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外源褪黑素处理对采后水蜜桃冷藏品质及冷害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琼花露水蜜桃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50μmol/L、100μmol/L、150μmol/L、200μmol/L)褪黑素处理对桃果低温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00μmol/L褪黑素处理能有效抑制冷藏桃果硬度下降和失重率上升,从而保持冷藏桃果感官品质,减轻冷害症状。褪黑素处理能有效抑制冷藏桃果相对电导率上升,丙二醛(MDA)积累,蛋白质和抗坏血酸降解,从而降低桃果氧化伤害。褪黑素处理能有效抑制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上升,维持多酚含量,从而抑制果实褐变。总之,100μmol/L褪黑素处理通过抑制桃果褐变,降低氧化伤害,保持果实冷藏品质并抑制冷害发生。  相似文献   

2.
丰硕 《北京农业》2001,(7):22-22
桃果采摘以后,叶片的同化作用仍在继续进行,营养物质开始在树体中积累,同时夏秋季节又是桃树花芽分化时期.从果实收获后到落叶这一段时间内,树体营养积累的多少、花芽分化的好坏,与翌年桃果的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因此,桃果摘下树后,其管理并没有结束,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3.
5月以来,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2000吨桃果经过精心挑选,精心包装后一车车运到广州、深圳、珠海,其中1000吨远销到港澳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近年来,富川立足市场,以农民增收为切入点,以科技为依托,坚持按照“调整种植结构,突出特色”的发展思路,在抓好脐橙种植的同时,大力发展种植早熟“四月红”桃果,目前,全县桃果种植面积400公顷,今年该县桃果喜获丰收,产量达1吨。针对瑶乡农民商品意识淡漠,商品流通信息不灵,盲目销售,导致增产不增收的状况。为解决瑶乡桃果“不愁种不出、只愁卖不出、卖不好价钱”的销售问题,该县制定一系列促…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周口桃区危害桃果的主要害虫桃蛀螟、桃小食心虫及李小食心虫的发生特点,总结了其防治技术,以期为果农防治桃果害虫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桃果采收后的桃树管理是桃树生产中的重要环节,而目前上海地区部分桃树生产单位对桃果采收后桃树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现对上海地区桃果采收后的管理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包括清好果园、防好病虫害、施好肥料、搞好修剪、理好沟系等,以期为面上更好开展桃树生产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正>7月份,在甘肃省静宁水果市场,桃果价格创历史最高纪录,每千克最高售价达8.00元以上,总体销售形势可概括为桃果个大,色相艳,好看,售价高,但消费者普遍反映,  相似文献   

7.
桃果采摘后,叶片的同化作用仍在继续进行,营养物质开始在树体中积累,同时夏秋季节又是花芽分化时期。从果实收获后到落叶这个时期,树体营养积累的多少、花芽分化的好坏,与下年桃果的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因此,桃果摘下树后,管理并没有结束,仍须加强。……  相似文献   

8.
和涛 《新农村》2010,(7):36-36
鲜桃果茶是目前市场上很流行的果汁饮料之一,现将其加工工艺介绍如下。 1.原料选择 选用完全成熟、新鲜、风味好、汁液丰富、无病虫害的桃果,成熟度不足的桃果要经过后熟。  相似文献   

9.
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冷藏桃果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系统地研究了乙烯受体抑制剂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后,桃果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1-MCP能够维持冷藏桃果贮藏后期果肉细胞的完整性,保护多酚氧化酶与酚类物质的区域化分布,延缓桃果褐变。  相似文献   

10.
桃园施用沼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桃树施用沼液和农家肥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桃树施用沼肥,能促进其营养生长,花芽分化,改善桃果品质,果实均匀、光泽度好,提高桃果坐果率、产量和商品率,同时还能预防病虫,降低农药用量,有利于无公害水果生产。  相似文献   

11.
桃子在我国栽培广泛,随着品种的不同,一般从5~10月相继成熟上市。桃果由于柔软多汁,贮运中容易受机械损伤,低温贮藏时容易产生褐心,高温下又容易腐烂,因此,选择适宜的保鲜保脆方法,对提高桃果品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桃果缺钙.采前落果严重,成熟期缺钙,桃果缝合线及果顶肿大成紫红色褐变,引起烂果。对桃树生长期补钙.是提高桃树产量.增加桃农经济收入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太湖流域典型桃园氮素投入特征及其对桃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十二年生晚熟小湖景桃树为供试材料,通过2012—2014连续2年大田小区定位试验,研究太湖流域典型水蜜桃园氮素周年投入特征及其对桃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太湖流域水蜜桃园施肥量大,氮素投入水平较高,周年氮素投入纯量达846.30 kg/hm~2,由菜籽饼等有机肥、复合肥等无机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共同带入(29.91%∶31.87%∶38.22%),且基肥投入氮素约占周年桃园氮素投入量的41.88%。农户习惯性施肥条件下,水蜜桃桃果产量达62.38 kg/棵,单果质量平均达227.76 g。较农户习惯性施肥处理而言,减量施肥处理能显著降低桃果产量,达7.32%,但桃果单果质量未显著降低(降低4.13%)。同时,沼液施用条件下桃果产量和单果质量均与农户习惯性施肥处理相当,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艳红桃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艳红桃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肥上注意适当的氮肥水平和适宜的氮磷钾肥配比有利于桃树生长的促控关系;施用较高的氮磷钾肥有利于提高桃果的产量和单果重,但高水平的氮肥有减产的趋势;适宜的氮磷钾肥配比和适当提高钾的比例有利于改善桃果的品质(提高桃果的糖、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和减少酸的含量)。在该气候和土壤条件下,桃树适宜的N∶PO∶KO施用比例为2∶1∶3。  相似文献   

15.
桃树的嫁接,一般果农习惯采用春夏两季嫁接,其实秋冬季也可以嫁接,这样能增加收益。一年四季嫁接的桃树,树苗同样生长旺盛,而且结出的桃果大、皮薄,味道也比未嫁接的桃果甜。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几年,随着桃产量和果品价格的急剧下降,大面积的桃园被其他作物取代。但从市场调查来看,对优质桃果的需求仍很大,因此仍需适当发展桃果产业,现将有关桃树的一些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供广大桃农参考。一、育苗生产上桃树育苗多用嫁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果树套袋技术在苹果、梨、葡萄上应用比较普遍,桃上应用不多。桃套袋,不仅可以防止空气污染和农药残留,而且可以提高桃果的果面光洁度,促进着色,对于防止晚熟品种秋蜜等的裂果问题效果极佳。所以桃果套袋技术是桃果生产必须大力推广的适用技术,同时还要有与之配套的疏花疏果技术。本文主要阐述一下桃的疏花疏果及套袋技术。一、疏蕾疏花1.时期疏蕾主要在开花前1~3周进行,疏花主要集中在花期  相似文献   

18.
根据桃树各个生育期所需的气候条件和原阳县同期气候,分析了原阳县的光照资源、温度、湿度和灾害性天气与桃树种植的关系,以及对桃树生长及桃果品质提高的影响。并就现有的气候资源条件,提出应对措施,通过选种、建防护林、施肥、水分管理和枝条修剪等人为措施提高桃产量和桃果品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桃果煤点病(蝇粪病)在我县各乡镇桃产区均有发生,本病影响桃果外观,形成着色不佳,失去市场竞争力,给桃农直接带来经济损失。笔者通过几年来田间观察与防治,初步掌握了煤点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晚熟桃品种‘大久保’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纸质类型果袋(白色单层、黄色单层、外黄内白双层和外黄内黑双层)对桃成熟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以不套袋为对照,测定并比较分析不同处理的果实纵横径、果重、果实硬度、表面着色、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 C 等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套袋处理使桃果成熟期推迟,显著降低桃果病虫果率和果锈指数,增加好果率,并显著增加了果皮亮度和果实硬度。4种套袋处理中,双层纸袋处理的病虫果率显著低于单层处理,而黄色单层纸袋平均单果重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双层纸袋处理的果实黄蓝色差和色调角均显著高于其他纸袋处理;而2个单层纸袋处理的红绿色差与黄蓝色差比值显著大于其他处理和对照;套袋后各处理桃果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差异不显著,但使桃果的维生素 C 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综合分析,套袋可增加桃果的外观品质和商品性,提高经济效益,其中用黄色单层纸袋对福建地区晚熟桃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