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讯(三)     
“茶叶农药残留量降解技术研究”通过验收由福建农业大学、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安溪县茶业委员会联合攻关的我省“八五”用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茶叶农药残留量降解技术研究”,9月27日至28日在安溪县经专家组验收通过。验收组一致认为:基本按照项目设计的要求进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较好的科技成果:1.试验区内的茶叶作品经权威机构检测,666、滴滴涕残留基本不检出;2.建立比较科学的“农残”降解体系,和采用新的更替农药防治条村病虫害;3.为科技进入农业主战场和农科教三结合创造了新经验.会议要求,要把该科技成果迅…  相似文献   

2.
“本山”是闽南乌龙茶中的一种无性系优良品种。原产于安溪县西坪区峣阳乡南岩山麓。由于该品种质地优良,采制适当的成品,香味近似铁观音。当地人们把它称为“本山”,即为本地南岩山(铁观音发源地)出产之意。多年来,在安溪县境内虽有种植,但产量不多,据调查全县仅约一千担左右。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推动茶业新一轮创业,虎邱镇与福建省茶叶学会联合主办的安溪县首届“虎邱杯”四大名茶茶王赛暨系列茶事活动,于10月18日在安溪县四大名茶之乡──虎邱镇举行。来自新加坡、印尼、香港、台湾及广东、上海、北京等海内外茶叶界、企业界人士,省、市、县领导,共500多位嘉宾和4000多名茶农参加了这次茶叶盛会。本届茶王赛筹委会主任、中共虎邱镇委员会林志建书记致欢迎词。著名侨亲李尚大先生,省茶叶学会林心炯会长,安溪县曾荣华县长到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担任本届芬王赛评委会主任的是省茶叶学会名…  相似文献   

4.
《中国茶叶》2011,(9):30-30
8月24~25日,福建省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班在福建安溪县举办。来自福州、三明、漳州、龙岩等九个设区市农业(茶业)局的专业人员,福建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及福建省农业厅有关专家共计60多人参加培训。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漳州科技职业学院于2009年起承担商务部茶类援外培训项目,积极响应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培养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批批新型茶业实用技术人才,为茶类援外培训项目“走出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目前对茶类援外培训项目“走出去”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的。本文以漳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分析茶类援外培训总体情况,研究茶类援外培训项目“走出去”策略,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意义,是促进世界茶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2009年9月10日下午5时,安溪县龙涓乡华祥苑茶叶生产基地彩旗招展,气氛热烈,“张天福有机茶示范基地”揭幕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今年3月份,张天福基金会依托厦门华祥苑实业有限公司,租用安溪县龙涓乡2000多亩山地,计划投资1000多万,建设一个高标准的有机茶园示范基地,同时也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科技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7.
全国第一个乌龙茶配套标准—福建省地方标准《乌龙茶标准综合体》,于1990年4月21日通过福建省标准计量局主持的审定。 乌龙茶是我国特种茶类,安溪县是乌龙茶主产区。1988年国家有关部门指定由安溪县负责制订《乌龙茶标准综合体》,为国家科委《综合标准化》引导性项目的试点。安溪县农业标准化委员会为此组织了县经作局、茶叶公司、安溪茶厂、茶科所的科技人员组成起草小组,运用农业标准化原理和系统工程的方法,对标准进行反复研讨,建立多点验证点,为制订标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经过二年多的工作,起草小组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验证资料,起草的《乌龙茶标准综合体》送审  相似文献   

8.
曾文伟 《作物研究》2013,(5):474-475
介绍了隆回县羊古坳乡富硒稻米开发的实践与成效。“乡香湘”米的开发,创建了富硒优质稻米品牌,形成了富硒优质稻产业,培育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了实用技术推广应用,促进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重视综合治理,实行两个三结合,即组织上实行领导、科技人员、示范户三结合;技术上立足于水稻品种、土地、气候三大生产力,采取试验、宣传推广、生产三结合,推广调节栽培新技术,基本上做到了“稻天相应,天稻合一”,万亩高产示范田在平产年气象条件下,取得了丰产年稻谷产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生物型植物生长促进剂“生多素”对乌龙茶茶树产量、质量的影响程度 ,以及适宜的浓度和实际应用效果 ,特进行本试验 ,现将试验情况初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时间及地点 :2 0 0 1年 2月 2 2日 (春茶刚萌芽 )喷施 ,安溪县参内乡参山村。1 2 茶树品种 :黄旦 ,树高 80cm、树幅 90cm。1 3 试验材料 :植物生长促进剂“生多素”A型(小包装 )、B型 (瓶装 ) ,由美国生多素公司生产 ,广州市生多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分装。1 4 试验设计 :试验设五个处理 ,a .“生多素”A型 10 0 0倍 ,b .“生多素”A型 15 0 0倍 ,c .“生…  相似文献   

11.
浅谈安溪乌龙茶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县是乌龙茶主产区之一,产茶历史悠久,名茶铁观音闻名遐迩,改革开放以来,安溪县制定和实施茶叶“优质、精品、名牌”发展策略,落实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建设基地搞改造,抓质量、创名牌,茶叶生产呈现前所未有的辉煌,2001年,全县茶园面积达22.5万亩,比1990年茶园面积14.2万亩,增长一倍多,茶叶总产量达1.5万t,比1990年总产7000t,增长二倍多,茶叶总产值达四亿多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1/4,年创税利3000多万元,占财政收入的18%,农民人均收入仅茶叶收入占20%,所以说“茶叶生产是我县支柱产业之一”,1995年3月国家农业部中国农业学会授予安溪县“中国乌龙茶之乡”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2.
《福建茶叶》2004,(3):25-25
近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2004年第91号公告,正式批准对安溪铁观音实施原产地域保护。我省已有“武夷岩茶”和“古田银耳”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保护。按照公告规定,“安溪铁观音”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安溪县现辖行政区域。今后,全国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将对“安溪铁观音”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措施,除原产地域保护范围内获得原产地域专用标志的企业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使用或伪造其专用标志,不得使用与该产品专用标志相近的、易产生误解的产品名称或标志,不得销售这种产品。2003年4月,安溪县向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申请,要求将安…  相似文献   

13.
8月16日,安溪县召开了茶叶协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宣告安溪县茶叶协会正式成立。安溪县委、县政府等领导机构、涉茶工作机构,以及该县茶农、茶商会员代表共400多人参加了会议。作为一个“民办、民管、民受益”的行业中介组织,茶叶协会将成为联结政府与茶业界同仁和广大茶农的纽带。它将充分发挥其行业自我发展、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等功能,并充分注重行业维权,把协会建成安溪70多万茶农、茶商共同的“家”。(李海水)安溪县成立茶叶协会@李海水  相似文献   

14.
20 0 4年 ,农一师三团实施农业技术“绿色证书”培训 ,开启了农工依靠科技奔小康的“绿色通道”。该团采取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法 ,由团生产科、林牧科等技术部门专业人员担任授课教师 ,以农学为授课内容 ,对科技连植棉能手、农业示范户、种植和养殖大户、机务标兵等 1 2 0名职工进行了首批“绿色证书”培训。该团还制定了证书培训的优惠政策 :凡获得“绿色证书”的农工 ,培训费由团承担 ,免费获得一套农业技术书籍 ;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种植养殖户优惠 ;对农工按职称高低 ,优先提供技术、资金和生产资料服务 ,择优录用专业技术干部…  相似文献   

15.
正茶企新选择眼下是一年最冷的时节,然而,在地处闽南的安溪县,寒冷并未阻挡游人走入深山体验茶庄园的热情。一有空,中闽魏氏茶业股份公司董事长魏贵林就会从泉州市区溜出来,到自己位于安溪的茶庄园转转。这座面积上万亩的茶庄园,位于海拔900多米的安溪县龙涓乡长新峰,凝结了魏贵林多年的心血。绿线、水面、园貌、慢道、天际线……人之  相似文献   

16.
安溪铁观音是乌龙茶中的优良品种,具有独特的品质风格,历来深受国内外饮茶者所赞尝。为着促进采制铁观音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保持和发扬其风格特征,安溪县每年都举办“铁观音王”评选,公认品质最佳的,尊称“铁观音王”,可算有点宋代“斗茶”遗风。  相似文献   

17.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节水、节肥的一项重要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安溪县是中国第一产茶大县、“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各种茶园灌溉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安溪县自2009年以来积极引进茶园水肥一体化灌溉新技术,取得明显成效,现已在高建发茶叶庄园、杉品茶叶等茶叶基地大面积推广推广面积超过5万亩.因此,积极探讨茶园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对提高茶叶产量、改善茶叶品质、保护环境,实现全县茶产业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安溪县是我国乌龙茶主产区,全县茶园面积14万多亩,年产乌龙茶7千多吨,居全国之首,誉为“乌龙茶之乡”.近年来,该县为了进一步提高乌龙茶品质,促进乌龙茶生产朝着“两高一优”的方向发展,积极开展了乌龙茶园平衡施肥技术的试验推广工作.做法分以下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5月16日,由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东部病虫害防控岗位、宁德综合试验站主办,福鼎市茶业局承办的“福鼎市茶园病虫草害绿色防控会议暨技术培训班”在福鼎市召开。来自当地茶叶企业的技术人员和茶农等60多人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20.
福建素有茶树品种王国之称。茶树短穗扦插育苗是我省安溪县茶农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技术成就,为加速我省无性系良种繁殖,扩大无性良种栽培面积做出了重大贡献。“八五”期间加速繁育福云6号、福鼎大毫、福安大白、武夷肉桂、八仙茶,积极扶持有希望的稀有茶树品种的繁育工作。加强茶树苗木的管理,育苗采取国营、集体、专业户三结合,建立高标准、种性纯的母体园 为加速改造换种,提供更多的良种苗木,使福建茶叶沿着优质、高产、高效益的方向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