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汽车车身控制线路复杂、通讯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A类网络通讯标准LIN(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总线,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新型的汽车车灯控制系统,并研究分析了控制系统中灯控模块的分布方式及两子模块间的信息传输过程。  相似文献   

2.
从研究汽车局域网入手,结合对汽车雾灯控制器的研究,构建起基于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的车灯控制系统.并在研究中设计了由雾灯控制主模块进行功能控制,而由CAN总线进行通讯而实现设定功能的控制系统,制定了一套相应的可靠运行的协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器也具有了越来越多的功能和较高的性能。本文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Altera和Xilinx推出的CPLD来实现汽车车灯控制系统VHDL语言实现的初步研究,即用CPLD器件,使用VHDL语言编程实现数字逻辑,最终实现汽车车灯控制系统的VHDL语言数字电路部分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汽车行业发展迅猛,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舒适性能的要求逐渐提升。基于此,文章以汽车车灯为出发点,对汽车车灯结构和典型车灯设计进行了分析,并从材质、光学路径、车灯模型三方面阐述了汽车车灯结构及工艺优化思路,以期为我国汽车车灯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5.
赵寒  朱恒伟 《河北农机》2016,(12):48-49
智能LED前照灯照明系统的出现,推动了我国汽车照明系统的发展,在设计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不同部位的传感器积极对路况信号进行采集,通过分析,实现了对车灯开关的控制,能够实现车灯的智能左转右转。文章主要针对汽车智能LED前照灯照明系统控制设计进行研究分析,明确了各个部分的设计重点。  相似文献   

6.
首先介绍了拖拉机自动化作业发动机智能启停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了发动机自动启停装置,并基于嵌入式控制系统实现了车载控制终端的软硬件开发;最后,利用Eclipse设计开发了手机终端APP软件,通过手机终端APP,可以实现对拖拉机发动机开启和关闭控制。测试结果表明:APP可以实现对发动机的关闭控制,对发动机进行关闭时,系统能够自动关闭空调、车灯和车锁,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汽车作为人们出行的必备交通工具之一,其设计与发展备受瞩目。汽车车灯作为它必不可少的功能组件,扮演着比较重要的角色,同时又具有视觉美学作用。在车灯设计中,汽车尾灯设计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对汽车尾灯的演变研究,结合车灯的视觉张力、具体功能和美学特征等,分析贯穿式汽车尾灯设计。  相似文献   

8.
随着行驶车速的不断提高,汽车车灯能否正常工作,直接影响到汽车行驶安全性.具体分析了传统车灯系统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根据车灯的安全标准及要求,选用光敏晶体管作为敏感元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灯光故障检测器.根据电路中有无电流进行了灯光检测器的硬件电路设计,绘制了车灯工作的电路原理图,并对选用元件的参数进行了综合计算和分析.此检测器可以检测制动灯、转向灯、尾灯的故障情况.安装此检测器后,驾驶员在驾驶室内就可以发现车灯故障,从而避免下车检查车灯.  相似文献   

9.
基于CAN/LIN混合网络的智能汽车前照灯系统(AFS)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前照灯系统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汽车的主动安全。AFS充分利用车身局域网资源,采用微型步进电机控制器AMIS30623控制步进电机实现车灯的弯道旋转调光和纵倾调光两种功能。本系统利用CAN/LIN混合网络进行通讯,采集CAN总线信号及传感器信号,处理结果通过LIN总线发送给步进电机控制器,执行机构对车灯灯光照射角度进行控制实现车灯灯光在二维平面内运动以适应不同的路况,为驾驶员提供最佳夜间视野。  相似文献   

10.
基于Modbus协议的无线灌溉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布线和施工成本,提出了一种基于Modbus协议的无线灌溉控制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监控中心与采集控制节点的无线通信,相互通信遵循Modbus协议.监控中心工控机上运行的灌溉控制系统软件对采集控制节点进行灌溉控制并实现现场传感器数据的采集.该系统已经在北京郊区安装使用,现场实际应用表明系统运行可靠,达到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11.
混合动力汽车牵引力分层控制与硬件在环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内燃机汽车牵引力控制系统发出的控制命令无法直接给混合动力汽车,需要重新设计混合动力汽车的牵引力控制系统。提出ISG型混合动力汽车牵引力分层控制体系,上层控制采用基于动态滑模的整车期望驱动总力矩制定策略;中层控制采用基于低通滤波的发动机目标转矩设计算法和基于模型匹配二自由度控制的转矩动态协调控制策略;底层控制采用基于动态补偿的系统退出策略。对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和硬件在环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混合动力汽车牵引力控制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抑制车轮的过度滑转,有效地实现了ISG型混合动力汽车牵引力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智能汽车复杂道路识别和控制的问题,笔者基于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设计了自动循迹小车的控制系统.首先多传感器结合采集识别道路信息,然后设计循迹算法控制小车的转向,最后设计速度控制算法控制小车的运行速度,完成智能小车的软硬件设计.在循迹小车控制系统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多次现场调试获得优化参数.结果表明:设计的小车可以自动...  相似文献   

13.
利用制动器试验台对路试进行模拟试验,将LabVIEW运用于汽车制动领域的研究,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建立的数学模型,设计了基于LbVIEW的汽车制动器速度控制系统。系统针对实际控制系统验证范围有限等问题进行了模拟并应用于实际,以达到检测制动器性能的目的。试验证明,该汽车制动器控制系统能够描绘出汽车运行的变化规律,可以测试出汽车制动器的性能,符合最初设计目标及要求,实现了对汽车制动器工作台的模拟功能,提高了国内制动器的质量验证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在燃料电池城市客车的研发过程中,整车控制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主要阐述了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的合理控制要求,论证了整车控制系统的不同功能,并结合燃料电池城市客车的各种不同运行工况,设计了相关整车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不同驾驶员身材不同,对于同一款汽车而言,其座椅的调节位置也不尽相同这一问题,以汽车电动调节座椅的水平和高度调节为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电流控制环、速度调节环和位置控制环的三环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仿真分析与计算,获得了电动座椅自动调节控制系统的最佳参数。对汽车电动座椅的自动控制系统的电子控制单元的进一步设计制造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为了弥补汽车动力学独立主动控制系统的不足,研究了主动前轮转向(AFS)和横摆力矩控制(DYC)的联合控制策略。运用滑模控制理论,设计主动前轮转向控制器,控制汽车的横摆角速度。基于最优控制理论,设计横摆力矩控制器,通过前馈控制调整侧偏角,状态反馈控制调整横摆角速度和侧偏角。线性二自由度开环汽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无论是低速还是高速,联合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同时控制汽车的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提高了汽车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汽车起重机作为工程机械中的典型产品,其人性化设计可为用户提供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汽车起重机上的部分操纵装置在设计中不能尽如人意,或多或少会有一些设计欠合理的地方.基于人机工程学理论,对汽车起重机先导油源控制系统、先导手柄各方向控制功能及支腿控制方式和压力调节功能的设计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方...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纯电动四轮驱动汽车的整车动力性和行驶稳定性,提出一种通过对汽车前后轴转速差及车轮滑转率实时观测完成轴间扭矩重新分配的控制策略。通过Matlab/Simulink构建了整车动力学模型,并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GA)和PID控制的轴间扭矩分配控制系统,分别在低附着均一路面、对接路面对整车加速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对该轴间扭矩控制系统进行软硬件设计,并对开发的控制器进行了道路试验。结果显示运用该控制器及控制策略能较好地跟随实时路况,使车辆动力性和行驶稳定性得到提升,试验结果也验证了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汽车侧偏角是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实现对汽车稳定性预估的主要依据,设计了“1+2”GPS侧偏角测试方案,即1个基准站和2个移动站,并搭建了道路试验系统。阐述了传感器选型、系统配置和侧偏角计算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实车道路试验,并基于光学侧偏角传感器同时测量的数据验证了GPS方案的可行性。汽车侧偏角道路试验系统能够实现高频率的精确定位、测速和侧偏角测量,兼顾车身和车轮位置姿态测量,现场安装快捷方便,可为稳定性控制系统开发中的侧偏角算法和控制逻辑验证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侧偏角道路试验测试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汽车侧偏角是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实现对汽车稳定性预估的主要依据,设计了"1+2"GPS侧偏角测试方案,即1个基准站和2个移动站,并搭建了道路试验系统.阐述了传感器选型、系统配置和侧偏角计算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实车道路试验,并基于光学侧偏角传感器同时测量的数据验证了GPS方案的可行性.汽车侧偏角道路试验系统能够实现高频率的精确定位、测速和侧偏角测量,兼顾车身和车轮位置姿态测量,现场安装快捷方便,可为稳定性控制系统开发中的侧偏角算法和控制逻辑验证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