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湖白鱼是远近闻名的“太湖三白”之一。其个、生长快、肉味又为鱼中上品,鲜食或腌食都十分可,而太湖野生资源日益减少,不、保护和增殖天然野生白鱼资源都十分有益。生物学特性白鱼体长而侧扁,口下位,下颌坚硬而向上翘,从,易脱落;体背及体侧上部呈灰色。白鱼喜在敞水区,游动迅速,善跳跃。食池塘养殖技术1池塘条件池塘应选择靠近水源,水质良好,池底平坦的硬0.33~0.67公顷,水深1~米,在池塘浅水区域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苦草、、空心菜等,以调节水质、水温和栖息。2苗种放养选择野生个体作为亲本,通过人工繁殖获…  相似文献   

2.
太湖白鱼是翘嘴红■和蒙古红■的总称,是远近闻名的“太湖三白”之一,其个体大、生长快、肉味又为鱼中上品,鲜食或腌食都十分可口,目前市场价格较高。而太湖野生资源日益减少,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因此,开展太湖白鱼人工养殖,对于渔农增收、满足市场需要、保护天然野生白鱼资源都十分有益。由于太湖白鱼习性和养殖技术的有关资料所见不多,本文谨作简单介绍。需要说明的是,蒙古红■相对翘嘴红■而言,前者无论是个体大小,还是生长速度均不及后者,因此,本文主要介绍翘嘴红■的生物学特征及池塘养殖技术。一、生物学特征1.主要性状体…  相似文献   

3.
黄颡鱼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郑善坚 《内陆水产》2001,26(4):39-39
黄颡鱼 (Pelteobagrus fuludraco)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河湖泊中常见的底层小型鱼类,因肉质细嫩、肉味鲜美、少肌间刺而深受消费者青睐。随着市场需求增大,天然资源的下降,人工养殖黄颡鱼前景广阔。我校于 2000年开展池塘养殖试验,取得了初步成功,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池塘条件 试验选用 2口面积均为 0.2公顷的成鱼池,水深 1.2米,池底淤泥较厚。放养前各用生石灰 300千克化浆泼洒, 7天后灌水。为增加黄颡鱼的栖息空间,在池四周设置扎捆的竹丝,在沿岸浅水带设置水花生等水草,池内设增氧机 1台。 1.2鱼种放养 …  相似文献   

4.
高巍 《科学养鱼》2006,(6):25-25
瓦氏黄颡鱼又名江黄颡鱼,2005年3月10日,江苏南通市港闸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在醒龙养殖场进行瓦氏黄颡鱼一龄鱼种养成试验。现将养殖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和水质条件试验池塘为养殖场3号塘,面积5亩,东西向较长,池底平坦,有水草,平均水深1.5米。水源为养殖场附近  相似文献   

5.
(一)夏花培育 夏花培育是指鱼苗经过培育至3厘米左右鱼种的过程。这一阶段约需20~30天,一般为25天。培育夏花过程中要求较高的饲养技术水平及严格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池塘养殖黄颡鱼试验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在1 334m^2池塘,放养50g/尾黄颡鱼种3 000尾,搭配55g/尾链鳙500尾。经120d饲养,出塘黄颡鱼307kg,链鳙230kg。单位产品利润为9.68元/kg,成本利润率为64%。  相似文献   

7.
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人们喜爱的优质水产品。由于市场对黄颡鱼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野生资源和养殖产量有限,在其他水产品价格普遍下降的情况下,黄颡鱼的市场价格稳中有升。预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适度发展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根据近几年我县的实际情况及外地的生产经验,对黄颡鱼的池塘养殖技术简介如下:一、池塘准备养殖黄颡鱼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主养鱼产量指标在150千克/亩以上时,须配备增氧机和水泵等机械设备。养殖黄颡鱼成鱼的池塘大小均可,面积一般在3~5亩或10亩以下。…  相似文献   

8.
太湖白鱼池塘成鱼精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湖白鱼,学名翘嘴红,又称“白鱼”、“白条”等,广泛分布于我国各主要水系,是名贵的经济鱼类之一,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为开发太湖白鱼的人工养殖,笔者近年来进行了人工繁殖及成鱼养殖技术推广工作,笔者取得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根据其池塘成鱼养殖实践,结合其它地区的养殖经验,总结出下述池塘精养白鱼的养殖技术,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池塘条件(一)池塘面积和形状池塘要求设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之处,一般可饲养“四大家鱼”的池塘均可用来养殖太湖白鱼。面积3~8亩不等,水深1.2~1.5米,池底平坦,塘…  相似文献   

9.
黄颡鱼由于受环境的影响,天然产量锐减,大规格黄颡鱼越来越紧俏。为了开发这一肉质细嫩、颇受消费者欢迎的优质品种,1999年至2001年,我们进行了黄颡鱼池塘养殖高产试验。本文就试验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用于黄颡鱼养殖试验的2口鱼池均为普通池塘。面积分别为8亩、9亩,水深2.6米。池中淤泥较少,底部平坦。水源为深井水,水质无污染。2.池塘消毒池塘实行干塘消毒,产品上市时排干池水,每亩用生石灰75千克,化浆后全池泼洒,并曝晒5~10天。鱼种放养前15天加足池水。3.鱼种放养黄颡鱼…  相似文献   

10.
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庆国 《科学养鱼》2002,(12):34-35
黄颡鱼,俗称嘎牙子、黄腊丁等,该鱼属底栖杂食性鱼类,肉质鲜嫩,少细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近年来,由于人们对黄颡鱼认识程度不断提高,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野生资源产量有限,价格稳中有升,专业养殖黄颡鱼效益较为可观。根据我地养殖情况及外地养殖经验,介绍养殖技术如下。一、池塘条件选用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的鱼池。面积3~5亩为宜,有利于投饵管理,水深1.5~2米。池底要平坦、少淤泥,便于捕捞。主养黄颡鱼产量在150千克以上的池塘,配备增氧机和水泵等机械增氧设备。放养鱼种前需对池塘修整消毒…  相似文献   

11.
12.
康志勇 《内陆水产》2004,29(3):21-21
黄颡鱼,俗称嗄牙子、黄腊丁等,属底栖杂食性鱼类,其内质鲜嫩,细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近几年来,人们对黄颡鱼的认识不断提高,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价格稳中  相似文献   

13.
赵建国  王伟 《科学养鱼》2004,26(4):22-22
2003年3月,我们在滨湖宏发水产养殖场4郾4亩池塘中进行了黄颡鱼成鱼养殖试验。经过7个月的养殖,产黄颡鱼902千克,鲢、鳙、草、鲂鱼710千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郾池塘条件试验池塘4郾4亩,位于微山湖东岸湖滩处。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  相似文献   

14.
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大。随着黄颡鱼人工繁殖的成功.人工养殖黄颡鱼越来越多。以往黄颡鱼夏花培育大都在水泥池中进行,设施、技术要求较高,导致黄颡鱼夏花价格偏高,限制了黄颡鱼的人工养殖规模。湖南洞庭鱼类良种场2005年6月进行了黄颡鱼夏花池塘培育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黄颡鱼苗种池塘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颡鱼鱼苗、鱼种的培育,主要是将水花培育成2.5cm~3.5cm的夏花鱼苗,然后将夏花鱼苗培育成6cm~10cm的大规格鱼种。  相似文献   

16.
Ⅰ龄鱼种培育是指把夏花鱼种养到冬季或翌年春季出塘的生产过程。当前江黄颡鱼Ⅰ龄鱼种培育的主要问题是规格小,群体大小参差不齐,给翌年食用鱼养殖高产带来了困难。因此在鱼种培育过程中首先要确立为食用鱼养殖服务的指导思想.目标是培养大规格鱼种和提高成活率。为此必须改革Ⅰ龄鱼种的培育方法,现将“综合强化法”培育江黄颡Ⅰ龄鱼种的10个技术关键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汪成刚 《内陆水产》2002,27(12):12-12
黄颡鱼肉质细嫩,肉味鲜美,细刺少,颇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天然水域中的黄颡鱼数量锐减,因而人工养殖黄颡鱼市场前景看好。1黄颡鱼的生物学特点黄颡鱼属鲶形目,科,黄颡鱼属,俗称黄刺鱼、黄腊丁、黄姑等。黄颡鱼体长,腹面平,体后半部稍侧扁,头大且扁平;吻钝圆,口裂大,口下位,上下颌均具绒毛状细齿;眼小,侧位;有4对须,鼻须长达眼后缘,上颌须最长达胸鳍基部,颐须2对,外侧1对比内侧1对长。背鳍不分枝,鳍条为硬刺,后缘有锯齿。胸鳍硬刺较发达,前后缘均具锯状齿,胸鳍呈扇形,末端接近腹鳍。腹鳍比臀鳍短,起点与臀…  相似文献   

18.
一、药物清塘  除了常规的生石灰和漂白粉外,还可用氨水、茶饼等清塘。  1.氨水清塘农用氨水一般含氨 18%左右。清塘时每亩用氨水 60~ 80公斤 (水深 10厘米 ),将氨水稀释 10倍,加塘泥搅拌后全池泼洒, 1天后灌水, 5天后放苗。  2.茶饼清塘将茶饼敲成小块,用 25℃左右的水浸泡一昼夜后使用。清塘时加水连渣带汁全池均匀泼洒,当水深 20厘米时每亩用量为 13公斤,水深 1米时,每亩用量为 35~ 45公斤, 10天后放苗。  二、施基肥  清塘后,在鱼苗下塘前一周左右注水 50~ 60厘米,立即在池角施放有机肥培养鱼苗的适口天然食…  相似文献   

19.
黄颡鱼营养价值高,生长速度快,适应环境和抗病能力强,容易饲养,市场需求量大,作为新的淡水优良养殖品种正被广大渔民认可,市场前景广阔。目前黄颡鱼夏花培育大都以水泥池(25~40m^2/口)为主,水体小,对设施、技术要求高,很多黄颡鱼生产场家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设备和成熟技术,夏花培育出塘率极低,有的甚至全军覆没,造成近几年黄颡鱼夏花鱼种紧俏,价格居高不下。完善黄颡鱼夏花培育技术,尤其是池塘培育技术,对于大规模开展黄颡鱼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杂交黄颡鱼是优质的养殖新品种,深受养殖户青睐,但由于该品种体小嫩弱、发病率高、成活率低,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2018年~2020年对杂交黄颡鱼池塘养殖关键技术进行了探索,通过分级养殖、池塘轮养和分批上市等措施,夏花成活率达70.8%,成鱼成活率达81.4%,亩均杂交黄颡鱼产量最高达2723.4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