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探讨了废弃羽毛水解的复合氨基酸与铜螯合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 ,复合氨基酸与铜螯合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反应的 p H和配位比 ,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反应的时间和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另外 ,通过 L16( 4 5)正交试验 ,分析得出复合氨基酸铜螯合物的合成条件为 :反应时间 40 min,反应温度 40℃ ,复合氨基酸与铜的配位比为 2∶ 1,最适 p H为 5  相似文献   

2.
金属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在畜牧业上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瑞生 《饲料博览》2000,(12):17-20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是金属微量元素与氨基酸中的氨基、羧基配位形成的一类具有独特环结构的物质,金属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不仅可以制成如“铁血矿物精”、“蛋白微素精”等产品;也可以制成单项产品,如蛋氨酸铁、赖氨酸铜等。迄今国内外已有多种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添加剂问世,在畜牧业上的研究应用引起了普遍关注。1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特点与传统的无机盐和简单有机化合物相比,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在生理学和营养学上具有许多优越性。1.1稳定性好,吸收利用率高金属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生化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量元素与氨基酸形成的螯合物,已在畜牧业上逐步推广应用,这是一种接近于动物体内天然形态的微量元素补充剂,不仅能克服单纯无机盐添加剂的种种缺陷,而且有利于动物体的吸收利用,对提高生产性能,改善酮体品质,增强机体免疫力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就有关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的特征和应用情况,作一粗浅介绍。1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的特性动物机体中的必需微量元素铁(Fe)、铜(Cu)、锌(Zn)、猛(Mn)、钴(Co)等均属于过渡元素,这些元素的离子在形成螯合物时作为中心离子,氨基酸作为配位体…  相似文献   

4.
牟雪姣  马广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677-8679
[目的]优化玉米蛋白水解物与锌的螯合工艺。[方法]以玉米蛋白粉为材料,氯化锌作为锌源,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玉米蛋白水解物的制备方法、玉米蛋白水解物与锌质量比、pH值对螯合反应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螯合工艺进行优化,化学方法对螯合物进行初步鉴定。[结果]最佳的螯合工艺条件为:玉米蛋白水解物的制备方法为木瓜蛋白酶结合中性蛋白酶法,pH值8.0,玉米蛋白水解物与锌质量比3∶1;该条件下螯合物得率和螯合率分别为77.8%和97.7%;该试验制备的螯合物是一种不同于玉米蛋白水解物和锌的新物质。[结论]为玉米蛋白水解物与锌的螯合物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肽钙螯合物以提高钙的生物利用度。[方法]以羊骨胶原肽和CaCl_2为原料,综合考虑螯合率、螯合物得率和螯合物中的钙含量,确定高钙含量肽钙螯合物的制备工艺并对螯合物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胶原肽浓度90mg·mL~(-1),肽钙质量比为2∶1、pH8.0、40℃螯合30min,制备的螯合物,钙含量高达9.81%,远远高于螯合率最高时的1.26%。肽螯合Ca~(2+)前后:微观结构由疏松的片状变成致密的颗粒状;主物质的质荷比由1 230.57增加至2 278.69;脯氨酸含量变化最大,由10.96g·100g~(-1)降至5.62g·100g~(-1);螯合位点是肽链羧基中的O及氨基中的N。[结论]综上所述,综合考虑其螯合率、螯合物中的钙含量以及螯合物得率,得到高钙含量肽钙螯合物的制备工艺。在此工艺下肽钙螯合形成了新的化合物。此研究结果为新型补钙制剂的工厂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复合氨基酸和硫酸锰为原料,制备氨基酸锰螯合物,以期得到最佳的制备条件.采用有机溶剂沉淀法,以pH、物料比、螯合温度和螯合时间为4个因素,设计正交试验,通过螯合率的大小,挑选出最佳螯合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正交试验表最佳螯合条件为pH为7.0,螯合温度为30℃,螯合时间为30min;该条件下氨基酸螯合率可达到89.3...  相似文献   

7.
以L-天门冬氨酸为原料合成制备L-天门冬氨酸钙螯合物,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L-天门冬氨酸钙螯合的条件进行了研究,获得最佳螯合条件:pH值8.0,L-天门冬氨酸∶氯化钙(摩尔比)为2∶1,反应时间(摩尔比)为70min,反应温度(摩尔比)为80℃,此时螯合率为86.92%.通过比较螯合反应前后的红外光谱图证明了氨基酸螯合钙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蛋氨酸螯合锌(Ⅱ)的合成与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介绍了高纯度蛋氨酸螯合锌(Ⅱ)内络盐的合成与制备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获得螯合物的最佳条件:反应液的蛋氨酸浓度为3.5%~4.5,pH值为5.5。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和锌、蛋氨酸的摩尔比定量,论证了制得的螯合物为蛋氨酸螯合锌(Ⅱ)内络盐。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水溶性富勒烯衍生物抗氧化性能,通过控制反应配比,合成三种具有不同加成数目的水溶性C60-β-丙氨酸衍生物,C6(0NHCH2CH2COONa)nHn。采用红外、紫外、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元素分析表明,三种不同加成数目的水溶性C60-β-丙氨酸衍生物A、B、C的加成数分别为2、4、8。同时考察三种衍生物的还原能力及金属螯合能力。结果表明,在还原能力体系中,当三种衍生物A、B、C浓度为2.5μmol.mL-1时,吸光度分别为0.424、0.612和1.040;在金属螯合能力体系中,三种衍生物A、B、C的半螯合浓度(当螯合率达到50%时,所需螯合物的浓度)分别为0.348、0.261和0.135μmol.mL-1。随着加成数目的增多,C60-β-丙氨酸衍生物的还原能力及金属螯合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0.
用羽毛水解物作配体制备金属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是第三代微量元素添加剂。我们研究了以鸡毛、羽毛梗做原料,加入适当催化剂,采用4mol/L硫酸水解,然后用菱锌矿、菱锰矿及石灰乳中和除酸,调节pH值后螯合制备了微量元素复合氨基酸螯合物。该工艺具有将矿物质硫酸盐的形成与中和除酸、水解...  相似文献   

11.
氨基酸螯合盐对罗非鱼鲤鱼的促长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罗非鱼、鲤鱼饲料中,分别添加氨基酸螯合盐添加剂和无机盐添加剂,对罗非鱼,鲤鱼分别进行了喂养试验。结果表明,氨基酸螯合盐较无机盐具有显著促生长效果。罗非鱼添加螯合盐的两个试验组鱼的平均特定生长率分别比无机盐对照组提高89.25%和79.61%;鲤鱼螯合盐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特定生长率提高55.00%,方差分析表明,螯合盐添加剂与无机盐添加剂相比促生长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2.
微量元素添加剂形态对皱纹盘鲍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鲍鱼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无机盐,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盐,麦饭石等,对皱纹盘鲍的幼鲍进行喂养试验表明,添加螯合盐幼鲍生长最快,麦饭石其次,无机盐及对照生长最差。鲍的体重增长率,螯合盐与无机盐和对照的差异极显著,麦饭石与对照,螯合盐与麦饭石的差异显著、麦饭石、对照与无机盐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复合螯合微量元素添加剂对鱼、贝生长及能量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罗非鱼、鲤鱼、皱纹盘鲍饲料中,分别添加氨基酸螯合盐添加剂和无机盐添加剂对罗非鱼、鲤鱼、皱纹盘鲍进行了对比喂养试验。结果表明:氨基酸螯合盐较无机盐具有显著促生长作用。添加螯合盐的2个试验组罗非鱼的平均特定生长率分别比无机盐对照组提高89.25%、79.61%;鲤鱼螯合盐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特定生长率提高55.00%;添加螯合盐的2个试验组皱纹盘鲍的平均特定生长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6.45%和64.49%。  相似文献   

14.
对不同养殖模式大黄鱼营养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同一海区不同养殖模式(大围网、传统网箱)的成年大黄鱼及野生成年大黄鱼,进行背部肌肉营养成分(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的测定及肌肉感官性状的主观评定。结果表明:①大围网养殖大黄鱼肌肉的粗蛋白、氨基酸总量、呈味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总量及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总量均显著高于传统网箱养殖大黄鱼(P<0.05);肌肉的粗脂肪、饱和脂肪酸(SFA)总量及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总量均显著低于传统网箱养殖大黄鱼(P<0.05);肌肉的pH值、水分和粗灰分差异不显著(P>0.05)。②大围网养殖大黄鱼肌肉的感官性状显著好于传统网箱养殖大黄鱼(P<0.05)。③大围网养殖大黄鱼上述营养成分接近野生大黄鱼(P>0.05)。大围网养殖可改善大黄鱼的生活环境,补充天然饵料,是一种提高大黄鱼肉质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5.
复合氨基酸螯合锌、锰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200只7日龄商品代AA肉用仔鸡,随机分成6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鸡,用3D复合氨基酸螯合锌、锰分别替代基础日粮中相应无机元素水平的0%,20%,40%,60%,80%,100%,研究其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腿病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以及适宜替代比例。试验结果表明:饲粮添加复合氨基酸螯合锌、锰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腿病发生率和死亡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与相应无机元素相比,饲养全期和相对增长率提高,其中试验组4(60%)和试验组5(80%)的体重增长率明显提高(P<0.05),其饲料转化率分别较对照组增加11.8%和11.0%。从本试验各项指标综合考虑,肉仔鸡饲料中3D复合氨基酸螯合锌、锰替代相应无机微量元素的适宜比例为60%。  相似文献   

16.
通过石灰性和酸性土壤施用鸡粪和猪粪并预培养不同时间,采用生物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畜禽粪便有机肥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差异及其随培养时间的动态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石灰性和酸性土壤上施用鸡粪和猪粪后6个月内,鸡粪和猪粪中Cu、Zn、Cd的生物有效性显著低于等量重金属无机盐或与之相当。鸡粪中Pb的生物有效性也显著低于等量Pb无机盐,猪粪中Pb的生物有效性前5个月显著低于等量Pb无机盐,6个月时则显著高于等量Pb无机盐。2种土壤施用鸡粪和猪粪后的不同时间段,畜禽粪便有机肥中Cu、Zn、Cd、Pb的生物有效性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施用后6个月内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规律,施用后2个月时生物有效性最低,为等量相应重金属无机盐的3.4%~47%。  相似文献   

17.
不同生态环境内鲤的几项血液指标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试验测定并比较了网箱、池塘、水库三种生态环境内鲤鱼的六项血液指标。结果表明,网箱鲤鱼的红血球数(RBC)和血红蛋白(Hb)与池塘鲤鱼种相比差异显著,其成鱼(2^ —3^ )的RBC、Hb和血球比容(Hv)亦显著高于池塘鲤,而白细胞数(WBC)和色素指数(CI)没有显著性差异;网箱鲤成鱼的RBC、RCV显著高于水库鲤,而其CI和红细胞的沉降速度(BSR)则显著低于水库鲤。WBC和Hb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测定并比较了网箱、池塘、水库三种生态环境内鲤鱼的六项血液指标。结果表明,网箱鲤鱼的红血球数(RBC)和血红蛋白(Hb)与池塘鲤鱼种相比差异显著,其成鱼(2^ —3^ )的RBC、Hb和血球比容(Hv)亦显著高于池塘鲤,而白细胞数(WBC)和色素指数(CI)没有显著性差异;网箱鲤成鱼的RBC、RCV显著高于水库鲤,而其CI和红细胞的沉降速度(BSR)则显著低于水库鲤。WBC和Hb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在鱼饲料中,添加1%-3%的麦饭石,优于添加无机盐的养殖效果,在对虾养殖中,将麦饭石与光合细菌共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0.
维生素E和有机微量元素对猪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添加维生素E和有机微量元素对猪肉质的影响,用170头65 kg左右的PIC杂交商品猪进行为期35 d的饲养试验.为了研究维生素E添加量与有机微量元素对猪肉质的影响,用170头65 kg左右的PIC杂交商品猪进行为期35d的对比饲养试验.试验采用5(日粮)×2(性别)的二因交叉分组设计.5种日粮如下对照组(C),其维生素E添加量为30mg·kg-1,铁、铜、锌、硒均用无机盐形式添加;维生素E组(VE)日粮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其中的维生素E添加量提高到200 mg·kg-1,其他不变;氨基酸螯合物组(OTM)日粮将对照组中的无机铁、铜、锌分别用有机铁、铜、锌替换,其他不变;有机硒组(OSe)日粮将对照组中的无机硒用有机硒替换,其他不变;维生素E与有极微量元素混合组(VE/OTM)的日粮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配合料中维生素E添加量提高到200 mg·kg-1,并将无机铁、铜、锌、硒分别用有机铁、铜、锌、硒替换,其他不变.试验结果表明①提高维生素E添加量至200mg·kg-1,对增加肌肉中的维生素E含量与校正pH值有极显著效果(P<0.01);对改善肉色、降低滴水损失、提高嫩度和肌内脂肪含量虽未达到P<0.05的显著水平,但均呈有益趋势.②用有机铁、铜、锌替代无机铁、铜、锌与提高维生素E添加量相比,使用效果除对肌肉中的维生素E含量外没有显著差别;但是二者与用有机硒替代无机硒相比,则除pH值外,一律呈现更佳趋势;用有机硒替代无机硒在pH值、滴水损失、肌内脂肪含量方面呈有利趋势,在肉色、嫩度呈不利趋势,但均未达到P<0.05的显著水准.③统计结果显示日粮与性别的互作效应在各项指标上均不显著,但肉色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显著(P<0.05).据上述结果可以认为,提高维生素E的添加量或使用有机微量元素可以改善肉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