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刺参通常称作海参,在分类上属于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楣手目、刺参科、仿刺参属。在我国,刺参主要盛产于辽宁、山东、河北等地。刺参养殖方式有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围网养殖、浅海筏式养殖等。近些年,随着“北参南养”技术上的突破,刺参浅海筏式养殖在我省尤其在闽东地区海域悄然兴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最好的投入产出比超过1:2),促进了刺参养殖产业的迅猛发展,有望成为福建省继鲍鱼之后又一大海水养殖产业。现将刺参浅海筏式养殖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刺参(Stichopus,japonicus)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刺参属,是海参种类中营养价值最高、最受市场喜爱的一种。在我国,海参主要产自山东、辽宁等地。刺参养殖方式有池塘养殖、沉箱养殖、室内控温养殖、围网养殖、浅海筏式养殖等。
随着“北参南养”技术上的突破,刺参养殖在我国南方海域也逐步兴起。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的养殖户引进北方的刺参在海上进行海参筏式养殖。2010年11月10Et投苗10万只,苗平均体长12cm, 相似文献
5.
6.
人工控温工厂化养殖刺参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控温保持养殖水温在10~14℃的适温范围内。解除了刺参的夏眠和冬季半休眠,缩短了养成周期,提高了成活率。3~5cm的幼参养殖16个月即可达到商品参规格,平均体重达到201g/头,最大个体重可达375g;养殖成活率达到了81%以上。 相似文献
7.
8.
刺参育苗及养殖技术(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刺参的养殖,
1.刺参池塘养殖
(1)池塘条件和修建:应选择附近海区无污染、远离河口等淡水源、盐度常年保持在26以上(短期可降至24)、风浪小的封闭的内湾或中潮区以下的地方建池。 相似文献
9.
刺参围网养殖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优质、高产、高效渔业的新途径,我们于 1994年利用水深 3~6 m的潮下带水域,设计了刺参围网养殖模式,生产试验取得成功。1995年申报列入青岛市农业丰收计划项目。年终期满,由青岛市科委、农委主持验收鉴定,专家组的鉴定意见是:刺参围网养殖技术设计新颖,经济效益显著,居国内先进水平。1项目实施效果 下达的经济技术指标是:面积50亩,投入刺参苗种75万只,成活率70%,产出干参3.5吨,产值195万元,成本120万元,利润75万元。 验收结果:面积50亩,投入参苗75万只,成活率76%,产出鲜… 相似文献
10.
11.
近年来,山东、辽宁沿海刺参养殖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在短短几年间,刺参养殖业已经成为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重要产业.大规模的人工养成促进了刺参人工育苗的发展,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总结以下相关技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大菱鲆事件"给工厂化大菱鲆养殖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为此,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及时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开展工厂化流水刺参养殖,有力地促进全镇工厂化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目前全镇已发展工厂化流水养殖刺参场家50家,2万余立方水体,养殖幼参1 0余万头.现将工厂化流水养殖刺参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刺参精子发生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刺参的精子发生过程,揭示其从精原细胞到精子的一系列超微结构变化。根据顶体发育的特点,将刺参精细胞发育分为精原细胞、精母细胞、精细胞等3个发育时期。精原细胞体积最大,有明显核仁,出现前顶体颗粒。初级精母细胞略小,染色质开始凝集,次级精母细胞开始出现尾部。精细胞时期顶体颗粒形成,线粒体明显的融合成一巨型线粒体。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精子结构,成熟精子为原生型,由头部、中部、尾部组成。头部圆形,直径约3μm,围绕头的中部有一环形凹陷沟,尾部长约50~60μm。核染色质凝集成团块状,中部不发达,线粒体融合成1个环绕中部。尾部鞭毛横切面为简单的“9 2”型结构。 相似文献
16.
17.
18.
仿刺参基因组大小测定采用流式细胞术,以鸡红血细胞DNA含量(2.5 pg/2C)为内标,用夏眠、正常和野生3个群体的仿刺参体腔细胞测定了52只刺参的单倍体基因组含量,其C-值为(0.90±0.06)pg,由此得出仿刺参基因组大小为(880.2±58.68)Mb。其中,夏眠、正常和野生群体C-值分别为(0.93±0.05)、(0.90±0.05)和(0.84±0.02)pg。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分析显示:(1)夏眠与正常的仿刺参基因组大小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仿刺参基因组大小与夏眠这一生理因子不具有相关性;(2)池塘(围堰)养殖环境下与野生环境下的仿刺参基因组大小之间有显著差异,野生环境下的仿刺参基因组明显小于池塘(围堰)养殖环境下的基因组。据此推测,环境因子的改变可能对仿刺参乃至整个海参类群基因组DNA含量产生影响。实验还对C-值测定的发展和方法作了详尽的描述,同时在综合其他种类海参基因组大小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C-值与进化地位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Ming Yu Shao Zhi Feng Zhang Li Yu Jing Jie Hu Kyoung Ho Kang 《Aquaculture Research》2006,37(14):1450-1457
A simple and convenient method for the cryopreservation of sea cucumber 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 sperm was tes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highest motility (76.7±2.9%) of post‐thawing sperm was obtained in 15% dimethyl sulphoxide (DMSO) with a 1:9 dilution (semen volume to DMSO volume) when 0.5 mL semen–DMSO mixture was frozen at 6 cm above liquid N2 in a closed styrofoam box. After thawing, sperm cryopreserved in glycerol almost lost motility entirely. Although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ercentage of motile sperm between 15% and 20% DMSO, the duration of sperm motility of 15% DMSO group was longer than that of 20% DMSO group. The motility of post‐thawing sperm enhanced when the dilution ratio of semen increased from 1:1 to 1:9. Morphological changes such as the loss of mitochondria, swollen plasma membrane and broken or rolled‐up tails were observed in post‐thawing sperm using an eosin–nigrosin staining. The fertility of cryopreserved sperm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unfrozen sperm. The 10‐fold increase in sperm to egg ratio resulted in double fertility for cryopreserved sperm, and about 70% fertility relative to the control.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