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科学理论的逻辑构成为研究原则,以情报学方法的研究对象,对情报学方法论的建立方法、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研究内容、基本功能、方法的结构体系等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
3.
本文对樟子松引种到河北邓栅子苗圃后的苗期的生长和存苗情况,以及不同种源的幼苗生长节律和物候期进行观察,发现第3年存苗率在30%以上的产地有牙克石,漠河、甘河、碧洲、长春、新宾6个产地,长春产地的15个系号中以80号、204号、250号,和81号存苗率较高,呼玛、黑河、十八站成苗率极低,仅为0~6.1%.各种源中生长较快的有长春250和207号,2年生平均高生长分别为16.0cm和13.6cm,其次为逊克、长春80、81号,这表明随着产地纬度的升高,苗木生长越来越差。各种源的苗木生长速度虽然不同,但速生期基本一致;物候期大致同步。试验结果表明,长春250、207号种源表现最佳,逊克、和长春80、81号种源次之。 相似文献
4.
5.
6.
樟子松种源试验苗期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樟子松15个种源进行了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在苗高、针叶、叶鞘上存在着显著差异。综合分析筛选出最好种源为辽宁章古台,其次为吉林净月潭、黑龙江高峰、内蒙红花尔基、逊克种源。 相似文献
8.
沙地樟子松抗旱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沙地樟子松的抗旱指标的研究,发现叶片有发达的角质层、密度小且深隐的气孔、致密的表皮细胞、束/自比值、临界水分亏缺、蒸腾强度、叶绿素含量、以及光合作有物强弱与樟子松抗旱性密切相关。同时,树木耗水量小,单叶比叶面积小,强大的主侧根系分布均是樟子松抗旱性能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樟子松种源苗期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方差分析,差异显著性测验法和苏联树木生态型综合评价方法,对19个樟子松种源2年生苗期性状(苗高、地径、针叶长、针叶密度、根系长、茎根比、保存率)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各性状种源间均存在显著差异。选出苗期表现最佳的种源为章古台、石河、呼玛、错海。章古台种源苗高、地径生长量分别超出各种源均值的36.53%和34.78%。 相似文献
10.
樟子松种源试验幼林期生长性状变异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樟子松在五台,宁东,太白三个地点的苗期和幼林期的生长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高生长存在极显著的差异,种源内个体变异也十分明显。高生长是随纬度增高而递减的渐变模式,而发芽率和发芽速度则无明显的地理变异。初步选择出生长良好,稳定性强的13、16、20、15、2号种源。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进行施肥试验,以其人为投入补充林地土壤肥力,对树木进行补充营养,促其速生丰产,缩短轮伐期,为樟子松人工林集约经营提供技术经验。试验结果表明,定性施肥以氮和过磷酸钙混施为好,定量配比为5∶3。施肥量幼龄林以0.40 kg.株-1、中龄林0.80 kg.株-1较适宜。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樟子松是我国三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具有速生、树干通直、蓄积量大等特点。但其采伐后,木材经过一段时间的储存,芯部会出现"蓝变"。这种变化是评价木材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木材加工后产品的质量。文章研究确定了樟子松木材变色属于微生物变色类型,分析了樟子松在自然条件的变色规律,为找到控制这种变色的办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对相同立地条件下的10、20、30、40年生樟子松人工固沙林进行胸径、边材厚度测定,分析不同年龄边材厚度与胸径相关关系及不同年龄边材生长特征。结果表明:10年生时平均边材宽度为6cm;20~30年生平均边材增幅小;30~40年生时边材增幅大。10年、20年生樟子松边材厚度与胸径关系模型符合抛物线模型,拟合方程分别为y=0.146 2 x~2-1.554 6 x+6.401 7(R~2=0.975 3)、y=-0.057 6 x~2+1.456 1 x-4.761 9(R~2=0.669 7);30年生樟子松东、南两个方位边材厚度与胸径关系可用曲线拟合,东方位符合指数模型,方程为y=0.980 1e0.081 1 x(R~2=0.733 7),南方位符合抛物线方程y=0.009 x~2-0.07 x+1.940 4(R~2=0.518 7)或指数方程y=1.082 7 e~(0.065 4 x)(R~2=0.516 4);40年生樟子松的东方位和北方位可用幂指数模型拟合,分别为y=0.196 5 x~(1.077 2)(R~2=0.476 8)和y=0.029 1 x~(1.748 8)(R~2=0.785 5),南、西方位的相关关系可用指数模型拟合,表达式分别为y=0.673 e~(0.104 7 x)(R~2=0.750 4)和y=0.455 8 e ~(0.123 84 x)(R~2=0.934 6)。不同年龄边材宽度显著差异,可以反映其生长状况、水分利用对策、物质生产等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