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团头鲂 (Megalobramaamblycephala)肉质鲜美 ,生长快 ,为我国主要养殖对象之一。为防止养殖过程中的衰退 ,提高团头鲂的优良经济性状 ,实现良种化生产 ,上海水产大学自 1 985年起 ,从湖北省公安县淤泥湖引进团头鲂原种群体 ,在上海水产大学南汇种质资源试验站进行选育 ,经过连续 1 5年的混合选育 ,现已获得生长性能明显提高的第六代选育群体[1] 。为了保持和尽快纯化该选育群体 ,1 999年对团头鲂选育群体采用人工诱导雌核发育获得纯系取得了初步进展。本文报道团头鲂人工雌核发育群体的生化遗传特征和遗传标志 ,为团…  相似文献   

2.
团头鲂雌核发育生化遗传标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团头鲂 (Megalobramaamblycephala)肉质鲜美 ,生长快 ,为我国主要养殖对象之一。为防止养殖过程中的衰退 ,提高团头鲂的优良经济性状 ,实现良种化生产 ,上海水产大学自 1 985年起 ,从湖北省公安县淤泥湖引进团头鲂原种群体 ,在上海水产大学南汇种质资源试验站进行选育 ,经过连续 1 5年的混合选育 ,现已获得生长性能明显提高的第六代选育群体[1] 。为了保持和尽快纯化该选育群体 ,1 999年对团头鲂选育群体采用人工诱导雌核发育获得纯系取得了初步进展。本文报道团头鲂人工雌核发育群体的生化遗传特征和遗传标志 ,为团…  相似文献   

3.
《现代农业科技》2016,(8):159-160
景宁木兰为浙江省独有,雁荡山景宁木兰的扩繁培育,是对景宁木兰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保护拯救工作,通过人工繁殖和规模栽培,可使景宁木兰得以保护和发展,扩大野生植物的种群,而且还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以增加经济收入。本文从播种繁殖、扦插繁殖、嫁接繁殖3个方面介绍景宁木兰人工扩繁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 春季是草、鲢、鳙等亲鱼性腺发育成熟的关键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强化培育不仅能保证人工繁苗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可增加10~30%的产苗量。春季强化培育的关键措施是:1.调整亲鱼的放养密度。亲鱼培育池只能主养一种亲  相似文献   

5.
利用不同亚科的雌性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和雄性鳡(Elopichthys bambusa)进行人工杂交获得子一代杂交个体,对团头鲂、鳡及其杂交子代的形态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团头鲂(♀)×鳡(♂)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扩增和分析。结果显示,在传统可量性状和框架结构中,杂交F_1的性状更加偏向于母本团头鲂。在可数性状上,杂交子代的背鳍棘数、胸鳍棘数、腹鳍棘数和臀鳍棘数与母本团头鲂及父本鳡都一致;而其余大多数性状,如背鳍鳍条数、腹鳍鳍条数、臀鳍鳍条数、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和鳔室数,杂交子代的性状更接近于母本团头鲂。杂交鱼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全长为16 623 bp,与母本团头鲂一致,其碱基组成为31.23%A、16.19%G、24.69%T和27.90%C,且具有一定的A+T偏向性。其线粒体基因组共编码37个基因,分别为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和2个rRNA基因,还有1个非编码区(D-Loop)。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团头鲂(♀)×鳡(♂)与母本团头鲂的亲缘关系较近,与父本鳡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6.
刺龙芽苗木繁殖及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刺龙芽繁殖及栽培技术随着人们对刺龙芽需求量的逐年增加,野生的刺龙芽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人工栽培刺龙芽的技术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主要有种子繁殖和根插繁殖两种方法。采用种子繁育苗木的繁育系数高,但培育的苗木变异性大,苗木优良遗传差;采用良种根系进行扩繁的繁育系数小,其遗传性状好,可保持良种的优良特性。采用良种根系进行扩繁培育优质苗木是今后发展方向。1.1种子繁殖技术1.1.1种子处理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鲤、鲫、团头鲂产卵受精率和集卵率,特别是在开展人工杂交的情况下,有必要采用人工授精,即通过人工操作,将卵子与精子混合并完成受精过程.其技术要求是: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2017,(7)
<正>最近,由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团队育成的武昌鱼新品种"华海1号"正式对公众发布。团头鲂,俗称武昌鱼,仅分布在长江中游及其附属大中型湖泊。团头鲂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学家命名的第一个鱼类,也是我国水产科学工作者人工驯化成功的第一个淡水养殖品种。研究团队从2007年开始,经连续4代选育  相似文献   

9.
从脱毒苗培育、原原种培育、生产种苗扩繁等3个方面详细总结了草莓组培快繁技术,并介绍了该技术的示范推广情况,以期为草莓无病毒化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出产的武昌鱼,是一种名贵鱼类。近年来经过人工培育驯化,现已成为驰名全国的池塘养殖新兴种类。武昌鱼这个名称最早见于《三国志》,往后也有关于武昌鱼的记叙[注1],因此有人认为武昌鱼应是一种特有和稳定的鱼类。经过考证和推断,不少人认为就是盛产于湖北鄂城县梁子湖中的团头鲂(图1)。梁子湖有一长港通往鄂城县属的樊口镇,是排泄湖水的出口。  相似文献   

11.
张士罡  江致 《新农村》2004,(3):18-18
罗非鱼繁殖的适宜水温为22~23℃,一般在5月中旬以后自然产卵。为抢季节,充分利用光、热与饵料资源,以提高养殖产量,必须采取人工增温,强化培育,提早春繁,使罗非鱼在4月中旬产卵孵苗。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2.
烟蚜是影响烤烟生产的主要害虫,通过人工繁殖烟蚜培育蚜茧蜂后将蚜茧蜂释放到烟田中防治烟蚜是一项绿色环保的生物防治技术。为提高人工繁育烟蚜技术水平,为繁殖蚜茧蜂创造更好的条件,本研究通过开展不同接蚜量和繁蚜棚温湿度对烟蚜繁殖量的影响试验,以期明确适宜的接蚜量及繁蚜棚温湿度。试验结果表明:30头/株为最佳接蚜量,既能节约种蚜又能达到最好的繁殖效果;繁蚜棚内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65%~70%的条件下最有利于烟蚜繁殖。  相似文献   

13.
<正>沅江市泗湖山镇双华渔场是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近年来该场池塘主养团头鲂已具规模,全场60公顷精养水面有46公顷主养团头鲂,每667平方米团头鲂产量900公斤、利润5000元。其中,汤海青的养殖经验较丰富,养殖的1.2公顷池塘每667平方米团头鲂产量达1140公斤、利润5660元,笔者最近就池塘主养团头鲂高产高效技术问题对他进行了专访。问:主养团头鲂的池塘条件有什么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以鲜活鱼为饵料,分两阶段进行了大规格鳜鱼(Siniperca chuatsi Basilewsky)种苗的分级培育试验。第一阶段(鳜鱼种苗全长0.6~1.5 cm)以人工繁育的团头鲂水花为饵料,进行水泥池鳜鱼种苗一级培育,设置4 000、5 000、6 000尾/m2 3个密度梯度;第二阶段(鳜鱼种苗全长1.5~5.0 cm)以配套培育的麦鲮为饵料,进行池塘鳜鱼种苗二级培育,设置60、75、90尾/m2 3个密度梯度。结果表明,第一阶段以5 000尾/m2密度组的生长快、存活率较高(86.67%)、规格整齐,饵料鱼规格为0.3~1.0 cm;第二阶段以75尾/m2密度组的生长快、存活率较高(80.67%)、规格差异小,饵料鱼规格为1.0~3.5 cm。因此,利用水泥池和池塘分级培育大规格鳜鱼种苗可有效解决鳜鱼种苗规模化培育的瓶颈。  相似文献   

15.
黄缘龟也叫黄缘闭壳龟、断板龟,是我国知名的观赏龟品种之一,目前市场上规格20克左右的苗种价格高达几千元。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殖观赏龟的人会越来越多,养殖前景看好。规模化黄缘龟人工繁养,是指年产龟苗500只以上,繁养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繁养企业。因技术问题,黄缘龟的人工养殖成活率和繁殖率一直不高,特别是野生的驯养成活率还不到20%。而规模化人工繁养,到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技术规范,本栏目将分三期,系统介绍黄缘龟规模化人工繁养新技术,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团头鲂对饲料铁的需要量,以平均体重50g/尾的团头鲂为实验对象,采用半纯化饲料,以FeSO4·H2O为铁源,设置Fe添加量分别为0、120、240、360、480mg/kg(饲料Fe总量为391.40、492.29、585.98、681.85、776.46mg/kg)共5个Fe含量梯度,每个实验组4个平行,在池塘网箱中养殖43d。经过回归拟合分析饲料Fe添加量、饲料Fe总量与团头鲂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蛋白沉积率、脂肪沉积率的关系,得到团头鲂对饲料中无机Fe补充量为124.55~130.18mg/kg,饲料总Fe含量为493.26~497.76mg/kg;在日均摄食量为5.10g/100g体重下,团头鲂对饲料总Fe每日需要量为2.52~2.54mg/100g体重。饲料Fe含量对团头鲂的成活率、内脏指数、鳞片重/体重、体重/体长、脊椎骨重/体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Fe含量对团头鲂的脊椎骨长/体长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Fe的补充,有利于团头鲂脊椎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于5月份团头鲂正常繁殖期前夕,以初次性成熟(二足龄)二倍体团头鲂为对照样本, 同龄同池培育的同源倍间正交三倍体、同源倍间反交三倍体、异源倍间杂交三倍体为实验样本,分别取性腺,石蜡切片,镜检发育状况.发现团头鲂三倍体的性腺可归纳为三种情况:(1)性腺发育程度很低,表现为雄性二足龄三倍体的性腺外观细小,生殖细胞处于精原细胞水平.(2)性腺发育出现异常,表现在性腺外观畸形,有卵巢单侧不发育,有精巢大部分为细线,局部增粗等情况,还有发现外观无异常,但切片观察为雌雄嵌合体.(3)性腺发育无异常,表现为性腺外观没有异常,切片观察也能观察到各期典型的生殖细胞.  相似文献   

18.
鞍带石斑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试验条件下,对网箱培育鞍带石斑鱼亲鱼人工培育的方法和人工催产受精卵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对比不同的生物饵料作为鞍带石斑鱼仔鱼的开口饵料的开口成功率,从而选择更合适的开口生物饵料,提高仔鱼的成活率。结果表明:在2007年7—9月,人工催产了55尾鞍带石斑鱼亲鱼,产卵11 559 g,获得的受精卵较少,仅725 g,受精率只有4.42%~8.78%,鞍带石斑鱼于3日龄开始摄食,投入原生动物的仔鱼成活率最高,投入轮虫的次之。  相似文献   

19.
团头鲂种质资源及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团头鲂作为中国特有的优良草食性鱼类,现已成为主要淡水水产养殖品种之一。然而多年来的人工繁殖、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团头鲂种质资源出现混杂并受到衰退的威胁,开展团头鲂种质资源保护和遗传改良研究势在必行。本文总结了团头鲂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群体遗传学和基因组等种质资源研究方面的成果,并简要概括了杂交育种、选择育种、雌核发育等方法在团头鲂遗传改良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以期为团头鲂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青虾采用温棚早繁育苗,能满足青虾春季养殖对虾苗的需要,可提前1个月左右繁育出优质虾苗,每667 m~2年均出苗量在59.9万~73.2万尾。现从育苗池准备、亲虾选择及放养、日常管理、亲虾培育、虾苗培育等环节,对青虾温棚早繁苗育苗技术进行总结介绍,以供青虾养殖户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