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将体质量(24.55±1.04)g的施氏鲟、达氏鳇及其正反杂交种幼鱼放养在循环水系统中,水温控制在15、18、21、24、27℃和30℃下,常规饲养60d,比较其生长、存活、变异系数和肥满度,以探讨4种鲟鱼幼鱼的最适生长温度。试验结果表明,4种鲟鱼在21~24℃时,生长性能、存活率和肥满度较高;然而,高温和低温对4种鲟鱼的生长、存活和肥满度都产生负影响。在最适温度下,4种鲟鱼体质量增加速度由高至低为达氏鳇施氏鲟(♀)×达氏鳇(♂)达氏鳇(♀)×施氏鲟(♂)施氏鲟。以特定生长率为指标,估算出4种鲟鱼的最适生长水温区间分别为18.67~28.00℃、21.51~31.32℃、21.21~29.64℃和17.81~27.00℃。  相似文献   

2.
采用形态学和多变量形态度量方法,对养殖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达氏鳇(Huso dauricus)及其杂交种(大杂交)(达氏鳇(♀)×施氏鲟(♂))的形态差异和判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养殖施氏鲟、达氏鳇及大杂交头部形态差异明显,口唇形状、吻须形状及长度、鳃盖膜形态差异显著。在7项可数性状中,大杂交胸鳍、侧骨板、腹骨板和鳃耙数偏母本性状(HI>55),臀鳍条数明显地偏父本性状(HI<55),背骨板数偏离双亲性状,背鳍条数为中间性状。可数性状的平均杂交指数为74.97,总体上偏向于母本。可数性状中鳃耙数可作为判断三者所属的指标;(2)单因子方差分析显示,大杂交与施氏鲟有5个比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达氏鳇有4个比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P<0.05);(3)聚类分析表明,大杂交与达氏鳇在外观形态上更为近似,二者聚在一枝,然后与施氏鲟聚集;(4)主成分分析构建了4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41.429%、37.809%、7.869%和5.790%,累积贡献率为92.896%,主成分分散图表明大杂交在形态差异上独立于施氏鲟和达氏鳇;(5)采用逐步判别分析获得5个比例性状构建了区分上述三个种的判别函数,判别函数预测分类总体准确率达96.67%,其中对大杂交的判断准确率达100%。研究认为,杂交鲟在形态上较接近于其母本达氏鳇,但可以通过形态判别分析将大杂交与母本达氏鳇和父本施氏鲟进行区分判别。  相似文献   

3.
养殖条件下施氏鲟(♂)×达氏鳇(♀)杂交后代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2011年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达氏鳇Huso dauricus(♀)杂交后代(俗称大杂交)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1~7龄大杂交体长、体重相对增长率及生长指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呈"异速生长-等速生长-异速生长"的变化趋势。不同年龄大杂交的体长与体重均呈幂指数关系,R2值变幅为0.95~0.99。其中,1~3龄大杂交a值3,呈强异速生长。此后随年龄的增加,异速生长减弱,发育趋向均匀。5龄时a值为2.94接近3,7龄a值为2.633。大杂交肥满度随年龄增加而增大,其与体重的相关性(R2=0.94)高于与体长的相关性。采用7种生长方程对不同年龄大杂交的体长生长和体重生长进行拟合,其中Gompertz、Quadratic、VBGF和Cubic 4种生长方程式对大杂交体长生长的拟合效果较好,除Cubic生长方程外,其它6种生长方程对其体重生长的拟合度均较低。7种生长模型中,均以Cubic生长方程对大杂交的体长生长和体重生长的拟合R2值最大,RSS值最小,说明Cubic生长方程对不同年龄大杂交的生长具有最好的拟合效果,拐点体重、体长和年龄分别为28.53kg、82.11cm和4.22龄。  相似文献   

4.
施氏鲟、达氏鳇及其杂交子代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39对微卫星引物扩增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达氏鳇(Huso dauricus)及其正反杂交子代[A.schrenckii(♀)×H.dauricus(♂),H.dauricus(♀)×A.schrenckii(♂)]的全基因组。其中5对引物无扩增产物,其余34对引物中,有3对只在施氏鲟中得到扩增产物,有31对能同时在3种鱼中进行有效扩增,其中均呈单态的有7对,均呈多态的有22对,位点LS19和LS22在施氏鲟中呈多态,在达氏鳇中呈单态。34个微卫星位点共得到96个等位基因,大小在80~394bp之间。检测到种间特异位点6个(HLJSX22,HLJSX23,HLJSX37,HLJSX41,HLJSX48,LS54),将这些位点部分组合,可以有效鉴别出施氏鲟、达氏鳇和其杂交子代。同时测定杂交子代的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施氏鲟和达氏鳇的同源序列进行比对,根据线粒体母性遗传特性,通过比对序列的差异大小来判断杂交子代的母本来源。结果表明,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结合线粒体控制区同源序列比对的方法,可以很好地鉴别出施氏鲟、达氏鳇及其正反杂交子代。  相似文献   

5.
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测量5批次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黑龙江杂交鲟(达氏鳇Huso dauricus♀×施氏鲟♂)和达氏鳇Huso dauricus(共644尾)的体长、体质量,观察其生长、个体繁殖力、卵巢发育、卵径、卵质量和卵色等。结果表明:3种鲟雌亲鱼的体长与体质量差异显著,施氏鲟的体长和体质量显著小于杂交鲟与达氏鳇(P0.05),而杂交鲟的体长和体质量则显著小于达氏鳇(P0.05)。施氏鲟、杂交鲟和达氏鳇雌亲鱼的成熟系数(GSI)和繁殖力差异显著,杂交鲟的GSI和平均绝对繁殖力显著高于施氏鲟和达氏鳇(P0.05),而施氏鲟与达氏鳇的GSI无显著性差异(P0.05)。杂交鲟的相对繁殖力(Fw)显著高于施氏鲟与达氏鳇。3种鲟雌亲鱼产卵质量与体质量比值以10%~15%为主,该比值范围内雌性施氏鲟个体数约占同龄雌性个体的42.66%,杂交鲟为42.91%,达氏鳇为41.93%。施氏鲟和杂交鲟的卵多为棕色,而达氏鳇的卵为棕灰色。达氏鳇的卵径显著大于施氏鲟与杂交鲟。杂交鲟的绝对繁殖力、相对繁殖力及成熟系数均高于施氏鲟与达氏鳇,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  相似文献   

6.
以施氏鲟(Huso dauricus)为研究材料,分别从线粒体基因组及核基因组两个层面进行物种分子鉴定方法研究。在线粒体基因组层面,对3种鲟及未知鲟种类共计119个样品的D-Loop区进行测序,通过同源序列比对,构建NJ进化树、计算群体间遗传距离,以鉴定其中30尾未知种类。在核基因组层面,利用15对微卫星标记扩增3种鲟DNA,筛选出特异性标记Ls19和SX226。Ls19在施氏鲟中扩增出特异条带126 bp、130 bp,在西伯利亚鲟中扩增出特异条带139 bp、143 bp,在达氏鳇中扩增出特异条带124 bp、127 bp;SX226在施氏鲟中扩增出特异条带185 bp,在西伯利亚鲟中扩增出特异条带260 bp、273 bp、283 bp,在达氏鳇中扩增出特异条带180 bp、182 bp。通过特异条带对未知鲟进行鉴定,结果显示:30尾未知鲟种类中,有西伯利亚鲟17尾,施氏鲟1尾,达氏鳇1尾,达氏鳇×施氏鲟2尾,施氏鲟×达氏鳇1尾,施氏鲟×西伯利亚鲟8尾。结果表明,特异性微卫星引物Ls19和SX226可以应用于施氏鲟、西伯利亚鲟、达氏鳇的纯种及杂交种分子水平种质鉴定。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达氏鳇肠道微生物组成特征,采集6尾喂养人工配制饲料4周的达氏鳇后肠内容物分别提取DNA,并利用16S r RNA V3-V4变异区扩增子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分析达氏鳇幼鱼肠道微生物组成与多样性。结果显示:6个样本共获得541575条有效序列,73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73个OTUs隶属于7个门,其绝对优势菌群在门、目、科、属分类水平上分别为厚壁菌门(98.253%)、梭菌目(98.216%)、梭菌科(98.137%)、狭义梭菌属(92.892%)。序列注释发现,梭菌属中绝大部分为具有降解糖类为短链脂肪酸功能的Clostridium colicanis。此外,还分布有少量的分节丝状菌(3.99%)、鲸杆菌属(1.22%)等菌群。  相似文献   

8.
2008年~2011年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的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i(6)×达氏鳇Husodauncus(早)杂交后代(f谷称大杂交)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1~7龄大杂交体长、体重相对增长率及生长指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呈“异速生长一等速生长一异速生长”的变化趋势。不同年龄大杂交的体长与体重均呈幂指数关系,R2值变幅为0.95~0.99。其中,1-3龄大杂交a值〉3,呈强异速生长。此后随年龄的增加,异速生长减弱,发育趋向均匀。5龄时a值为2.94接近3,7龄a值为2.63〈3。大杂交肥满度随年龄增加而增大,其与体重的相关性(R2=0.94)高于与体长的相关性。采用7种生长方程对不同年龄大杂交的体长生长和体重生长进行拟合,其中Gompertz、Quadratic、VBGF和Cubic4种生长方程式对大杂交体长生长的拟合效果较好,除Cubic生长方程外,其它6种生长方程对其体重生长的拟合度均较低。7种生长模型中,均以Cubic生长方程对大杂交的体长生长和体重生长的拟合R2值最大,RSS值最小,说明Cubic生长方程对不同年龄大杂交的生长具有最好的拟合效果,拐点体重、体长和年龄分别为28.53kg、82.11cm和4.22龄。  相似文献   

9.
2010年5月10至2010年6月20日对黑龙江同江至抚远江段的达氏鳇捕捞群体进行取样调查,共调查达氏鳇20尾,其中雌性12尾,平均全长为(267±29.3)cm,平均体重为(190.3±102.8)kg,生长方程为:Y=3E-0.8x4.007,R2=0.586;雄性8尾,平均全长为(214±31.6)cm,平均体重为(74.8±40.7)kg,生长方程为Y=5E-0.8x3.9096,R2=0.9557。繁殖群体的优势组在16~30龄占总群体的75%,繁殖群体的雌雄性比为1∶0.7。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人工养殖条件下达氏鳇(Huso dauricus)的生长特性,2009年9月29日至12月24日对养殖在自然水温(13~18℃)下的1龄幼鱼进行试验研究,测量其全长和体重,应用统计软件Excel和SPSS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达氏鳇幼鱼体重瞬时增长率与水温变化有关,体重增长量和增长率随...  相似文献   

11.
刘红柏 《水产学报》2006,30(4):531-537
采用饱和硫酸氨分步沉淀和Sephadex G200凝胶层析的方法,首次分别纯化制备了健康非免疫状态下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和达氏鳇(Huso dauricus)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 ,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蛋白免 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琼扩实验等方法对其Ig及Ig亚单位的分子量和部分特性进行了分析。PAGE及SDSPAGE的结果显示:史氏鲟,中华鲟和达氏鳇IgM的相对分子量分别为867 kD, 896 kD和924 kD;3种鲟鱼Ig的重链分子量均为88 kD,都具有29 kD的轻链,其中达氏鳇还另有一分子量约为26 kD的轻链蛋白。分子量的测定及计算结果显示鲟鱼的Ig为四聚体。Western-blotting的检测结果表明,3种鲟鱼Ig的重链与其Ig具有同样的抗原性,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可被兔抗鲟Ig多克隆抗体所识别,而轻链的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则呈阴性。免疫沉淀反应的结果显示,3种鲟鱼的血清及其Ig与相互之间的兔抗Ig血清有免疫沉淀反应,但与兔抗鲤Ig血清无免疫沉淀反应,这表明3种鲟科鱼类的Ig在结构和序列上是较为相似的,而与鲤鱼等高等硬骨鱼类的Ig存在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2.
史氏鲟和达氏鳇养殖亲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牛翠娟  胡红霞  罗静  李陈 《水产学报》2010,34(12):1795-1799
利用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片段(史氏鲟,425bp,达氏鳇,434bp)分析检测了两个养殖场留做后备亲鱼的史氏鲟和达氏鳇的遗传多样性。在所检测的养殖史氏鲟后备亲鱼4个年龄群体共34个体中,发现5个单倍型,共有11个多态位点,占碱基总数的2.6%,无简约信息位点。不同单倍型之间有1~10个变异位点,占碱基总数的0.2%~2.4%。各单倍型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02~0.024。单倍型多样性Hd=0.768,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4.367,核苷酸多样性Pi=0.011。而分别来自2个养殖场的2个达氏鳇养殖群体都是1个群体仅1个单倍型,2个单倍型之间仅有2个碱基差异,遗传距离为0.005,遗传变异极度缺乏。结果提示在利用史氏鲟和达氏鳇后备亲鱼进行繁殖育苗时要充分注意近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达氟沙星对史氏鲟红细胞抗氧化功能及微核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彤岩 《水产学报》2006,30(5):591-596
2004年5月至7月间,用20 mg·kg-1、50 mg·kg-1和100 mg·kg-1剂量对史氏鲟经口灌服达氟沙星20 d,分别于第5、10、15 和20天定红细胞SOD、CAT、Na+、K+ATP酶、GST、GSHPX等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以评价达氟沙星对史氏鲟抗氧化防御功能的影响,同时进行红细胞微核率和总核异常率的测定。结果表明实验第5天各实验组红细胞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实验组红细胞中CAT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红细胞Na+、K+ATP酶活性没有明显的改变。实验第20天时100 mg·kg-1剂量组GSHPX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其他剂量组(P<0.05);GST活性及MDA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达氟沙星在实验剂量内对史氏鲟红细胞核微核率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核异常率呈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4.
中华鲟是处在硬骨鱼类与软骨鱼类之间的中国古老的珍稀鱼类之一,但在人工繁殖和养殖过程中,容易受到不同疾病的危害,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其免疫调控,为其疾病预防提供理论依据。单个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分子(SIGIRR)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是toll样受体(TLR)信号通路的2个重要的信号转导元件。本研究鉴定了中华鲟的SIGIRR和TRAF6的同源物,分别命名为ASDIGIRR (Acipenser sinensis DIGIRR)和ASTRAF6 (A. sinensis TRAF6),并研究它们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和Poly(I:C)诱导后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ASDIGIRR和ASTRAF6在健康鲟的10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分别在肠道和头肾组织中表达量最高;用Poly (I:C)孵育中华鲟脾脏细胞后,ASDIGIRR在3 h时的表达量显著下调,在6 h时恢复至正常水平,后在24 h显著上调达到最高值,随后开始下调,至48 h时仍显著高于对照组,而ASTRAF6在6 h达到最高表达量,维持到24 h后再下调,48 h时下降至最低水平。研究表明,ASDIGIRR和ASTRAF6在中华鲟抵御病原入侵的免疫防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黄晓荣  贺露露  冯广朋  耿智  赵峰  张涛  谈如  杜楠  庄平 《水产学报》2023,31(3):039611-1-039611-10
为探究盐度对中华绒螯蟹亲体繁殖特性及所产胚胎质量的影响,开展了不同盐度 (3、6、9、12、15、18、21)下亲体的生殖产卵实验,分析了各盐度下亲体的产卵量、生殖指数和生殖力等繁殖特性及所产胚胎的卵径、重量、生化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①中华绒螯蟹产卵的最低盐度为6,在盐度6~21的范围内,中华绒螯蟹亲本的产卵量、生殖指数和生殖力均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盐度18时,亲本的产卵量、生殖指数和生殖力均最高,且与其他各组都有显著差异。 ②盐度6时胚胎直径最大,平均为 (391.13±12.27) µm,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盐度12时单个胚胎湿重和干重均最高,分别为 (50.64±2.80) µg和 (14.85±0.31) µg,且与其他各组均有显著差异。 ③随盐度的增加,中华绒螯蟹胚胎的粗蛋白、总脂肪和水分含量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盐度15时,胚胎中粗蛋白、总脂肪和灰分含量均达到最高,平均分别为 (20.64%±3.42%)、 (8.65%±1.44%)和 (1.30%±0.22%)。各盐度下胚胎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胚胎中胆固醇和磷脂含量均随盐度的增加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甘油三酯的含量变化则不明显。 ④中华绒螯蟹胚胎中共检测出19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7种,单不饱和脂肪酸4种,多不饱和脂肪酸8种。盐度6时,胚胎中C20:4n6 (ARA)、C20:5n3 (EPA)和C22:6n3 (DHA)的含量均最高,平均分别为 (0.0098%±0.0011%)、 (0.4300%±0.0044%)和 (0.0652%±0.0008%),且都显著高于其他各盐度组;盐度21时,饱和脂肪酸 (S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总量均最高,且与其他各组有显著差异。研究表明,盐度对中华绒螯蟹所产胚胎质量有一定影响,盐度18时中华绒螯蟹的繁殖特性最好。  相似文献   

16.
钟幼平  酆伟  张丽莉  黄世玉  王国栋 《水产学报》2023,47(12):129605-129605
为比较紫海胆不同家系间幼体生长发育的差异,实验构建了9个紫海胆全同胞家系,比较了其受精率、孵化率、幼体存活率、变态率、开口率、幼胆生长、性腺发育和消化道微生物组成。方差分析表明,各个家系的受精率均在95%以上,无显著性差异,而其他指标在不同家系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孵化率、早期幼体存活率、晚期幼体存活率、变态率和开口率最高的家系分别为3号(58%)、1号(83%)、4号(90%)、2号(75%)和9号(100%),最低的家系分别为6号(0%)、3号(42%)、2号(76%)、9号(6%)和5号(24.5%)。幼胆生长速率最快是3号家系为146%;最慢的是5号家系为76%。3号家系在实验结束时性腺发育明显;而其他家系性腺未见发育。3号家系的消化道微生物中拟杆菌门丰度较高,变形菌门丰度低;生长速率较慢的5号家系则与之相反。研究结果表明,紫海胆不同家系间的生产性状存在差异,具有选育改良的潜力,实验为紫海胆良种培育积累了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17.
文蛤不同地理群体自繁和互交F1代的早期生长性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培育文蛤新品种,开展了不同地理群体文蛤(山东野生群体和江苏野生群体)的自繁和互交实验,获得了2个自繁群体和2个互交群体,运用方差分析对4个群体子一代的浮游幼虫和稚贝(1~12月龄)的主要性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各实验组的受精率、受精卵的孵化率、胚胎发育和浮游幼虫生长无明显差异;2个月龄内稚贝各实验组生长发育差异不明显;3-12月龄稚贝生长性状主要表现为S♀×J♂>S♀×S♂>J♀×S♂>J♀×J♂,其中前3个组合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与第四组合差异显著;互交组的杂种优势率范围在6%~168%。杂种优势在不同性状表现不同,活体重的杂种优势高于壳长、壳高和壳厚;同时各性状指标受季节性温度变化影响较大,5-10月份是高速生长期,而12月份以后处于低生长状态。获得的4个群体将作为进一步选育的基础群体,子一代的变异性增加为进一步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西伯利亚鲟性别及性腺发育的超声波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声波检查仪对人工养殖西伯利亚鲟的性别及性腺发育进行超声波扫描,并利用微创手术检查和组织学观察法来验证超声波对西伯利亚鲟性别及发育时期扫描的鉴定结果。通过对比研究表明:超声波方法对西伯利亚鲟性别鉴定的准确率较高,对2~5龄雌性鉴定的准确率为95%,对雄性鉴定的准确率为87%。超声波技术鉴定性腺发育的准确率随性腺的发育而提高,鉴定早期性腺(Ⅰ~Ⅱ期)发育的准确率(65.25%)低于对晚期性腺(Ⅲ~Ⅴ期)发育鉴定的准确率(88.65%)。超声波技术鉴定西伯利亚鲟性别及性腺发育速度较快,根据鱼的发育状况,平均每尾鱼所用的时间约30s。  相似文献   

19.
为了获得对虾生长差异的分子机制,通过比较不同生长速率凡纳滨对虾的转录组(速长组和慢长组),获得了一条编码P450的差异表达基因,经过cDNA全长验证后命名为LvCYP2J3-like,其开放阅读框为1 488 bp,编码495个aa,含有一个完整的P450功能域,功能分析表明,该基因可能参与了蜕皮激素的灭活。方差分析表明,LvCYP2J3-like在不同组织、发育阶段和蜕皮周期的表达量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速长群体的表达量显著性低于慢长群体。表明该基因参与了发育和蜕皮过程,其表达量与环境胁迫关系密切。在LvCYP2J3-like和其预测转录因子基因中分别发现了4和11个速长组和慢长组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差异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说明这些基因遗传差异与其活性和表达量相关,从而影响生长速率。研究结果为凡纳滨对虾遗传和育种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0.
不同养殖模式对凡纳滨对虾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不同养殖模式下凡纳滨对虾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差异,本研究采用16S rRNA扩增子测序技术对4种不同养殖模式[淡水池塘养殖模式(FWP)、海水池塘养殖模式(SP)、高位池养殖模式(HP)和生物絮团养殖模式(BFP)]下凡纳滨对虾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 显示,FWP和HP下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