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蜂花粉、蜂胶、蜂王浆、蜂蜜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蜂蜜、蜂王浆、蜂胶、蜂花粉的抗氧化效果,为其今后在抗氧化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并指导人们正确地选择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蜂产品。[方法]以蜂花粉、蜂胶、蜂王浆和蜂蜜为材料,采用Schaa烘箱法和羟自由基清除法测定4种蜂产品的抗氧化活性。[结果]4种蜂产品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它们的POV值升高,在36 h内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油脂氧化的效应,其中蜂胶、蜂王浆和蜂花粉的抗氧化效果优于蜂蜜。在一定时间内,蜂花粉、蜂胶、蜂王浆、蜂蜜均能抑制大豆油的氧化,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65.93%、82.08%2、6.95%、27.20%。[结论]蜂花粉、蜂胶、蜂王浆和蜂蜜能够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降低过氧化脂质的生成,是很好的抗氧化产品。 相似文献
3.
以MTT法检测了亚硒酸钠(Na2SeO3)对斑点叉尾鮰卵巢细胞(CCO)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了CCO形态。结果表明:Na2SeO3对CCO的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低浓度的亚硒酸钠对细胞的形态和生长没有显著的影响,而随着亚硒酸钠浓度的增加(≥5μmol/L)和作用CCO的时间的延长(≥24h),细胞生长受到抑制,细胞形态出现损伤样变化,且随着Na2SeO3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高浓度Na2SeO3(≥10μmol/L)作用CCO24h,细胞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下降,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显著增加,脂质过氧化水平显著升高,提示细胞受到严重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4.
主要探讨姜黄素(Curcumin,CCM)对支持细胞株TM4体外生长的影响.通过采用形态学观察、MTT法和TUNNEL法检测了5种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对小鼠支持细胞株TM4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姜黄素抑制TM4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细胞凋亡,这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效应,当用40 μmol/mL的姜黄素处理培养的TM4细胞时,MTT法测得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和TUNNEL法获得的细胞凋亡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说明姜黄素在预防和治疗睾丸癌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对蜂王浆品质的影响,以椴树浆、油菜浆、洋槐浆3种不同来源的蜂王浆为原料,通过测定其总蛋白、10-羟基-2-癸烯酸(10-HDA)、游离糖、游离氨基酸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同时分析其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蜜源蜂王浆之间总蛋白含量和10-HDA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短期贮藏不会导致其发生显著变化,但会导致油菜浆中葡萄糖和果糖等单糖含量的升高以及蔗糖含量的显著减少(P<0.05)。不同花粉源蜂王浆中氨基酸和游离脂肪酸组成类似,短期贮藏后油菜浆中的谷氨酸、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显著增加,椴树浆中丙氨酸、油酸及洋槐浆中亮氨酸和组氨酸则出现降低的现象。3种不同来源的蜂王浆的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在贮藏后显著降低(P<0.05)。本研究可以为蜂王浆在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变化等方面的品质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观察大豆异黄酮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昆明种小鼠分为4组,分别灌服大豆异黄酮0、25、50、1OOmg/(Kg·d),连续42d.末次灌胃后断头处死,取出有关组织测定GSH、MDA、SOD、GSH-Px等指标.用组织提取液进行大豆异黄酮体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可降低肝、肾组织中的MDA含量,提高肝及全血中GSH水平,增强肝、肾组织中SOD及GSH-Px活性.在体外试验中,大豆异黄酮能抑制肝线粒体的脂质过氧化.大豆异黄酮具有显著提高小鼠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黄曲毒素B1作用于体外培养的鸡树突状细胞,再与T细胞相互作用并测定增殖能力。结果表明,黄曲毒素B1作用于树突状细胞24 h后,极显著下调了T细胞的增殖指数(P<0.01),表明黄曲霉素B1破坏了鸡树突状细胞的抗原递呈能力。 相似文献
8.
核桃油对小鼠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不同剂量核桃油连续给小鼠灌胃,3周后检测小鼠肝、脑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7mL/(kg·d)核桃油可显著(P<0.05)提高小鼠肝、脑组织中T-AOC,SOD,CAT,GSH-PX的活力,表明该剂量核桃油可以提高酶的抗氧化作用,且剂量达33mL/(kg·d)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以载脂蛋白A1 (ApoA-Ⅰ)基因敲除及转基因小鼠为基础,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体内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及其亚型频率、表面活化型分子表达情况,探讨ApoA-Ⅰ水平对小鼠淋巴细胞频率及活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相对于野生小鼠,生理状态下ApoA-Ⅰ基因敲除小鼠脾脏、外周血CD8+T细胞及效应型(CD8+ NKG2D+、CD8+ CD44+CD62L-、CD8+ CD44+ KLGR1+、CD8+ IFN-γ+)细胞频率显著下调,而以上指标在A poA-Ⅰ转基因小鼠中上调.CD4+T细胞、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FoxP3+)、B细胞和NK细胞频率在3组小鼠中均无显著差异.该研究说明ApoA-Ⅰ参与调控CD8+T细胞活性,但对CD4+T细胞、B细胞及NK细胞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探讨vC与Pb胁迫对小鼠肾脏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铅(Pb)含量的影响。将5周龄健康ICR小鼠70只,分为10组,每天用针管灌注一定量vC、Pb、vC Pb及注入蒸馏水作对照,vC用量为0.2g/L,Pb分别是1.2 mg/L0、.4 mg/L、0.133 mg/L、0.0443 mg/L,试验期3周结束后,立即取小鼠肾脏,检测SOD、CAT、POD活性及MDA、Pb含量。结果表明:vC组SOD、POD、CAT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b和MDA含量低于对照组;加Pb组SOD、POD、CAT活性则低于对照组,Pb和MDA含量高于对照组;vC Pb组的CAT活性、Pb和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说明:Pb可引起小鼠脂质过氧化的损伤,而vC可提高小鼠的抗氧化能力,并对Pb中毒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选用本地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Spin.)15群,随机分为3组:维生素E组(基础日粮中添加360 IU·kg-1维生素E)、基础日粮组(未添加维生素E)、蜂花粉组,每组5群蜜蜂.结果表明,与维生素E组和蜂花粉组相比,基础日粮组王浆产量、幼虫虫体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均... 相似文献
12.
给蜂群饲喂土霉素和四环素,采用HPLC法在60 d内对王浆中残留的药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蜂群饲喂四环素50 d后王浆中药物残留量为0.041 mg.kg-1,完全符合标准(0.05 mg.kg-1).蜂群饲喂土霉素50 d后药物残留量为0.064 mg.kg-1,基本符合标准;60 d后进行检测,发现药物残留量降到0.048 mg.kg-1,完全符合标准.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华蜜蜂Acc MRJP1表达序列标签(EST)序列,从已完成EST测序的蜂脑cDNA文库中选出3个Acc MRJP1克隆,通过PCR检测和测序筛选获得1个cDNA全长为1 302 bp、可编码433个氨基酸残基的Acc MRJP1开放阅读框(ORF),该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Acc MRJP1编码序列(AY279539)的同源性为99.8%.将该Acc MRJP1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4T-2,转化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融合表达.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一条分子量大小约76 ku、占细胞总蛋白17.7%的特异性条带;以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多克隆抗体为一抗作Western blot分析,检测到Acc MRJP1与GST的融合表达蛋白印迹,并通过亲和柱分离获得了纯化的表达产物,证明Acc MRJP1基因已表达成功,这为开展MRJP1的生物工程利用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蜂王浆主蛋白(MRJPs)对四氯化碳(CCl4)引起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建立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将模型小鼠随机分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药物对照组(联苯双酯)以及MRJPs低、中、高剂量组),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T)等指标的变化,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利用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并测定肝脏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预先灌胃给予MRJPs的小鼠,可以显著抑制CCl4诱导的血清ALT和AST活性水平(P0.01);MRJPs可以显著抑制MDA的生成(P0.01),从而抑制肝脏脂质过氧化;MRJPs可以显著抑制CCl4诱导的小鼠肝脏SOD活性的降低(P0.01),从而增强小鼠肝脏的抗氧化能力;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也表明,MRJPs可有效抑制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MRJPs诱导CCl4诱导TNF-α基因水平增加(P0.05),从而调控免疫系统。综上,蜂王浆主蛋白对CCl4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早期断奶仔猪的氧化还原状况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10窝仔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5窝,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从7日龄开始,至25日龄时结束,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0mg/kg NAC。仔猪21日龄断奶。25日龄时,每窝选取1头(每组共5头),采集血样和脾脏样。结果表明,日粮添加NAC组显著提高了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P0.05),降低了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P0.05)的含量,同时增加了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M的含量(P0.05),而对仔猪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无显著影响。NAC处理能显著提高脾脏中IL-2,IL-6及I-κBα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P0.05)。上述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500mg/kg NAC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缓解断奶应激。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SQ对1~21日龄白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体重为(38.38±0.25) g的 1日龄雄性AA+白羽肉鸡360只,将雏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175 mg·kg-1角鲨烯(squalene,SQ)和基础日粮+350 mg·kg-1 SQ,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175和350 mg·kg-1 SQ均能显著提高肉鸡平均日增重,并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同时提高肉鸡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及总抗氧化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P<0.05),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malonyldialdehyde,MDA)含量(P<0.05),且350 mg·kg-1SQ 添加量在改善肉鸡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总抗氧化力方面,效果显著优于175 mg·kg-1(P<0.05)。(2)饲粮中添加175和350 mg·kg-1 SQ均能显著提高肉鸡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补体C3和C4水平(P<0.05),显著降低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水平(P<0.05),且350 mg·kg-1 SQ 添加量在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和提高补体C3和C4水平方面效果显著优于175 mg·kg-1(P<0.05)。(3)饲粮中添加175和350 mg·kg-1 SQ均能显著提高肉鸡免疫器官指数(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 SQ能有效改善1~21日龄白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其中350 mg·kg-1 SQ在改善肉鸡血清过氧化氢酶、总抗氧化力、补体C3和C4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黄曲霉毒素B1(AFB1)单一及联合染毒对小鼠脑组织病理变化、抗氧化性能和紧密连接蛋白mRNA表达量的影响。选取96只18日龄昆明系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ON组、AFB1组和AD组(DON+AFB1组),每组分别灌服生理盐水、500 μg·kg-1 DON、200 μg·kg-1 AFB1和200 μg·kg-1 AFB1+500 μg·kg-1 DON,连续灌服45 d。分别于试验的第0、15、30、45天,每组随机选取6只小鼠,麻醉后处死,取脑组织观察病理变化,并检测脑组织氧化与抗氧化指标及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 mRNA的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ON组小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下降(P<0.05),NO含量显著升高(P<0.05);AFB1组小鼠脑组织中CAT活性显著下降(P<0.05);AD组脑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CAT、SOD活性显著下降(P<0.05),丙二醛(MDA)和NO含量显著上升(P<0.05);各染毒组脑组织ZO-1和Occludin mRNA的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研究结果表明,DON与AFB1单一及联合染毒均能造成小鼠脑组织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降低抗氧化性能及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 mRNA的表达量,且DON与AFB1的联合毒性大于单一毒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对黄河鲤鱼生长性能和血清T3、T4含量的影响。选用体重121 g左右的黄河鲤鱼45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在饲料中添加04、008、001、200和1 600 mg/kg牛磺酸,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牛磺酸促进黄河鲤鱼的生长,添加量为800 mg/kg时生物学综合评价最高、饲料系数最低(P<0.05);添加8001、200 mg/kg牛磺酸,能够显著提高血清T3含量(P<0.05);添加1 200 mg/kg牛磺酸,能够显著提高血清T4含量(P<0.05)。综合考虑,黄河鲤鱼饲料中牛磺酸的最适添加量为800 mg/kg。该研究为牛磺酸在饲料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合成lifeact序列,将其克隆到pEGFP-C1载体上,构建了pEGFP-C1-Lifeact质粒,转染原代CD4+T细胞,实现对CD4+T细胞F-actin的荧光标记,结合超分辨3D-SIM荧光成像技术,研究人外周血CD4+T细胞F-actin的精细结构,并对其动力学过程进行连续观察。结果表明,CD4+T细胞F-actin分布在细胞膜周围,处于解聚和聚合的动态平衡状态,与普通荧光显微镜相比,超分辩SIM成像F-actin结构更加清晰,分辨率提高2~4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