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种子作为特殊商品,其衍生的价值可能是种子本身的几十倍,甚至是几百倍.种子质量的优劣,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同时影响种植农户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2.
随着<种子法>的实施和国有种子公司的全面改制,种子市场逐渐放开,品种多、乱、杂,生产单位、经营单位小而散、多而杂的现象也随之出现,从而导致种子质量纠纷明显增多.为此,农业部在2003年8月发布了\"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出台后,对农作物种子田间质量纠纷现场鉴定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由于该\"办法\"只是一个指导性意见,有些条款没有具体的规定,故执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3.
丁明 《种子世界》2003,(11):10-11
《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以下简称《鉴定办法》)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28号令公布,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鉴定办法》规范了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问现场鉴定的程序和方法,为合理解决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维护种子使用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依据.最近我们在执行《鉴定办法》的过程中,由于学习理解不够,在程序上有所忽视,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拟就这些问题特别提出,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4.
《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以下简称《鉴定办法》)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28号令公布, 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鉴定办法》规范了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的程序和方法,为合理解决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维护种子使用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依据。本文拟就有关问题作讨论,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5.
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群喜 《种子科技》2010,28(3):9-10
<正>农民购买农作物种子进行大田种植,往往由于种子、气候、农药、肥料、栽培等原因引起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种子经营者或使用者时常要求申请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向谁申请?受理单位如何受理、组织鉴定?申请人、当事人、组织鉴定者理解有出入,有时出现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鉴定、鉴定人数为双数、职称和专业工龄未达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县级种子市场销售点多、品种多、来源多、种子质量参差不齐,个别经营户甚至销售假劣种子、套牌种子,从而导致在种子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涉种纠纷日益增多。正确、公正地调节处理各类种子质量纠纷,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已成为种子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7.
种子质量分级以品种纯度、净度和发芽率为依据,其中品种纯度为主要定级依据。而品种纯度主要取决于田间检验结果。为了加强质量管理,认真贯彻以纯度为主要定级依据的原则,必须加强田间检验。田间检验一要看品种的真实性,即所繁品种与品种名称是否相符。二是要详细了解繁、制种技术措  相似文献   

8.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人们的种子法律法规意识逐步增强,种子使用者的维权意识明显提高,种子质量纠纷则逐年增多。从我站组织或参与的近20起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情况看,纯属种子质量或违法推广品种导致的纠纷仅占15%,其余都是非种子质量因素所致。后者虽然种子经营者不承担任何责任,但给种子经营造成的影响或麻烦也很大。对此,作者在分析非种子质量纠纷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9.
从科学的角度阐述了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有关的技术规范、标准及方法,以确保田间现场鉴定在公正合法的基础上,鉴定依据、调查内容、鉴定方法、结果分析以及鉴定结论更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后,其配套的法规《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以下简称《鉴定办法》)2003年8月1日施行。这标志着我国种子行政执法对假劣种子的界定标准有了法律的依据,对种子质量纠纷的田间现场鉴定设定了受理的范围、组织鉴定的合法机构、专家鉴定组成员的组成、鉴定过程、现场鉴定书的制作等,  相似文献   

11.
当前 ,我国农业正面临着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和“两高一优”农业 ,不仅要增强种子生产、经营者的质量意识 ,而且要增强广大农民的法制观念 ,尤其要不断提高各级种子管理部门和种子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尽快与国际接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种子质量已成为占有和保持市场份额的首要因素。开展种子质量认证工作 ,不仅可以强化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和经营各个环节的全过程预防管理 ,为实施无公害优质种子生产基地建设 ,加强农业投入品的安全奠定基础 ,而且可以有效地增强种子生产、经营者的质量意识 ,调动种子企业自身的积极性 ,…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种业的发展,种子的高科技含量在不断提高,农民为提高产量对种子依赖性和期望值在不断增加,有些品种确实给农民朋友们带来巨大的效益,但是种子利用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千变万化,近几年来出现的质量纠纷有的与种子质量(重点是品种审定、纯度、芽率、水分、净度)没有关系,但是又与种子有着密切联系,有关的群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找经营者理论,经营者又找上一级的经营者,甚至于找到有关的种子管理部门与法院来协调。但有的种子案件最终农民败诉,原因是非种子质量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13.
种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随着粮食生产发展的需要和种子市场的开放,近年来种子市场发展很快.由于种子市场以往的模式是国有体制下的种子公司,现在已经全部转变为私营企业,种子经营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种子市场日趋活跃、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都匀市是黔南州州府所在地,也是全州种子集散地,加强本市的种子监管工作,对全州农业生产用种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市种子市场监管工作实际,就目前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4.
国有种子公司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周元超 《种子科技》2001,19(2):67-68
面临我国加入“WTO”及《种子法》出台的新形势,种子市场全面开放导致激烈竞争已大势所趋。通过对国有种子公司的现状、存在问题、面临的形势分析,提出了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使国有种子公司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朱新明 《种子科技》2001,19(2):68-70
分析了酒泉地区种子产业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促进企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种子室内发芽试验易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芽试验的目的是测定种子批的最大发芽潜力,据此可比较不同种子批的质量,也可估测田间播种价值。发芽率已作为世界各国制定种子质量标准的主要指标,在种子认证和种子检验中得到广泛应用。现以常用的砂床为例,谈谈室内发芽试验中易出现的问题及相应对策,以减少实验误差,准确反映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17.
在种子生产的全过程中,技术人员对种子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种子生产技术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较高的思想品德,才能指导种子生产,确保种子质量。目前,据笔者调查,现在大多数种子企业由于人员编制等因素的限制,近年来大专院校的专业毕业生很难进入,只能依靠本单位的非专业或者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职工从事种子生产工作,从而影响了种子生产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种子市场经营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种子市场管理是一项长期性、反复性、艰巨性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安全、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大局,面对全面开放搞活的种子经营市场,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就韩城市种子市场经营管理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刘深茂 《种子科技》2002,20(1):17-18
种子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 ,是农业依靠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优良优质的种子必须靠种子基地繁育、生产。本文就种子基地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谈一些个人的认积。1 种子生产基地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1 灾害性的气候、不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种和周期性的种价涨跌依然存在 ,并长期制约着基地的发展。灾害性气候影响收成的丰歉和种子质量 ,头年生产第二年使用的种子也难以做到品种 (组合 )完全对路 ,不对路的品种在市场上难以出售。种子需求数量有限 ,生产多了 ,供大于求 ,种价下跌 ,农民收入减少 ,次年面积就难落实。1.2 近年的农…  相似文献   

20.
非种子质量事故成因、责任解释及预防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种子质量事故是指种子质量合格,因非种子质量因素(如气候因素、栽培因素等)造成作物减产、使用者减收甚至红绝收的农业生产事件。此类事件一旦发生,或影响巨大,损失惨重;或上访告状,纠缠不清。本文分析了非种子质量事故的形成因素和责任归属,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止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