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境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而且在城市生态园林、文化环境和节约型园林建设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依据现场条件及主题内容选择多样性植物,搭配赏石、堆肥箱、昆虫屋、蚯蚓塔、生态池等生态小景,可使花境整体具有观赏性、生态性、文化性、康养性等.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青海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cv.Qinghai)野生栽培品种的由来,以及近几年在生物-生态性、恢复生态学、生理生化和高寒草坪方面的工作,提出了青海草地早熟禾目前依然缺乏的研究,指出今后工作的重点,应加强青藏高原育种工作,寻找更多更好的牧草生态型品种。  相似文献   

3.
<正>6月12日,农业部发布了第2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独特的农业生产系统。这些系统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和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第2批发布的20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包括:皇家枣园的代表——天津滨海崔庄古冬枣园,北方林粮间作典型模式——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北方梯田与石头文化的集成——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蒙古  相似文献   

4.
腾媛 《棉花学报》2023,(3):255-256
<正>目前,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愈发紧密,我国各行业都在积极开辟海外发展道路,通过开展国际业务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农业作为我国支柱性产业之一,推动其现代化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举措。因此,立足于国际视角探索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农业国际交流过程中,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和官方语言之一,往往是联系利益双方、促进农业进出口贸易和平友好进行的重要桥梁。基于此,农业英语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愈发凸显,同时开展相关翻译研究也具有必要性。文章结合《农业英语》一书,以书中文本为依托,思考英语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特征,并就农业英语的翻译技法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英语进行国际交流,英语已发展成为一门世界性语言,并由此产生了各种本土化的英语变体,“中国英语”就是其中的一种.英语本土化现象主要体现在词汇、语篇和语音等三个方面.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变体在国际上日益得到重视,但中国学生的英语变体认同与学习使用情况却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6.
生态果园微系统循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生态果树业的观点出发,对近的来国内外生态果树业发展过程中几个微系统循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包括近地表层微系统发育与养分平衡,地面植被微系统形成与水分利用,生态群落微系统建成与生态平衡及树体微系统形成与果树发育。并就生态果园发展中有争议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潘光堂  杨克诚  高世斌 《作物学报》2022,(10):2427-2434
基于基因型与环境互作(G×E)原理,围绕西南玉米育种生态分区特征、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玉米产业发展趋势、育种目标需求变化和育种技术体系创新等多个维度,本文着重对西南玉米生态育种在新时期的内涵进行了系统总结与阐释,进一步凝练出以“充分重视和利用(G×E)互作”为核心、以“育种目标产业化、品种类型多元化、品种鉴选特异化、品种布局区域化、品种推广集团化、品种栽培模式化”为主要内容的西南玉米区“现代生态育种”的发展理念,系统提出选育以“稳产高产、资源高效、环境友好、优质安全、易制种、宜机收”为特征的“低风险、高效新杂交种”新时期育种目标,集成完善了以“提高新品种的抗病抗逆特性和耐密性为路径,优良特异育种资源的精细发掘与精准鉴定为前提,适应不同生态区域育种急需的不同杂优类群优良骨干自交系、特别是热带种质类群优良自交系的培育为关键,新杂交组合在特定生态区域多年多点生物与非生物强胁迫鉴定选择为重点,选育和推广特定生态区域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友好和玉米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稳产高产高效新品种为保证”的育种技术体系,推动西南玉米生产与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城郊生态农庄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城郊生态农庄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在生态农庄的规划设计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实行有机农业生产、注重生态崇尚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为指导原则,在景观营造中,要采用可再生的景观消耗能源、低碳生态的景观建筑材料,通过景观引导人行为的生态性设计,以实现城郊生态农庄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基于动态系统理论DST(Dynamic Systems Theory),探讨第二语言发展中的变异现象.DST反对传统的语言静止观,认为语言具有复杂、开放、自组织、自适应及发展的非线性等特点;它不仅在理论上超越了简化论(reductionism),直面复杂、动态的第二语言学习过程,而且发展出了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为我们研究语言变异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系统阐释了基于DST的第二语言学习过程,着重探讨了具有自组织内在特质的中介语变异及把变异可视化的极值图表.  相似文献   

10.
张星 《棉花学报》2023,(3):257-258
<正>自古以来,我国便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就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而言,我国以不足世界十分之一的耕地养育了世界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保障粮食安全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的增强,我国粮食进口量已经超过一亿吨。发展农业与生物科学技术可以为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发展提供保障,有利于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在当今背景下,农业与生物科学领域前沿的科研成果多以英文形式发表,世界农业与生物科学领域的国际交流会议也以英语为通用语言,所以学习农业与生物科学专业英语势在必行。文章结合《农业与生物科学专业英语》一书,深度探究农业与生物科学英语的特点与翻译策略,推动我国农业与生物科学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以及农业与生物科学专业高素质语言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论文基于高效农牧生产管理方式、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和节点输入输出关系,设计生态循环系统图解模型:依据环分析法建立生态循环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技术和MATLAB语言求解可达性,判断生态循环特性.提出和讨论了一种便捷、低成本、高效率的生态循环特性评价的技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深刻探讨生态农业内涵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屯留县王公庄六位一体农牧结合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通过对该生态模式系统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分析表明,该生态农业模式系统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十分显著,是中国北方农村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黄土高原沟壑区王东沟小流域1985年和2005年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态势对比分析,发现其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并且利用人口、农业用地、果业用地、林地、草地、粮食单产6个重要指标的发展过程将王东沟小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变过程划分为3个演变阶段,探讨了不同演变阶段的特征。在对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了它的可能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再谈粮堆生态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生态学与生态系统1866年德国 E.Haeckel 最早提出“生态学”概念,他在“有机体普通形态学原理”一书中,给生态学下定义为研究有机体和它们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他说:“我们可以把生态学理解为关于有机体与周围外部世界关系的一般科学,外部世界是广义的生存条件”。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 A.G.Tansley提出“生态系统”概念,他说:“我们对生物体的基本看法是:有机体不能与它们的环境分开,而与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系统”、即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整个生物群落及其所住的环境,是一个自然体系统的整体,包括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群落与生境处于相互  相似文献   

15.
粮食作物生产系统定量调控理论与技术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今作物生产正在向高产、高效、环境友好等多目标协同方向发展,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作物生产调控理论与技术体系是实现多元化目标协同,促进作物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当前作物生产调控理论与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当今作物生产发展形势,在全面总结前人成果和笔者30余年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从作物生产系统的整体性角度出发,通过定量分析作物生产系统气候、土壤、作物三要素的协同关系,将"气候-作物"、"土壤-作物"和"群体-个体"三者协同优化的作物高产高效调控途径,构建了作物生产系统气候-土壤-作物"三协同"定量优化体系,并对其生产应用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与展望,以期为实现我国主要粮食作物高产高效可持续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刘亚琦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9):267-272
旨在研究聊城地区经济与人口发展的适度生态承载范围,以维护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安全。运用模型计算聊城市2006—2011 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聊城市的生态适度人口(Ecological Optimum Population, EOP)与现实状况的差异。结果表明:在2006—2011 年期间,聊城市的实际人口一直处于增加态势,生态适度人口却一直在下降。聊城市目前已面临过度人口和生态赤字问题,具有相对较大的人地矛盾。反映出该地区的生态、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不合理,并就该问题提出聊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可选途径。  相似文献   

17.
经济可持续增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经济增长具备共存性和互动性;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重点任务和顶层设计依据.本文按照生态系统的原理、结构特性和规律,研究和改进农业经济系统功能以促进系统创新,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生态农业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江西省农业自然资源状况及省级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的需求,按照生态学和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了区划指标体系,并应用系统聚类法和判别分析法,对江西省生态农业环境进行了区域划分研究,并将其划分为5个生态农业区。这一区划结果大大增加了区划的科学性、准确性与实用性,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区划效果,为宏观指导江西省生态农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光明食品集团在生态高效农业转型升级方面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分析,概述了中国都市现代农业研究进展和内涵特征。科学分析了中国发展都市生态高效农业中尚存在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应该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投资力度,构建产业体系,推进科技创新,打造品牌形象,创新“走出去”模式,改善生态环境,确保食品安全,以及重视人才培养,创新考核机制等有利于中国都市生态高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旨在为上海及全国其他中心城市发展生态高效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处于中国中西部内陆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但由于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出现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经济结构不合理等,形成生态经济运行过程中资源优势与经济发展的不相一致,制约了可持续发展体系的形成。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提出了促进山西省生态改良、实现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主要对策,即: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实施清洁生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