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柏小爪螨又叫柏红蜘蛛,属蜱螨目叶螨科,主要为害柏树类。它以若螨、成螨刺吸鳞叶和嫩枝的汁液,受害鳞叶失绿,叶基部枯黄,严重时树冠呈枯黄色,树势衰弱,影响树木的生长及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2.
沙地柏(Sabina vulgaris Ant)为柏科、圆柏属常绿灌木,亦称叉子圆柏、臭柏、爬柏。1植物学特征常绿矮生匍匐灌木,高不及1m。茎平行或侧斜生长,分枝多,小枝密集。叶小,密生,分刺叶、鳞叶两型:刺叶多生于幼树,长5~7mm、宽1.2~1.5mm,端部尖锐,触有刺感,叶与枝茎张开角45°左右,多为对生,基部枝条有3叶或少有多叶轮生;鳞叶甚短,交互对生,贴于枝茎,背面中肋有腺体  相似文献   

3.
《现代农业》2005,(2):19-19
蜀桧又名塔柏,为柏科圆柏属常绿乔木,树冠尖塔形,树皮灰褐色,纵裂成窄长条片。生鳞叶的小枝近圆柱形或近方形。该树种分布地域广,性喜温暖气候及湿润土壤,中性土、微酸性土都能生长,耐干旱,耐瘠薄,忌碱性土壤。蜀桧是世界著名的庭园观赏树,近年来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但是,在我国  相似文献   

4.
新疆方枝柏别名爬地柏,为柏科圆柏亚科圆柏属的常绿匍匐灌木,高1米左右。小枝四棱形或圆形。鳞叶菱形,长1.0~1.5毫米,顶端钝,腺槽椭圆形,位于鳞叶背面中部。枝条平卧地面,部分向上伸展,垂直分布海拔于1400~2800米的山地阳坡、半阳坡及林缘的干旱瘠薄地。耐严寒(-40℃),耐干旱,  相似文献   

5.
龙柏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秀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548-14549,14592
[目的]为龙柏的快速繁殖提供参考。[方法]用圆柏(对照材料)、龙柏的当年生幼嫩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激素对其进行诱导分化和增殖研究,筛选诱导芽分化、增殖的最佳激素组合。[结果]接种前,将圆柏和龙柏的外植体用浓度75%乙醇浸泡30 m in,无菌水冲洗几次,用浓度0.2%HgC l2消毒5 m in,无菌水洗5次,然后置于培养皿上沥干,消毒效果最好。在1/2MS+6-BA 0.5 mg/L+NAA 0.5 mg/L的培养基上,圆柏试管苗分化率最高,生长良好;在1/2MS+6-BA 1.5 mg/L+NAA 0.5 mg/L的培养基上,龙柏试管苗分化率最高,生长良好。在MS+6-BA 1.0 mg/L+NAA 0.01 mg/L的培养基上,龙柏增殖效果最好。[结论]建立了龙柏组织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光诱导的气孔开合是植物调节吸收 CO2 和蒸腾作用的重要原因,探讨不同光环境下植物 气孔特征有助于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方法】以北方广泛栽培的具有异形叶特征的 3 种圆柏属植物为 研究对象,应用 NaClO 法制片,对气孔特征进行观察与参数测定,分析同一生境下短期光照变化(日变化)与 长期光照差异(树冠阴面和阳面)下叶片的气孔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3 种圆柏属植物叶有两种叶形,其中 鳞形叶气孔分布在近轴面和两鳞形叶交界处的远轴面上,刺形叶气孔仅分布于近轴面且有两条明显的气孔带。 日变化下 3 种圆柏属植物叶片保卫细胞宽度中午比早晨分别显著减小 0.06%、0.09%、0.09%,气孔开度显著增 大 27.6%、24.3%、24.3%,且二者呈负相关,但中午保卫细胞长度和气孔密度与早晨无显著差异,表明 3 种植 物主要通过保卫细胞宽度的收缩调节气孔开度以适应短期光照变化。【结论】3 种圆柏属植物阳面叶片保卫细胞 长度和宽度、气孔密度、气孔开度与阴面叶相应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前三者均与气孔开度具有显著相关, 表明 3 种植物依赖于保卫细胞长度和宽度的伸缩来改变气孔开度和气孔密度,以适应长期光照差异。气孔特征 可以较好地反映植物对长期和短期光照适应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圆柏是柏科圆柏属植物,是一种常绿乔木,在中国南北地区广泛分布。圆柏幼树树冠整齐美观,属性优美,大树干枝扭曲,姿态万千,可以独立成景,是中国园林绿化过程中经常使用的造林树种,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该文介绍了圆柏的大苗培育技术,为大面积种植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症状特点龙柏叶枯病,幼苗和大树均可受害,以幼苗受害较重。病菌于头一年侵染当年生新叶,病菌侵染后,当年不出现症状。经秋冬之后,于翌年3~4月份呈现出明显的症状,表现为鳞叶迅速枯萎,似火烧状,病害潜伏期长达250余天。受害鳞叶多由先端逐渐向下枯黄,或是从鳞叶中部、基部首先失绿,然后向全叶发展,由黄变褐枯死。在细枝上则呈段斑状变褐,最后枯死。6月中旬前后,在枯死鳞叶和细枝上产生黑色颗粒状物,遇潮湿天气吸水膨胀呈橄榄色杯状物,即为病菌的子囊盘。  相似文献   

9.
浙江种子植物分布新记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报道了采自浙江的10个种子植物新记录分类群。其中杜仲科Eucommiaceae为科级分布新记录:圆柏属Sabina Mill.,杜仲属Eucommia Oliv.和福王草属Prenanthes L.等3属为属级分布新记录;圆柏Sabina chinensis(L.)Ant.,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小花山桃草Gaura parviflora Dougl.,福王草Prenanthes tatarinowii Maxim和御谷Pennisetum americarum(L.)Leeke等5种,细叶水芹Oenanthe dielsii de Boiss.var.stenophylla de Boiss.1变种为种(变种)级分布新记录。参5  相似文献   

10.
地中海荚蒾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中海荚蒾(Vibumumtinus)系忍冬科荚蒾属常绿灌木,原产欧洲地中海地区。其树冠呈球形,叶边缘为乳白色,聚伞花序,花蕾粉红色,花蕾期很长(11月~翌年3月),观赏性很强,盛花期在3月中下旬,花白色,枝叶繁茂,生长快速,耐修剪,适于作绿篱,也可栽于庭园观赏,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冬季观花植物中不可多得的常绿灌木。地中海荚蒾的叶、花和果均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园林绿化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1.
闻丽萍 《新农业》2014,(3):35-36
油松属松科松属常绿高大乔木树种,别名短叶马尾松、东北黑松,高达30米,胸径可达l米。油松树冠幼年为塔形或圆锥形,中年呈卵形或不整齐梯形,孤立老年树的树冠为平顶,扁圆形、伞形等。树皮灰棕色,呈鳞片状开裂,裂缝红褐色。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进行大青山油松人工林生产潜力的评价和生长预估以及密度调控方面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树冠各层生物量等树冠结构特征指标占树冠总体的比例对大青山2个密度(1399和2547株/hm^2)下30年生油松人工林枝、叶分布和生长垂直变化的测定,研究油松人工林树冠的垂直结构特征。[结果]树冠总体分布格局为树冠中层枝生物量(52.50%)、枝条数量(40.64%)、叶生物量(53.65%)、叶面积(60.51%)和叶面积指数(59.20%)均大于树冠上层和下层,而枝长(38.56%)小于下层(46.71%)、大于上层(14.73%);枝大部分着生在小于250cm深度处,下层枝长所占比例最大,中层其次,上层最小;密度仅影响各指标绝对数量大小。[结论]30年生油松人工林树冠中层在油松生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铁线蕨(Adiantum capillus-veneris)别名铁线草、铁丝草、美人粉,为铁线蕨科铁线蕨属多年生常绿草本蕨类植物,具有4亿多年的历史,堪称植物的活化石。铁线蕨呈簇生,植株高15~40cm,根状茎横生,具淡棕色针形鳞叶。叶薄革质,无毛,叶片卵状三角形,叶柄纤细栗黑色,长10~15cm,宽8~6cm,中部以下2回羽裂,小羽片斜扇形或斜方形,外缘浅至深裂,不育叶裂片钝圆,具锯齿,叶脉扇状分叉,孢子囊群生于变殂裂片顶端反折的囊群盖上,囊群盖肾形至短圆形。  相似文献   

14.
对江苏扬州古运河风光带生态景观型林地模式的环境效应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林地模式较对照能显著减少噪音3~10 dB,叶片大而质硬并重叠排列的树种减噪效果较好;分枝低、树冠矮的乔木减噪作用要比分枝高、树冠高的乔木明显,如龙柏、大叶女贞等的减弱噪音作用较强。林分内不同高度的光照强度分布,由林冠上层向林地表面逐步递减。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野百合(Lilium brownii var.viridulum)鳞片不同位置(外层、中层、内层)的鳞片对野百合组织培养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层鳞片的诱导率为87.50%,每个外层鳞片平均分化的小鳞茎数为3.56个;外层鳞片继代培养时产生的鳞叶数量多,并能最早抽生出叶;外层鳞片诱导出的根状态最好,表现为根粗、长、侧根多。外层鳞片诱导植株再生的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6.
龙柏叶提取物对食品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李传仁  严赞开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2):294-294,299
以乙醇为溶剂 ,提取龙柏叶中有效成分 ,对其进行抑菌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及其热稳定性的研究。结果表明 ,龙柏叶提取物对多种供试微生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经瞬时高温处理后 ,仍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龙柏叶提取物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 :黑曲霉、大肠杆菌为 0 .5 % ,金黄色葡萄球菌、啤酒酵母、青霉为 0 .13 % ,枯草杆菌为 0 .0 63 %。  相似文献   

17.
昆明市园林植物树冠截留降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昆明市园林植物单层、复层结构的树冠截留降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观测期间共有降雨42次,降雨总量为229.6 mm,有效降雨22次.降雨按1h划分标准,其中小雨(<2.5 mm)12次、中雨(2.5~8.0 mm)9次、大雨(8.0~16.0 mm)1次.(2)所选针叶类植物中树冠截留效果较好的为圆柏,较差为云南松;阔叶类植物中树冠截留效果较好的单层乔木为山玉兰,较差为桂花.树冠截留效果较好的单层灌木为锦绣杜鹃较差为茶梅,复层植物搭配较好为鹅掌楸+鹅掌柴、较差为滇朴+尖叶木樨榄.(3)园林植物树冠截留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树冠修剪形状、枝叶疏密程度、园林植物种植方式、树冠外降雨量以及降雨强度等.  相似文献   

18.
正一、开花结实松树是松科松属植物统称,常绿针叶乔木,雌雄同株。枝轮生,每年生一节或数节,冬芽显著,芽鳞多数。芽鳞、鳞叶(原生叶)、雄蕊、苞鳞、珠鳞及种鳞均螺旋状排列。鳞叶单生,幼时线形,绿色,随后逐渐退化成褐色,膜质苞片状,在其腋部抽出针叶(次生叶);针叶2、3或5针一束,生于不发育的短枝上,每束针叶的基部为膜质叶鞘所包围。雌雄同  相似文献   

19.
兴安圆柏的栽培及观赏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兴安圆柏(Juniperus davurica Pall. )柏科圆柏属常绿针(鳞)叶灌木,又名兴安桧、蟠龙松、爬地松、爬山松. 形态特征匍匐状常绿针(鳞)叶灌木,多分枝,密生;树皮暗紫褐至暗灰褐色,薄片状剥落;当年生枝绿色,老枝红褐色;叶二型,幼树全为针叶,老树以针叶为主,兼有鳞叶,针叶交互对生,斜展,窄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3~6mm,先端渐尖,鳞叶交互对生,排列紧密,菱状卵形,长1~2mm,钝头;雄球卵圆形,生于幼枝顶端,雌球着生于小枝顶端;浆果倒卵状球形,长4~6m,宽6~8mm,熟时紫黑色,被有白粉;种子扁卵形,有3条棱,长3~4mm,宽2~3mm,黄褐色或淡红褐色;花期6月;果熟期9~10月.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在扫描电镜(SEM)和光镜(LM)水平上对产于新疆的轧菀属(GalatellaCass.)11种植物叶表皮进行了比较观察,表明该属植物叶表皮细胞和气孔也均为不规则型。文章认为,乳菀属叶表皮特征较稳定,且具有类群特异性,在确定亲缘关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