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农业工程学科在近十年内有了较快的发展,但现时农业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规格等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农业和农村工程化的需要,我们对目前高等农林院校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及课  相似文献   

2.
众创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备受关注。农林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林院校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于推动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以及带动更多学生创业就业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山西农业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立足区域发展实际,结合学校特色优势,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先后实施了"创业意识培育工程""创业能力提升工程"和"创业条件帮扶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实践证明,地方农林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突出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必须协调多方力量,注重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必须改革现有模式,提升创业教育的内涵性。  相似文献   

3.
深入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推进高等农林教育教学改革刘贵友宋毅(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北京100816)随着世纪钟声的逼近,高等农林教育面临着繁重而紧迫的改革与发展任务。现就1998年农林院校如何深人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推进高等农林教育教学改革,谈谈我们的几点...  相似文献   

4.
郭伟 《现代农业科技》2013,(18):321-322
"三农"问题要想得到解决,国家高等农林教育的发展是其中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切实整合农林科教资源、全面提高农林院校科教战略地位以及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的构建势在必行。该文阐述了高等农村院校全面发展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高等农林教育与农业科技创新的措施,以全面提升高等农业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调整与优化高等农林院校学科专业结构,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施新世纪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工作,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所在。通过分析国内8所高等农林院校学科专业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继而从社会发展需求、学科专业布局、专业内涵建设以及优势特色创新等四个方面提出"一体多面"式的专业结构链优化策略,以适应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发展要求,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适销对路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经过三年恢复和“六五”期间的大力发展以后,在“七五”期间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目前全国有高等农业院校65所,在校生达11.9万人,其中研究生0.38万人。“七五”期间,不断探索农业高等教育事业如何主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采取了多种形式招生、多种规格培养、多种渠道就业的“三多”培养高等农业人才的方针;在  相似文献   

7.
一、现状研究  (一)高等农林专科教育的现状  高等农林专科教育作为我国高等农林教育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在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中为我国农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输送了大量科技专门人才,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然而由于专科教育发展过于仓促等历史原因,目前我国的专科教育仍然是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最薄弱的环节,专科教育理论及办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远超过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等层次。尤其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高教体制改革以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原有专科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国家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更促进了农业发展的进程,推动了新时期农村发展。在此发展趋势下,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发展成为了大势所趋。本文主要阐述了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等农林院校的发展现状,将其概括为外部与内部现状,并针对现阶段高等农林院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题提出解决对策,并进行未来的发展路径探析,以期实现其长久、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定位研究的必要性高等院校的定位是指一所高等院校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构成中的位置。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由英才教育向大众化过渡的转型时期,各高等农林院校如何抓住机遇、端正方向、准确定位、办出特色,是—个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近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级农林专门人才的需求出现了新的变化,可以概括为“一种现象、两大矛盾、三个趋势”。“一种现象”是培养和需求之间始终存在着结构性短缺和结构性富余并存的现象,这一现象在毕业生就业问题上反映比较突出。“两大矛盾”一是农村和农林业发展新阶段的人才和科技需求与农林…  相似文献   

10.
对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科学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高等农林教育发展历史背景出发,分析产业结构调整、专业结构调整、办学经费投入等因素对人才培养的影响,在客观评估农林院校现实办学条件基础上,对学校、学科及人才培养进行科学定位,积极探索如何在适应时代发展基础上培养大学生自主选择精神,为我国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一种视野和思维角度。  相似文献   

11.
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将成为未来农业科技人才的主体,如何提高该部分主体的信息素养,将是农林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对信息素养概念发展过程及构成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根据对安徽农业大学在校生的信息素养问卷调查和整理结果,分析了大学生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水平、信息能力等方面的现状,发现农林院校在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信息素养提高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2.
泰国、印度重视高等农林教育中国高等农林教育考察团一、两国政府重视高等农林教育无论是泰国还是印度都十分重视高等农业教育,特别是印度在60年代以后,大力发展农业教育事业和开展农业科学研究。1960年北方邦建立了第一所农业大学,此后发展很快。目前,全印度有...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开辟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高等农林院校大有作为,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产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自《安吉共识》发布后,中国高等农林教育迎来深刻变革和质量革命的挑战,广大涉农高校积极开展新农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在教育理念、培养体系、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深层次问题,必须深入推进高等农林教育改革,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探索中国特色高等农林教育发展道路,为世界高等农林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中国高等农林教育校(院)长联席会第二十次会议暨中外农业教育论坛,围绕“新农科建设与农林教育转型发展”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14.
加强大学生的通识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界的共识,但目前我国农林院校在通识课的设置上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严重制约了通识教育功能和作用的充分发挥。农林院校的通识课程应当兼顾"通"和"专",以充分体现农林院校的办学特点,并符合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和要求。目前在农林院校开设"农业法律和政策"这一通识课程不仅是依法治国方针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可以优化我国高校农业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机制,而且也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农业法律和政策"通识课在农林院校的开设,应在课程方案上进行合理的安排,对课程性质、教学任务和要求、所占学分、教学具体内容和环节以及教学方法等加以精心设计,从而有效实现通识教育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拟就90年代我国高等农林专科专业设置的现状探讨今后的专业结构调整问题。 一、现状 本次调查共涉及42所农林院校(本科28所,专科14所),其中14份材料来自全国高等农林专科教育研究协作会议,28份材料来自笔者的调查。资料分析表明,当前我国高等农林专科专业设置的现状和特点为:  相似文献   

16.
农业信息化和高等农林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在信息经济时代的具体体现 ,是农业现代化的高级发展阶段。因此 ,它为高等农林教育发展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本文主要对如何建立适合农业信息化要求的高等农林院校的教育与研究体系做了探讨。分析了农业信息化的基本内容、要求及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7.
泰国、印度的高等农林教育中国高等农林教育赴泰、印考察团一、两国政府重视高等农林教育无论是泰国还是印度都十分重视高等农业教育,特别是印度在60年代以后,大力发展农业教育事业和开展农业科学研究。1960年北方邦建立了第一所农业大学,此后发展很快。目前,全...  相似文献   

18.
当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处于制度变迁活跃期,高等农业教育经历了一种组织变革和制度重构的过程。研究表明,农业高校在扩招、综合化路径、学生规模、高水平大学建设等制度趋同,而在规模缩小与质量提升同步、C型合并重组区域特征、卓越农林质量提升计划等制度趋异。究其根本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制度设计决定了高等农业教育制度变迁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9.
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是我国宝贵的农业建设人才,基层理应成为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然而基层高素质人才极度匮乏,特别是农业、农村地区急需大量的农林专业人才。究其原因,既有社会政策导向的问题,也有高等农林院校和大学生自身的问题。针对性提出了促进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基层就业的5点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0.
当前,高等农林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与综合大学和财经院校差别不大,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应该体现自己的特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体现优势。高等农林院校金融学人才的培养应该体现与一般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差异化,不能只是简单的"工厂式"订单人才培养,应该面向重点培养专业通用能力、专门能力和综合能力,把银行、保险、证券三个行业证书的要求和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之中,紧密联系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充分发挥高等农林院校的政策优势,加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人才和农业保险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