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7 毫秒
1.
为研究灵芝富硒栽培中不同浓度亚硒酸钠(0,0.1,0.4,0.8,1.2g·kg~(-1))对赤芝、紫芝、无柄紫芝、热带灵芝生长情况及富硒效应的影响程度,本试验分别采用平板培养基和木屑培养基对所选育的灵芝菌株进行培养试验,以菌丝体生长速度、子实体的生物量及子实体硒含量等为指标,研究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对灵芝生长速度、子实体的生物量、子实体硒富集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0.1~0.8g·kg~(-1)亚硒酸钠对4种灵芝的生长速度、子实体的生物量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大而有所加强,在相同情况下,平板培养基上菌丝体的生长受到的抑制作用较在木屑培养基上强;木屑培养基中灵芝子实体生物量随着亚硒酸钠浓度的增大而降低;灵芝子实体硒含量随着亚硒酸钠浓度的增大而升高;4种灵芝硒含量分别是对照的61,73,85.8,34.4倍;当亚硒酸钠浓度为1.2g·kg~(-1)时,灵芝的生长速度、生物量受抑制明显,子实体硒含量比浓度0.8g·kg~(-1)处理的低。综合认为,亚硒酸钠浓度为0.8g·kg~(-1)时,灵芝富硒能力最高,同时灵芝的生长速度、子实体生物量、子实体质量(菌盖的大小厚度等)受影响较小。栽培料中加入适量亚硒酸钠,对灵芝的生长及生物产量有较小的影响,灵芝子实体中硒含量随着亚硒酸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添加亚硒酸钠(Na2SeO3)对人工栽培羊肚菌子实体生长及农艺性状的影响,为大面积人工栽培富硒羊肚菌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以六妹羊肚菌作为富硒载体,亚硒酸钠为外源硒,采用人工栽培,系统分析不同硒浓度处理对羊肚菌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当硒浓度为0时,菌盖长度与菌柄周长最长;当硒浓度为10 mg/L时,菌柄周长与菌盖长度最长,对羊肚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当硒浓度为20 mg/L时,羊肚菌产量、子实体单株干重及子实体总长度最大,对羊肚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当硒浓度为40 mg/L时,硒浓度抑制羊肚菌子实体的生长。硒浓度20 mg/L下栽培的羊肚菌子实体的各项指标的综合评价得分最高,为最佳浓度。【结论】以亚硒酸钠作为外源硒,硒浓度在20 mg/L效果最好,是大面积人工栽培富硒羊肚菌较为理想的浓度。  相似文献   

3.
赤灵芝、紫灵芝富硒栽培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赤灵芝、紫灵芝富硒能力进行比较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硒培养基中赤灵芝、紫灵芝菌丝生长速度没有明显差异;紫灵芝、赤灵芝子实体的产量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培养基硒浓度低于0.9 g/kg时,紫灵芝和赤灵芝子实体硒含量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培养基硒浓度高于0.9 g/kg时,子实体硒含量反而下降;硒浓度为0.9 g/kg时,子实体硒含量最高,紫灵芝、赤灵芝子实体硒含量分别达到544 mg/kg和301 mg/kg,是对照的89.6倍和47.6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Na2SeO3对药食用真菌蛹虫草子实体生长及功能成分腺苷、虫草素的影响,大面积人工栽培富硒蛹虫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新疆本地蛹虫草菌种作为富硒载体,采用瓶栽法,系统分析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处理对蛹虫草菌丝、子座、子实体生长,产量、生物转化率、总硒及其功能成分腺苷、虫草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处理1(硒浓度20 mg/L)和处理2(硒浓度40 mg/L)与对照相比其蛹虫草的菌丝体生长、子座生长、子实体出草长度、鲜重、干重、生物转化率等无影响,其子实体中总硒含量最高,功能成分腺苷、虫草素含量明显增加;从处理3(硒浓度60 mg/L)至处理7(硒浓度200 mg/L)与对照相比,其蛹虫草的菌丝体生长、子座生长受到抑制,其子实体出草长度、鲜重、干重、生物转化率等呈显著性差异(P<0.05),呈降低趋势,并随着硒浓度增加,抑制越明显;其子实体中总硒含量逐渐降低,功能成分腺苷、虫草素含量逐渐下降。【结论】以亚硒酸钠作为外源硒,硒浓度20~40 mg/L效果最好,可作为进行蛹虫草富硒栽培较为理想的浓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开展黑木耳不同浓度的硒肥试验,结果表明:子实体内硒的含量与硒添加量呈正相关。培养料中添加适量的有机硒可提高黑木耳产量及富硒量。通过示范应用,可有效获得含硒量高的黑木耳产品。  相似文献   

6.
在含有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的栽培料中培养金针菇,利用金针菇对无机硒的富集和转化功能,培植出富硒金针菇,并测定其子实体的硒含量。结果表明,金针菇的富硒能力较强,富硒金针菇子实体硒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金针菇子实体。当培养料中硒浓度≤300 mg·kg-1时,子实体硒含量增加;>300 mg·kg-1时,子实体硒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7.
镉对姬松茸农艺性状及矿物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讨不同浓度的镉对姬松茸子实体农艺性状、显微结构及部分矿物质元素吸收的影响,在培养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外源镉进行出菇试验,研究了姬松茸子实体农艺性状、显微结构及部分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添加镉浓度的增加,柄量、柄直径、盖重、盖直径、朵重等农艺性状先增加后减小;子实体孢子和囊状体大小也是先增加后减小;子实体中锌含量逐渐降低,铜和铁的含量均先增加后降低,但是含量均高于对照,钙、镁的含量均先降低后增加。低浓度镉(2.5 mg·kg~(-1))促进农艺性状,而高浓度镉(2.5 mg·kg~(-1))抑制农艺性状,镉通过影响农艺性状影响产量;低浓度镉(2 mg·kg~(-1))能促进子实体孢子和囊状体的生长,而高浓度镉(2 mg·kg~(-1))对孢子和囊状体有毒害作用;镉对锌的吸收具有抑制作用,能促进铜和铁的吸收,低浓度镉抑制钙、镁的吸收,而高浓度镉促进钙、镁的吸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不同配方含硒叶面肥对水稻的富硒降镉效应及适宜施用环境,为富硒降镉型叶面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配制4种配方的含硒叶面肥,分别在低硒中低度镉污染和富硒高镉污染的稻田中施用,水稻成熟后测定水稻精米中的硒含量和镉含量.[结果]在低硒中低度镉污染稻田中,不同配方含硒叶面肥对水稻精米均有富硒降镉效果,配方1~4处理水稻精米中的硒含量分别比CK增加57.3%、83.4%、27.1%和108.6%,镉含量分别比CK显著降低62.5%、88.6%、88.9%和86.1%(P<0.05,下同).在富硒高镉污染稻田中,配方1~4处理水稻精米中的硒含量分别比CK显著提高280.1%、422.1%、152.7%和503.2%,但不同配方含硒叶面肥处理水稻精米镉含量与CK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有氮、磷、钾营养元素存在且叶面肥呈酸性的条件下,含硒叶面肥对水稻精米的富硒效果最佳,而硫酸锌和硫酸镁的存在可能降低其富硒效率.在低硒中低度镉污染的稻田中施用含硒叶面肥能显著降低水稻精米中的镉含量,但在富硒高镉污染的稻田中施用并无降镉效果.  相似文献   

9.
灵芝富硒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Na2SeO3对灵芝产量、质量和硒富集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平板自然选育法对灵芝菌种进行筛选,将筛选出的菌种进行栽培试验,以生物量和菌丝多糖产量为指标,考察不同浓度的Na2SeO3对灵芝产量、质量和硒富集量的影响。[结果]平板筛选结果表明,泰芝一号灵芝的菌丝体生物量最高,多糖产量最高,因此选择泰芝一号作为富硒栽培试验对象;在液体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Na2SeO3,可有效促进菌体的生长,但对于菌体多糖的合成则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添加的Na2SeO3浓度达到0.08%时,菌体生物量达到最大;栽培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Na2SeO3对灵芝的生长和多糖的合成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灵芝子实体中硒含量随着Na2SeO3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栽培培养基中添加Na2SeO3对灵芝子实体的生长及多糖的合成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灵芝子实体中硒含量随着Na2SeO3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马国良  马琪  看措  东主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539-18541,18547
[目的]开发天然的富硒虫草产品,为提高虫草的医疗保健价值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蛹虫草为富硒载体,在培养基质中加入不同浓度硒,研究其对蛹虫草菌丝、原基的分化和子实体形成的影响。[结果]当硒浓度在21.0~23.0 mg/L范围内,蛹虫草菌丝生长最快,形成原基、子实体的生物量最高,表明该浓度范围内对子实体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硒浓度为25.0 mg/L时,菌丝几乎停止生长,且子实体生长受到抑制。在硒+肌醇的复合浓度中,添加硒9.0 mg/L+肌醇4.0 mg/L的培养基中蛹虫草菌丝生长最快;硒21.0 mg/L+肌醇4.0 mg/L促进了蛹虫草原基的分化和子实体的生长,其生物量明显高于其他浓度处理。[结论]低浓度硒促进了蛹虫草菌丝的生长,而高浓度硒对其菌丝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微重力对金针菇蛋白质营养价值影响,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方法,分析模拟微重力和静止栽培条件下的金针菇子实体中的氨基酸组成含量及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差异。结果表明:模拟微重力栽培的金针菇子实体中有14种氨基酸含量高于静止栽培处理,氨基酸总量达151.2g·kg~(-1),必需氨基酸总量81.7g·kg~(-1),比静止栽培处理的分别提高了26.32%和29.89%。模拟微重力环境栽培的金针菇必需氨基酸含量比静止栽培处理、鸡蛋白和FAO/WHO的参照标准分别提高了2.82%、8.71%和52.63%。化学评分、氨基酸评分、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必需氨基酸指数、生物价与营养指数6项蛋白质指标均高于静止栽培的金针菇,说明模拟微重力栽培可提高金针菇有子实体中氨基酸含量,氨基酸组成更为合理,营养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2.
采用土培盆栽实验研究了在不同外源硒(硒酸钠)梯度(0,1 mg·kg-1,5 mg·kg-1)与外源汞(硫酸汞)梯度(0,0.5 mg·kg-1,1 mg·kg-1)条件下,苗期水稻根与地上部分中硒与汞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外源硒抑制了苗期水稻根与苗对汞的吸收与积累,苗期水稻对汞的吸收随外源硒增加而呈现降低趋势,5 mg·kg-1是外源硒处理与无硒处理组相比水稻根部汞含量的下降最多,达到36.83%,并使水稻苗的汞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而外源汞添加量1mg·kg-1时水稻苗中硒含量达到(58.16±0.17)mg·kg-1,是相应无汞添加组的20.12倍,说明外源汞添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苗期水稻对硒的吸收与累积。整体而言,水稻苗中的硒-汞的吸收迁移具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尤其在水稻苗中的硒-汞富集系数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r=0.48),其可能的机制是硒在水稻根部与汞结合形成硒-汞络合物从而抑制水稻地上部分对汞的吸收,这对于利用硒酸钠来降低苗期水稻地上部分对汞的累积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3.
菌渣培养料对双孢蘑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以稻草、杏鲍菇菌渣、金针菇菌渣为主培养料的3种不同配方栽培双孢蘑菇子实体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采用国际通用的蛋白质营养评价的方法,对其子实体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稻草配方的蘑菇粗蛋白含量(40.00%)和粗脂肪含量(3.20%)较菌渣配方高,其蛋白质品质评价指标均优于菌渣配方栽培的蘑菇;氨基酸比值系数法表明杏鲍菇菌渣配方氨基酸组成最优,菌渣配方均好于稻草配方;借助模式识别得出杏鲍菇菌渣配方、稻草配方栽培蘑菇与全鸡蛋蛋白质的贴近度为0.88,高于金针菇菌渣配方;杏鲍菇菌渣与金针菇菌渣配方栽培的蘑菇,其风味氨基酸含量高于稻草配方;结果说明菌渣配方需进一步优化,以提高蘑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4.
闽中南红麻种植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富集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闽中南4个地区的山地农田土壤重金属全量和有效态含量,以及在农田内12个采样点种植红麻福红952对重金属Cu、Cd、Zn、Cr、Ni和Pb的吸收与富集特征.结果表明,漳浦县前亭镇某村山地Cr和Ni平均含量达187.1和109.5 mg·kg-1,分别是土壤环境质量标准(Ⅱ级)的1.3倍和2.7倍,是福建省土壤元素背景值的4.5倍和7.6倍,是全国土壤元素背景值的2.9倍和4.8倍.4个地区中,Cd全量较低,但有效态含量占全量的比重均>15%,且红麻对Cd的富集系数都>1.红麻对重金属的迁移能力较强,当季对Cu最高累积量为251.6 g·hm-2;Pb最高累积量为263.4 g·hm-2;Zn最高累积量为1021.1 g·hm-2;Cr最高累积量为105.0 g·hm-2;Cd最高累积量为8.6 g·hm-2;Ni最高累积量为112.1 g·hm-2.  相似文献   

15.
山西吕梁黄土丘陵沟壑区坝地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吕梁4县的6座骨干坝为研究对象,对坝地0~4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及速效养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坝地土壤养分分布不均匀,整体土壤养分含量较低,特别是有机质和有效氮、磷,0~20 cm分别为5.13 g.kg-1、28.89 mg.kg-1和5.06 mg.kg-1,20~40 cm分别为4.05 g.kg-1、27.67 mg.kg-1和4.55.06 mg.kg-1;坝地土壤养分存在着一定的变异性,0~20 cm土壤全钾和速效磷为弱变异性,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钾属中等变异性,20~40 cm土壤全氮和速效磷为中等变异性,有机质、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钾为弱变异性,且不同流域坝地土壤养分的变异性大于坝地内不同水平方向上的变异性。因此,通过平衡施肥,科学管理,提高坝地生产潜力还很大。  相似文献   

16.
将384只21日龄试验鸡随机分为Ⅰ-Ⅳ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2只.Ⅳ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Ⅰ-Ⅲ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4 mg.kg-1中药添加剂和36 mg.kg-1饲用抗生素(含6 mg.kg-1硫酸粘杆菌素和30 mg.kg-1杆菌肽锌),研究以黄芪、黄芩、茯苓、白术为主的复方中药添加剂对优质鸡生产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药Ⅰ、Ⅱ组试验鸡130日龄体重分别比对照组和抗生素组提高10.60%、11.92%(P<0.01)和0.81%、2.01%(P>0.05);中药Ⅰ、Ⅱ组和抗生素组试验鸡全程料肉比与对照组比较分别降低11.32%、12.45%、11.88%,差异均极显著(P<0.01).(2)中药Ⅰ组公鸡半净膛率比抗生素组和对照组分别提高7.64%(P<0.05)和7.54%(P<0.05);中药Ⅰ组公鸡全净膛率比抗生素组和对照组分别提高8.30%(P<0.05)和9.03%(P<0.05).(3)中药Ⅰ、Ⅱ组公鸡胸肌的剪切力比对照组分别提高58.23%(P<0.05)和98.26%(P<0.05),与抗生素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中药Ⅰ、Ⅱ组母鸡胸肌的剪切力比抗生素组和对照组分别提高67.12%、37.54%和71.60%、41.23%,差异均显著(P<0.05).可见,中药添加剂能提高优质鸡的生产和屠宰性能,改善鸡肉品质.  相似文献   

17.
添加不同用量的茶梗进行白灵菇代料栽培,并分析白灵菇的菌丝活力、出菇表现、产量及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白灵菇在茶梗代料培养基中菌丝活力、出菇表现比对照(未添加茶梗)差;产量、生物学效率、子实体粗蛋白及氨基酸总量均比对照低,且随着茶梗添加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子实体粗脂肪、粗纤维、灰分、Fe、Zn等营养成分及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E/T)比值均比对照高,且随着茶梗添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分别比对照高出0.08%~0.57%、0.15%~1.3%、0.32%~2.45%、0.28%~0.63%、1.21~4.29μg·hg~(-1)、0.02%~4.45%。综上所述,茶梗作为代料栽培白灵菇可行,但配方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8.
稀土元素在茶园土壤和乌龙茶中的分布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福建省乌龙茶主产区安溪县、武夷山市、南靖县供试茶园茶树和土壤中的15种稀土元素含量,探讨稀土元素在茶树和土壤中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土壤中的15种稀土全量为99.24-312.87 mg ·kg-1,中值196.68 mg·kg-1;土壤中的15种稀土有效态含量为9.13 ...  相似文献   

19.
通过小油莱盆栽试验研究了将添加碘酸钾的凹凸棒施用到上壤中对小油菜生物量及碘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凹凸棒中碘酸钾含量≥25 mg·kg-1时,能显著提高小油菜的生物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当碘酸钾含量为100 mg·kg-1时,地上部分生物量最大,增幅达45.62%,而不影响根的生物量;当碘酸钾含量为200 mg·kg-1...  相似文献   

20.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草炭、蛭石、珍珠岩(重量比3∶1∶1)为育苗基质,并配施生物有机肥、三元复合肥(N-P2O5-K2O,15~(-1)5~(-1)5)和硅钙肥等基质营养,研究不同肥料配方的育苗基质分别在0(对照)、100mmol·L~(-1) NaCl下对"石头168"番茄幼苗生长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其他育苗营养基质处理,营养基质﹟8(有机肥12.5g·kg~(-1)、三元复合肥5.4g·kg~(-1)和硅钙肥0.54g·kg~(-1))所育番茄苗的壮苗指数、根系干物质量、地上部分植株干物质量及叶绿素a/b等生长生理参数均表现较优,分别为1.199、1.000g·株~(-1)、10.700g·株~(-1)、1.065mg·(g·FW)~(-1);营养基质﹟4(有机肥6.75g·kg~(-1)、三元复合肥2.70g·kg~(-1)和硅钙肥1.08g·kg~(-1))的番茄幼苗植株生长速度相对较快,而叶片电解质相对外渗率则较低。因此,﹟8(有机肥12.5g·kg~(-1)、三元复合肥5.4g·kg~(-1)和硅钙肥0.54g·kg~(-1))和﹟4(有机肥6.75g·kg~(-1)、三元复合肥2.70g·kg~(-1)和硅钙肥1.08g·kg~(-1))番茄育苗营养基质均能明显改善幼苗的抗盐生长生理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