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1 选择适宜基地 为种子生产提供优良环境 1.1 自然条件优越。基地应选择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降雨量较少,适合蔬菜生长,常年无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区。所选地块应具有良好的排灌条件,土质较肥沃;地势要高,利于通风。同科作物种植年限间隔要达到生产要求,周围环  相似文献   

2.
<正>番茄又名西红柿,属茄科番茄属中以成熟多汁浆果为产品的草本植物。番茄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也是朝阳地区设施蔬菜的主栽作物之一,已形成了以北票市为中心设施番茄生产基地。黄瓜属葫芦科甜瓜属,一年生攀援性植物,幼果脆嫩,为世界主要蔬菜之一。朝阳地区黄瓜栽培历史悠久,栽培模式多样。番茄套种黄瓜应用秸秆反应堆技术,同时用黄板诱杀、反光幕、膜下软管微喷、穴盘基质育苗、黄瓜落蔓等新技术,并采用新品种和病虫害防控技术等  相似文献   

3.
正温室大棚主要是利用设施控制光照、温度、湿度等与作物生长息息相关的条件,在原本无法满足目标作物生长的地区实现作物生长本土市场供给,或者生产反季节瓜果蔬菜,从而获得较高经济效益。近年来,温室大棚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由于温室大棚具有不可移动性,造成大棚作物重茬现象严重,土传病害高发,尤其是线虫为害的大棚,常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4.
邯郸市是河北省重要的冬春叶菜类蔬菜设施生产基地,但是由于邯郸地区冬春季连阴天气增多,雾霾持续时间较长等,使蔬菜生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当地拱棚加盖草苫进行设施蔬菜生产的模式,以一年多茬种植、周年生产、全年均衡上市的优势得到了迅速发展。基于此,介绍邯郸市盖草苫中拱棚多茬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5.
<正>1关于设施农业的国内外发展情况1.1国外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设施农业的出现是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和进步而逐渐兴起的一个农业发展模式,它是与自然农业生产模式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一个可以人工调节的、适合其作物生长的环境氛围,从而让农作物提高产量和生产效率。有关国外的设施农业技术的发展其起步于上个世纪的70年代左右,最初意识到设施农业技术发展的重  相似文献   

6.
王红霞 《北京农业》2012,(22):11-12
<正>近几年,根据冀中南地区作物种植的实际情况及生产经验,我们总结出适合本地生产的几种比较成功栽培模式,现分别介绍如下。1大棚蔬菜生产模式西红柿—黄瓜—菠菜:黄瓜—西红柿—菠菜深冬茬大棚菠菜栽种。西红柿栽培品种可选用进  相似文献   

7.
山西县域桑蚕茧基地生产经营一体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山西县域桑蚕茧基地生产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桑蚕茧基地的发展特点,将其划分为基地培育、基地成长、基地成熟、基地巩固等4个发展阶段,并构建了适合不同发展阶段的生产经营一体化模式,即:“蚕技中心 农户”模式、“蚕技中心 基地 农户”模式、“丝厂(市场) 蚕桑协会 农户”模式和“公司(市场) 蚕农合作社 农户”模式。  相似文献   

8.
正阜新地处辽宁省西北部,土地资源丰富,降水量偏少,具有发展设施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近年来,随着沈阜现代农业示范带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规模空前壮大。草莓是最适合冬春季节观光采摘的设施农业作物之一,也是阜新地区重点发展的作物。但阜新地区草莓产业存在着起步较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等问题,切实需要一套适合阜新草莓产业发展的栽培技术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笔者总结出一套适合阜新地区的温室草莓高垄覆膜促成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高海拔冷凉干旱山区,在发展薯类作物生产中面临的光照、热量、降水、土壤等自然资源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以建立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为重点,以运用各项综合抗旱、保墒、防病、增产栽培措施为中心的发展薯类作物生产的思路和对策,以促进干旱山区薯类作物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疆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刚 《农村科技》2008,(7):98-98
设施农业是利用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人为地改变或控制作物发育的环境条件,以达到作物生产目标的人工调节,实现作物的周年生产和供应。  相似文献   

11.
吐鲁番地区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发展设施农业生产具有独特的优势。从2009年起,吐鲁番地委、行署将发展设施农业确定为“强农”的战略重要内容,精心谋划发展设施农业,改变延长时间,拓展生产空间,努力把吐鲁番地区建设成为乌鲁木齐市重要的冬季蔬菜生产基地和菜篮子工程,2009年及2010年完成日光温室4.2万座,全地区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4.4万亩。成为当地除葡萄、哈密瓜、棉花的又一支柱产业。并为经营者带来了高额利润,从而成为现代蔬菜产业的一种重要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吐鲁番地区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发展设施农业生产具有独特的优势。从2009年起,吐鲁番地委、行署将发展设施农业确定为“强农”的战略重要内容,精心谋划发展设施农业,改变延长时间,拓展生产空间,努力把吐鲁番地区建设成为乌鲁木齐市重要的冬季蔬菜生产基地和菜篮子工程,2009年及2010年完成日光温室4.2万座,全地区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4.4万亩。成为当地除葡萄、哈密瓜、棉花的又一支柱产业。并为经营者带来了高额利润,从而成为现代蔬菜产业的一种重要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闽西北地区属亚热带气候,适合种植许多果树,如,柚、脐橙、早熟蜜桔等常绿果树,也适合种植短低温的落叶果树品种。本文列举了闽西北地区果树栽培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探讨了闽西北地区果树生产发展策略,重点强调果树品种筛选、优化管理措施以及设施栽培等果树生产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由于微型薯生产成本较高、生产规模较小,导致真正投放到原料基地的脱毒种薯数量不多,脱毒种薯应用率不足30%,种薯生产滞后已经成为限制垦区马铃薯单产进一步提高的瓶颈问题。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历经3年,研究出一套利用网棚苗床生产微型种薯的低本高效技术模式,实现了脱毒微型种薯的优质、低成本、高效率、大规模繁殖生产。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期为黑龙江省及垦区马铃薯微型薯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安然 《现代农业》2014,(6):13-13
<正>朝阳地区设施农业生产,由于长期连作,以及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严重影响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栽培技术,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秸秆生物反应堆栽培技术是近年来我国对传统设施蔬菜栽培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出的新技术。为促进本地区设施蔬菜栽培水平提高,朝阳县结合生产实际,对秸秆生物反应堆栽培技术进行技术改良,总结完善了适合本地区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栽培技术模式。实践表明,该项技术对缓解设施蔬菜连作障碍、促进  相似文献   

16.
秧草是江苏沿江地区种植的传统作物,2011年以来,扬中市积极实施"万亩秧草产业化工程",推行设施大棚高产栽培技术,以示范基地为抓手,以品牌效应为重点,以市场开拓为突破,形成具有扬中地方特色的秧草产业,成为农户增产增收的一条新途径。本文总结了扬中市秧草基地生产的特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秧草基地产业化水平的建议,以期促进秧草基地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优化改造陕北设施农业棚室集成配套栽培技术,形成适宜黄土高原不同区域设施蔬菜栽培的新型生产技术体系,提高设施蔬菜产量和质量。笔者于2019~2020年对陕北地区农业设施结构及栽培模式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并针对目前陕北地区设施的现实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探索总结了适合陕北地区设施农业产业发展的结构类型和栽培模式,以加快榆林市设施蔬菜产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配套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等的建设进程,实现设施产业的优化升级和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8.
番茄是赤峰地区设施蔬菜的主栽作物,对农业增产增收的贡献率较高。2020年日光温室番茄每 667 m2的平均经济效益53968.05元;大棚番茄平均每 667 m2的经济效益 22849.82 元。通过对 3个设施番茄主产区的跟踪调研,总结介绍了赤峰地区番茄的品种选择、茬口、栽培方式、生产成本投入、经济效益等,根据生产情况分析了当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生产建议,以期为赤峰地区番茄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从黄淮地区设施栽培作物品种、设施结构类型、设施园艺的发展现状、设施园艺生产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全面分析了该地区设施园艺产业的发展状况,提出了该地区发展设施园艺的有关对策,包括推广生态环境友好型栽培模式、发展符合当地实际的现代设施园艺技术体系、加强设施园艺推广队伍建设、创新经营模式等。  相似文献   

20.
<正>设施农业是指在不适合作物生长发育的炎热或寒冷季节,利用遮光降温或防寒保温设备,人为创造适合作物生长发育的小气候条件进行生产的现代农业。设施栽培又叫保护地栽培。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极大,造成了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与消费均衡性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目前,我国的设施农业已由简易塑料大棚、温室发展到具有人工环境控制设施的自动化、机械化程度极高的现代化大型温室和植物工厂。设施农业在具有高附加值、高效益、高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