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国家起源的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和荀况都认为,国家的产生是为了缓和社会冲突,解决社会矛盾;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强调经济生产的基础性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和孟轲都强调社会分工在国家产生中的作用.在国家职能的问题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将国家的职能分为政治统治和社会公共管理两大类;而孔丘、孟轲、荀况均强调国家的统治职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粮饲兼用型玉米新饲玉13号和新饲玉18号及本地传统品种SC704进行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比较,结果表明,在乳熟期收割,这3个品种的生物产量无显著差异(p>0.05);在蜡熟期收割,13号和18号的秸秆产量和籽实产量都极显著高于SC704(p<0.01),经济效益也极显著高于SC704(p<0.01),因此]本地区适合种植新饲玉13号和新饲玉18号。  相似文献   

3.
玉米杂交种新陈种子活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珣  王玺  齐媛媛  陈新华 《种子》2006,25(3):58-60
对普通贮藏条件下的10个玉米杂交种的新陈种子活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均优于陈种子,其中新陈种子的发芽率差别达到显著水平,新陈种子的发芽势、活力指数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但新陈种子电解质外渗百分率的测定结果与发芽率、活力指数的测定结果不一致。  相似文献   

4.
严小妹 《种子科技》2020,(6):10-11,13
薏苡种子油分含量较高,不耐贮藏。试验以福建省认定的4个薏苡品种的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一般贮藏条件下贮藏1年的陈种子与新收种子的发芽情况,结果表明:在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方面,新收种子显著高于陈种子;而在苗高、幼苗干重与鲜重、电导率等方面,二者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为比较玫瑰与黄刺玫自然越冬抗寒性响应机制,在植株越冬期间(2020年10月—2021年3月),以玫瑰与黄刺玫的当年生枝条为试材,测定分析7个生理生化指标,对两者进行抗寒性分析比较,研究其抗寒生理机理。结果表明,在整个越冬期间,7个指标在玫瑰与黄刺玫枝条内变化趋势一致;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含量在玫瑰枝条内高于黄刺玫;玫瑰枝条的电导率变化幅度大于黄刺玫;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3个指标黄刺玫均高于玫瑰;黄刺玫枝条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抗冻阶段高于玫瑰。结合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在自然越冬前期,玫瑰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SOD起主要抗冷作用,在整个越冬期间,玫瑰可溶性糖含量始终持续较高,起到保护作用;黄刺玫通过可溶性蛋白和SOD适应低温,在自然越冬后期,POD含量升高,SOD含量始终维持较高水平,共同在抗冻阶段起到保护作用。在玫瑰与黄刺玫自然越冬期间,黄刺玫的抗寒性强于玫瑰,黄刺玫通过POD、SOD抵御低温,玫瑰通过可溶性糖抵御低温。  相似文献   

6.
吴宗桃  王际凤 《种子》2003,(3):91-92
对杂交水稻新恢复系Uni2与明恢63生育特性和开花习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Uni2播始历期、主茎叶片数、有效积温分别为l19d,l7.6叶,l094.7℃。分别比明恢63早5d,少0.9叶和少53.9℃。单株颖花数为l432.2朵,比明恢63多12.1%,抽穗速度略快于明恢63。日开花高蜂略早于明恢63。并对汕优联合2号制种花期安排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选用96份黄麻属种质资源,比较了SRAP、ISSR及二者结合的方法在黄麻属起源与演化研究上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1)SRAP方法的多态性条带比率为100%,高于ISSR方法的98.1%,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的多态性条带亦高于ISSR方法。(2)SRAP方法构建的进化树可大致将各类型种质资源区别开来,可较明确、清晰地展现黄麻属的起源与演化趋势。但无法区分开个别种质; ISSR方法构建的进化树将很多圆果黄麻品种聚在一起,无法区别开来,且分枝长度短,无法确定进化时间;(3)SRAP与ISSR结合构建的进化树将不同类型的黄麻种质资源有序排列,可清晰地明确其进化趋势及演化关系。比较而言,SRAP与ISSR分子标记结合的方法优于SRAP方法,而SRAP方法又优于ISSR方法,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应优先考虑采用SRAP与ISSR分子标记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水稻新株型创造与超高产育种   总被引:100,自引:10,他引:100  
水稻单产水平在经历了矮化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两次大的飞跃后,已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停滞不前.第三次产量突破将产生于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的超高产育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生物产量是获得超高产的物质基础,优化产量结构是实现超高产的先决条件,利用籼粳稻亚种间杂交或地理远缘杂交创造新株型和强优势,再通过复交或回交优化  相似文献   

9.
张雯静  李玲  罗陈  汪生林  王倩 《种子》2021,(4):17-21
以大葱种子为材料,通过定期测定人工老化(45℃、100%RH)和自然老化(室温贮藏)各项活力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研究大葱种子衰老过程中的活力变化规律及两种研究方式的差异.结果表明,经人工老化处理的大葱种子,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CAT活性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POD活性随老化时间先下降后上升,种...  相似文献   

10.
《科学种养》2008,(5):49-49
三系杂交粳稻新品种10优18培育成功 10优18是天津市水稻研究所培育的三系杂交粳稻新品种,也是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主推品种,于2004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在大面积的种植中表现出高产稳产性好、米质优良、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麦后移栽棉花繁殖良种是提高棉田综合经济效益,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揭示了麦后移栽棉花的特点与存在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一套麦后棉花繁殖良种的新体系、新技术,在实地应用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克新1号马铃薯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末利用国外马铃薯种质资源、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选育的马铃薯品种,具有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等特点。克新1号马铃薯自1967年审定推广以来,种植区域遍布全国20余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累计种植面积超过了1600万hm2,是我国目前推广面积最大、应用范围最广、应用年限最长、经济和社会效益最高的自主知识产权马铃薯品种。回顾分析克新1号马铃薯的选育过程和应用实际,深度挖掘优良马铃薯品种选育的理论基础和验证实践,为今后马铃薯资源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多肉植物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爱好者为了增加品种和提高水平,经常在网上搜索。但很多人反映有两点感到困惑:一是新的属名、种名冒出来太快,有的不知道是什么科;二是一些熟悉的属、种,怎么科名一下子变掉了。  相似文献   

14.
李烈柳 《科学种养》2008,(12):59-59
柴油机多用于农用运输车和拖拉机的发动机。柴油机使用一定时间后,由于其自然磨损和其他因素影响,技术状态就会变坏而发生故障,致使启动困难(特别是冬季)。本文对柴油机启动困难的原因和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供机手和修理人员维修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产优质饲草型小黑麦新小黑麦2号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小黑麦2号是由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和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合作选育的高产、优质饲草型冬性小黑麦新品种,该品种株高150~170 cm,乳熟期单产鲜草3 000~3 200 kg/667 m2,其饲草粗蛋白含量11.5%.  相似文献   

16.
新小黑麦2号是由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和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合作选育的高产、优质饲草型冬性小黑麦新品种,该品种株高150~170 cm,乳熟期单产鲜草3 000~3 200 kg/667 m2,其饲草粗蛋白含量11.5%.  相似文献   

17.
张廷国 《种子科技》2021,(6):135-136
目前,我国林业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林业管理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基于此,从新经济条件下林业管理概况、林业管理改革方向、林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林业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这4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供林业管理人员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8.
棉属野生棉与栽培棉种间杂交新种质创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棉属(Gpssypium)野生资源具有的抗病、虫,抗旱及优质纤维等遗传特性,通过种间杂交可转育到栽培棉,以丰富和改善现有栽培棉品种的遗传特性或创造新的优异种质材料供育种利用。本文报道用23个棉属的野生种与4个栽培种的品种杂交,获得不同世代的47个组合杂种,并从一部分杂种后代培育出一批抗病、虫,抗旱和纤维高强优质等遗传特性的新种质。同时研究了有关种间杂交的不亲和性、杂种F_1的遗传性状以及细胞遗传学、胚胎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欧行奇  李照河  曹廷杰 《种子》2007,26(8):57-60
中国现行的小麦种子生产程序主要有两种:三级种子生产程序和四级种子生产程序。三级种子生产程序的主要缺点是种子分级不分代;四级种子生产程序虽有很多优点,但其生产用种仍为良种。在继承以上两种种子生产程序优点并克服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小麦新三级种子生产程序: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最大优点是取消了良种,实行生产用种原种化,从根本上提高生产用种质量。并分别对小麦新三级种子生产程序中不同级别种子的特点和生产方法、实现生产用种原种化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0月17日-19日,由中国制冷与空调协会、天津商业大学、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食品冷藏链新设备、新技术研讨会在天津会宾园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