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21—2022年,贵州省印江县、思南县、德江县、遵义市等地进行了稻蛙(黑斑蛙)综合种养技术推广示范,本文总结了推广应用中存在的养蛙稻田选择不合理,蛙沟、防逃网、防鸟网、食台建设不规范以及农户在养殖过程缺乏稻田养蛙基本知识,对黑斑蛙疾病防控欠缺等问题,介绍了稻田养殖黑斑蛙的关键技术,为贵州省山区稻蛙(黑斑蛙)综合种养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贵州稻区稻蛙共生适宜的养蛙密度,在贵州典型稻区遵义市播州区和天柱县栽培相同水稻品种下,投放黑斑蛙0只/667m2、0.5万只/667m2、1万只/667m2、1.5万只/667m2、2万只/667m2进行稻蛙共生试验。结果表明:在稻蛙共生条件下,黑斑蛙不同投放量对水稻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但对黑斑蛙生长有影响,存活率播州区以投放密度0.5万只/667m2的最高,达58.02%,随投放密度增加而降低;天柱县以1万只/667m2最高,达58.30%,在1万~2万只/667m2随密度增加而降低。从纯收益看,播州区的最适投放密度为0.5万只/667m2,纯收益为2 983元/667m2;天柱县为1万只/667m2,纯收益为4 765元/667m2。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宜贵州稻区稻蛙共生的适宜养蛙密度,在贵州典型稻区遵义市播州区和天柱县栽培相同水稻品种下,投放黑斑蛙0只/667m2、0.5万只/667m2、1万只/667m2、1.5万只/667m2、2万只/667m2进行稻蛙共生试验。结果表明:在稻蛙共生条件下,黑斑蛙不同投放量对水稻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但对黑斑蛙生长有影响,存活率播州区以投放密度0.5万只/667m2的最高,达58.02%,随投放密度增加而降低;天柱县以1万只/667m2最高,达58.30%,在1万~2万只/667m2随密度增加而降低。从纯收益看,播州区的最适投放密度为0.5万只/667m2,纯收益为2 983元/667m2;天柱县为1万只/667m2,纯收益为4 765元/667m2。  相似文献   

4.
田宏胤    梁正其    谭庆东    覃欢欢    蔡蝶    牛吉友  龙娆   《现代农业研究》2023,(2):121-125
为了探讨稻田引入黑斑蛙后,分析不同海拔高度下稻蛙共作对水稻生长性状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分别于水稻的返青期、分蘖期,抽穗期,成熟期测定水稻的株高、分蘖数、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高度的不同密度处理组株高均显著高于水稻单作,其中,抽穗期,白元村的水稻株高、分蘖数、叶绿素相对含量以及净光合作用速率均明显高于坪峨村和七百渡村。综上所述,在本试验的条件下,稻蛙共作技术是增产增效的生态种养模式,在研究的三个海拔高度重,海拔高度为600m 左右比较适宜,本试验的相关结果为稻蛙(黑斑蛙)生态种养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稻田综合种养作为一种高效的生态养殖模式,深度切合当下的新型农业技术发展潮流,高效且环保地利用有限的稻田空间。稻蛙综合种养是近年来稻田复合种养新发展起来的主要模式,具有投入小、产出大、能控制病虫害和增加稻田有机肥等优势。为在贵州因地制宜地实施规模化综合种养管理、提升稻田综合种养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供参考,结合黔东南州黎平县、天柱县及铜仁市碧江区等多个现代稻蛙综合种养基地的实地调研,从田间工程、优质稻种植、稻蛙养殖技术3个方面介绍山区稻蛙高效种养技术。  相似文献   

6.
通过巨型稻不同种植密度套养殖黑斑蛙试验,探索稻蛙立体循环种养最佳效益。试验结果表明:巨型稻套养殖黑斑蛙田块,水稻种植面积占田块面积平均为34.74%,在巨型稻栽2481窝/667 m2时,水稻产285.67kg/667m2(折净作),比净作巨型稻对照田737.8kg/667m2低452.1 kg/667m2,但巨型稻套养殖黑斑蛙田块水稻白穗率低于净作巨型稻水稻白穗率。套养黑斑蛙日均增长达到0.739g,但种养模式产值24480.50元/667m2,比净作水稻高22638元。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与生产力发展,绿色和环保成为时代的新方向,人们越来越重视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和肥料使用过度等问题.近年来,共生养殖逐渐成为热点.本研究克服稻蛙共生养殖、菜蛙共生养殖技术的短板,结合生存绿色蔬菜的理念和综合利用土地资源养殖蛙技术,缩短蛙的饲养期限,减小蛙的死亡率,减少物质投入,为提高食品品质、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稻鸭共生中鸭的放养密度及作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稻田中放养鸭子的密度为10只/667 m2、20只/667 m2和30只/667 m2,根据试验田的面积,将110只巢湖麻鸭随机分为4组,经58 d的稻鸭共生试验表明:稻鸭共生技术具有良好的稻田除虫、除草和防水稻病害效果。在稻田中放养鸭子20只/667 m2具有良好的鸭只生长情况和最高的水稻产量,为最佳放养密度。  相似文献   

9.
从田块选择、防逃设施和进排水系统、水稻插种、蟹苗投放、日常管理、起捕等方面对稻蟹共生养殖技术进行了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稻-蛙生态养殖是将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结合的一种高效养殖模式,通过合理利用水稻与蛙类的共生关系,增加单位面积生产效益。本研究确立了一套稻-蛙生态高效种养技术,通过养殖模式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不同水稻品种在贵州山区稻虾共生系统中的适应性,选取黔优35、宜香优2115、香两优619等13个水稻品种(系)在稻虾共生条件下开展适应性研究,对水稻株高、分蘖、产量和品质等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成优4001品种株高最高(152.8 cm),安优101品种株高最矮(93.2 cm);稻虾共生条件下T香优557、香早优2017、千乡955A/QR79、泰丰A/QR35、川优6203等品种(系)产量较高,均达6 000 kg/hm2以上;千乡955A/QR79、495A/QR151、泰丰A/QR35、盛韵香红等品种(系)品质较好,其次为T香优557、川优6203、宜香2115、泰丰A/QR79、香早优2017。结合产量及品质综合分析,T香优557、香早优2017、千乡955A/QR79、泰丰A/QR35、川优6203等5个品种(系)产量和品质表现较好,适宜在“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13.
分别用不同剂量的三氯杀螨醇对雄性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成体隔日进行腹部淋巴囊注射,处理7d后观察各处理组黑斑蛙精子活力、形态,统计精子总数和精子畸形率.结果表明:随着三氯杀螨醇浓度的增大,黑斑蛙精子活力下降,总数减少,畸形率明显增加,说明三氯杀螨醇对雄性黑斑蛙成体生殖能力具有明显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着力发展生态友好型种养新模式、积极推进渔(农)游有机融合和强化“鱼—蛙—稻”品牌创建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不同的卤虫放养密度对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繁的卤虫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放养密度条件下卤虫的生长和成活情况。实验前1#、2#、3#实验池卤虫幼虫平均密度分别为187、324、506个/L,平均体长分别为0.51、0.51、0.50mm,通过施肥和投喂精面粉饲养23d后,2#卤虫的尾均长达到了3.72ram,增长倍数为7.29,高于1#(3.51mm、6.88)和3#(3.35mm、6.70),平均成活率1#达到78%,高于2#(71%)和3#(67.8%)。并将实验池卤水的盐度、ALK、TH与卤虫的生长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卤虫的生长与成活不仅与放养密度有关,也与卤水的水化因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升温对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变态时长、形态表型和血液参数的影响,在水温为21、23、25和27℃条件下,测定了从37期蝌蚪发育至46期变态完成期时的变态时长、身体大小、血液中各型白细胞的百分比及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的比值)的变化。结果显示,21 ℃组和23 ℃组的变态时长显著长于25 ℃组和27 ℃组(P < 0.05);体重、体长以及体重与体长的比值都在21 ℃组最高,25 ℃组最低,但均无明显的组间差异(P > 0.05)。水温对血液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百分比以及N/L的比值均无明显影响(P > 0.05)。升温可加速黑斑侧褶蛙蝌蚪的变态过程,但不影响各型白细胞所代表的天然免疫能力和应激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不同水稻品种在贵州山区稻虾共生系统中的适应性,选取黔优35、宜香优2115、香两优619等12个水稻品种(系)在稻虾共生下开展品种间适应性研究,对水稻株高、分蘖、产量和品质等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成优4001品种株高最高,为153.2cm,安优101品种株高最矮,为93.2 cm;稻虾共生下不同水稻品种间T香优557、香早优2017、千乡955A/QR79、泰丰A/QR35、川优6203品种产量较高,均达500 kg/667m2以上;千乡955A/QR79、495A/QR151、泰丰A/QR35、盛韵香红品质较好,其次为T香优557、川优6203、宜香2115、泰丰A/QR79、香早优2017。结合产量及品质,T香优557、香早优2017、千乡955A/QR79、泰丰A/QR35、川优6203产量和品质表现较好,适宜在稻虾综合种养中种植。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业的大力发展,农药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多,草甘膦作为低风险的除草剂得到大量推广使用,而两栖类动物种群数量逐渐下降。为合理使用草甘膦、保障生物多样性和提高生物安全性,测定了不同体积分数的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溶液对黑斑蛙不同组织官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OD活性先被诱导激活,而后受到抑制。在肝脏、皮肤和肾脏中,SOD和CAT活性在0.82~1.23 mL/L体积分数下,30 d内均有升高趋势;而在1.64~2.87 mL/L体积分数下,20 d后其活性降低,表现出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本研究为当前探寻两栖类动物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对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具有重要科学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稻蟹共生系统河蟹放养密度对水稻和河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稻田陆基围隔方法,研究了成蟹放养密度对水稻产量、河蟹生长以及产量的影响,并对稻田放养不同密度的河蟹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河蟹的放养密度对稻田土壤化学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河蟹的放养密度对河蟹的产量影响极显著(P0.01);放养不同密度河蟹对水稻产量影响不显著(P0.05);经济效益分析的结果表明,0.75只/m2稻田养蟹的净利润最高,而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稻田养殖成蟹的最佳放养密度为0.75只/m2左右。  相似文献   

20.
放养密度对西施舌稚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6-8月,在汕头市海水种苗培育中心,对体长11.74mm的西施舌稚贝放养密度进行研究。经50d的观察,结果表明,西施舌稚贝的生长与放养密度关系密切。最终平均体长、最终平均体重和平均体长增长率、平均体重增长率都伴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在水温25.6~28.2℃,每平方米放养3 000粒平均体长11.7mm的西施舌稚贝,其净增重量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