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害虫侵袭作物导致减产,但估计产量损失程度时,有时把害虫的为害率当作产量的损失率计算,未考察受害作物的补偿能力,常使产量结果与为害程度及防治效果不符。为此,两年来我们进行了谷田钻蛀性害虫的不同为害程度与产量损失的补偿效应之模拟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桉树遭受油桐尺蠖危害对桉树生物量和木材材积造成的损失情况,通过调查,测定受油桐尺蠖危害的林分相关情况,运用数学模型对虫害损失科学评估。结果表明:桉树遭受虫害后对桉树生物量和木材材积造成的损失十分明显,特别是受害程度达中、重度的2~3年生桉树单株生物量和立木材积有较大的损失,生物量和材积损失率分别达21.62%~51.83%和36.23%~75.17%。建议生产上,当桉树油桐尺蠖虫口密度达到6条/标准枝(50 cm)以上要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压缩虫口密度,防止其对林木造成更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经济阈值是害虫综合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经济阈值(economic threshold)或防治指标(action threshold)是指必须进行害虫防治时的害虫种群密度,通过防治以阻止害虫种群增长到经济受害水平(economic injury level)。经济受害水平或为害阈值(damagethreshold)是指效益与费用之比值达到或大于1时的害虫密度。本文报道印度稻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造成产量损失及经济受害水平的研究结果。本试验分别在三年中进行。1976—77年试验接虫密度为0(对照),25,50,75,100,  相似文献   

4.
红铃虫是我区棉花铃期最主要的害虫,棉铃受害后,不仅产量减少,而且皮棉品质严重下降,致使产值受到严重损失。“长江流域棉区红铃虫危害损失和防治指标研究协作组”经过三年的协作研究,根据单铃虫道数和单铃活虫数与皮棉产值损失率高度相关而作出了估计红铃虫二、三代危害损失程度的模式。二代单铃虫道数(x)与皮棉产值损失率(y)  相似文献   

5.
水稻白背飞虱为害损失测定及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是80年代以来我国最重要的害虫之一,白背飞虱种群发展与生态研究协作组组织全国9个单位于1986—1989年开展的为害损失测定及防治指标研究的结果表明,受害稻株谷粒千粒重下降,空瘪率增加,在前中期受害其稻穗总粒数和有效穗数减少;杂交稻受害后表现出较强的耐害和自身补偿能力;白背飞虱与褐飞虱混合种群为害时,产量损失大于单一白背飞虱种群为害时的损失。根据虫量与产量损失的预测模型,结合现行稻谷价格,产量水平,防治费用,经济效益以及天敌和防治风险等因素,本文提出了我国多数稻区现阶段白背飞虱允许为害损失率和不同稻区、不同生产水平的经济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6.
麦蛾、玉米象是我县农村贮粮中为害最重的害虫,平均受害粒率为7.4%,重量损失率6.04%,年损失粮食在600万公斤以上。1984-1990年成应用磷化铝防治贮粮害虫,杀虫效果在99%以上。此法经济、简便、安全、有效,已在我县全面推广应用,是广大农民防治贮粮害虫的一项必要措施。 磷化铝防治贮粮害虫,是利用磷化铝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产生的磷化氢有毒,这种  相似文献   

7.
对水稻受害形成过程的研究和模型化,是害虫综合防治体系中的必要程序。分析二代二化螟的危害结构,是进一步认识其对产量损失形成过程、制定防治对策和产量损失度量的根据。鉴于此,笔者用通径分析方法测定了第二代二化螟对杂交水稻的危害损失  相似文献   

8.
梨木虱原是北方果园的害虫,南方很少发生。近年来在上海市闵行区、青浦、南汇等县均有发生,部分果园损失严重。梨木虱主要为害梨树叶片,刺吸汁液。叶片受害率可高达70%以上,受害叶片先变黑,叶柄变短,最后枯死脱落,同时果形变小,色泽差,影响商品价值。由于受害...  相似文献   

9.
在发展中国家,农户贮藏的谷物(如玉米、高梁)受害虫的危害造成大量损失。农户贮藏环境中的主要害虫是: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麦蛾(Sitotroga cerealella)和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现在由于农民普遍使用改良的玉米新品种,而这些品种在贮藏时又易受害虫为害,所以,必须对这些害虫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0.
棉花红铃虫是棉花蕾铃期的常发性重要害虫,在我市全年发生三代,常年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和损失。80年代以来,不少地方和科研部门都开展了红铃虫为害与损失及防治指标的研究,这些研究工作的进展对深化棉花害虫综合防治起到了积极作  相似文献   

11.
水稻细条病是国内水稻检疫性病害。近年来已成我乡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且发病时间逐年提早,发病面积不断扩大,发病程度逐年加重,造成为害损失极大。为了估测病害造成损失情况,我们连续两年进行了病害发病程度与损失关系的调查研究,现将调查结果初报如下:一、调查内容和方法:以汕优63为调查品种,分别在成熟期时对未受害叶、倒数一叶、倒数二叶、倒数三叶,受害分级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测定了水稻对稻纵卷叶螟为害的单株水平动态生理补偿效应,同时测定了稻纵卷叶螟为害对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受害叶表观光合强度下降,其幅度与受害程度、叶位及受害后时间有关;剑叶受害后同株未受害的倒二叶则对受害功能叶具有一定的补偿作用,表观光合强度增强,增强幅度与剑叶被害程度和披害后时间有关。在孕穗与抽穗期,幼虫所造成的为害,对水稻经济性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结实率与幼虫密度呈负相关,产量损失率与幼虫密度呈正相关;而对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及千粒重的影响则不显著。另外,作者从群体和个体水平分别讨论了水稻对稻纵卷叶螟力害的损失与补偿问题。  相似文献   

13.
苹果绵蚜是果树的重要检疫性害虫。目前烟台市各县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其中部分受害果园已上升为主要害虫,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品质,─般减产10%左右,重者达30%以上,全市年损失苹果约3 000万 kg。为控制其为害,多年来,笔者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制定了苹果绵蚜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并通过大面积应用,取得了好的效果。   1)防治对策。做到“六个结合”。即利用药剂防治与农业和生物防治结合;越冬期防治与繁衍期防治结合;地下部防治与地上部防治结合;苹果寄主树防治与其他寄主树防治结合;苹果绵蚜防治与其他害虫防治结合;苹果…  相似文献   

14.
稻秆潜蝇 chlorops oryzae(Matsumura)属双翅目黄潜蝇料。我省主要分布在龙泉、遂昌、庆元、晋云、仙居、临安、新昌等山区,已成为水稻上的一大害虫之一。我县从七七年开始为害加重,发生面积已达三万亩左右。早稻受害一般每亩损失100—200斤,重的损失300—400斤,中、晚稻受害每亩损失100—150斤,重的损失200—300斤,我县因受稻秆潜蝇的为害每年损失稻谷30—400万斤。现将几年来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杏树的生长过程中,受到许多害虫的为害。笔者介绍杏树主要虫害及防治技术。 1主要害虫 1.1果实害虫 1.1.1杏仁蜂 该虫以幼虫为害果实,造成大量落果,或将杏仁蛀食一空.减少鲜杏和杏仁的产量。杏树品种不同,被害情况也不同。大黄接杏、白梅杏和山黄杏受害最重,白杏和李光杏受害较轻.山杏受害最轻.早熟品种较晚熟品种受害重。  相似文献   

16.
花椒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主要危害花椒枝干,是花椒树的主要害虫之一.笔者2000-2003年在重庆合川市油桥、太和镇调查,轻的地块受害株率为37.63%,严重的地块受害株率达100%,每年平均有58.62%的植株、35%的枝干受害(其中25%的枝条干枯死亡).花椒产量损失常年在10%~20%左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剪叶模拟试验,测定稻纵卷叶螟对水稻的为害情况,验证水稻被该虫为害后的自然补偿能力。结果表明,在当地一般种植密度和肥力水平下,分蘖盛期宜香752品种受害程度≤50%,对水稻产量无明显影响;在分蘖盛期前受害,水稻自身具有较强的自然补偿能力。孕穗末期受害程度在10%~50%,水稻减产6%~16%,对水稻产量有明显影响;水稻进入孕穗末期,叶片受害程度达到10%以上,对水稻产量造成损失。因此,孕穗末期应及时做好稻纵卷叶螟防治,以减少水稻损失。  相似文献   

18.
稻赤斑黑沫蝉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春泉 《植物保护》1985,11(6):44-44
稻赤斑黑沫蝉(Callitetix versicolor Fabricius),俗名泡沫虫,是局部稻区间发性害虫,我县历史上无此虫发生的记载,但近3年来,桥头乡早稻受害颇重。 桥头乡是丘陵山地单季与双季混栽区(坡田只插一季早稻),每年插早稻4500亩左右,1983年赤斑黑沫蝉突然大发生,近年每年的发生面积在1100亩左右,严重受害的有300来亩。一般减产5—10%,严重丘块减产20%以上。 1985年7月中旬调查其为害征状及损失程度。此虫寄主有  相似文献   

19.
2004年轰动全国的"小麦不长草"药害事件在我县发生,经过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周密细致地工作,把药害事故的损失降低到了最小程度,给受害农民以补偿,受到了受害农民、当地政府及领导的好评。近几年来不同程度药  相似文献   

20.
菜青虫是菜区的主要害虫,可以为害9科35种作物,其中以十字花科蔬菜最易受害。菜青虫也是南通市蔬菜生产上主要虫害之一,每年对南通市蔬菜生产造成不小损失,为此笔者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