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椒膏药病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固定样方的调查的统计分析,证明花椒膏药病的发生与树龄、椒园湿度和品种有关。方差分析表明不同花椒品种对膏药病的抗病性存着差异。回归分析显示感病指数与椒园湿度及枝条枯死率存在着正线性相关,与温度的负相关不明显,与树龄有Logistic曲线关系,其椒园发病率与树龄呈正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2.
花椒根腐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椒根腐病的病原菌(Fusariumsolani)的菌丝生长以25-30℃、分生孢子萌发以20-30℃为最适宜,孢子在水滴中才能很好萌发,最适pH为5.6-7.0;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主要从伤口浸入,主要以菌丝和厚垣孢子在土壤及其病根残体上越冬,一般4-5月开始侵染发病,6-8月最严重,10月下旬基本停止蔓延,其发病规律呈初发期、盛发期、停止期的单峰曲线。  相似文献   

3.
花椒根腐病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设立标准地定点调查,应用通径分析,揭示了影响花椒根腐病发生的 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其主导因素为土壤中病原菌的群体数量,并利用回归分析 建立了发病椒园花椒产量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4.
花椒根腐病的症状和病原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通过分离接种证明了花椒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为腐皮镰孢菌Fusariumsolani(MART.)sacc,其病害症状表现为根部腐烂,有异臭味,根皮与木质部脱离,木质部呈黑色,地上部分叶片失绿,果实较小,严重时全株枯死。  相似文献   

5.
墨西哥辣椒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四川农业大学引种栽培的墨西哥辣椒(C.annuumvar.peperchiliJaiepeno)的核型进行了分析;其核型公式为:2n=2x=24=22m+2sm,2A核型,平均臂比1.24,染色体长度比1.40。与国产的7个辣椒品种的核型进行了比较,发现其核型与国产辣椒有较大差异,似为亲缘关系较远的另一变种。并根据核型对其起源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山杨根腐病空间分布格局及抽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模型的建立、抽样技术的研究表明,山杨根腐病是一种根病,以感病株数为病害的数量指标,用扩散型指数法和回归模型分析法研究其空间格局,山杨根腐病的空间格局是一个相对静态的均匀分布空间格局,随着时间的变化空间格局也将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7.
矢尖蚧(Unaspis yanonensis Kuwana) 是柑桔的重要害虫之一.本文采用6种方法研究了矢尖蚧雌成蚧在柑桔树内的空间格局.6组资料中有5组符合负二项分布.雌成蚧的分布属聚集格局,分布的基本成分为疏松的个体群,个体群分布是聚集的,个体群内的分布是随机的,其大小随虫口密度的提高而加大.根据Iwao理论抽样模型,确定了在不同精度水平和不同虫口密度下的最适抽样数为: n=35.57/m+75.40(D=0.2) n=15.81/m+33.51(D=0.3)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经过TDP灯分别辐射1h、3h、5h的花生营养器官(根、茎、叶)解剖结构进行了显微观察,比较了不同辐射剂量下营养器官解剖结构的主要区别,讨论了辐射后花生产量增产与营养器官形态建成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辐射1h是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我省大蒜叶斑病菌 Cladosporium allii(Ellis.& Martin.)的越夏进行了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病株种蒜不传病;田间病残体易于腐烂,其上病菌不能越夏;病残体随种蒜把在室内越夏,播种时随种肥进入田间成为当年病害的初次侵染来源。  相似文献   

10.
梨树衰退病的研究 Ⅰ 病原物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子显微镜检查新水梨病树的病叶,在叶脉的韧皮部筛管中发现了无细胞壁,以球形为主的类菌原体(MLO),即梨树衰退病的病原。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汉源县花椒土壤理化特性的分析表明,土壤有效硼含量为0—0.1445ppm,远远低于0.5ppm的临界值含量。土壤有效硼含量与花椒产量显著正相关(r=0.708)。土壤缺硼是导致花椒落花落果和低产的重要原因。花椒施硼肥能极显著地增加座果率,在花椒萌发期和开花末期分别以0.2%硼溶液根外喷施,能收到增加花椒座果率和提高花椒产量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小菜蛾空间分布格局及抽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空间分布格局指数法和离散性空间分布模型拟合法,对小菜蛾卵及幼虫在早甘蓝上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菜蛾卵及幼虫均为聚集分布,小菜蛾幼虫在任何密度下均呈聚集分布,且聚集强度具密度依赖性,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根据lwao-kuno理论公式计算出小菜蛾幼虫的理论抽样数,同时对几种常抽样方式的精确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Z”字型抽样法最佳,单对角线法最差。  相似文献   

13.
美洲斑潜蝇的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Iwao的m=α+βx,Taylor幂法则s^2=ax^b及各种聚集度指标,分析研究了三都县新发现的检疫性害虫美洲斑潜蝇在豌豆上的空间格局,明确其在豌豆上为聚集分布,在田间以下体群存在,个体群的分布为聚集的,个体群内个体的分布均匀的,同时分析了其聚集原因 此基础上采用Iwao法和Tylor害虫法得出了其理论抽样数模型。  相似文献   

14.
西兰花菌核病空间分布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通过频次分布和聚集度指数的测定,以及m*-m回归和Taylor幂法则分析,研究西兰花菌核病病株田间空间分格局及其抽样技术.结果表明,西兰花菌核病病株田间分布趋向于聚集分布.被测田块都不符合二项分布,而同时符合核心分布;各田块的西兰花菌核病I指数>0,M*/M指标>1,Ca指数>0,扩散系数C>1,K指数>0,m*-m回归分析表明病株空间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病株个体间相互吸引,病株在大田中存在明显的发病中心,个体群在田间呈随机分布格局,即分布的基本成分发病中心之间趋于随机分布,而个体群内的个体与核心分布相吻合.Taylor幂法则分析表明,西兰花菌核病病株个体的空间格局随着病株密度的提高越趋聚集分布.随着病情指数的增加,所需抽样数递减.序贯抽样模型为T0(N)=1.5N±2.8615N,调查株数N株时,若累计病情指数超过上界可定为防治对象田,若累计病情指数未达到下界时,可定为不防治田.病情指数15%,所需抽样数为90.  相似文献   

15.
应用6种分布型指数法分析判定了铜色花椒跳甲幼虫在花椒上的空间分布型,利用Taylor幂法则和Iwao回归方程分析聚集原因.结果表明:铜色花椒跳甲幼虫在花椒上呈聚集分布,公共kc值为3.588 1,且符合负二项分布,其种群聚集是由于昆虫本身行为习性所致.在此基础上,应用Iwao的最适理论抽样数模型建立了铜色花椒跳甲幼虫的田间最适抽样数公式:N=(t/D)2(1.631 2/m-0.226 1);根据Gerrard零频率模型建立了估计该种群平均密度的零频率公式x=1.436 6(-lnP0)0.764 1.  相似文献   

16.
松毒蛾空间格局及其抽样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运用比较频次法、聚集度指标法和相关系数法研究了松毒蛾越冬代蛹和第一代幼虫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越冬代蛹属于负二项分布,第一代幼虫属于Neyman分布,分布的基本成份是个体群.五种抽样方法比较结果表明,平行线取样法最好.根据Iwao方法分析并计算了不同虫口密度下林间调查的最适取样数,列出序贯抽样分析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水稻白叶枯病病丛,病株和病叶的空间格局及其田间抽样技术.结果表明,病株和病叶在田间的分布均呈聚集格局,其中前者属于一般的负二项分布,后者属于具有共通k值的负二项分布;病丛的分布在所测密度范围内(2.7176-5.9041病丛/样方,即病丛率为45.29%~98.40%) 呈均匀格局;田间抽样效果以Z字形取样法最佳,而目前测报上在本田期所采用的3点取样法最差;取样54丛的调查效果也较常用的27丛显著为优.据此,作者建议,大田调查时最好采用Z字形抽样法取样54丛,以提高调查测报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19.
花椒瘿蚊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运用5种聚集度指标和2种回归分析方法对花椒瘿蚊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所有的指标表明,花椒瘿蚊幼虫在一切密度下均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且个体间相互吸引;聚集原因是由昆虫本身的聚集行为与环境异质性共同作用所致。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虫口密度在植株的东、南、西、北4个方位无显著差异;植株中部虫口密度较上部和下部大,差异显著,而上部和下部的虫口密度无显著差异。在以上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确定出不同虫口密度下的最适抽样数模型及一定防治指标下的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20.
番茄刺皮瘿螨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不同时期番茄上番茄刺皮瘿螨的数量,采用Waters的负二项K值、Cassie和Kuno的CA值、Daid和Moore聚集度指标I、Lloyd的聚块性指标m^*/m以及Iwao的m^*-m直线回归、Taylor幂函数法则分析了番茄刺皮瘿螨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番茄刺皮瘿螨的空间分布属聚集分布型,其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其聚集主要是由昆虫习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根据Iwao-Kuno的理论抽样公式,提出了不同虫口密度下的理论抽样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