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摸清2014年平和县蜜柚果实普遍偏小的气象成因,通过2014年5-6月光温水条件与2013年及历年同期的对比,探讨气象条件对蜜柚幼果膨大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2014年5月平和县降雨量和雨日偏多,湿度大,日照偏少,水分过多造成耕作层水分饱和、氧气缺乏,根系生长不良,吸收肥料能力下降,同时阴雨寡照不利蜜柚的光合作用,导致柚果膨大延缓,并影响了柚果后期膨大,造成柚果普遍偏小.  相似文献   

2.
利用福建省平和县国家一级气象观测站2016-2018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包括温度、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结合同时期的琯溪蜜柚产量数据及物候观测生长发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平和县2016-2018年的气候特征下,气象条件变化对琯溪蜜柚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温度、降水、日照与蜜柚产量有较好的正相关性,但不同生长发育期的异常降水是蜜柚产量降低的主要影响因子;通过对于气候特征的研究与分析,结合特定的气象条件,建议果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漳州市的蜜柚久负盛名,蜜柚产量和质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和提高。气象条件对蜜柚的生长、产量和品质都有直接的影响。着重研究分析漳州气象条件对蜜柚生长的各个主要阶段的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和防范的建议和方法,为蜜柚生产趋利避害及蜜柚气象产量的建立提供相关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龙海市程溪镇2008-2016年区域自动气象观测资料,对程溪菠萝产区的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温度及降水情况等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分析,并就程溪常见的灾害性天气进行了阐述,同时对菠萝种植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利用漳州市1987-2016年自动气象观测资料,对漳州地区菠萝蜜种植的日照、平均气温、和降水情况等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分析,并就漳州地区常见的灾害性天气进行了阐述,同时对菠萝蜜生产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54年(1961-2014年)国家气象观测站气象资源与种植琯溪蜜柚500多年历史的平和县同期资料统计分析,得出南靖适宜种植琯溪蜜柚,同时提出蜜柚种植需要注意防御的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7.
二季作区春播马铃薯块茎膨大进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连续 3年测定二季作区春播马铃薯块茎形成过程 ,拟将块茎膨大分四个时期 ,4月中旬为膨大始期 ,4月下旬至 5月初为膨大初期 ,5月上中旬为膨大盛期 ,5月下旬至 6月上旬为膨大后期。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二季作区春播马铃薯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2004年系统观察了杂交棉新品种KC9704的生物学发育规律。通过株高、横宽、真叶、宽高比、蕾、成铃、单铃重、表分等主要指标的动态研究分析.发现8叶期、14叶期、20叶期是营养体膨大、迅速膨大、急剧膨大的时期;6月15日、7月15日、7月29日是生殖器官和产量建成的关键时期;7月19日后蕾逐渐减少.是生殖生长衰退的标志,8月16日后主茎真叶固定.顶尖生长押制。因此栽培上应抓住3个敏感时期,除了抓住有利时期播种外.一是抓住营养体膨大期化学调控.二是抓住生殖生长关键时期平衡施肥.三是抓住生长衰退期补施叶面肥防早衰,提高物质投入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对果园生草区果树树体生长和根系活力的多年跟踪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果园全园生草3 a期间内会对果树(龙眼)生长产生影响,但不显著。果园全园套种不同牧草5 a时,果园全园套种宽叶雀稗对果树(蜜柚)的抑制作用达到显著差异水平,而此时其它参试牧草百喜草、平托花生、圆叶决明、日本草等对果树树体影响差异不显著。果园生草后,显著降低了蜜柚的根系活力。特别是宽叶雀稗区蜜柚根系活力最低,平均仅为 317.11 μg·g-1·h-1,较对照(547.85 μg·g-1·h-1)降低了42.12%,而套种圆叶决明措施蜜柚根系活  相似文献   

10.
正陕西宁强县位于我国江北茶区的西北端,2015年11月25日起,该县日最低气温低于0℃,开始出现霜冻,霜冻时间起始日较2014年冬季提前一周,同时,在2016年1月22日至1月26日,宁强县出现了罕见的极端低温天气过程,温度持续在-10℃+1℃,其中1月25日出现了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的极端最低温度-11.8℃,突破了中小叶种茶树经济生长最  相似文献   

11.
<正>2014/2015年度,世界棉花期末库存量比上年增9%,至2200万t,反映出库存量占使用量的比例为90%。2015/2016年度世界棉花库存量预计减少5%,低于2100万t,生产超过消费的剩余量减少100万t。2014/2015年度,除中国以外的世界棉花库存量增加16%,至940万t;2015/2016年末库存量有望同比减少4%,至900万t。从2011至2014年,中国政府实施了棉花储备政策,中国储备棉管  相似文献   

12.
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的吉林省大豆单产动态预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及时、准确地进行大豆产量预报,给相关部门提供可靠依据保障吉林省粮食安全,利用吉林省1980-2016年大豆产量、生育期、逐日气象数据,基于大豆生长发育的生物学特性(最适温度、上限温度、下限温度、需水量、需光性等),构建大豆生长季逐旬温度、降水、日照时数及综合气候适宜度模型,通过与相对气象产量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建立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的7-8月逐旬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对吉林省大豆产量进行动态预报。结果表明:各时段建立的产量预报模型均通过0.05水平的有效性检验,能够客观反映大豆生长期内气象要素状况;各预报模型的历史回代检验平均准确率均大于85.0%,均方根误差小于20.0%;历史回代拟合的气象产量与实际气象产量在年际变化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两者相关性通过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在1981-2014共34年中各旬单产趋势预报准确的年份均在24年以上。各时段预报模型对2015-2016年的外推预报准确率分别在92.0%和81.4%以上,趋势预报不稳定,可能与模型没有考虑灾害影响有关。总体上,构建的产量预报模型可为吉林省大豆产量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低磷灌区的小麦施磷量,2014-2016年,以西农979、西农3517、兰考198、开麦20、泛麦8号和洛麦22为材料进行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P2O5量为0(P0)、60(P60)、120(P120)、180(P180)和240(P240) kg·hm-2 5个不同施磷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经济效益和磷肥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磷量的增加,小麦成穗数显著或不显著增加,穗粒数、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磷肥农学效率逐渐下降。品种对小麦籽粒产量、经济效益和磷肥农学效率有显著影响,两个小麦生长季的平均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均以P180和P120处理最高;在2015-2016生长季,P60、P120、P180和P240的磷肥农学效率较2014-2015生长季分别高39.1%、56.8%、11.5%和-2.4%。回归分析表明,在2015-2016生长季,不同小麦品种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施磷量为128.3~139.1 kg·hm-2 ,较获得最佳产量的施磷量降低5.8%~7.2%,二者的理论产量差异仅为0.12%~0.68%。建议低磷灌区小麦施P2O5120~140 kg·hm-2 。  相似文献   

14.
对福建省平和县100 m和500 m不同海拔‘琯溪蜜柚’结果母枝春梢直径生长、花芽分化过程开展研究,以探寻不同海拔对花芽分化的影响,为不同海拔蜜柚采用环剥促花措施时期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9月底不同海拔的蜜柚都有少数芽开始花芽生理分化,花原基渐渐形成;当春梢直径增长率经历一个高峰值后,花芽生理分化开始加速;同一时期,低海拔蜜柚花芽分化率高于高海拔;当春梢直径进入一个增长率为1.4%左右的低速期时,花芽分化进入形态分化阶段;不同海拔蜜柚在达到相同花芽分化率(大于35%)的时间差、进入低增长率时间差、进入形态分化的时间差和开花时间差大致吻合,低、高海拔大约相差14 d。花芽生理分化阶段和形态分化的初始阶段对蜜柚树体进行环剥可以提高花和果实的数量,提早开花,使果实成熟期提前,并且环剥时间越早越明显。由此,相对于传统的12月中旬蜜柚环剥促花措施,低海拔可提前至10月中旬,高海拔在11月初左右,环剥促花效果好且能使果实提前成熟。  相似文献   

15.
根据广东梅县地区连续l3a的实测资料,系统地研究了沙田柚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分析了根系生长、枝梢发育、花芽分化、开花授粉、幼果发育、果实膨大等生长发育的适宜气象指标,并建立了产量和含糖量的气象预测模式.结果表明:沙田柚可以忍受的最低温度为-7℃;花芽分化期温度为8.0-18.2℃;开花期降水量和雨日宜少,以利于提高座果率:果实膨大期要求日平均温度25-28℃,雨量充沛,光照度充足:果实膨大后期日照时问适当延长,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6.
统计2007-2016年近十年福鼎的极端最低气温过程,提取各个时次的NCEP1°×1°全球再分析资料、地面图和高空资料,分析极端最低气温与环流背景、冷空气路径的关系,对极端低温的短期预报做出初步的定性判断,再根据最低气温与各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分析,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方程,从而对低温的短时定量预报做出更准确的订正。最后,结合福鼎白茶的抗低温冻害指标,建立其各级预警的低温临界值,划分出低温冻害预警等级。  相似文献   

17.
杨淑玺 《江西棉花》2005,27(3):F002-F002
1棉蚜:一年可发生20—30代,通常按季节分为苗蚜和伏蚜。苗蚜发生在棉花出苗期至6月底,常年为害盛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7月份为伏蚜发生期。为害高峰期多出现在7月中下旬。防治指标:苗蚜,3片真叶前卷叶株率5%-10%,4片真叶后卷叶株率10%-20%:伏蚜,卷叶株率5%-10%。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小麦-玉米连作种植模式下小麦冠腐病的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时期,采用田间定点、定期调查的方法,对该病害的田间消长动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在2015-2016和2016-2017两个小麦生长季中,3个监测点小麦冠腐病的病株率和病情指数随小麦生育期推移呈上升趋势,春季小麦返青以后冠腐病的发生逐渐加重,拔节-灌浆期小麦冠腐病的发生快速增长。年度间小麦冠腐病的发生程度逐年加重,与2014-2015生长季灌浆期、2015-2016年相比,2016-2017年沧县监测点病株率变化不大,病害的病情指数增长1.0;宁晋监测点病株率增长1.8%~12.2%,病情指数增长0.9~4.3;景县监测点病株率增长21.3%~33.6%,病情指数增长13.5~14.6。在各监测点,随着年度间病害发生程度的加重,引起冠腐病的病原菌镰刀菌的分离频率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9.
气候条件与春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红 《作物研究》1998,12(4):15-17
利用湘春豆14号和湘春豆10号19881997年生育日数与6个气象要素,以及试验考种资料的单株平均产量与6个主要经济性状、6个气象要素分别进行逐步回归和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春大豆播种至出苗日数、出苗至开花日数的关键气象要素为日均温;出苗至成熟期为降水日数;开花至成熟期为日照时数和降水日数;全生育期为日均温和降水日数。6个气象要素对两品种单株产量的影响均不大。  相似文献   

20.
《茶世界》2016,(7)
2016年6月24日至6月27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安徽省黄山市人民政府在北京展览馆和北京马连道中国茶叶第一街成功主办了"2016北京国际茶业展、2016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展、2016黄山茶文化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