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浅议地震中的应急物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5·12汶川大地震我们以非凡的实际行动进行了一次较为成功的应急物流实践,但是仍暴露出我国应急物流的一些问题:整体秩序混乱、基础设施被毁,大型设备难以进入灾区、救灾物资配送体系不健全、应急物流信息化程度低等,文章分别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贾帆帆 《绿色科技》2020,(6):116-118
针对东莞垃圾围城现象,运用现代物流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了东莞城市生活废弃物物流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层面的政策引导、奖惩制度、企业层面的积极参与、居民层面的环保意识以及城市生活废弃物回收系统的设计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连锁超市物流系统的功能出发,基于DEA方法评价物流系统绩效的可行性,根据连锁超市物流系统绩效评价的原则,确定了一系列的评价指标,建立起连锁超市物流系统的绩效评价体系,并结合实例采用虚拟决策单元的方法对传统的DEA模型进行了改进,进而说明DEA方法在连锁超市物流系统绩效评价中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环境友好型的木材物流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如何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给出环境友好型的木材物流系统的相关概念,扼要归纳国内外在林道网理论、集运材优化等森林生态采运理论及其相关技术设备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传统木材物流存在的问题,提出环境友好型的木材物流系统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工艺及集运材设备等方面的环境友好型性对策,展望环境友好型的木材物流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丁柏群  姜瑾 《森林工程》2014,(2):149-152
配送中心的配送决定了物流配送效率,路径优化在交通动态分配中就显得越发重要,制定合理的配送计划和配送线路是影响配送水平高低的重要环节.针对城市交通路径的特点,分析基本蚁群算法模型,并考虑动态交通路阻函数对蚁群算法进行改进,将其应用于求解路径规划.围绕对哈尔滨市某一配送中心的货物配送实例的仿真计算,成功将改进后的蚁群算法应用验证,求解结果更符合物流企业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6.
商务智能在物流应用中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及对外交流的增加,商务智能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已成为物流管理中最有利的工具之一。本文从商务智能含义、技术支柱、物流企业对商务智能的需求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商务智能在物流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作用和实际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7.
张亦坤 《林业科技情报》2011,43(1):122-123,126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物流业作为一个强综合性和强关联性的产业已成为各省的经济支柱.但是,由于物流量的增加、物流管理的变革以及物流设施和工具的大型化,物流系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因此,本文较为深入地研究了绿色物流的概念、产生背景及重要价值,并对绿色物流的理论基础和实现策略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区域物流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系统动力学基本原理与现代物流有机结合,探讨区域物流系统动力学的全新理念与建模方法.根据区域物流系统的特点,建立区域物流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时哈尔滨市南岗区区域物流系统的实例分析,论证该模型的实用性与指导意义,并证明所建立的区域物流系统模型是研究区域物流问题可行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综合论述逆向物流的相关概念和原木逆向物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原木逆向物流产生的环境因素和价值因素,并从完善原木逆向物流的理论框架体系,加强原木逆向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原木逆向物流信息化程度和标准化水平,推进原木供应链合作及实现系统的优化等方面探讨原木逆向物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关于"物流"与"物流工程"中几个基本概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物流工程"中几个基本概念的探讨,提出"物流"的概念应该按照我国国家标准(GB/T18354-2001)阐述的内容确定;我国高校"物流工程"学科专业的建设和"物流工程"规划设计的内容等,也都应该以GB/T18354-2001规定的内容为依据.而美国多次对"Distribution Management"理论、"Logistics Management"理论以及2005年对"Supply Chain Management"理论的论述,都是美国分别在其商品经济管理理论的4个发展阶段中,对商品经济适时的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它们及时反映了当时美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管理理论的深度、广度、原则及方向,宏观调控和具体指导了当时美国商品经济的发展,都不是"物流"或"物流工程"的定义.其中"Physical Distribution",事实上已经被翻译成了"物料的分销"或"物料的配送",而"Logistics"按其内涵,则应被翻译成"物流服务"或"后勤保障"."物流"和"物流工程"的英语名称,则建议分别为"Object-flows"和"Object-flows engineering"或"Goods flow"和"Goods flow 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11.
河南木兰属玉兰亚属植物数量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河南木兰属玉兰亚属14种植物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聚类的分类特征性状不同,其结果差异显著。如①采用叶部分类特征性状聚类,则14种植物明显聚为两大类:木兰类和玉兰类。该亚属玉兰组和望春玉兰组植物的聚类结果与其原分类系统相吻合,而木兰组和望春玉兰组应合并为一组,即木兰组。同时,调整了某些种的归属。②采用花部分类特征性状和③综合38个分类特征特状的聚类结果相一致,不能作为玉兰亚属分组的依据和标准,即难以将14种植物分成几个大的类别。但是,可以作为玉兰亚属种群鉴定、检验与划分的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12.
对青铜峡防护林天牛的危害,选择多指标进行了分类,并建立每类的判别函数,为杨树天牛害虫危害的监测和综合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对太行山阴坡(半阴坡)主要灌木群落类型胡枝子(LespedezabicolorTurcz)、虎榛子(OstryopsisdavidianaDecne)、黄刺梅(RosaxanthinaLindl)改良土壤结构及肥力的效果进行分析,认为,在太行山区先行种植以胡枝子等豆科植物为主的灌木群落,不但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而且对促进林木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谭伟  冯仲科  张雁  姚山  石丽萍 《林业科学》2006,42(Z1):106-110
以林场造林规划设计中立地类型划分为目标,以小班为基本单元,以获取小班的立地类型为目的,在嵌入式组件GIS软件--MapObjects(MO)的支持下,讨论立地决策支持模型的基本组成及建立过程.其由二级决策支持模型组成,即立地区划决策支持模型和立地类型决策支持模型.将造林地的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结合起来,运用MO所提供的空间分析模块,结合MO的空间SSQL查询语句,对基于立地因子的立地类型知识库和基于行政区划的立地亚区知识库进行操作,实现造林地小班的立地类型自动决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空间分析的造林决策支持系统架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以手工管理为主的传统造林规划和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研究比较当前国内外常用的几种DSS后,提出基于空间分析的造林决策支持系统架构。对该系统架构的研究,不但可以体现造林过程中的宏观决策与微观措施的结合问题,而且还能实现多目标决策。  相似文献   

16.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系统聚类的类平均法原理,以云南松(Pinus yunnanens Franch)种子为例,提出以种子的发芽率,千粒重两项指标作为种子质量分级依据,根据聚类分析方法,计算它们之间的距离,把距离小的逐步俩俩合并,最后得出种子质量等级。  相似文献   

17.
美国白蛾卵块及幼虫网幕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美国白蛾发生区,分别在行道树和林地中对美国白蛾卵块及幼虫网幕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白蛾卵块及幼虫网幕的空间格局为负二项分布型,呈聚集分布。对其空间分布型指数进行的计算也表明,美国白蛾卵块及幼虫网幕在行道树上和林地中均为聚集分布。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出了行道树和林地中的卵块及幼虫网幕在不同虫口密度时的理论抽样数,为防治时调查美国白蛾数量,进而确定释放天敌的数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咸阳市杨树天牛主要发生区的7县80个乡的危害情况,依据多指标,利用微机QuickBASIC语言进行合理分类,建立各类型判别函数,并利用FOXBASE关系数据库系统,建立数据库,为发生区的资料检索、数据处理和计算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9.
风险管理决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在风险管理经费一定的情况下,采用哪些手段对项目的哪些风险进行管理,才能使项目风险最小,使风险管理费用发挥最佳效益。本文首先阐述风险管理决策的概念,然后提出风险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及其衡量指标一风险管理收益率,最后详细讨论了风险管理收益率在单风险和项目综合风险的风险管理决策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e cluster concept in economics contributes to new research on the forest sector's role in national and regional economies, yet incompatible cluster definitions and a variety of methodologies impede an objective comparison of findings. However, governmental statistical reporting systems are not well suited for a direct assessment of the forest sector due to classificatory and methodological shortcomings. This research presents a more standardized approach in the form of a statistics-based method for forest sector benchmarking and monitoring. The specification of the method included an extended cluster definition 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in the European Union (NACE) and the validation of two suitable national statistical reporting systems. Testing the method in a case study for Germany demonstrates its capacity to provide consistent socioeconomic information on forest and wood-based industries in a sectoral, spatial and temporal dimension. In 2004, the German forest cluster accounted for 100,000 companies, 150 billion Euro gross turnover and over 900,000 employees (approximately 3.5%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ranked among the strongest manufacturing sectors. Individual wood-based industries indicated regional concentrations in federal states of Germany. Over the past decade, the forest sector was marked by considerable losses in turnover and employment, which increasingly deviated from the overal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Germany. The research contributes to a more standardized, empir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est sector's role in national and regional economies, supporting rational decision making in cluster policy and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