6-BA浓度、转接周期、培养基硬度以及活性炭7种影响外植体褐化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选取沙棘水培2周以后休眠芽做外植体褐化率与取1年生枝条和2年生枝条作外植体的褐化率之间差异显著;使用1/4MS+6-BA 0.5 mg/L+NAA 0.2 mg/L的低盐和低6-BA浓度的培养基可以降低褐化且促进植株生长;接种后进行5 d的低温暗处理可以推迟褐变产生的时间,褐化率降低30%左右;在培养基中加入6~7 g/L的琼脂可使褐化率降低为12.67%,接种后在没有出现褐变物质前转接一次,然后慢慢延长转接时间比每14 d转接一次降低了30%,比每25 d转接一次降低了50%左右;附加1~2 g/L的活性炭可以减小褐变物的直径,推迟褐变始出物出现的时间,进而降低褐化率。  相似文献   

20.
对17个辣椒基因型材料进行了花药培养,分别研究了基因型、激素组合、高温预处理、接种时间对辣椒花药胚状体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辣椒花药培养差异较大,其中,最易产生胚状体的是海花三号;添加合适的激素配比也可以提高辣椒花药培养效果,0.1 mg/L BA+0.5 mg/L NAA+1.0 mg/L KT是辣椒花药胚状体诱导培养最适宜的生长调节剂组合;接种后35℃高温预处理6~10 d可大大提高胚状体诱导率;2—3月接种的花药最易出现胚状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