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浅谈种子质量事故的责任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有生命的特殊商品,是农业增产的内因,是各项增产技术措施的载体。农业的丰产、欠收是种子因素(内因),栽培因素(外因)、气候因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通过外因而起作用。因此,在发生种子纠纷时,使用者和经营者应全面地、客观地分析、判定造成减产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2.
浅谈种子纠纷处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树新 《种子科技》2012,30(11):14-16
种子纠纷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因种子质量、栽培技术、品种适应性、自然灾害等造成农业生产损失,种子使用者与种子经营者之间就其损失原因和责任问题所发生的争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  相似文献   

3.
种子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安全、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出台,种子市场的逐步放开,种子经营主体增多,有关部门针对种子经营制定了一系列法规,以规范种子市场,保证种子质量和保护种子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但由于经营者点多、品种杂和规格不一,加之有时自然灾害造成个别作物的种子供应偏紧,个别地方种子市场出现混乱,制售假劣种子和不规范经营行为时有发生,种子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发生的质量纠纷屡见不鲜.现就<种子法>中有关种子质量的规定和种子质量纠纷的处理、种子经营者和使用者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种子使用者购种时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发生种子质量纠纷时应如何处理谈谈自己的看法,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质量纠纷发生,确保双方利益不受损害.  相似文献   

4.
质量是种子产业发展的生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质量问题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质量问题必须治理和当务之急是必须提高质量意识三个方面阐述了种子质量关系到种子企业兴衰存亡的观点,呼吁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提高质量意识、自学生产、经营、使用优质种子。  相似文献   

5.
种子纠纷是种子使用者与种子经营者之间因种子质量问题产生的纠纷。种子是特殊的商品,而不是一般商品。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民通过精耕细作希望获得较好的收成和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有些事情往往不是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品种未经审定、购买了假劣种子化肥、  相似文献   

6.
种子质量控制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晓琴  祝水金 《种子》2005,24(9):88-89
种子是农业的最基本生产资料,是保证农业增产增收的主要因素之一.高新技术在农业上应用的主要载体是种子.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品种在农业生产中应有的作用.同一作物不同品种间的外观性状差异极小,即使是本品种种子,一般消费者也很难对其质量优劣加以区分.因而市场上假冒伪劣种子多,防伪难度大;因此,假冒伪劣种子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为让农民用上放心种子,必须全方位加强种子质量监管,从源头抓起,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7.
加强种子管理,规范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维护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种子质量水平,推动种子产业化,促进种植业和林业的发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制定的宗旨,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需要.《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种子市场的管理,监督种子质量,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对规范种子经营秩序,促进种子产业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种子市场格局发生了极大变化,优势企业异军突起,一种以大基地生产优势企业为依托、以优势销售企业为桥梁、以乡村农技组织和种子经销商为供种主体的经营局面正在形成.种子管理部门要以规范开放型种子市场,保护种子企业合法权益,保护广大农民切身利益 ,保护农业生产安全;以<种子法>及其配套法规为依据,以实施五查 (即查标签、查包装、查档案、查质量、查未审定品种 )为主要内容,以组织联合检查、拉网式检查和对重点季节、重点区域、重点市场实行重点检查为措施,开展种子市场整顿和执法检查.使种子生产、经营更加规范,农作物品种选育者、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力维护,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正>种子是农业生产中基本的生产资料,农业增产与否是种子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种子内在质量和品质是内因,而栽培及气候等因素是外因,内因通过外因而起作用。因此,发生田间现场质量事故纠纷时,需要由种子质量鉴定机构组织专家到发生现场进行勘察、分析、鉴定,客观地、全面地判定造成减产的真正原因,浅谈哪些因素是经营者该承担的责任,哪些因素是使用者该承担的。不能盲目做出结论,以免给当事人、执法部门带来不应有的麻烦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县级种子管理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贵州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种子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的实施,为保护和合理利用种质资源,规范品种的选育和种子的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维护品种所有者和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种子质量水平,促进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是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1.
种子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有生命的生产资料。种子检验是良种繁育的重要环节,其质量标准化和品质标准化是种子安全贮藏的重要保证,种子公司通过种子检验可以测定其种用价值和制定合理的价格,同时也可以及时发现种子质量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种子达到质量标准。我国在种子质量检验方面有专业的《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规程》和《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明确规定:种子公司在申请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时,必须配备经省级及省级以上检验机构培训、合格后并取得检验员证的种子质量检验员,有相应的检验场所及相关的种子质…  相似文献   

12.
目前,外国种子公司主要通过来华开发推广其优良品种或投资设立合资种子生产经营企业,进入我国种子市场。也就是说,外国种子公司进目前,外国种子公司主要通过来华开发推广其优良品种或投资设立合资种子生产经营企业,进入我国种子市场。也就是说,外国种子公司进入我国种业的途径主要是品种进入和资本进入。1品种进入国外品种进入我国开发推广,需遵循以下基本程序和要求。1.1引种试验引种试验即从国外引进少量种子进行隔离试种,要求种子输出国家和地区没有发生我国检疫性病虫草害,即没有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  相似文献   

13.
从建设种业强国、发展种子产业、完善种子管理体制方面阐述了强化种子质量认证的重要意义,对我国目前强化种子质量认证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主要是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认证意识、加强认证队伍建设和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种子企业种子加工设备现状的分析,提出提高种子质量的重要手段是针对不同种子特性,配置专用设备,实施种子专业化加工,才能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提出了打造“绿色浙江农业”的战略,杭州市也作出了关于都市型效益农业的行动计划,这些重大农业行政战略和部署都要求“兵马未动,良种先行”。加快种子产业化已成为实施良种工程,推广种子科技,发展大农业、开展大服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战略问题。1种子产业化经营面临的新情况1.1随着种植结构的不断优化,农作物新品种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农业结构要进行调整,效益农业要发展,首当其冲的就是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而要调整种植结构就必须加快各类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使种子真正…  相似文献   

16.
当归种子发芽检验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研究当归种子的适宜发芽条件,为当归种子质量检验规程的制定提供依据.试验确立了当归种子发芽的适宜条件:发芽前先用清水浸种4h,然后用2%NaCIO预处理10min,最后将种子置于砂床上,于20℃恒温黑暗条件下进行发芽,最适发芽条件可作为当归种子质量检验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根据贵州省天柱县杉木种子园优良无性系种子成熟与相关性状的分析,进行了成熟期划分、球果采摘时间的设定。相关性状规律的研究。通过研究将对高世代杉木种子园的营建技术和提高现有杉木种子园种子生产水平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杨晓琴 《中国种业》2003,(11):21-22
1种子管理当前存在的问题1.1地区间交流日趋频繁,引种安全问题更加突出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家、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种子种苗跨国公司相继涌入国内。特别是种子小包装的兴起,使得种子这个特殊的商品也能象电器、服装一样进出口,瓜果、蔬菜种子市场尤为突出。我们曾经严格执行的引种程序似乎有点不合时宜,更谈不上引种登记、引种申报,甚至有些瓜菜种子好象没有地域性。1.2现行法规不够完善自从《种子法》实施以来,种子经营渠道多了,但不规范的现象也随之增加。例如农贸市场上长期出现小贩自称农民自产自销一些散装种子,不易…  相似文献   

19.
Combining ability of seed vigor and seed yield in soybean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Youngkoo Cho  Roy A. Scott 《Euphytica》2000,112(2):145-150
Studies have shown no consensus in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ed yield and vigor in soybean [Glycine max (L.) Merrill]. The lack of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inheritance of seed vigor prompted this study to determine the types of gene action and combining ability estimates for seed vigor and its related traits. Five high and six low seed vigor soybean genotypes were crossed in a diallel, and selfed to produce 55 F2 progenies, which were examined, along with the parents, for seed vigor, yield, and seed weight. Significant genotype and environment effects were found for seed vigor and yield. 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 (GCA) effects for seed vigor and seed yield were significant (p≤ 0.01) and larger than specific combining ability (SCA) effects. Significant GCA and SCA effects were found for seed weight, indicating that both additive and non additive genetic effects were involved in conditioning seed weight. The ratios of mean square, 2GCA / (2GCA+SCA), were 0.96 for seed vigor and 0.93 for seed yield. These ratios indicated that additive gene effects were more important than non additive gene effects for seed vigor and seed yield in these crosses. Mean seed vigor(83.8%), as determined by accelerated aging germination, and mean seed yield (2,155 kg ha-1)in high vigor × high vigor crosses were higher than the high vigor × low vigor and low vigor × low vigor crosses. Mean percent accelerated aging germination rates in F2 populations from diallel crosses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mid-parent seed vigor(r2 = 0.52**) and midparent seed size (r2 = 0.31**).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levels of seed vigor can be improved through breeding, while maintaining high yields because of the predominance of GCA effects in both seed vigor and seed yield.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20.
棉种贮藏与种子活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杂交种的生产是一项技术要求高,人力物力投入大的工作.这也是杂交棉一直停留在试验示范阶段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近年来棉花制种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种子生产成本已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